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专题练习: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及三视图和直观图

高考专题练习: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及三视图和直观图

1.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1)多面体的结构特征(1)几何体的三视图包括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分别是从几何体的正前方、正左方、正上方观察几何体画出的轮廓线.(2)三视图的画法①基本要求: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②画法规则:正侧一样高,正俯一样长,侧俯一样宽;看不到的线画虚线.3.直观图(1)画法:常用斜二测画法.(2)规则:①原图形中x轴、y轴、z轴两两垂直,直观图中,x′轴,y′轴的夹角为45°(或135°),z′轴与x′轴和y′轴所在的平面垂直;②原图形中平行于坐标轴的线段,直观图中仍平行于坐标轴.平行于x轴和z轴的线段在直观图中保持原长度不变,平行于y轴的线段长度在直观图中变为原来的一半.常用结论1.常见旋转体的三视图(1)球的三视图都是半径相等的圆.(2)水平放置的圆锥的正视图和侧视图为全等的等腰三角形. (3)水平放置的圆台的正视图和侧视图为全等的等腰梯形. (4)水平放置的圆柱的正视图和侧视图为全等的矩形. 2.斜二测画法中的“三变”与“三不变” “三变”⎩⎪⎨⎪⎧坐标轴的夹角改变与y 轴平行的线段的长度变为原来的一半图形改变“三不变”⎩⎪⎨⎪⎧平行性不改变与x ,z 轴平行的线段的长度不改变相对位置不改变一、思考辨析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有两个面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平行四边形的几何体是棱柱.( ) (2)有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都是三角形的几何体是棱锥.( ) (3)夹在两个平行的平面之间,其余的面都是梯形,这样的几何体一定是棱台.( )(4)正方体、球、圆锥各自的三视图中,三视图均相同.( ) (5)用两平行平面截圆柱,夹在两平行平面间的部分仍是圆柱.( ) (6)菱形的直观图仍是菱形.( )答案:(1)× (2)× (3)× (4)× (5)× (6)× 二、易错纠偏常见误区| (1)棱柱的概念不清致误;(2)不清楚三视图的三个视图间的关系,想象不出原几何体而出错; (3)斜二测画法的规则不清致误.1.如图,长方体ABCD­A′B′C′D′中被截去一部分,其中EH∥A′D′.剩下的几何体是()A.棱台B.四棱柱C.五棱柱D.六棱柱解析:选C.由几何体的结构特征,剩下的几何体为五棱柱.故选C.2.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这个几何体的直观图可以是()解析:选B.根据选项A,B,C,D中的直观图,画出其三视图,只有B 项正确.3.有一块多边形的菜地,它的水平放置的平面图形的斜二测直观图是直角梯形(如图所示),∠ABC=45°,AB=AD=1,DC⊥BC,则这块菜地的面积为________.解析:在直观图中,过点A作AE⊥BC,垂足为点E,则在Rt△ABE中,AB=1,∠ABE=45°,所以BE=22.而四边形AECD为矩形,AD=1,所以EC=AD=1,所以BC=BE+EC=22+1.由此可还原原图形如图所示.在原图形中,A′D′=1,A′B′=2,B′C′=22+1,且A′D′∥B′C′,A′B′⊥B′C′,所以这块菜地的面积为S=12(A′D′+B′C′)·A′B′=12×⎝⎛⎭⎪⎫1+1+22×2=2+22.答案:2+2 2空间几何体的几何特征(自主练透)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各个面都是三角形的几何体是三棱锥B.夹在圆柱的两个平行截面间的几何体还是一个旋转体C.棱锥的侧棱长与底面多边形的边长相等,则此棱锥可能是六棱锥D.圆锥的顶点与底面圆周上的任意一点的连线都是母线解析:选D.由图知,A不正确.两个平行平面与底面不平行时,截得的几何体不是旋转体,则B不正确.侧棱长与底面多边形的边长相等的棱锥一定不是六棱锥,故C错误.由定义知,D正确.2.给出下列几个命题:①在圆柱的上、下底面的圆周上各取一点,则这两点的连线是圆柱的母线;②底面为正多边形,且有相邻两个侧面与底面垂直的棱柱是正棱柱;③棱台的上、下底面可以不相似,但侧棱长一定相等.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A.0 B.1C.2 D.3解析:选B.①不一定,只有这两点的连线平行于旋转轴时才是母线;②正确;③错误,棱台的上、下底面是相似且对应边平行的多边形,各侧棱延长线交于一点,但是侧棱长不一定相等.3.若四面体的三对相对棱分别相等,则称之为等腰四面体,若四面体的一个顶点出发的三条棱两两垂直,则称之为直角四面体,以长方体ABCD-A1B1C1D1的顶点为四面体的顶点,可以得到等腰四面体、直角四面体的个数分别为() A.2,8 B.4,12C.2,12 D.12,8解析:选A.因为矩形的对角线相等,所以长方体的六个面的对角线构成2个等腰四面体.因为长方体的每个顶点出发的三条棱都是两两垂直的,所以长方体中有8个直角四面体.4.把一个半径为20的半圆卷成圆锥的侧面,则这个圆锥的高为________.解析:设圆锥的底面半径为r,高为h,因为半圆的弧长等于圆锥的底面周长,半圆的半径等于圆锥的母线,所以2πr=20π,所以r=10,所以h=202-102=10 3.答案:103空间几何体概念辨析问题的常用方法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多维探究)角度一已知几何体,识别三视图(1)已知棱长都为2的正三棱柱ABC-A1B1C1的直观图如图.若正三棱柱ABC-A1B1C1绕着它的一条侧棱所在直线旋转,则它的侧视图可以为()(2)中国古建筑借助榫卯将木构件连接起来.构件的凸出部分叫榫头,凹进部分叫卯眼,图中木构件右边的小长方体是榫头.若如图摆放的木构件与某一带卯眼的木构件咬合成长方体,则咬合时带卯眼的木构件的俯视图可以是()【解析】(1)由题知,四个选项的高都是2.若侧视图为A,则中间应该有一条竖直的实线或虚线;若侧视图为C,则其中有两条侧棱重合,不应有中间竖线;若侧视图为D,则长度应为3,而不是1.故选B.(2)由题意知,在咬合时带卯眼的木构件中,从俯视方向看,榫头看不见,所以是虚线,结合榫头的位置知选A.【答案】(1)B(2)A已知几何体,识别三视图的步骤(1)弄清几何体的结构特征及具体形状、明确几何体的摆放位置;(2)根据三视图的有关定义和规则先确定正视图,再确定俯视图,最后确定侧视图;(3)被遮住的轮廓线应为虚线,若相邻两个物体的表面相交,表面的交线是它们的分界线,对于简单的组合体,要注意它们的组合方式,特别是它们的交线位置.角度二由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还原直观图(1)(2020·高考全国卷Ⅱ)如图是一个多面体的三视图,这个多面体某条棱的一个端点在正视图中对应的点为M,在俯视图中对应的点为N,则该端点在侧视图中对应的点为()A.E B.FC.G D.H(2)某四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在此四棱锥的侧面中,直角三角形的个数为()A.1 B.2C.3 D.4【解析】(1)由三视图知,该几何体是由两个长方体组合而成的,其直观图如图所示,由图知该端点在侧视图中对应的点为E,故选A.(2)将三视图还原为直观图,几何体是底面为直角梯形,且一条侧棱和底面垂直的四棱锥,如图所示.易知,BC∥AD,BC=1,AD=AB=P A=2,AB⊥AD,P A⊥平面ABCD,故△P AD,△P AB为直角三角形,因为P A⊥平面ABCD,BC⊂平面ABCD,所以P A⊥BC,又BC⊥AB,且P A∩AB=A,所以BC⊥平面P AB,又PB⊂平面P AB,所以BC⊥PB,所以△PBC为直角三角形,容易求得PC=3,CD=5,PD=22,故△PCD不是直角三角形,故选C.【答案】(1)A(2)C【迁移探究1】(变问法)在本例(2)条件下,求该四棱锥的所有棱中,最长棱的棱长是多少?解:由三视图可知,P A=AB=AD=2,BC=1,经计算可知,PB=PD=22,PC=3,CD=5,故最长棱为PC,且|PC|=3.【迁移探究2】(变问法)在本例(2)条件下,求该四棱锥的五个面中,最小面的面积.解:面积最小的面为面PBC,且S△PBC=12BC·PB=12×1×22=2,即最小面的面积为 2.由三视图确定几何体的步骤角度三已知几何体的某些视图,判断其他视图《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内容极为丰富的数学名著,书中有如下问题:“今有刍甍,下广三丈,袤四丈,上袤二丈,无广,高二丈,问:积几何?”其意思为:“今有底面为矩形的屋脊状的楔体,下底面宽3丈、长4丈,上棱长2丈,高2丈,问:它的体积是多少?”已知该楔体的正视图和俯视图如图中粗实线所示,则该楔体的侧视图的周长为()A.3丈B.6丈C.8丈D.(5+13)丈【解析】由题意可知该楔体的侧视图是等腰三角形,它的底边长为3丈,相应高为2丈,所以腰长为 22+⎝ ⎛⎭⎪⎫322=52(丈),所以该楔体侧视图的周长为3+2×52=8(丈).故选C .【答案】 C由几何体的部分视图画出剩余的视图.先根据已知的一部分视图,还原、推测其直观图的可能形式,然后再找其剩下部分视图的可能形式.当然作为选择题,也可将选项逐项代入,再看看给出的部分三视图是否符合.1.(2021·银川模拟)将一长为4,宽为2的矩形ABCD 沿AB ,DC 的中点E ,F 的连线折成如图所示的几何体,若折叠后AE =AB ,则该几何体正视图的面积为( )A .4B .2 3C .2D . 3解析:选B .依题意,该三棱柱为正三棱柱,正视图中矩形的长为BC 的长,宽为正三角形ABE 的边BE 上的高,如图,作AG ⊥BE ,又AB =BE =AE =1,所以AG =1×sin 60°=32,所以正视图的面积为4×32=23,故选B .2.(2021·江西重点中学联考(一))现有编号为①、②、③的三个三棱锥(底面水平放置),俯视图分别为图1、图2、图3,则至少存在一个侧面与此底面互相垂直的三棱锥的编号是( )A.①②B.①③C.①②③D.②③解析:选A.还原出空间几何体,编号为①的三棱锥的直观图如图(1)的三棱锥P-ABC,平面P AC⊥平面ABC,平面PBC⊥平面ABC,满足题意;编号为②的三棱锥的直观图如图(2)的三棱锥P-ABC,平面PBC⊥平面ABC,满足题意;编号为③的三棱锥的直观图如图(3)的三棱锥P-ABC,不存在侧面与底面互相垂直,所以满足题意的编号是①②.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自主练透)1.如图所示为一个平面图形的直观图,则它的实际形状四边形ABCD为()A.平行四边形B.梯形C.菱形D.矩形解析:选D.由斜二测画法可知在原四边形ABCD中DA⊥AB,并且AD∥BC,AB∥CD,故四边形ABCD为矩形.2.已知等边三角形ABC的边长为a,那么△ABC的平面直观图△A′B′C′的面积为()A.34a2B.38a2C.68a2D.616a2解析:选D.如图①②所示的实际图形和直观图,由②可知,A′B′=AB=a,O′C′=12OC=34a,在图②中作C′D′⊥A′B′于点D′,则C′D′=22O′C′=6 8a.所以S△A′B′C′=12A′B′·C′D′=12×a×68a=616a2.故选D.3.在等腰梯形ABCD中,上底CD=1,腰AD=CB=2,下底AB=3,以下底所在直线为x轴,则由斜二测画法画出的直观图A′B′C′D′的面积为________.解析:因为OE=(2)2-12=1,所以O′E′=12,E′F′=2 4.所以直观图A′B′C′D′的面积为S′=12×(1+3)×24=22.答案:22平面图形与其直观图的关系(1)在斜二测画法中,要确定关键点及关键线段.平行于x轴的线段平行性不变,长度不变;平行于y轴的线段平行性不变,长度减半.(2)按照斜二测画法得到的平面图形的直观图,其面积与原图形的面积的关系:S直观图=24S原图形.核心素养系列13直观想象——构造法求解三视图问题的三个步骤三视图问题(包括求解几何体的表面积、体积等)是培养和考查空间想象能力的好题目,是高考的热点.由三视图还原几何体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而由三视图还原几何体只要按照以下三个步骤去做,基本都能准确还原出来.这三个步骤是:第一步,先画长(正)方体,在长(正)方体中画出俯视图;第二步,在三个视图中找直角;第三步,判断直角位置,并向上(或向下)作垂线,找到顶点,连线即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图中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长均为1,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A.16B.26C.36D.12【解析】几何体还原说明:①画出正方体,俯视图中实线可以看作正方体的上底面及底面对角线.②俯视图是正方形,有四个直角,正视图和侧视图中分别有一个直角.正视图和侧视图中的直角对应上底面左边外侧顶点(图中D点上方顶点),将该顶点下拉至D点,连接DA,DB,DC即可.该几何体即图中棱长为1的正方体中的四面体ABCD,其体积为13×12×1×1×1=16.故选A.【答案】 A如图是一个四面体的三视图,三个三角形均是腰长为2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还原其直观图.【解】第一步,根据题意,画正方体,在正方体内画出俯视图,如图①.第二步,找直角,在俯视图、正视图和侧视图中都有直角.第三步,将俯视图的直角顶点向上拉起,与三视图中的高一致,连线即可.所求几何体为三棱锥A-BCD,如图②.[A级基础练]1.如图所示是水平放置的三角形的直观图,点D是△ABC的BC边的中点,AB,BC分别与y′轴,x′轴平行,则在原图中三条线段AB,AD,AC中()A.最长的是AB,最短的是ACB.最长的是AC,最短的是ABC.最长的是AB,最短的是ADD.最长的是AC,最短的是AD解析:选B.由条件知,原平面图形中AB⊥BC,从而AB<AD<AC.2.如图所示,在三棱台A′B′C′­ABC中,沿A′BC截去三棱锥A′­ABC,则剩余的部分是()A.三棱锥B.四棱锥C.三棱柱D.组合体解析:选B.如图所示,在三棱台A′B′C′­ABC中,沿A′BC截去三棱锥A′­ABC,剩余部分是四棱锥A′­BCC′B′.3.(2020·开封模拟)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的顶点A,B在平面α上,AB= 2.若平面A1B1C1D1与平面α所成角为30°,由如图所示的俯视方向,正方体ABCD-A1B1C1D1在平面α上的俯视图的面积为()A.2 B.1+ 3C.2 3 D.2 2解析:选B.由题意得AB在平面α内,且平面α与平面ABCD所成的角为30°,与平面B1A1AB所成的角为60°,故所得的俯视图的面积S=2×(2cos 30°+2cos 60°)=2(cos 30°+cos 60°)=1+ 3.4.某圆柱的高为2,底面周长为16,其三视图如图.圆柱表面上的点M在正视图上的对应点为A,圆柱表面上的点N在左视图上的对应点为B,则在此圆柱侧面上,从M到N的路径中,最短路径的长度为()A.217 B.2 5C.3 D.2解析:选B.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为如图①所示的圆柱,该圆柱的高为2,底面周长为16.画出该圆柱的侧面展开图,如图②所示,连接MN,则MS=2,SN=4,则从M到N的路径中,最短路径的长度为MS2+SN2=22+42=2 5.故选B.5.如图所示,边长为1的正方形网格中粗线画出的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该几何体所有棱长组成的集合为()A.{1,5} B.{1,6}C.{1,2,5} D.{1,2,22,6}解析:选B.如图所示,该几何体是四棱柱,底面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侧棱长为6,故选B.6.已知正四棱锥V-ABCD中,底面面积为16,一条侧棱的长为211,则该棱锥的高为________.解析:如图,取正方形ABCD的中心O,连接VO,AO,则VO就是正四棱锥V-ABCD的高.因为底面面积为16,所以AO=2 2.因为一条侧棱长为211,所以VO=VA2­AO2=44-8=6.所以正四棱锥V-ABCD的高为6.答案:67.一个圆台上、下底面的半径分别为3 cm和8 cm,若两底面圆心的连线长为12 cm,则这个圆台的母线长为______cm.解析:如图,过点A作AC⊥OB,交OB于点C.在Rt△ABC中,AC=12(cm),BC=8-3=5(cm).所以AB=122+52=13(cm).答案:138.某几何体的正视图和侧视图如图(1),它的俯视图的直观图是矩形O1A1B1C1,如图(2),其中O1A1=6,O1C1=2,则该几何体的侧面积为________.解析:由题图(2)及斜二测画法可知原俯视图为如图所示的平行四边形OABC,设CB与y轴的交点为D,易知CD=2,OD=2×22=42,所以CO =CD2+OD2=6=OA,所以俯视图是以6为边长的菱形,由三视图知几何体为一个直四棱柱,其高为4,所以该几何体的侧面积为4×6×4=96.答案:969.如图1,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为正方形,PC与底面ABCD垂直,图2为该四棱锥的正视图和侧视图,它们是腰长为6 cm的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1)根据所给的正视图、侧视图,画出相应的俯视图,并求出该俯视图的面积;(2)求P A的长.解:(1)该四棱锥的俯视图为(内含对角线)边长为6 cm的正方形,如图,其面积为36 cm2.(2)由侧视图可求得PD =PC 2+CD 2=62+62=6 2 (cm).由正视图可知AD =6 cm ,且AD ⊥PD , 所以在Rt △APD 中, P A =PD 2+AD 2=(62)2+62=6 3 (cm).10.已知正三棱锥V -ABC 的正视图和俯视图如图所示.(1)画出该三棱锥的直观图和侧视图; (2)求出侧视图的面积. 解:(1)如图.(2)侧视图中VA =42-⎝ ⎛⎭⎪⎫23×32×232=12=2 3.则S △VBC =12×23×23=6.[B 级 综合练]11.已知正三棱柱ABC -A 1B 1C 1的三视图如图所示,一只蚂蚁从顶点A 出发沿该正三棱柱的表面绕行两周到达顶点A 1,则该蚂蚁走过的最短路径长为( )A .193 B.25C.2193 D.31解析:选B.将正三棱柱ABC-A1B1C1沿侧棱AA1展开两次,如图所示:在展开图中,AA1的最短距离是大矩形对角线的长度,也即为三棱柱的侧面上绕两圈所走路程的最小值.=4.由已知求得正三棱锥底面三角形的边长为2332所以矩形的长等于4×6=24,宽等于7.由勾股定理求得d=242+72=25.故选B.12.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在该几何体的各个面中,面积最大面的面积是()A.2 B.2 2C.2 3 D.4解析:选C.如图所示,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是四棱锥P-ABCD截去三棱锥P­ABD后得到的三棱锥P-BCD.其中四棱锥中,底面ABCD是正方形,P A⊥底面ABCD,且P A=AB=2,易知面积最大面为面PBD,面积为34×(22)2=2 3.故选C.13.中国有悠久的金石文化,印信是金石文化的代表之一,印信的形状多为长方体、正方体或圆柱体,但南北朝时期的官员独孤信的印信形状是“半正多面体”(图1).半正多面体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正多边形围成的多面体.半正多面体体现了数学的对称美.图2是一个棱数为48的半正多面体,它的所有顶点都在同一个正方体的表面上,且此正方体的棱长为1,则该半正多面体共有________个面,其棱长为________.解析:依题意知,题中的半正多面体的上、下、左、右、前、后6个面都在正方体的表面上,且该半正多面体的表面由18个正方形,8个正三角形组成,因此题中的半正多面体共有26个面.注意到该半正多面体的俯视图的轮廓是一个正八边形,设题中的半正多面体的棱长为x,则22x+x+22x=1,解得x=2-1,故题中的半正多面体的棱长为2-1.答案:262-114.某多面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其中正视图和左视图都由正方形和等腰直角三角形组成,正方形的边长为2,俯视图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该多面体的各个面中有若干个是梯形,这些梯形的面积之和为________.解析:由三视图可知该多面体是一个组合体,下面是一个底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直三棱柱,上面是一个底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三棱锥,等腰直角三角形的腰长为2,直三棱柱的高为2,三棱锥的高为2,易知该多面体有2个面是梯形,这些梯形的面积之和为(2+4)×22×2=12.答案:12[C级提升练]15.(2021·深圳模拟)如图,在棱长为2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M,N 分别为棱A1D1,A1B1的中点,点P是棱CD上的动点(含端点),则平面MNP与正方形BCC1B1所在平面相交的线段中,最长的一条线段的长度为()A.2 2 B. 2C.2133D. 5解析:选C.如图,连接BD,设DP=x(0≤x≤2),平面MNP与BC的交点为Q,与BB1的交点为H,连接NH,HQ,PQ,易知PQ∥MN,则PQ∥BD,BQ=x,由△BHQ∽△B1HN,可得BH=2x x+1.所以HQ 2=BH 2+BQ 2=4x 2(x +1)2+x 2,且为定义域内的增函数, 所以当x =2时,HQ 取得最大值,为2133.16.已知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的体积为1,点M 在线段BC 上(点M 异于B ,C 两点),点N 为线段CC 1的中点,若平面AMN 截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所得的截面为四边形,则线段BM 的取值范围为( )A .⎝ ⎛⎦⎥⎤0,13 B .⎝ ⎛⎦⎥⎤0,12 C .⎣⎢⎡⎭⎪⎫12,1 D .⎣⎢⎡⎦⎥⎤12,23 解析:选B .由题意,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的棱长为1,如图所示,当点M 为线段BC 的中点时,截面为四边形AMND 1,当0<BM ≤12时,截面为四边形,当BM >12时,截面为五边形,故选B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