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定价研究------以民生银行为例

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定价研究------以民生银行为例

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定价研究------以民生银行为例摘要:贷款难一直是小微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

商业银行从自身盈利角度出发,面对日渐突出的金融脱媒现象,经营思路急需转型,开发小微企业贷款业务以开辟新的业务增长点。

本文基于“大数定律”,分析了小微企业授信模式和贷款定价模型,结合民生银行小微企业经营现状进一步进一步探讨了适宜的贷款定价在小微企业融资中应用的成功,并提出自己建议。

关键字:小微企业(Small micro enterprise) 商业银行(Commercial bank) 贷款定价(Loan pricing ) 民生银行(Minsheng bank)引言目前中国的中小企业数量占我国企业总数的90%左右,小微企业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受宏观经济下行影响,小微企业发展收到很大冲击,经营困难。

小微企业在发展和转型上需要资金支持,很多金融机构由于小微企业资信状况问题而不愿为小微企业间接融资,小微企业又不能向上市公司和大企业一样发行股票进行直接融资,这极大地遏制了中小企业的发展。

银行贷款是企业融资的重要途径,银行信贷业务偏好大中企业。

大企业对银行融资依赖度降低,银行急需开发挖掘新的客户群体。

而在利率市场化不断推进的今天,商业银行的存贷利差减小,尤其是以刚刚上市的“阿里”的支付宝、余额宝等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兴起,使商业银行的利润在不断受到挑战。

2009年以来,民生银行依赖小微企业贷款业务跃居股份银行第三,让银行业看到了小微企业贷款业务发展的巨大前景。

小微企业市场的贷款潜力巨大,各大银行也在不断的想要开拓小微企业市场以突破传统业务瓶颈。

一、文献综述国内对小微企业贷款定价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金融机构发展小微企业贷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二是各金融机构发展小微企业贷款定价模式研究。

在小微企业贷款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方面,多数文献集中于研究当前小微企业贷款整体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对策选择,如林波(2010),刘佳楠(2012),张乐(2012),宋燕辉(2013),李韬(2013),巴曙松(2013 )。

刘佳楠(2012)阐述了五大国国有商业银行针对小微企业发放贷款的现状,接着对2010年、2011年某国有商业银行某省分行对于小微企业的具体贷款数据进行了分析,揭示我国有商业银行对于小微企业贷款存在的不足之处。

宋燕辉(2013)也提出了大型商业银行拓展小微企业贷款业务的路径选择。

部分文献进行了更为细致的研究,如刘慧园(2013)根据商业银行成本、风险、收益三方面的制衡关系,提出了商业银行创建小微业务专营机构与风险控制部门的创新性意见,并阐述了其实用价值。

在各金融机构发展小微企业贷款定价模式研究方面,李炅宇和刘伟(2011)、过新伟;胡晓(2012)、侯占云和黄静雯(2012)、陈蓓蓓(2013)、李韬(2013)、蒙震和胡怀邦(2014)、邹新月,刘明禹(2014)等都分别对小企业贷款难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观点。

如陈蓓蓓(2013)研究并分析了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的模式,并详细阐述了小微企业贷款各模式的优缺点,提出了适用于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的风险定价策略。

部分学者以某商业银行为例更加具体研究如邹新月和刘明禹(2014)以广东省某股份制商业银行2011年中小企业贷款数据为基础进行了实证应用与比较。

曹小玲分析和研究了大数定律在保险业中的应用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本文以研究在小微企业贷款方面表现较好的民生银行为例,民生银行的“商贷通”业务以“大数定律”理论为基础在小微企业贷款方面得到了很好应用。

前人大多研究“大数定律”在保险行业的应用,较少研究“大数定律”在小微企业贷款中作用。

以民生银行为例能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有代表性,且能具体的分析相关的问题。

二、模型分析2.1基于“大数定律”的小微企业授信模式大数定律又称“大数法则”或“平均法则”。

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发现,在随机现象的大量重复中往往出现几乎必然的规律,即大数法则。

此法则的意义是:风险单位数量愈多,实际损失的结果会愈接近从无限单位数量得出的预期损失可能的结果。

大数定律是保险业经营的重要数理基础。

保险公司正是利用在个别情形下存在的不确定性将在大数中消失的这种规则性,来分析承保标的发生损失的相对稳定性。

按照大数定律,保险公司承保的每类标的数目必须足够大,否则,缺少一定的数量基础,就不能产生所需要的数量规律。

但是,任何一家保险公司都有它的局限性,即承保的具有同一风险性质的单位是有限的,这就需要通过再保险来扩大风险单位及风险分散面。

假设某类保险有100个被保险单位。

每个单位的损失概率为p=0.2,由于一般情况下各个被保险单位是相互对立的。

多以保险的损失次数X 服从二项分布,即X-p(n,p),其中n=100,p=0.2。

设X=∑=ni i X 1,⎩⎨⎧=,没有损失,出现损失01i X ,根据中心极限定理和(0-1)分布的相关性质,2.2小微企业贷款定价模型分析小微企业贷款定价过程即贷款利率确定的过程。

传统的商业银行贷款利率确定过程中, 需要考虑银行盈利目标、运营成本和风险成本等因素,其中风险成本依赖于商业银行对每一个客户的风险评级和信用评级。

小微企业数量众多且经营情况复杂,商业银行很难对每一个小微企业进行风险评级和信用评级,不仅评级标准难以统一,而且商业银行人工成本也很难控制。

不过,在“大数定律”下,小微企业平均贷款风险趋向于预期贷款风险,因此可以用小微企业的总体预期贷款损失率来代替每一笔小微企业贷款的预期损失率,这样极大了降低了利率确定模型的开发难度。

商业银行要容忍小微企业比一般大客户稍高的贷款违约率,这是由小微企业的经营性质决定的。

小微企业融资属于高风险业务,风险与收益应当匹配,高风险必然要求高回报。

在传统的大中型企业业务中,银行相对客户来讲处于劣势,没有平 等的谈判地位,对于利率水平往往没有最终的决定权。

小微企业授信业务正好相反,银行具有自主定价权利,其业务定价水平及收益回报应当明显高于一般的大中型企业业务及住房按揭业务。

这就要求银行在对小微企业授信时,收取稍高的贷款利率以弥补比大客户更高的风险,大量的小微企业有效客户也能在数量上分散和降低小微企业的整体信贷风险。

“大数定律”下的小微企业贷款利率可由以模型确定:NEL EL TP OC CC R R R R R R ++++=其 中 R 表示确定的小微企业贷款利率,CC R 表示资金成本率,表示OC R 运营成本率,TP R 表示目标利润率,EL R 表示总体预期贷款损失率用来代替单笔业务的预期损失率,NELR 为非预期损失率。

非预期损失主要考虑“大数定律”下无法对冲的行业、区域、宏观经济、贷款设计因素对小微企业贷款可能造成的损失。

NEL R 可以表示为:NEL R =行业风险溢价+ 区域风险溢价+ 宏观经济风险溢价+ 贷款设计调整溢价行业、区域和宏观经济风险溢价是指对由于行业、区域和宏观经济因素可能导致的小微企业贷款组合无法对冲的非预期风险的补偿,贷款设计调整溢价是指由于贷款金额、担保方式、贷款期限和还款方式等不同导致的不同的风险而采取的调整措施。

三、小微企业贷款行业发展现状近年来小微企业贷款业务在我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目前来看,在规模和速度上均有所增加。

2010-2014年3季度小微企业贷款发展状况小微企业贷款存量 小微企业贷款增量企业贷款 时间 余额 占比 增长 累计金额 占比 余额 增长 增量 (万亿) (%) (%) (亿元) (%) (万亿)(%) (万亿)20101季度- 22.2 - - 23 - - - 2季度 7.11 22.9 - - 28.8 31.05 - - 3季度 8.15 23.5 - - 34 34.68 - - 4季度 7.55 24.28 29.3 - 36 31.1 18.34 - 20111季度8.61 26.63-- 34.3 32.33 24.8 1.45 2季度 8.95 26.87 25.9 8659 35.2 33.31 18.2 2.45 3季度 9.35 27.37 24.3 13000 39.2 34.17 17.5 3.3 4季度 9.93 27.79 25.8 - 40 35.74 18.6 4.8 20121季度10.38 27.87 20.5 - 28.3 37.24 15.2 - 2季度 10.87 28.23 21.4 9332 32.7 38.51 15.6 2.85 3季度 11.29 28.56 20.7 13500 35 39.53 15.7 3.86 4季度 11.58 28.6 16.6 16400 34.6 40.49 13.3 4.75 20131季度11.78 28.2 13.5 2682 40.7 41.86 12.4 1.39 2季度 12.25 28.6 12.7 10300 42.6 42.83 11.2 2.42 3季度 12.82 29.1 13.6 16100 43.4 44.05 11.6 3.7 4季度 13.21 29.4 14.2 - 43.5 44.93 11.4 - 2014 1季度13.7 29.1 16.3 5609 30.5 47.08 12.5 1.83 2季度14.17 29.3 15.7 10326 32.5 48.36 14 3.18 3季度 14.5529.613.51420035.6491613.23.99注:数据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整理所得通过分析表1中的相关数据发现,小微企业贷款余额绝对值逐年上升,在企业贷款中的占比逐年稳定增长。

而小微企业贷款增量占比存在一定周期性变化,但在忽略周期变化的条件下,基本仍呈现上升趋势。

(如图1所示)根据图2所示,数值上,小微企业贷款的同比增长率高于企业整体贷款情况,说明近年来小微企业贷款受到重视,业务量不断提升,发展速度高于大中企业的贷款业务;在发展趋势上,剔除季节变化的情况下,小微企业贷款和整体贷款的同比增长率均呈现下降趋势,且变化状况十分相似,说明近几年企业贷款的趋势变动主要是由于小微企业贷款业务发展变化引起的;小微企业贷款与企业贷款的同比增长率差值逐渐缩小,说明小微企业贷款业务优于大中企业的发展增速将不复存在,小微企业贷款业务发展状况逐渐趋于整体企业贷款业务发展状况。

大部分瞄准该业务的机构己进入市场,且经过一定时间的磨合,供求正逐渐趋于相对稳定的情况。

这也揭示出了金融机构在此业务上缺乏创新,产品同质严重,彼此间争夺相近且有限的高品质客户群体,市场呈现暂时的胶着状态,期待下一步变化的出现。

四、民生银行小微企业贷款现状分析通过多年的艰难探索、大胆改革和创新,民生银行的定位进一步清晰、明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