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棉岩板薄抹灰保温系统外墙面施工工艺

棉岩板薄抹灰保温系统外墙面施工工艺

一、棉岩板薄抹灰保温系统外墙面
(一)施工准备
1、材料准备:
主材:岩棉板。

辅材:粘接砂浆、抹面砂浆、网格布、膨胀锚栓。

2、人员机具要求:
现场施工机具要求:锯齿抹子、灰浆托盘、灰桶、电动搅拌器等。

施工现场检测设备:靠尺、塞尺、垂直仪、钢尺、卷尺、方尺等。

(二)基层清理
清理混凝土墙面上残留的浮灰、脱模剂油污等杂物及抹灰空鼓部位等,并进行修补。

外墙各种洞口填塞密实。

每道工序完成面层表面2m范围内平整度偏差不超过4mm、垂直度不超过3mm,超过偏差时对突出墙面处进行打磨,对凹进部位进行找补。

(三)喷涂界面剂、水泥砂浆找平
在墙体表面喷涂界面剂;然后用水泥混合砂浆找平,表面扫毛;再用水泥砂浆抹平压光。

(四)墙面测量、弹线、挂线
根据建筑立面设计和外墙外保温技术要求,在墙面弹出外门窗水平、垂直控制线及伸缩线、装饰缝线等。

在建筑外墙大角及其他必要处挂垂直基准线,每个楼层适当位置挂水平线,以控制聚苯板的垂直度和平整度。

(五)抹面胶浆
应严格按供应商提供的配比和制作工艺在现场进行。

配制胶粘剂或抹面胶浆用的树脂乳液开封后,应在掺加粉料前,用专用电动搅拌器将其充分搅拌至均匀,然后加入一定比例的粉料继续搅拌至充分均匀,达到工程所需的粘稠度。

每次配制不得过多,视不同环境温度条件控制在2h内或按产品说明书中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六)粘贴岩棉板
已抹好粘结砂浆的岩棉板自下而上铺贴,岩棉板长边沿水平方向铺设粘贴;
岩棉板应自下而上沿水平方向横向铺贴,板缝自然靠紧,相邻板面应平齐;上下排之间应错缝1/2板长,局部最小错缝不应小于200mm。

在墙面转角处应使用整块板或半块板,岩棉板的垂直缝应交错互锁;门窗洞口角部的岩棉板,应采用整块岩棉板裁出,拼缝不得留在门窗口的四角处。

岩棉板的接缝距洞口四角距离应大于200mm,洞口四边的其它岩棉板宽度也应不小于200mm。

均匀施加压力使岩棉板充分粘贴到基层,粘结砂浆压实厚度宜控制在3mm以内;
随时用2m靠尺和托线板检查平整度和垂直度,不符合要求时立即更正;
贴好后应立即刮除板缝和板侧面残留的粘结砂浆;
岩棉板间缝隙应控制在1.5mm以内,接缝处高差应控制在1mm以内;
如果岩棉板接缝宽度超过1.5mm,则用适当宽度的岩棉板条将缝塞满,板条不得粘结。

(七)抹面层耐碱玻纤网
涂抹抹面胶浆应在岩棉板粘贴完毕 24h 后进行
粘贴岩棉板完毕24h后抹第一道抹面胶浆,将耐碱玻纤网压入第一道抹面胶浆,铺贴要平整、无褶皱。

(八)锚栓锚固
静停12h以上,然后采用锚栓锚固岩棉板,锚栓的锚固深度在混凝土墙中不小于30mm
凡是三块相邻岩棉板接触的“T”型接缝处必须设一个锚固件。

在基层边缘部位的锚固件应加密固定,如转角、洞口、屋顶等,锚固件离边缘距离应不小于100mm,而且这些部位适当增加锚固件数量使靠近边缘一排锚固件的间距控制在00mm以内需要安装固定件的部位先用带有直径8mm钻头的冲击钻在基层墙体(不包括找平层)上钻入深度不小于50mm的孔;
用手锤把锚固件的胀管打入预先钻好的孔内,保证顶部圆盘与岩棉板齐平;
用手锤把钢钉打入胀管内,圆盘陷入岩棉板表面1mm。

为了使系统达到更好的防水保温效果,在安装完毕的锚固件上,批涂抹面胶
浆,要求将锚固件充分覆盖。

待胶浆完全干燥后,再进行大面积的抹面胶浆批涂。

(九)抹面胶浆,压入耐碱玻纤网
再在其表面薄抹第二道抹面胶浆,并压入第二层耐碱玻纤网。

静停12h以上,薄抹第三道抹面胶浆,以面层凝固后露出耐碱玻纤网暗格为宜。

抹面胶浆总厚度为 6~8mm。

(十)铺贴网格布
通常采用二道抹面砂浆法。

用不锈钢抹子在EPS板表面均匀涂抹面积略大于一块网格布的抹面砂浆,随即将网格布压入抹面砂浆中,待砂浆稍干至可碰触时,用抹子由中间向四周把网格布压入砂浆得表层,要平整压实,严禁网格布皱褶。

网格布不得压入过深。

立即用抹子涂抹第二道抹面砂浆,将网格布埋在两道抹面砂浆的中间。

以仅覆盖网格布、微见网格布轮廓为宜。

面层砂浆切忌不停揉搓,以免形成空鼓。

铺贴遇有搭接时,必须满足横向100mm,纵向80mm的搭接长度要求。

全部抹面砂浆和网格布铺设完毕后,静置养护3d,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第一层保护层厚度不小于3mm且不大于6mm,第二层抗裂砂浆厚度1mm左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