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醇制烯烃相关材料甲醇制烯烃工艺的主要产品是乙烯(C2H4)、丙烯(C3H6),传统上乙烯和丙烯的来源主要是石油烃类蒸汽裂解,其原料主要是石脑油。
近年来随着国际原油价格上涨,烯烃的生产成本不断攀升。
在此背景下,促使人们去寻求进一步开发非石油资源的新途径,极大地推动了煤化工发展。
随着煤经合成气生产甲醇的技术日臻成熟,煤经由甲醇制取低碳烯烃成为备受关注的一条生产路线。
一、概况1、用途乙烯工业是石油化工的龙头 ,其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在石化工业乃至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聚乙烯得到了广泛应用,如粘合剂、农膜、电线和电缆、包装(食品软包装、拉伸膜、收缩膜、垃圾袋、手提袋、重型包装袋、挤出涂覆)、聚合物加工(旋转成型、注射成型、吹塑成型)。
丙烯是仅次于乙烯的一种重要有机石油化工基本原料,主要用于生产聚丙烯、苯酚、丙酮、丁醇、辛醇、丙烯腈、环氧丙烷、丙二醇、环氧氯丙烷、合成甘油、丙烯酸以及异丙醇等,其他用途还包括烷基化油、高辛烷值汽油调合料等。
例如:(1)丙烯制成聚丙烯,聚丙烯应用在塑制品、薄膜制品、纤维制品。
(2)丙烯制成苯酚,苯酚制成木材防腐剂、皮肤科常用的治疗药物、面部美容治疗药物。
2、市场前景2006年聚烯烃的产量和表观消费量相差甚多,自给率仅为50%-70% ,依乙烯为例:2007年我国乙烯生产能力约为966.5万吨/年,中国乙烯工业将迅速发展,预计2010年乙烯产能将达1784万吨/年,比2006年的966.5万吨/年增加817.5万吨/年。
据有关部门预测, 2010年我国乙烯需求量将达到2500万~2600万吨,生产能力将达到1400万吨 / 年,只能满足国内需求的55%。
2020年我国乙烯需求量将达到3700万~4100万吨,生产能力将达到2300万吨/年,只能满足国内需求的 60%左右。
上数据表明我国烯烃市场缺口巨大,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煤制烯烃和石脑油裂解制烯烃技术路线相比较,在经济上的竞争力取决于甲醇的成本。
如果在煤炭产地附近建设工厂,以廉价的煤炭为原料,通过大规模装置生产低成本的甲醇,再将甲醇转化成烯烃,经济上将具有很强的竞争能力。
目前的高油价背景下,在煤炭比较丰富且价格低廉的内蒙古、新疆及陕西省等地区,将煤炭做为化工原料具有无可比拟的成本优势。
通过煤制烯烃工艺,将煤炭加工成低碳烯烃,进而再加工成高附加值化工产品后运往沿海发达地区,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是不言而喻的。
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格局,使得一些业内人士对煤制烯烃等煤化工项目寄予很大希望。
从需求看,我国未来对烯烃的市场需求较大,但从技术看,核心技术甲醇制烯烃工艺尚无商业化实例,在项目建设和运行管理上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
与此同时,国家对煤制烯烃也持谨慎态度。
因此,该产业发展中还存在着诸多不确定因素和风险。
二、技术发展动向甲醇制烯烃技术主要分两步,首先由煤或天然气转化生成粗甲醇,该过程已实现工业化;然后甲醇转化生成烯烃,主要是乙烯和丙烯。
不同的工艺生成的乙烯与丙烯的比例也不同。
目前国内外主要技术进展情况如下:1、国内技术进展情况国内主要是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DMTO工艺,该所在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进行甲醇制烯烃研究工作,“七五”期间完成300t/a装置中试,2004年陕西省政府组织一些重点企业成立了陕西新兴煤化工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并与大连化物所和洛阳石化工程公司合作,通过工业性试验开发甲醇制烯烃工业化技术。
该项目于2005年底建成了年加工甲醇1.67万吨DMTO工业性试验装置,2006年2月实现投料试车一次成功,累积平稳运行近1150小时。
该装置是目前世界上第一套万吨级甲醇制烯烃工业化试验装置。
2、国外技术进展情况(1)UOP/Hydro工艺UOP/Hydro甲醇制烯烃工艺是以粗甲醇或精制甲醇为原料,采用UOP公司开发的新催化剂,选择性生产乙烯和丙烯。
在NorskHydro公司的工业示范装置上经过大量试验,完成技术开发工作已经十多年了。
UOP/Hydro的MTO工艺对C2与C3烯烃具有灵活的调节功能,各生产商可根据市场需求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以获取最大的收益。
目前尼日利亚用此工艺正在建设年产乙烯、丙烯各40万吨/年,对应项目甲醇250万t/年的MTO项目。
(2)鲁奇(Lurgi)公司甲醇制丙烯工艺鲁奇公司甲醇制丙烯工艺中试装置在挪威已运行11000h以上,10万吨/年的工业示范装置正在伊朗Bandar Assaluye地区建设,预计2009年投产。
商业化大型装置也在商讨签约中,年产170万吨甲醇对应建设30万吨乙烯生产装置或50万吨丙烯生产装置。
三、我国甲醇制烯烃项目进展1、内蒙古(1)神华包头甲醇制烯烃项目2007年9月17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与神华包头煤化工有限公司在京举行180万吨/年甲醇制烯烃(DMTO)技术许可合同签订仪式。
神华包头甲醇制烯烃项目厂址位于内蒙古九原区哈林格尔镇包头市规划的新型工业**内。
主体项目总投资121.8亿元(不包括外围铁路、水网等配套设施)。
总体工程包括180万吨/年甲醇装置、60万吨/年甲醇制烯烃(MTO)(30万吨/年聚乙烯装置、30万吨/年聚丙烯装置)等装置。
该项目2006年底已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核准。
该项目自2005年底一期工程(180万吨/年甲醇)奠基以来,各项外围建设工作已经陆续展开,铁路专用线、工业供水备用管线等工程正在紧张施工。
(2)中国大唐集团公司46万吨/年聚丙烯项目大唐国际多伦煤制烯烃项目,厂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多伦县境内,利用当地储量丰富的褐煤为原料,采用荷兰壳牌粉煤气化、部分变换、德国鲁奇低温甲醇洗、鲁奇低压甲醇合成、鲁奇MTP丙烯生产工艺、美国陶氏(DOW)聚丙烯生产工艺等系列生产技术,最终生产46万吨PP聚丙烯(共2条生产线)及其副产品。
一期甲醇项目已建设2年,预计在今年9-10月份投产。
2、山西省山西华运煤电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兴建120万吨甲醇、煤制烯烃多联产项目,位于山西省岚县顺会乡樊家沟村,正处于项目招商阶段。
项目建设周期2007~2010年,投资总额为85亿元,目前正报批可研报告。
该项目建设内容为年产甲醇120万吨、聚乙烯20万吨、聚丙烯23.4万吨。
3、宁夏自治区神华宁煤集团在宁东能源化工**建设年产聚丙烯52万吨项目,项目的前期工作完成。
2006年8月份,神华宁煤集团与德国鲁奇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签订了煤基烯烃项目技术转让合同,神华宁煤集团煤基烯烃项目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引进最终完成。
如果进展顺利,神华宁煤集团这个中国第一个MTP项目(煤制丙烯)有可能赶在伊朗之前,成为全球第一套投产的大型工业化MTP项目。
4、新疆自治区新疆自治区有两个煤制烯烃项目在建设,新汶矿业的120万吨甲醇转烯烃项目,前期筹备。
新疆广汇实业投资 (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60万吨烯烃项目,已经完成编制可行性报告。
5、河南省河南省2006年底,确定把永煤70万吨煤制烯烃项目等15个项目纳入河南省第一批联动推进的项目。
《永城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煤化工发展规划暨年产70万吨烯烃项目方案》通过了河南省发改委论证,规划总投资188.4亿元,将目前正在建设的50万吨/年甲醇生产装置,生产能力最终扩大至200万吨/年,并规划延伸甲醇产品链,最终在永城本部形成年产200多万吨甲醇和70万吨烯烃的生产能力。
6、安徽省安徽省皖北煤电集团公司重组淮化集团后,稳步推进甲醇制烯烃项目。
该项目位于安徽省皖北地区,总投资约133亿元,年产170万吨甲醇、年产52万吨甲醇制烯烃(MTP),目前已开始前期筹备工作。
7、陕西省07年8月,兖矿煤业于与大连化物所签订“陕西榆林20万吨/年煤基烯烃工业化示范项目”技术许可合同,目前60万吨甲醇项目是兖矿煤业榆林能化公司240万吨甲醇配套80万吨烯烃项目的一期工程。
陕西新兴煤烯烃有限公司是在DMTO技术开发成功后,由参与DMTO技术开发的陕西新兴煤化工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原三方股东继续合作,共同出资成立,承担DMTO技术工业化示范项目的建设。
该公司在陕西榆林拟建的300万吨煤基甲醇制烯烃项目。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与陕西省人民政府2008年3月在北京举行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根据协议,在陕北能源化工**开发建设煤电化工一体化项目,其中煤制甲醇转化烯烃(MTP)项目,投资160亿元。
甲醇制烯烃技术经济性分析近几年,国际市场石油、天然气价格居高不下,尽快解决能源短缺和寻找可靠、稳定、经济的替代石油能源问题已经成为国内外石油化工行业关注的焦点。
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的同时,充分利用国内煤炭资源,发展煤化工将成为我国能源战略的重要支点。
煤炭是生产甲醇的主要原料,我国的煤基甲醇产量约占甲醇总产量的70%以上。
今后甲醇消费仍然以化工需求为主,尤其是甲醇制烯烃的需求潜力巨大。
2005年我国甲醇产能为867万t/a,产量为536万t,需求量为662万t。
预计到2007年我国甲醇的产能将达到1100万t/a左右,需求量为866万t,供需基本平衡。
到2012年,我国甲醇的总需求量将达到2420万t,其中甲醇制烯烃(MTO)将消耗甲醇1000万t。
国际甲醇制烯烃工艺成熟乙烯和丙烯传统生产方法是采用轻烃(乙烷、石脑油、轻柴油)裂解工艺,但因世界石油储量有限,又是不可再生资源,世界各国开始致力于非石油路线制乙烯和丙烯类低碳烯烃的开发,其中以煤或天然气为原料制甲醇,再由甲醇制低碳烯烃工艺最具潜力。
美国美孚石油公司对采用ZSM-5系列分子筛催化剂将甲醇转化为乙烯和较低级烃做了大量研究,其甲醇生产汽油(MTG)工艺已在新西兰Montonui公司实现工业化,美孚的MTO、烯烃制汽油和馏分油(MOGD)工艺都已取得实质进展。
由于烯烃是甲醇制汽油反应的中间产物,所以MTG技术的成功推动了MTO、甲醇制丙烯(MTP)等工艺的开发。
MTO工艺制得的烯烃主要是乙烯,其次是丙烯、丁烯等。
MTP工艺则主要制丙烯及少量的乙烯。
目前国际领先的甲醇制烯烃工艺有美国UOP公司与挪威海德鲁公司的MTO、德国鲁奇公司的MTP工艺等。
1. MTO工艺20世纪80年代联碳公司的科学家发现SAPO催化剂对于甲醇转化为乙烯和丙烯具有很高的选择性,1992年UOP公司和海德鲁公司开始联合开发MTO工艺,对催化剂的制备、性能试验和再生、反应条件对产品分布的影响、能量利用、工程化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此后,应用MTO工艺在挪威Prosgrann建立了小型工业演示装置。
1995年11月,两家公司宣布可对外转让MTO技术。
MTO工艺生产1t乙烯需甲醇5.6t,副产丙烯0.83t、丁烯0.24t、C5 0.1t、燃料气3.97t MMBt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