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验4 氨基酸的分离鉴定 纸层析法.ppt

实验4 氨基酸的分离鉴定 纸层析法.ppt

在一定的条件下某种物质的Rf值是常数。
原点到层析点中心的距离
Rf=
原点到溶剂前沿的距离
4. Rf值的大小与物质的结构、性质、溶剂系统、PH层 析滤纸的质量和层析温度等因素有关。
5.上层层析、下层层析、单向层析、双向层析。
三、仪器、材料和试剂
实验仪器
1.层析缸、培养皿、小烧杯、长颈漏斗 2.毛细管、吹风机、电热鼓风干燥箱
六、注意事项
1、切勿用手直接接触滤纸和显色剂。 2、点样过程中必须在第一滴样品干后再
点第二滴。 3、使用的溶剂系统需新鲜配制,并要摇பைடு நூலகம்。
七、思考题
1、何谓Rf值?影响Rf值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2、层析缸中平衡溶剂的作用是什么? 3、滤纸为什么要在层析缸中预先悬空密封饱
和30min? 4、展开时为什么要调节滤纸使溶剂前沿线平
4.展层 用长颈漏斗,扩展剂的液面需低于点样线1cm。上沿约 1厘米时,取出滤纸,用铅笔标出溶剂前沿界线,干燥。
5.显色 用0.1%茚三酮丙酮溶液均匀浸透,烘箱(65℃)5分 钟或用热风吹干。脯氨酸、羟脯氨酸产生黄色物质外,所有α- 氨基酸及一切蛋白质都能和茚三酮产生兰紫色物质。
五、实验结果与讨论
2. 掌握氨基酸纸上层层析法的操作技术(点 样、平衡、展层、显色、鉴定) .
二、实验原理
1.是分配层析的一种。在纸上水被吸附在纤维素的纤维 之间形成固定相。当有机相沿纸流动经过层析点时, 层析点上溶质就在水相和有机相之间进行分配,溶质 中各组分的分配系数不同,移动速率也不同,因而可 以彼此分开。
2.氨基酸与茚三酮的显色反应。 3.物质被分离后在纸层析图谱上的位置是用Rf值来表示的。
3.层析滤纸、手套 、透明胶带或针线
实验材料和试剂
1.氨基酸溶液 分别配制0.5%的Lys、Alu、Ile、Met溶液及 它们的混合液(各组份浓度均为0.5%)。
2.显色剂 0.1%水合茚三酮丙酮溶液。 3.扩展剂(展层剂)
酸溶剂系统:正丁醇:80%甲酸:水=15:3:2(体积比),平衡 溶剂与扩展剂相同。每组配制30ml
α=
物质在溶剂I中的浓度 物质在溶剂II中的浓度
是一种连续抽提法。一种溶剂通常是被结合在固定的
惰性支持物(柱、膜、纸)上的水,另外一相由流动 的被水饱和的有机溶剂构成,它流过固定相。
如果某一混全物的各组分在这两相中的分配系数有足 够的差异,它们就可以被分离。
一、实验目的
1.通过氨基酸的分离,学习纸层析法的基本原 理及操作方法
实验4 氨基酸的分离鉴定 -纸层析法
层析法(色谱法)
是一种物理的分离方法。固定相与流动相。 吸附层析、离子交换层析、薄层层析、凝胶层析(凝
胶过滤)、亲和层析、分配层析。
分配层析
分配系数:当把一种物质在两种不混溶的溶剂中振荡 时,它将在这两相中不均匀的分配。达到平衡时,这 种物质在两种溶剂中的浓度之比是一个常数。
碱溶剂系统:正丁醇:12%氨水:95%乙醇=13:3:3(体积比), 平衡溶剂为12%氨水。
四、操作步骤与方法
溶剂前沿 层析点
原点
溶剂前沿
亮 苯丙 缬 脯 赖
1.将盛有扩展剂10ml的小烧杯和培养皿置于密闭的层析缸中。
2.戴手套取层析滤纸一张作标记。
3。点样:干后重复点一次,直径最大不超过3mm。缝成筒状, 两边不能接触。点样面朝外,点样端朝下,盖上层析缸盖,平衡 约20~30分钟。
行于点样线? 5、实验结果为什么有时会产生拖尾、相邻氨
基酸分不开等异常现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