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贸流通领域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专项排查整治工作方
案
为严厉打击非法集资活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维护正常经济金融秩序,根据《自治区商务厅关于印发<X年全区商贸流通领域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排查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市商务局决定从X年3月至12月,开展商贸流通领域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专项排查整治行动,特制定本方案。
一、整治目标
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打防并举,综合治理、重在治本”的总体思路,坚持“谁主管、谁整顿,谁审批、谁负责”的基本原则,全面排查整治商贸流通领域非法集资风险隐患,摸清薄弱环节,做到早预警、早发现、早打击、早处置,防打结合,疏堵结合,确保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
二、排查范围及内容
(一)排查范围
重点排查典当、电子商务、融资及融资租赁、商贸物流行业、单用途预付卡等领域涉嫌非法集资风险排查整治。
(二)排查内容
1.排查典当企业是否存在非法集资、吸收或变相吸收公众存
款、从商业银行以外的单位或个人借款以及抽逃注册资本等违法违规行为,典当企业的股东、高级管理人员和员工是否假借典当企业名义或由典当企业提供担保,参与非法放贷等违法违规活动。
对发现有违法违规记录、资金周转困难等情况的典当企业股东、高级管理人员,以及投资典当、融资租赁企业同时还投资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具有融资功能企业的股东,要列为重点排查对象,防范非法集资风险蔓延。
2.排查电子商务企业是否存在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违规进行融资或开展网络借贷业务,是否存在未经批准违规发行投资理财产品等违法违规行为。
3.排查融资及融资租赁企业是否存在非法集资、非法放贷等违法违规行为,是否存在直接参与互联网、投资理财、小额贷款、融资担保等业务吸收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等行为,是否存在虚构租赁物、或以融资租赁名义实际从事资金融通业务甚至提供贷款等行为。
了解融资租赁企业的股权和债权结构、注册资本金来源、对外融资渠道、业务开展情况、资产与主营业务的匹配度、关联公司等情况。
对存在资金来源存疑、主营业务活动停滞、资产变动与主营业务严重不匹配等情况的融资租赁企业,要列入重点排查范围。
4.排查单用途预付卡发放企业针对不特定对象以超出国家规
定的利率回报消费者和以货币、实物、预付价值等形式回报消费者等涉嫌非法集资的发卡行为。
三、责任分工
(一)商务局职责。
商务执法科负责典当、融资及融资租赁企业的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并督促有关科室及各县(市、区)商务主管部门开展非法集资排查整治工作,及时收集汇总商贸流通领域非法集资排查整治行动情况。
商贸流通科负责商贸物流、电子商务和单用途预付卡企业的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工作。
(二)各县(市、区)商务主管部门职责。
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各县(市、区)商务主管部门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积极开展商贸流通领域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排查整治工作。
负责做好本辖区商贸流通领域非法集资活动的日常监测、预警、现场检查、处置和维稳等工作,发现重大非法集资线索应及时向当地政府及市商务局报告。
重点做好典当、电子商务、融资及融资租赁、商贸物流行业、单用途预付卡等领域涉嫌非法集资风险排查整治工作。
四、阶段划分
专项排查整治行动从X年3月下旬开始,到X年12月下旬结束。
分四阶段进行:
(一)宣传动员阶段(X年3月24日—3月30日)。
按照商
务厅方案要求,市县两级商务主管部门进一步细化制定分管行业、本辖区具体工作方案,明确任务分工和工作进度,部署开展排查整治工作。
(二)排查整治阶段(X年4月1日-11月30日)。
按照工作方案和任务分工对所属领域的企业开展专项排查整治行动。
要按照“边排查、边整治”的原则,建立问题清单,跟踪整改问效,形成问题整改闭合回路。
(三)督促检查阶段(X年7月1日-11月30日)。
市商务局将组成督察组深入各县(市、区)对专项排查整治行动进行现场督察,对组织不力、进展缓慢的给予通报批评,对开展专项排查整治行动取得实效的给与通报表扬。
(四)总结提高阶段(X年10月1日-12月30日)。
各县(市、区)商务主管部门、商务局机关有关科室对专项排查整治工作进行全面总结,查漏补缺,完善制度建设,落实监管责任,构建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工作的长效机制。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压实监管责任。
要加强统筹协调和组织领导,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迅速行动起来,对排查整治工作要有分工、有协作,互通信息,共享资源,互相支持,形成合力。
要坚持权责一致的原则,谁批准设立机构,谁承担监管职责,谁
负责处置风险,逐一落实监管责任。
(二)突出重点,务求取得实效。
要强化措施,主动密切联系同级监管部门,建立联络机制,联合开展排查整治活动,形成上下联动、协同配合、职责明确、齐抓共管、高效务实的工作格局。
要准确区分违规经营、违法犯罪与创新经营等不同性质问题,慎重处置排查中发现的问题和风险隐患。
(三)完善制度,建立长效机制。
要建立健全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机构,完善工作机制,明确工作责任,使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制度化、日常化。
要通过日常监测、风险排查、媒体披露、舆情监测等多种渠道、多种方式收集信息,切实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预见性。
请各县(市、区)商务主管部门于3月底前将排查整治方案报市商务局商务执法科(纸质和电子版),每月26日前报送排查整治工作阶段性进展情况及《非法集资排查整治工作统计表》,12月5日前报送排查整治工作总结(纸质和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