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美容培训PPT课件
若注射针头用护套保护,应将抽尽药液的安瓿或药瓶
放于一侧以备查对。
第十三章 注射技术
皮内注射术
概念:皮内注射术是指将小量药液或生物制品注射 于表皮和真皮之间的方法。 目的: 进行药物过敏试验,以观察有无过敏反应。 预防接种:协助诊断人体对细菌或病毒的易感 性.如结核菌素试验、锡克氏试验。 局部麻醉时的起始步骤。
第十三章 注射技术
皮下注射术
常用部位:注射部位常选用上臂三角肌下缘,
也可选择上臂外侧、腹壁、后背、大腿前外侧。
第十三章 注射技术
注意事项
对长期注射者,应建立轮流交替注射部位的计 划,更换注射部位,以促使药物的充分吸收。
刺激性强的药物不宜皮下注射。
30400
第十三章 注射技术
注意事项
针头进针角度不宜超过400,以免刺人肌层; 对过于消瘦者,可捏起局部组织,穿刺角度适 当减小。
指导并协助患者取合适的体位和姿势,使肌肉放 松,易于进针。
注射时做到“二快一慢”,即进针和拔针快,推 药慢,推药速度要均匀。
第十三章 注射技术
注射原则
如需同时注射多种药物,一般先注射刺激性较弱的 药物,再注射刺激性强的药物。
注射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时,宜选用较长的针头,而 且进针要较深。
注射少于1 mL的药液时,必须用1 mL注射器 抽吸药液,以保证注入药液的剂量准确无误。
第十三章 注射技术
肌内注射术
一、概念 肌内注射术是指将一定量药液注入肌肉组织的方法。 二、目的 (1)用于不宜或不能作静脉注射,要求比皮下
注射更迅速发生疗效时。 (2)药物刺激性较强或药液量较大时。
第十三章 注射技术
皮内注射术
常用部位:
皮内试验与协助诊断 常选用前臂掌侧下段内 侧注射,因该处皮肤较薄,易于注射,且皮色 较淡,如有局部反应易于辨认。
预防接种 常选上臂三角肌下缘。 局部麻醉 局部麻醉处。
第十三章 注射技术
第十三章 注射技术
皮内 注射
第十三章 注射技术
注意事项
若患者对注射的药物有过敏史,则不可作皮内 试验,应与医生联系,更换其他药物。
十、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使用过的注射器与针头须先浸泡消毒后清洗。一次 性注射物品应按规定处理,不可随意丢弃。
第十三章 注射技术
常用的体位
第十三章 注射技术
注射器与针头的构造及选择
注射器
针头
第十三章 注射技术
注射器与针头的构造及选择
注射技术 注射器规格
针头型号
皮内注射 1mL
4-5号
忌用碘类消毒剂,以免因脱碘不彻底,影响对 局部反应的观察,且易和碘过敏反应相混淆。
注射完毕,嘱咐患者勿揉擦局部,以保证药量 准确及避免影响对反应的观察。
第十三章 注射技术
皮下注射术
概念:皮下注射术是指将 小量药液或生物制剂注入 皮下组织的方法。
目的: ①需在一定时间内产生药效,
而药物不能或不宜经口服给 药时。 ②预防接种。 ③局部麻醉用药。
皮下注射 1mL,2mL,2.5mL
5-6号
肌内注射 2mL,2.5mL.5mL、10mL 51/2-7 号
静脉注射 5mL,10mL,20mL,30mL,50mL41/2-9号
静脉采血 2mL,5mL视采血量而定 7-12号
第十三章 注射技术
20-25° 90°
5° 90°或45°
第十三章 注射技术
注射原则
四、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
注射部位应避开神经血管处 不可在有炎症、损伤、疤痕、皮肤病、硬结处
进针 对需长期注射的患者,应轮流交替注射部位
第十三章 注射技术
选 择
第十三章 注射技术
注射原则
五、在合适的时间溶解、吸取药液,即 现配现用
六、注射前排尽空气 七、进针时绷紧皮肤并掌握合适的进针
30-40°
第十三章 注射技术
目的:为各种注射做准备
药 液 抽 吸 法
第十三章 注射技术
注意事项(一)
在规定时间内溶解、稀释、抽吸药液。以防药物污染、 效价降低或致敏物质的产生。 使用一次性注射器与针头时,应认真检查包装是否密 封及在有效期内使用。 折断安瓿时应避免用力过度而捏碎安瓿上端。从大安 瓿内吸药时,安瓿的倾斜度不可过大,以免药液流出。 抽吸药液时针头不可触及安瓿外口、手不可触及活塞, 以免污染药液。
注射美容技术
第十三章 注射技术
注射技术
皮内
皮下
注射
பைடு நூலகம்
注射
静脉 注射
第十三章 注射技术
肌肉 注射
学习目标
掌握:注射原则 熟悉:皮内、皮下、肌肉注射法的概念、
目的
第十三章 注射技术
导入课题
教学进程
注射技术
药物 抽吸
皮内 注射
皮下 肌内 注射 注射
静脉 电脑微量 注射 注射泵
第十三章 注射技术
深度
第十三章 注射技术
注射原则
八、注药前检查回血
动、静脉注射必须见有回血方可注入药液 皮下、肌内注射如有回血,须拔出针头重新进针,
不可将药液注入血管。
第十三章 注射技术
现配 现用
抽回血
排气
第十三章 注射技术
注射原则
九、减轻患者的不适与疼痛
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患者的思想顾虑,分散其注 意力。
注射原则
一、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1、注射前必须洗手、戴口罩,保持衣帽整洁。 2、注射部位按要求进行消毒,并保持无菌。 3、注射器的乳头、活塞和针头的针梗必须保持
无菌。
第十三章 注射技术
保持 无菌
消毒 范围
第十三章 注射技术
注射原则
二、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 仔细检查药物质量
第十三章 注射技术
注意事项(二)
自密封瓶内吸药时注射器刻度向操作者,针尖斜面须 在液面下,以免吸入空气,影响药量的准确。
结晶或粉剂注射剂,需按要求先用生理盐水、注射用 水或专用溶媒将其允分溶解后吸取;混悬剂要摇匀后 吸取;油剂可稍加温(易被热破坏者除外)或双手对搓 药液容器后再抽吸;吸取混悬剂及油剂时应选用较粗 的针头。
三、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和针头
根据药液量、黏稠度和刺激性的强弱以及给药 途径选择
第十三章 注射技术
七对
三查
第十三章 注射技术
第十三章 注射技术
皮肤常规消毒方法:
用2%碘酊棉签,以注射点为中心向外螺旋式 旋转涂擦,直径在5 cm以上,待碘酊干后,用 70%乙醇棉签以同法脱碘,脱碘范围应大于碘 酊涂擦范围,待干后方可注射。 用0.5%碘伏以同法涂擦消毒2次,无须脱碘。 注射部位有污垢时先清洁后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