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核工业工程中、高级技术资格评审条件(试行)总则一、为客观公正地评价从事核工业工程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鼓励科技人员钻研业务、多出成果、快出成果,促进我国核工业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生产发展,结合核工业工程的特点,特制定本评审条件。
二、核工业工程中、高级技术资格的名称分别为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三、凡按本条件评审合格并获得相应技术资格证书者,表明已具备担任相应专业技术职务的水平和能力,其职务与工资待遇由企事业单位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自行确定。
四、核工业工程分为:核反应堆工程、核燃料循环、核技术应用、辐射防护与核安全等四个专业。
五、各专业的适用范围(一)核反应堆工程专业本专业评审条件,适用于从事下列工作的科研、设计、建造、生产、技术开发和成果推广等工程技术人员:1.各种核反应堆的物理、热工、水力、控制、化学化工、结构力学、材料与结构等;2.各种核反应堆及其内外实验装置的运行、生产管理;3.各种核反应堆及热能动力装置系统、专用设备和辅助设备;4.各种核反应堆工程建筑与安装。
(二)核燃料循环专业本专业评审条件,适用于从事下列工作的科研、设计、生产、技术开发和成果推广等工程技术人员:1.铀水冶技术、铀、钚、锂冶金及核部件成型工艺等核冶金技术;2.铀化合物的制备与转换、锂化合物制备成型工艺等放射化工、铀化工;3.同位素分离及其设备与工艺;4.反应堆核燃料元件与组件、裂变核部件、聚变核部位、特种结构部件等材料加工技术及核部件连接与装配工艺技术;5.核燃料生产过程的控制与检测、分析以及放射化工材料的专用设备;6.乏燃料后处理及核废物处理与处置;7.核燃料生产设施。
(三)核技术应用专业本专业评审条件,适用于从事下列工作的科研、设计、生产、技术开发和成果推广、运行等工程技术人员:1.各种加速器与等离子体设备的工程技术;2.各种同位素及其制品的生产与应用技术;3.辐照在工、农、医、生物等行业中的开发应用;4.各种专用核设备、核仪器及核探测器的研制生产。
(四)辐射防护与核安全专业本专业评审条件,适用于从事下列工作的科研、设计、技术开发和成果推广等工程技术人员:1.铀矿地质、铀矿开采、放射性同位素生产与应用及其他一切核设施的核辐射防护安全、核环境保护、监测、评价;2.放射性核素的测量与分析、辐射剂量测量与分析;3.核安全技术监督审评、核事故应急处理(措施)。
六、申报条件(一)基本条件凡申报评审核工业工程中、高级技术资格的人员,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宪法和法律,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合作精神。
(二)学历、资历的一般要求1.申报工程师资格条件大学专科或大学本科毕业,取得助理工程师资格、并从事助理工程师工作四年以上。
2.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报高级工程师资格:(1)大学本科毕业,取得工程师资格,并从事工程师工作五年以上;(2)获得硕士学位,取得工程师资格,并从事工程师工作四年以上;(3)获得博士学位,取得工程师资格,并从事工程师工作四年以上;(4)经国家人事部批准的有突出贡献中青年科学技术专家;(5)国家发明奖、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的主要获奖人员,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优秀工程设计奖)以上的主要获奖人员;(6)大学专科毕业,取得工程师资格并参加国家考试取得核反应堆高级操纵员证书且在运行岗位上担任工程师职务七年以上的人员;3.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认定相应的专业技术资格:(1)获得硕士学位,从事三年工程技术工作,经考核合格,可认定为工程师资格;(2)获得博士学位,经考核合格,可认定为工程师资格;(3)博士后流动站期满合格出站人员,经考核合格,可认定为高级工程师资格。
七、获取与处理信息的能力(一)外语要求1.申报工程师资格,须具备在2小时内正确翻译本专业外文资料3000字符的能力;在三线艰苦地区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须具备在2小时内正确翻译本专业外文资料2000字符的能力;2.申报高级工程师资格,须具备在2小时内正确翻译本专业外文资料5000字符的能力;在三线艰苦地区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须具备在2小时内正确翻译本专业外文资料3000字符的能力。
(二)计算机要求1.申报工程师资格,必须能较熟练地使用计算机完成数据、信息的收集、处理;2.申报高级工程师资格,必须能熟练地使用计算机组织数据、信息的收集、处理与分析。
分则八、核反应堆工程专业中、高级技术资格评审条件(一)工程师资格评审条件1.专业理论知识(1)较全面地掌握核反应堆工程专业中某一分支专业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了解相关专业知识。
各分支专业的专业理论知识为:①核反应堆物理分支专业:核反应堆物理基础、核反应堆工程原理、核反应堆控制、核反应堆热工水力、数值计算及计算机程序;②核反应堆热工水力分支专业:核反应堆物理基础、传热学、流体力学、核反应堆工程原理、核反应堆热工水力分析、数值计算机与计算机程序;③核反应堆化学分支专业:放射化学与辐射化学及实验、分析化学及实验、物理化学及实验、辐射防护、核反应堆工程原理、腐蚀与防护;④核反应堆控制分支专业:核动力装置及自动控制原理、控制理论、核反应堆工程原理、计算机控制、控制仪表、电工原理;⑤核反应堆材料分支专业:堆概论、材料学、金属学、无损探伤、X射线学、金相学及热处理、焊接工艺学、材料力学、腐蚀与防护;⑥核反应堆结构分支专业:核反应堆工程原理、反应堆结构材料、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工程力学、机械原理与机械零件、公差与测量;⑦核反应堆设备分支专业:核反应堆工程原理、液压传动、热能动力装置、理论力学、材料力学;⑧核反应堆(回路)分支专业:热能动力装置、核电厂热力系统、汽轮机原理、传热学、流体力学;⑨核反应堆运行与管理分支专业:核反应堆工程原理、核反应堆与电厂自动控制、核能与热能动力装置、核动力设备;⑩核反应堆建造分支专业:核反应堆工程原理、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力学、结构力学、建筑施工;⑪核反应堆安装分支专业:核反应堆工程原理、机械原理、焊接工艺学、设备安装工艺学、安装工程组织设计。
(2)比较熟悉各种核反应堆型特点,了解核反应堆工程技术国内外的现状和发展方向,并能结合本职工作加以运用。
(3)熟悉本专业的技术规程和规章,能运用专业理论知识解决较复杂的技术问题。
(4)掌握有关核工业的技术标准,了解本专业质量管理及核安全文化与核工程经济的有关知识。
2.工作经历与能力“核反应堆工程专业技术活动”是指核反应堆工程专业各分支专业所涉及的核反应堆工程技术项目的科研、设计、生产、运行、专用核设施(设备)的技术改造、重大检修等工作。
(1)必备条件①有参加一项“核反应堆工程专业技术活动”全过程和解决所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中较复杂技术问题的经历和能力;②曾完成“核反应堆工程专业活动”子项的立项(调研)、方案论证、计划制定与实施和编写技术工作总结等工作;③有根据所从事“核反应堆工程专业技术活动”的特点和不同核安全级别的要求,合理选用技术方法(手段、措施)或材料,满足技术及核安全法规要求的经历。
(2)任助理工程师期间,具备下列条件之一:①作为项目的主要人员,参加完成一项省、部级科研或技术攻关项目,或作为技术负责人完成上述项目的子项工作;②参加完成二项地、市级科研课题或攻关项目,其中至少有一项作为技术骨干;③参加完成三项一般攻关项目或科研课题,其中至少有二项作为技术骨干;④参加完成一个核反应堆工程的规划或改造工作,并对涉及本分支专业的部分正确地进行技术分析;⑤参加完成一个核反应堆工程项目某一子项的可行性研究或设计,并在某一方面承担了主要工作;⑥承担过一个核反应堆工程中涉及本分支专业部分的施工设计,并对施工、安装调试、技术检测等方面进行现场指导;⑦作为技术骨干参加完成核反应堆调试运行方案或核反应堆停堆换料方案的制定或组织实施,实施证明效果良好;⑧在承担核反应堆设备例行检修中发现过隐患或异常现象,并采取措施予以排除,保证了核设备安全运行;⑨在核反应堆运行中曾正确处理或排除一般性故障,取得良好效果;⑩在生产中对流程、工艺或设备进行过技术上的改进,或提出过合理化建议被采纳,有利于核反应堆安全运行;⑪参加完成过新技术开发、推广、消化引进技术(项目),取得良好的效益二项以上;⑫直接参加完成过一座核反应堆的建筑施工,或设备、仪器仪表的安装调试工作,并负责某一方面的技术工作或组织管理工作。
3.业绩与成果(1)任助理工程师期间,具备下列条件之一:①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②获地、市级二等奖以上科技成果奖;③获地、市级三等科技成果奖二项以上;④作为技术骨干,参加的技术开发、技术成果推广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⑤取得的专业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已应用或转让,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⑥承担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或施工设计,经审查通过,并作为实施的依据二项以上;⑦直接参加完成的专用设备(非标准)设计取得良好效果;⑧直接参加编写的规划、技术标准、技术规范、规程、设计技术文件以及其它重要技术文件等经批准实施;⑨在核反应堆运行岗位上连续四年未发生责任事故;⑩直接参加编写的核反应堆运行大纲或操作规程,已经批准实施;⑪在重要设备、关键部件、工艺流程等方面提出的技术改造合理化建议被采纳,并取得明显效益。
(2)任助理工程师期间,撰写过下列论文、报告之一:①撰写的论文在省、部级学术刊物上发表或专业学术会议上交流并被收入交流文集;②撰写的论文、技术工作总结(安全运行总结)、或设计总结等在内部刊物上发表、或作为内部资料正式立卷归档二篇以上。
(二)高级工程师资格评审条件1.专业理论知识(1)全面系统地掌握本分支专业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了解相关专业知识。
(2)了解国内外核工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把握国内外先进技术应用于工作实际,指导科研、设计和生产技术工作和提出本专业(分支专业)发展方向的能力。
(3)掌握本专业有关的技术法规,能够熟练正确地运用技术标准、规范,并能对有关项目进行评审,了解国际上核技术先进国家的核技术标准及其相互间的关系与差别。
(4)了解全面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熟练地掌握核反应堆安全保障的内容和要求,具有一定的核安全文化素养及较丰富的核工程经济知识。
2.工作经历与能力(1)必备条件①有作为技术骨干参加国家或省、部级重点“核反应堆工程专业技术活动”子项的全过程,并有解决关键技术问题的经历和能力;对于担任工程师职务的核反应堆高级操作员,有担任本职务五年以上无责任事故,并对核反应堆运行异常现象有准确判断和采用有效措施的经历和能力;②主持完成“核反应堆工程专业技术活动”子项的立项(调研)、方案论证、计划制定与实施和编写技术工作总结等二项以上;③对核反应堆科研人员,必须能熟练地使用、开发核反应堆工程技术大型软件与进行数值计算、数据处理和分析;对核反应堆设计人员,必须能熟练地使用CAD软件从事设计活动;对于建造、安装、生产、运行和技术管理人员,必须能熟练使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管理并能提出完整的分析报告指导核反应堆安全运行(生产);④具有指导工程师学习和工作的经历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