块料踢脚线施工方案
一、粘贴法施工工艺:
弹线确定位置→砂浆打底→5mm厚砂浆找平抹光→安装踢脚板→砂浆擦缝
二、施工方法:
1、弹踢脚板上口标高水平线;根据踢脚板的高度,按地面标高找准踢脚板上目标高弹水平线,高度符合设计要求。
2、9mm砂浆打底找平并在表面划纹拉毛。
3、5mm砂浆找平抹光达到强度后,把阴干的砖材背面刮粘接层,粘贴在基层上,用木锤敲实并依据水平线找直,踢脚板厚度符合设计要求。
4、砂浆勾缝。
三、质量标准
1、主控项目
砖材的品种、规格、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面层与基层的结合必须牢固、无空鼓。
2、一般项目
(1)砖材表面洁净、图案清晰、光亮、光滑,色泽一致,接缝均匀,周边顺直。
板块无裂纹、掉角和缺楞等现象。
(2)踢脚线表面洁净,接缝平整均匀,高度一致,结合牢固,出墙厚度适宜。
外观质量不得有裂缝、弯曲、扭翘等缺陷。
四、成品保护
1、安装踢脚板的过程中,注意保护已施工完的墙、地、门窗,使其不受损坏和污染。
2、安装踢脚板的过程中,对其材料应合理堆放,使其不受折、不受压、不被污染等。
3、安装完踢脚板的房间和部位,应注意保护,不得随意拆动、碰撞。
其他项目施工时要严防污染已安装的踢脚板。
五、施工时注意的质量问题
1、踢脚板上口不平:操作应准确对线,应分房间检查验收。
2、板面与基层空鼓:刷砂浆不均匀或晾晒时间较长过度风干造
成找平层成为隔离层;砖材未湿润等原因。
防治措施:施工操作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基层必须清理干净;找平层砂浆用干硬性的;做到随铺随刷结合层;板块铺装前必须润湿。
3、尽端出现大小头
(1)原因分析:铺砌时操作者未拉通线或者板块之间的缝隙控制不一致造成。
(2)防治措施:要严格按施工程序进行拉通线并及时检查缝隙是否顺直,可以避免出现大小头。
4、接缝高低不平、缝子宽窄不均
(1)原因分析:材料本身有厚薄、宽窄、窜角、翘曲等缺陷,预先未挑选;房间内水平标高不统一,铺砌时未拉通线等因素造成。
(2)防治措施:铺装前必须进行挑选,凡是翘曲、拱背、宽窄不方正等全部剔除;随时用水平尺检查;室内的水平控制线要进行复查,符合设计要求的标高。
5、踢脚板与墙面间缝隙过大:主要原因是安装时定位出墙尺寸错误,应控制出墙尺寸,使其出墙缝隙控制在允许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