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下生物 第22章 遗传与变异 知识点

八下生物 第22章 遗传与变异 知识点

1 八下生物 第22章 遗传与变异 知识点

1、性状是指生物学的形态结构特征(如人的单双眼皮、番茄的果色、兔子的毛色等)和生理特性(如人的消化能力,血压的高低、人的血型等)。

2、相对性状:指的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

3.“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说的是生物之间的遗传现象。“一娘生九子,连母十个样”,说的是生物之间的变异现象。遗传和变异现象在生物界是普遍存在的。

4.自然界中,生物的亲代..和后代..之间相似..的现象,叫遗传。是生物的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

5变异指亲代与子代间、子代个体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分遗传的变异、不遗传的变异(如太阳把皮肤晒黑)

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

6.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组成染色体的主要物质是蛋白质和DNA.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是能够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断。(染色体的蛋白质上没有遗传物质).

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中,它上面含有起遗传作用的主要物质即DNA(脱氧核糖核酸)DNA上又有许多决定生物性状的基本功能单位,这些小单位称为基因。因此,细胞核是细胞结构中的遗传信息的中心。(基因在细胞内的最确切位置.....是在DNA上)

7、遗传物质中决定生物性状的最小单位是基因。生物的每种性状通常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成对的基因分别位于成对的两条染色体的相同位置。

8. 在生物的体细胞(精子、卵细胞外的其他细胞)中染色体总是成对存在的,每一对染色体,都是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染色体上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如人的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就包含23对DNA分子

9.在生物的生殖细胞(精子、卵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单在存在的

,染色体上的基因也是成单存在的,如人的精子或卵细胞中有23条染色体,就包含23个DNA分子

10.每一个人都是由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成的。胚胎的发育是从受精卵开始的。受精卵是由精子和卵细胞融合而成的。精子来自于父亲,卵细胞来自于母亲。

11.父母亲的性状是通过其生殖细胞遗传给子女的。动植物的性状也主要是通过生殖细胞传给后代的。

基因在亲代和子代之问的传递示意图如下:

(父)23对 (母)23对

↓ ↓

精子23条

卵细胞23条

受精卵23对

子女23对

2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12. 控制生物性状的一对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控制显性性状的是显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是隐性基因,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而另一个是隐性时,显性基因控制的那种性状就会表现出来。

13. 显性性状的基因组成有两种,隐性性状的基因组成有一种。如:若用D表示控制高茎的基因,用d表示控制短茎的基因,那么表现为高茎的基因组成为DD或Dd,表现为矮茎的基因组成为dd。

人类的性别决定

15.人的体细胞中常染色体的数目为22对(常染色体男女相差不大),性染色体的数目为1对(性染色体男女相差很大),性染色体是决定男女差异的因素.

16.从理论上讲,一名孕妇不论生多少胎生男孩的机率是50%,生女孩的机率也是50%。

从上述分析中可得①出男女性别比为: 1:1 (生男生女机会均等)

②新生儿的性别主要取决于精子的类型

③人的性别主要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由于男性体细胞中的一对性染色体是XY,女性体细胞中的一对性染色体是XX。因此生男孩还是生女孩是由父母共同决定的。

17.人的性别由性染色体决定。男性的一对性染色体XY,女性的一对性染色体为XX。

精子种类有两种:含X的精子或含Y的精子

卵细胞种类有一种:含X的卵细胞

男性体细胞内染色体组成:22对常染色体+XY

女性体细胞内染色体组成:22对常染色体+XX

女性卵细胞内染色体组成:22条常染色体+X

男性精子内染色体组成:22条常染色体+X或22条常染色体+ Y染色体

18.含Y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那么这个受精卵(性染色组成为XY)将会发育成男孩(男孩的X染色体来自母亲,Y染色体来自父亲)

含X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那么这个受精卵(性染色组成为XX)将会发育成女孩(女孩的X染色体一条来自母亲,另一条来自父亲)

人类的主要遗传病

29.我们每个人的染色体上都有可能携带一些致病基因,当这些致病基因所控制的性状在人体上表现出来时,人就会患某种遗传。

20.色盲病是一种遗传病。遗传病不仅会给家庭造成极大不幸,还会降低整个中华民族的人口素质。我们应采取禁止近亲结婚、婚前检查、遗传咨询等积极的措施,预防遗传病的发生。 后代性别

父 亲

母亲XX

XX XY

XY 女

女 X

X

X Y 产生精产生卵细生殖细受精卵

受精 发育 3 21.色盲基因是隐性基因,色觉正常基因是显性基因,它们都位于X染色体上。因此:色盲的男孩,其色盲基因一定是来自母亲(母亲可能是色盲或者色觉正常但带有色盲的基因),和父亲无关(父亲可能是色盲或色觉正常)。色盲的女孩,其色盲基因一半来自父亲(父亲一定是色盲),一半来自母亲(母亲可能是色盲或者色觉正常但带有色盲的基因)。

22.常见的遗传病除色盲病之外,还有白化病、血友病、镰刀型细胞贫血、先天性聋哑、小头畸形、苯丙酮尿症、半乳糖血症等。

23.近亲结婚的后代患有遗传病的几率要比随机婚配的后代大得多。这是因为近亲之间具有共同的祖先,近亲男女之间具有的相同基因比较多,带有相同致病基因的可能性也比较大,这些致病的基因往往通过生殖传递给子女,因此我国婚姻法明确规定“直系亲属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禁止结婚”。

生物的变异

24.在自然界中,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就是生物的变异。同生物的遗传一样,生物的变异现象在生物界中也是普遍存在的。

25.变异有两种类型: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

遗传的变异指:由于遗传物质发生改变所引起的变异。能够遗传给后代。能遗传的变异对生物的进化有重要意义。

不遗传的变异指:由于环境条件改变,而遗传物质没有改变产生的变异。不会遗传给后代。( 如皮肤被晒黑)

26.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转入到另一种生物遗传物质中,培育出的生物就有可能表现出转入基因所控制的性状,使得这种转基因生物发生了可遗传的变异,这一技术被称为转基因技术。如转基因番茄、转基因烟草。

27.生物的变异不仅对生物的进化有重要意义,而且在生产实践中也有很重要的作用。人们利用生物变异的特性可以培育优良品种,例如太空椒的培养,以及20世纪80年代起,转基因技术的应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