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近代化探索练习题

近代化探索练习题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测试题(1)
一、选择题
1.19世纪60-90年代,我国历史上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运动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 洋务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戊戌变法
2.“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

……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想一想,这是哪个派别的主张
A.地主阶级顽固派
B.地主阶级洋务派
C.资产阶级维新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
3.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包括①创办军事工业②创办民用工业③筹建海军④废除科举制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4.下列对洋务运动表述不正确的是
A.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B.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C.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到了一些抵制作用
D.创办了强学会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开展
5.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的标志事件,主要是因为
A.兴起于工业革命后
B.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采用机器生产
C.创办了大量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
D.促进了中国民族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6.洋务运动开始和结束的标志事件是:
A.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
C. 第二次鸦片战争和戊戌变法
D.戊戌变法和新文化运动
7.首先从经济和政治领域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事件是
A.鸦片战争和洋务运动
B.洋务运动和五四运动
C.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
D.戊戌变法和新文化运动
8.在国内直接引发康有为和梁启超领导“公车上书”的事件是
A.中日《马关条约》的签定
B.“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
C.德国“强租”胶州湾
D.清政府宣布“铁路国有”
9.揭开了维新变法序幕的是
A.公车上书
B.创办《中外纪闻》
C.颁布《定国是诏
D.创办了强学会
10.他是20世纪中国走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个伟人,他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他毕生致力于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的探索,为纪念他中国有不少城市有中山路、中山公园,广东有中山市,请问他是A.谭嗣同 B.孙中山 C.毛泽东 D.邓小平
11.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孙中山后来在《民报》发刊词上把它阐发为三大主义,即三民主义,成为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它包括:①民族②民主③民权④民生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12.中国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是
13.孙仲上先生最早提出开发三峡水利的设想,这主要体现了他的哪一思想主张
A.国共合作 B.民族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权主义
14.辛亥革命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
A.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它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C.建立了中华民国
D.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宪法 15.新文化运动前期与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相比,就其作用而言,主要“新”在 A.传播了资产阶级民权、平等思想 B.较为彻底地批判了封建正统思想 C.绝对肯定了西方文化的进步性 D.深入研究和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16.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日,辛亥革命爆发时间和首义地点是 A.1898年、北京 B.1910.10.10武昌 C.1912年、南京 D.1915年、上海。

17.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政治上、思想上的大解放。

这里“思想上的大解
放”是指 A.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D.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18. 与右图相符合的信息是:①创办人是陈独秀②民主和科学是其两大口号③它的创办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④它直接引发了五四运动 A .①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19.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下列选项搭配正确的是①林则徐、魏源、胡适── 新文化运动 ②李鸿章、左宗棠──洋务运动 ③康有为、梁启超──戊戌变法 ④孙中山──辛亥革命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20.下列关于辛亥革命历史功绩的表述,错误的是
A .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
B .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C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结束了封建制度,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21.下列哪些事件促进了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和文化在中国的传播 ①洋务运动 ②戊戌变法 ③义和团运动 ④辛亥革命 ⑤新文化运动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⑤ C .②③④⑤
D .②④⑤
22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次巨变是指A.1840年的鸦片战争 B.洋务运动开始了中国的近代化 C.光绪帝接受康有为建议开始进行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胜利和中华民国建立。

23作为向西方学习政治制度的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共同点是
A.都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否
B.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C.都主张推翻清朝的封建统治
D.都颁布过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24.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封建顽固派势力强大
B.外国势力干涉
C.没有发动群众参加
D.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25.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
材料二:中央设立铁路矿物局、农工商总局、奖励农工商的发展,……普遍设立中小学堂……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准许创立报馆、学会。

材料三: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国民有居住、出版、言论、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参议院行使立法权,有弹劾总统权力。

材料四:从1919年起,中国进步的知识分子,他们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向尊孔复古的逆流展开猛烈的进攻,从而在社会上掀起一股生气勃勃的思想解放运动。

①材料一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的什么历史事?对于这一历史事件,有人认为失败了,有人认为它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你认为应怎样评价这一历史事件的?
②材料二是中国发生的哪个事件中颁布的法令?这个法令的颁布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有何作用?
③材料三中的“中华民国”建立于哪一年?“中华民国”是哪一重大事件的结果?这一历史事件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④材料四是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掀起的什么运动?这一运动有哪些主要内容?
⑤前三大事件的最后结局是怎样的?造成这种结局的主要原因在哪里?
26.中国在饱受列强欺凌、被迫开放的环境中不断进行着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开始了近代化的艰难起步。

史学界普遍认为,在1919年以前,中国近代化历程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经历了三个阶段,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全面启动,并逐步深入展开。

请完成以下各题:
①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②通过对资料的分析探究,同学们绘制了近代化探索的四次运动的思想主张变化的示意图。

请你帮助他们完成未填部分的内容。

③从上述这些思想主张的发展变化,你可以看出1919年以前近代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哪些变化(或者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有什么特点)?
④分别从后两个阶段选择一名有代表性的历史人物,简要说明他对中国近代化做出的贡献。

⑤回首中国近代化历程,你有何感悟?
27.阅读下列材料:
孙中山是海峡两岸共同尊崇的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为中国的民主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

热点一: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率领中国国民党访问团2008年5月27日在南京中山陵,举行谒陵仪式。

吴伯雄在拜谒后说,南京把中山陵维护得这么好,让我们很感动。

这就是正视历史的最好的证明。

吴伯雄题词:“天下为公,人民最大”。

热点二:2008年6月12日,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江丙坤一行抵达北京香山碧云寺拜谒孙中山衣冠冢。

请回答:
①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从当时的基本国情
分析,辛亥革命没有使中国获得独立和富强,说明了什么?
②对辛亥革命的评价,一般有三种观点:①它是一场基本上成
功的或胜利的资产阶级革命。

②它是一场失败了的资产阶级革命。

③它是一场胜利的资产阶级革命,又是一场失败了的资产阶级革命。

以上三种观点,你认为哪一种观点正确?为什么?
③结合材料回答,作为中学生,我们从孙中山的革命生涯中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④两岸如果共同举行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活动有何意义?(2分)
28.材料一:我支那四千年之大梦唤醒,始自甲午战败……──梁启超材料二:“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孙中山
材料三: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过低佑计的……因为他们没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

──人民网材料四:他提出“民主”和“科学”的口号,并说“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①为实现材料一中“大梦唤醒”,资产阶级维新派开展了什么运动?这一运动在思想上产生了什么影响?
②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内容?孙中山将它阐发为什么?
③指出材料三中“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事件的性质是什么?这一事件在思想上产生了什么影响?
④材料四中“他”等由此而掀起了一次著名的什么运动?为救治中国的“黑暗”,这场运动把矛头指向了什么?这次运动有何重要作用?
⑤依据上述材料,谈谈思想解放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并指出历史上的思想解放运动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有什么启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