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份公务员行测考试高频常识梳理作为行测必考题型的常识判断,由于题干较短短,考试时间紧,所以并不是很受考生的重视,但是,如果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虽然题干较简短,但总有些题目是“卧虎藏龙”的。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公务员行测考试高频常识梳理。
公务员行测考试高频常识梳理一、政治常识近两年,政治常识一直是常识判断部分的高频考点。
政治类题目的时效性较强,大部分题目都是结合时政来考查。
因而,考生平时要多关注时政热点,保持对政治问题的高度敏感性,仔细研读政府工作报告和重大会议精神,抓取政策指向和热点问题,学会结合中国现实来总结和归纳重要文件中的一些热点话题,比如:就业问题,收入增长和GDP同步的问题、社会分配公平问题、城镇化问题等等。
例题1:联考行测真题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选人用人制度逐步展开、不断深化,取得了巨大成就,以下不能体现中国干部人事制度变迁轨迹的一项是( )。
A.推出新闻发言人制度B.建立公务员制度C.实行企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D.实行干部“四化”解析:此题答案为A。
新闻发言人,是代表其他自然人或法人(如公司、政府或其他机构)的身份发言,并向记者宣传情况、回答提问的公共关系人员。
新闻发言人不属于领导干部范畴,因而不能体现中国干部人事制度变迁轨迹。
二、经济常识经济类试题非常注重对我国当前重大经济政策和措施的考查,这与近几年的中央宏观经济调控政策是密切相关的。
因而,关注中央重大会议,了解国家宏观调控动态是考生备考过程中必做的功课内容。
此外,从近两年联考真题来看,一些最新的总结性数据往往成为联考偏爱的考点,这些数据大都来自官方的正式文件,考生可以通过网络或者报纸了解相关信息。
例题2:联考行测真题下列不属于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措施是( )。
A.发行央行票据B.提高存款准备金率C.买进政府债券D.提高再贴现率解析:此题答案为C。
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即中央银行通过减少流通中货币量的办法以提高货币购买力,减轻通货膨胀压力。
具体做法有:出售政府债券,这是公开市场业务的一种做法,还有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发行票据等。
C项买进政府债券属于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三、法律常识近两年,联考的法律类试题主要考查了《公务员法》、《民法通则》、《公司法》、《行政法》等的相关内容,其中《行政法》是出题频率较高,需要重点掌握。
同时,考生在备考的过程中,要特别留意新颁布的法律法规,并且要有选择性的记诵相对重要的法条。
例题3:联考行测真题下列关于设定行政许可与行政处罚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行政许可与行政处罚的设定机关均应定期对其设定的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进行评价B.部门规章可以依法设定一定的行政许可、行政处罚C.尚未制定法律的,行政法规可以依法设定一定的行政许可、行政处罚D.法律、法规、规章以外的其他规范性文件一律不得设定任何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解析:此题答案为C。
《行政许可法》第20条规定,行政许可的设定机关应当定期对其设定的行政许可进行评价,但《行政处罚法》没有相关规定,因此A项错误。
《行政许可法》第16条和《行政处罚法》第12条规定,部门规章只能对已经设定的行政许可作出实施的具体规定,但可以在法律、法规没有规定的情况下设定一定的行政处罚,因此B项错误。
《行政许可法》第14条规定,尚未制定法律的,行政法规可以设定行政许可;《行政处罚法》第11条规定,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吊销企业营业执照以外的行政处罚。
因此C项正确。
《行政许可法》第14条规定,必要时,国务院可以采用发布决定的方式设定行政许可,因此D项错误。
四、人文常识我国在几千年的历史积淀中,形成了儒家文化、中医、京剧、国画、书法、瓷器等众多优秀的文化成果,这些都是命题者青睐的考点。
此外,近两年联考都考查了外国文学文化常识,考生平时应注意相关知识的积累。
例题4:联考行测真题下列关于文化艺术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芭蕾舞起源于意大利,兴盛于法国B.印象派绘画的代表人物有莫奈、马奈、梵高等C.北宋时期的文人画多以山水、花鸟为主要内容D.中国传统的弹拨乐器有古筝、扬琴、琵琶、马头琴等解析:此题答案为D。
马头琴是中国少数民族蒙古族的拉弦乐器,因琴杆上端雕有马头而得名。
故D项错误,当选。
五、地理常识近年来,地震、厄尔尼诺、温室效应等地理现象频繁发生。
从全球范围来看,这些地理现象严重影响某一区域乃至全球的正常发展,与这些地理现象相关的知识也日益成为联考关注的焦点。
此外,随着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节能减排的呼声越来越高,低碳经济、绿色经济热度不减。
考生在复习备考中,不能停留在单纯的记忆层面上,还要主动自觉地、有意识地去了解背后的原理和成因。
例题5:联考行测真题城市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如果规划不当,到了炎热的夏天往往会出现热岛效应,下列有关热岛效应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城市增加的车辆与住户的空调加剧了热岛效应B.热岛效应只会在大城市出现,中小城市不会出现这种情况C.出现热岛效应的地方,温度比周围郊区一般要高两三度甚至三五度D.城市高楼大厦越来越多,通风与气流不畅是造成热岛效应的原因之一解析:此题答案为B。
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城区的气温高于郊区的现象。
中心的高温区就像突出海面的岛屿,所以就被形象地称为热岛。
城市热岛中心气温一般比周围郊区高1℃左右,最高可达6℃以上。
城市热岛效应产生的条件有:(1)城市内拥有大量锅炉、加热器等耗能装置以及各种机动车辆,这些机器和人类生活活动都消耗大量能量;(2)城区大量的建筑物和道路构成以砖石、水泥和沥青等材料为主的下垫层,这些材料热容量比郊区自然界的下垫层要大;(3)城区密集的建筑群、纵横的道路桥梁对风的阻力增大,风速减低,热量不易散失;(4)城市中的机动车、工业生产以及居民生活,产生了大量的烟尘和温室气体,它们是红外辐射的良好吸收者,致使城市大气产生温室效应。
本题中ACD项说法正确,中小城市只要存在上述条件也可以产生热岛效应,B项不正确。
公务员行测考试行政处罚知识一、行政处罚的概念行政处罚是国家行政机关对构成行政违法行为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实施的行政法上的制裁。
在行政处罚的程序中,包括决定程序与执行程序。
在考试中,决定程序是考试的重点,经常以概念、案例等形式考查。
行政处罚的决定程序包括一般程序,简易程序和听证程序三种。
二、成立条件一般程序是普遍适用的行政处罚程序。
其实对于绝大多数的行政处罚都需要适用一般程序来进行行政处罚。
(1)行政调查。
调查或检查时的执法人员不得少于二人,并应向当事人和有关人员出示证件表明身份。
制作并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告知当事人事实理由和权利,听取当事人陈述申辩(讲解: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在做出行政处罚决定前,为履行告知程序或者拒绝听取当事人的陈述申辩的,行政处罚决定不能成立)必要时组织听证。
(2)行政处罚决定。
行政处罚决定由行政机关负责人在对调查结果进行审查后,根据不同情况作出决定。
对情节复杂或者重大违法行为给予较重的行政处罚,应由行政机关负责人集体讨论后作出。
三、简易程序简易程序是为事实确凿并有法定依据,处罚较轻情形设置的,主要特点是当事人程序权利简单,执法人员可以当场决定给予处罚。
(1)适用简易程序的条件。
第一,违法事实确凿并有法定依据;第二,处罚种类和幅度分别是对公民处以50元以下,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1000元以下的罚款或者警告的。
(2)执法人员可以一人执法,当场作出决定。
执法人员需要当场表明身份,出具和交付依法填写统一制作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将行政处罚决定报所属行政机关备案。
(3)当事人对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Eg.比如说一个城管面对有人随地吐痰的话,那么城管一般可以当场开除50元的罚款。
然而这里各位同学需要注意的是,简易程序虽然简单比如可以当场开除罚单,然而简易程序开出罚单的是特定行政机关,而行政相对人需要交纳的对象还是银行。
所以简易程序仍然是罚缴分离的一个程序。
(4)可以当场收缴的情形:①依法给予二十元以下的罚款的;②不当场收缴事后难以执行的;③在边远、水上、交通不便地区,当事人向指定的银行缴纳罚款确有困难,经当事人提出,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可以当场收缴罚款。
四、听证程序听证程序,是指在行政机关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公开举行专门会议,由行政处罚机关调查人员提出指控,证据和处理建议,当事人进行申辩和质证的程序。
(1)举行听证会的条件。
第一,行政机关将要做出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和较大额罚款等行政处罚决定;第二,经当事人依法提出听证要求,由行政机关组织。
(2)听证公开举行,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除外;当事人要求听证的,应当在行政机关告知后三日内提出,行政机关应当在听证的七日前,通知当事人举行听证的时间、地点。
公务员行测备考之心理学常识1、破窗效应心理学的研究上有个现象叫做“破窗效应”,就是说,一个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隔不久,其它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的被人打破; 一面墙,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清洗掉,很快的,墙上就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
一个很干净的地方,人会不好意思丢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现之后,人就会毫不犹疑的抛,丝毫不觉羞愧。
2、鸟笼逻辑挂一个漂亮的鸟笼在房间里最显眼的地方,过不了几天,主人一定会做出下面两个选择之一:把鸟笼扔掉,或者买一只鸟回来放在鸟笼里。
这就是鸟笼逻辑。
过程很简单,设想你是这房间的主人,只要有人走进房间,看到鸟笼,就会忍不住问你:“鸟呢?是不是死了?”当你回答:“我从来都没有养过鸟。
”人们会问:“那么,你要一个鸟笼干什么?”最后你不得不在两个选择中二选一,因为这比无休止的解释要容易得多。
鸟笼逻辑的原因很简单:人们绝大部分的时候是采取惯性思维。
所以可见在生活和工作中培养逻辑思维是多么重要。
3、晕轮效应俄国著名的大文豪普希金曾因晕轮效应的作用吃了大苦头。
他狂热地爱上了被称为“莫斯科第一美人”的娜坦丽,并且和她结了婚。
娜坦丽容貌惊人,但与普希金志不同道不合。
当普希金每次把写好的诗读给她听时。
她总是捂着耳朵说:“不要听!不要听!”相反,她总是要普希金陪她游乐,出席一些豪华的晚会、舞会,普希金为此丢下创作,弄得债台高筑,最后还为她决斗而死,使一颗文学巨星过早地陨落。
在普希金看来,一个漂亮的女人也必然有非凡的智慧和高贵的品格,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这种现象被称为晕轮效应。
所谓晕轮效应,就是在人际交往中,人身上表现出的某一方面的特征,掩盖了其他特征,从而造成人际认知的障碍。
在日常生活中,“晕轮效应”往往在悄悄地影响着我们对别人的认知和评价。
比如有的老年人对青年人的个别缺点,或衣着打扮、生活习惯看不顺眼,就认为他们一定没出息;有的青年人由于倾慕朋友的某一可爱之处,就会把他看得处处可爱,真所谓“一俊遮百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