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F-ED-J1978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职业安全卫生预评价细则实用版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And Safe Operation Of The Department Work Or Production, Relevant Personnel Shall Follow The Procedures In Handling Business Or Operating Equipment.(示范文稿)二零XX年XX月XX日职业安全卫生预评价细则实用版提示:该管理制度文档适合使用于工作中为保证本部门的工作或生产能够有效、安全、稳定地运转而制定的,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设备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
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1 范围本细则规定了新建、改建、扩建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使用装置和设施,以及伴有危险化学品产生的化学品生产装置和设施的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以下简称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职业安全卫生预评价的原则、程序、内容、方法、评价报告格式以及质量控制等基本要求。
本细则适用于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的职业安全卫生(不含放射性危害因素)预评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细则。
AQ8001-2007 安全评价通则AQ8002-2007 安全预评价导则GBZ /T 196-2007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技术导则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评价细则(试行)(安监总危化〔2007〕255号)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专篇编制导则(安监总厅管三〔2013〕39号)3 术语与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细则。
3.1职业安全卫生以保障职工在职业活动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为目的的工作领域及在法律、技术、设备、组织制度和教育等方面所采取的相应措施。
3.2危害因素是指能造成人员伤亡,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坏或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对物造成慢性损坏的因素。
3.3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活动中影响劳动者健康并可能导致职业病,存在于生产工艺过程以及劳动过程和生产环境中的各种危害因素的统称。
3.4危险化学品指具有爆炸、燃烧、助燃、毒害、腐蚀等性质且对接触的人员、设施、环境可能造成伤害或者损害的化学品,具体根据国家安监总局公布的《危险化学品名录》确定。
3.5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是指消除或者降低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或者强度,预防和减少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的损害或者影响,保护劳动者健康的装置。
3.6安全设施指《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设施目录》所规定的将危害因素控制在安全范围以内以及预防、减少、消除危害所配备的装备(设备)和采取的措施。
3.7职业卫生应急救援设施在工作场所设置的报警装置、现场急救用品、洗眼器、喷淋装置等冲洗设备和强制通风设备,以及应急救援使用的通讯、运输设备等。
3.8职业安全卫生预评价在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根据相关的基础资料,辨识与分析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潜在的危害因素和职业病危害因素,确定其与安全生产和职业病防治法律、规章、标准、规范的符合性、预测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严重程度以及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危害性与接触水平,提出科学、合理、可行的职业安全卫生防护对策措施建议,做出职业安全卫生评价结论的活动。
3.9评价单元根据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的特点和职业安全卫生评价的要求,将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的生产工艺、设备布置或工作场所划分成若干相对独立的部分或区域。
3.10职业卫生调查对评价对象的职业卫生管理以及生产过程、劳动过程及工作环境的卫生学调查。
3.11危害因素辨识通过对建设项目的工程特征和职业安全卫生特征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辨识项目所具有的危害因素,并分析其可能存在的危害因素的种类、性质及其分布。
3.12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水平从事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接触某种或多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或者强度。
3.13职业卫生辅助用室是指评价对象依据其卫生特征状况所设置的工作场所办公室、卫生用室(浴室、存衣室、盥洗室、洗衣房)、生活用室(休息室、食堂、厕所)、妇女卫生室、医务室等。
4 评价工作原则4.1评价工作应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和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职业病防治工作方针。
4.2评价机构与被评价对象存在投资咨询、工程设计、工程监理、工程咨询、物资供应等各种利益关系的,不得参与其关联项目的职业安全卫生评价活动。
4.3评价机构不得以不正当手段获取职业安全卫生评价业务。
4.4评价机构、评价人员应遵纪守法、恪守职业道德、诚实守信,并自觉维护评价市场秩序,公平竞争。
4.5评价机构、评价人员应保守被评价对象的技术和商业秘密。
4.6评价机构、评价人员应科学、客观、公正、独立地开展职业安全卫生评价。
4.7评价机构、评价人员应真实、准确地做出评价结论,并对评价报告的真实性负责。
4.8评价机构、评价人员应接受政府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
4.9评价机构、评价人员应对在当时条件下做出的评价结果承担法律责任。
5 评价依据5.1 法律、法规、规章我国有关安全生产和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与规章。
5.2 规范、标准我国有关安全生产和职业病防治的规范、标准。
5.3 基础依据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有关资料、文件等。
5.4 其他依据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有关的支持性文件、国内外文献资料及与评价工作有关的其他资料。
6 评价程序与内容6.1准备阶段前期准备阶段工作应包括以下内容。
6.1.1明确评价对象和评价范围。
6.1.2项目风险评估。
6.1.3组建评价组。
6.1.4收集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标准。
6.1.5收集并分析评价对象的基础资料、相关事故和职业病案例。
职业安全卫生预评价参考资料目录见附录A。
6.1.6确定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类比工程。
6.2危害因素辨识6.2.1运用危害因素辨识的科学方法,辨识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可能造成爆炸、火灾、中毒等事故的危害因素及其分布。
6.2.2分析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可能造成作业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其它危害因素及其分布。
6.2.3识别拟建项目生产工艺过程、生产环境、劳动过程中以及建设施工过程可能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来源、理化性质与分布,并分析其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工种(岗位)、工作地点及其作业方法、接触时间与频度,以及可能引起的职业病及其他健康影响等。
6.2.4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辨识。
6.2.5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6.2.6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辨识。
6.3评价单元划分根据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的实际情况和评价方法的需要,可以将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划分为外部安全卫生条件、总平面布置、主要装置(设施)、公用工程、辅助设施和职业安全卫生管理等评价单元。
6.4确定评价方法6.4.1安全评价方法可根据项目的危险性特点选择预危险性分析法、危险度分析法、安全检查表法、化学品固有危险性分析法、道化学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法、蒙德火灾爆炸毒性指数评价法、池火灾和爆炸性蒸气云爆炸评价法、毒性物质扩散评价法和重大危险源评价法等国际、国内通行的定性定量安全评价方法。
6.4.2职业病危害评价方法可根据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特点选择风险评估法、类比法、检查表分析法等,必要时可采用其它评价方法。
6.5定性定量评价6.5.1安全卫生条件分析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的安全卫生条件进行分析:(1)建设项目是否符合国家和当地政府产业政策与布局;(2)建设项目是否符合当地政府区域规划;(3)建设项目选址是否符合《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化工企业总图运输设计规范》(GB50489)、《工业企业卫生设计标准》GBZ1)等相关标准;涉及危险化学品长输管道的,是否符合《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251)、《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183)、《工业企业卫生设计标准》GBZ1)等相关标准;(4)分析建设项目周边重要场所、区域及居民分布情况,建设项目的设施分布和连续生产经营活动情况及其相互影响情况,安全卫生防范措施是否科学、可行;(5)当地自然条件对建设项目安全生产的影响和安全卫生措施是否科学、可行;(6)主要技术、工艺是否成熟可靠;(7)依托原有生产、储存条件的,其依托条件是否安全可靠。
6.5.2总平面布置分析分析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平面布置是否满足相关国家安全卫生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6.5.3风险程度的分析运用适合的安全评价方法,定性、定量分析和预测各个安全评价单元的火灾、爆炸与毒性等的危险程度及爆炸、火灾、中毒事故造成人员伤亡的范围。
6.5.4 职业病危害评价(1)选择类比企业:应考虑类比企业与拟评价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的可比性,包括自然环境状况、生产工艺、生产设备、职业病防护措施、管理水平等方面的相似性;(2)对确定的类比工程进行现场调查,主要内容包括: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和人员、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个人职业病危害防护用品、应急救援设施及预案、辅助卫生用室及职业健康监护等情况;(3)对类比企业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现场检测,并尽可能收集类比企业近年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资料;(4)根据类比检测结果并对照相关标准,评价各个职业病危害作业工种(岗位)及其相关工作地点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预期接触水平。
对于没有类比检测数据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可根据各种定性定量分析方法,来推测其工作地点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接触水平。
6.6职业安全卫生对策措施6.6.1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已有的职业安全卫生对策措施分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关于项目选址、平面布置、工艺、设备设施、电气、仪表自控(含重点监控化工危险工艺控制)、通信、建构筑物安全及卫生学、、职业安全卫生防护措施及“三同时”要求、辅助用室、个体防护、健康监护、卫生保健、应急救援措施、重大危险源监控、组织机构设置、人员管理与配备、施工过程职业安全卫生管理等方面的职业安全卫生对策措施。
6.6.2补充的职业安全卫生对策措施根据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职业安全卫生对策措施的分析、项目的职业安全卫生特点、相关法规标准与评价结果,针对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保证项目实现安全运行和保证劳动者健康的补充职业安全卫生对策措施。
6.7评价结论6.7.1评价结论汇总根据评价情况,简要叙述项目存在的主要危害因素与风险、项目建设职业安全卫生条件和可靠性分析结论、各专业的评价结论。
6.7.2总体评价结论拟建项目在采取了可行性研究报告和评价报告中的职业安全卫生对策措施后,是否符合国家和地方安全生产及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标准的要求和保证项目的安全运行和劳动者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