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浪抢劫案校园庭审分析报告
祁琪2009031517
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11班
2012年9月24日,在学院的组织下,我们法学院80位同学有幸亲身听完了一次真正的刑事庭审,亲身感受庭审现场。
一进学校的模拟法庭,竟不自觉的严肃了起来。
庄严寂静的法庭,温和而又不失威严的法官,以及两位正襟危坐的律师,一切都使我由衷的敬佩。
我当时想中国所有的法庭都可以像我今天看到的这样,我们国家就真正做到了法治社会了。
第一次在书本和老师的介绍之外,亲身的发自内心的感受到法律的威严和神圣。
我也终于明白法律之所以神圣,不仅仅是由于法院门口武警森严的戒备,更重要的是从事法律职业者的素质——法官渊博的学识和良好的修养,律师们的敬业精神和优秀的专业素质。
庭审开始,书记员宣读了法庭现场的注意事项,审判长也宣布开庭,敲响了争议的法槌。
随即,在武警的押送下,以为看是与我们年龄相仿的熊某被带进法庭,(因犯有一次盗窃罪被刑事拘留)瘦弱的躯体与威武的武警形成鲜明对比。
解开手铐,面向法庭,准备法律争议的审判。
观众席上被告人的亲属们,很认真的看着昔日自己的心爱的孩子,却又是那么无奈。
随着审判长开始发问,熊某也一切如实回答,我们也逐渐了解整个案情。
一、案情简介
被告人熊浪,农民。
2012年6月,熊浪网吧出来,身无分文,遂起歹意,在重庆市江北区观音桥茂业百货的廖记棒棒鸡附近,为了劫取财物从被告身后用左手抱住其脖子,右手抢被害人的包,被害人强烈反抗,仅抢得索爱手机一部,后将被害人摔打在地,迅速逃离。
被害人与当日报案,而被告人熊浪与20127月被公安机关抓获归案。
后被移交至重庆市江北区人民检察院,现由重庆市江北区人民检察院负责审理。
二、庭审过程
(一)庭前准备。
法院已经将将人民检察院的起诉书副本、传票和通知书送达被告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证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并在在开庭三日以前先期公布案由、被告人姓名、开庭时间和地点、确定了合议庭的组成人员。
(二)宣布开庭。
在开庭审理前,审判长:查明公诉人、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是否已到庭;宣读了法庭纪律规则;请公诉人、当事人入庭;请审判长、审判员、人民陪审员入庭;审判员就座后,当庭向审判长报告开庭前的准备工作已经就绪。
并核对被告人熊浪的有关信息以及告知其有关的权利义务;宣布该案的案由为熊浪涉嫌抢劫罪并公开审理;宣布合议庭的组成人员及其他人员的名单等事项。
(三)法庭调查。
1、公诉人宣读起诉书,告知公诉的犯罪事实。
被告人熊浪在重庆市江北区茂业百货“廖记棒棒鸡”店门口,从背后用手将将被害人抱住,致使被害人摔倒在地,抢走被害人索爱手机一部(价值1365人民币)后向海关方向逃跑,销赃所得500元赃款已不存。
公诉人认为熊浪触犯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构成抢劫罪
2、在公诉人宣读完起诉书之后,被告熊浪对起诉书内容提出了异议。
熊浪认为自己并没有用手卡住被害人的脖子,只是左手抱住被害人的肩膀,而被害人咬住了自己的左手,此时才将被害人摔倒在地。
同时认为自己不构成抢劫罪。
辩护人也对有关问题提出了异议。
3、公诉人对被告发问,询问了被告人出生日期、是否有前科等;
4、辩护人对被告发问,包括家庭成员情况、如何抢夺被害人的财物等;
5、审判员对被告发问,包括被告人作案的经过。
6、质证认证,公诉人出示被告人熊浪的供诉和辩解、被害人唐静的陈述、证人苟基林的证言、刑事办案证明、指认现场笔录出售赃物手机收据等书证、重庆市江北区价格认证中心涉案财物价格鉴定结论。
7、被告人对此进行了自我辩护,他认为自己并未用手卡住被害人的脖子,对公诉机关所出具的证据此有疑问,同时对其他事项无异议。
8、辩护人进行辩护,辩护人认为被告的行为并不构成抢劫罪有可能构成抢夺罪,被告的暴力行为并未达到致使被害人无法反抗的程度;其次,认为公诉人出具的证据的证明力存在疑点,即被害人的询问笔录和被害人报案的时间有冲突,并且被害人供述被告人卡脖子时擦伤被害人的脖子,此说法无任何证据来佐证,所以被害人的询问笔录的不具有合法性、客观性,请求法院不予认定。
9、由被害人出示证据,但是被害人没有证据出示。
10、由辩护人出示证据,被告人的家属与被害人达成的调解协议,以及对被害人的补偿所签订的收据,辩护人针对被告人生活的村委会及高中时的班主任所出具的有关证明。
有上述证据来证明被害人已取得被害人的谅解,同时用于证明被害人社会危害性小、基本无再犯可能性。
(四)法庭辩论。
经过法庭调查后,审判长宣布了进入法庭辩论。
审判长根据法庭调查总结出来了本案主要的几个争议焦点:
焦点一:被告人是否用手卡住被害人的脖子。
焦点二:被告人的暴力行为是否构成抢劫罪,是否达到致使被害人难以反抗的程度。
定罪方面的辩论:
(1)公诉人认为被告人在侦查阶段的6份供述都是一致的,应当认定被告人用手卡住被告人的脖子而使用暴力抢夺被害人的钱财。
但是被告人认为自己并未卡住被害人的脖子,只是抱住了被害人的肩膀而夺取了被害人的手机。
(2)辩护人认为本案不应认定为抢劫罪最多能定抢夺罪,被告人的暴力行为应当综合本案发生时的情形来看,它并未达到致使被害人难以反抗的状态,所以不构成抢劫罪。
公诉人又辩称抢劫罪的暴力行为是针对人身而做出的暴力行为,抢夺罪的暴力行为只是针对物所做出来,从本案来看,被告人的暴力行为是针对被害人人身而做出的,应定抢劫罪。
量刑方面的辩论:
(1)公诉人量刑建议为3-4年有期徒刑,理由是如下:
被告人触犯刑法263条规定的抢劫罪,且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但被告人具有法定的减轻从轻情节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综上对熊浪的量刑建议为3-4年。
(2)辩护人的答辩认为:被告人不构成抢劫罪构成抢夺罪,并且已与被害人达成调解协议取得被害人的谅解。
并且,被告人此次犯罪情节较轻,有悔过意向,无再犯危险,没有较大的社会危害性,认罪态度良好,对熊浪的量刑建议为缓刑。
5.被害人最后陈述。
被害人在法庭上认罪态度比较好,他说他伤害了所有关心他的人,伤害了社会,但会好好的改造自己。
6.审判长认为此案还存在较大的分歧,因此宣布了休庭。
三、庭审分析
从庭审过程来看,本案的总体流程是合法的,本案采取简易程序审理,但从本案的审理情况来看,公诉人与被告对于案情主要事实基本取得一致,但在细节方面存在争议,其中最重要的是两个问题。
首先,被告人是否掐了被害人的脖子,对于这个事实,从现有证据来看,主要有被告人供述与被害人称述2方面的证据,但是被告在庭审中翻供,因此现有证据不能完全证明被告人掐了被害人的脖子。
其次,询问笔录存在瑕疵。
因此,法庭宣布休庭进行进一步调查。
从实体方面来看,在本案中最大的争议焦点在于被告人是否实施了暴力进行抢劫,究竟本案是抢劫罪还是抢夺罪。
同时,这个暴力是否达到了使被害人难以反抗的目的。
个人认为,现在下结论还是为时过早,法院现在最重要的是查清一个关键事实,就是被告掐了被害人的脖子没有,法院应当进行庭外调查。
但是,即使如被告人所说,只是抱了被害人,也应该构成抢劫罪。
抢劫与抢夺的区别在于,抢劫是对人实施暴力,抢夺是对物实施暴力,被告对被害人的行为已经属于对人暴力的范围,抱住被害人,使被害人无法反抗取得财物。
因此,是否掐脖子只是量刑情节,不影响定罪。
此外,被告人取得被害人谅解,也可以从轻处罚。
四、庭审感悟
我从小就羡慕在法庭上滔滔不绝的辩论的律师,他们的风采让我打心底里佩服。
我很认真地倾听和观察了他们在法庭上的表现,虽然律师在法庭上的表现只是他们工作中很少的一部分,并不能完全表现出所有能力,然而我从中学到了不少技巧。
这个案子的关键在于熊某在整个案情中是否有掐脖子的情节与到底算是抢劫罪还是抢夺罪的问题。
被告律师抓住重点,充分举证,明摆法律条文,论述头头是道。
就此,我也总结了一些律师辩论技巧。
首先,只就对自己有利的展开辩论,对于自己不利的避而不谈;其次,准备尽可能多的证据,无论是否重复或是否是重要,因为你永远不知道对方对那个证据纠缠不休;还有就是,不要对对方所有观点和证据一概纠缠,以防上当;最后就是,不管自己的胜率多少,都要表现的十分自信和谦虚,彬彬有礼,说话流畅,表情自然,尽量争取法官对自己的信任和好感。
现场中法官给我的印象也很深刻。
在此之前,我对法官的印象大多是从新闻媒体或是影视作品中,所听所看都是关于法官素质低下,专业水准低,等等一些负面印象。
但是这一次在庭审却改变我的看法:法官温和,沉静,穿着黑色的法袍,认真的倾听双方辩护人的陈述,时刻注意法庭效率,提出重点。
在恰当的时刻也会打断双方的发言,以免使讨论的重点偏离主体。
这才是我心目中的法官,对于我们这些还处于启蒙阶段的法律系学生,榜样的力量对我们很重要,这关乎我们学法人对终身从事法律的决心,也关乎于未来的执业态度。
旁听这场诉讼我目睹了刑事诉讼的一审庭审的基本程序,我把每一个过程都大致记录了下来,是我对诉讼的知识又从温了一遍,真是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19岁,青春年少,人生最灿烂的季节,却走错了路。
所以我们不仅要增强法律意识,加强对法律的理解和学习,做一个知法、懂法、守法的公民,还要珍惜与爱护青春,端正态度,让青春无悔。
在这次庭审中我有很多收获,这些不是在模
拟法庭可以学到的,再次感谢这次庭审进校园给我这次机会,对我真的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