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二化学12月月考试题2 (2)

高二化学12月月考试题2 (2)

楚雄民族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年级上学期12月考试化学试卷可能所需的原子式量:H- 1 O -16 S- 32 Na- 23 Cl- 35.5 Cu- 64 Mn -55Al-27 Zn-65 Fe-56第I卷选择题(共46分)出题教师:杨彬审题教师:陈桂华选择题(本题共21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1. 食品干燥剂应无毒、无味、无腐蚀性及环境友好。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硅胶可用作食品干燥剂B.P2O5不可用作食品干燥剂C.六水合氯化钙可用作食品干燥剂D.加工后具有吸水性的植物纤维可用作食品干燥剂2.下列反应中,反应后固体物质增重的是A.氢气通过灼热的CuO粉末B.二氧化碳通过Na2O2粉末C.铝与Fe2O3发生铝热反应D.将锌粒投入Cu(NO3)2溶液3.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氢氧化钡溶液和硫酸溶液混合Ba2++OH-+SO42-+H+ =BaSO4+ H2OB.碳酸钠溶解在水中CO32- +2H2O H2CO3+2OH-C.铁和稀硝酸反应2Fe +6 H+===2Fe3+ +3 H2↑D.FeBr2溶液中加过量的氯水2Fe2+ + 4Br—+3 Cl2 ===2 Fe3+ + 2Br2 + 6Cl-4. 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60g丙醇中存在的共价键总数为10N AB.1L 0.1mol·L-1的NaHCO3-溶液中HCO3-和CO32-离子数之和为0.1N AC.钠在空气中燃烧可生成多种氧化物,23g钠充分燃烧时转移电子数为1N AD.10L 0.1 mol/L碳酸钠溶液中N(CO32-)+ N(HCO3-)=1N A5.短周期元素X、Y。

X元素的阳离子和Y元素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原子序数X<YB.原子半径X<YC.离子半径X>Y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X<Y6.在25℃时,0.1mol/L的弱碱MOH的PH =9的电离平衡常数为A.10-9 B.10-6 C.10-5 D. 10-107.在足量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中,为降低反应速率,而又不影响产生氯气量,可采取的措施为A. 加少量浓盐酸B.加入一定量的水C.加少量二氧化锰D. 适当降低反应温度8.在25℃时,将PH =11的NaOH溶液a mL与pH= 1的H2SO4溶液b mL混合,当恰好完全中和时,a与b的比值为A.1000 :1 B.100 :1 C.50 :1 D.10 :19. 物质的量浓度、体积均相等的某一元酸和某一元碱相互反应完全,溶液一定呈A.酸性B.碱性C.中性D.无法确定10.进行下列实验:将①中溶液滴入②中,预测的现象与实际相符的是选项①中物质②中物质预测②中的现象A.稀盐酸碳酸钠与氢氧化钠混合溶液立即产生气泡B.浓硝酸用砂纸打磨过的铝条产生红棕色气体C.氯化铝溶液浓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D.草酸溶液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溶液逐渐褪色11. 常温下,pH 都等于5的盐酸和硫酸铜溶液,由水电离出来的C (H +)之比等于A. 10-9B. 10-8C. 10-4D. 10-512.关于下列图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图①所示实验可比较硫、碳、硅三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B. 用图②所示实验装置排空气法收集CO 2气体C. 图③表示可逆反应CO (g )+H 2O (g )CO 2(g )+H 2(g )的D. 图④装置可以用来除去SO 2中的HClA .①验证三种酸的酸性强弱B .②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C .③ CO(g)+H 2O(g) CO 2(g)+H 2 (g) 是吸热反应D .④除去二氧化硫中的氯化氢气体13. 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 饱和氯水中:Cl -、NO 3-、Na +、SO 32-B. )( H c K W=10-13 mol ·L -1 溶液中:NH 4+、Mg 2+、NO 3-、SO 42-C. 通入大量CO 2的溶液中:Na +、ClO -、CH 3COO -、HCO 3-D. Na 2S 溶液中:SO 42-、K +、Cl -、Cu 2+14. 在10 mL 0.1mol/L 的NaOH 溶液中加入同体积、同浓度的CH 3COOH 溶液,反应后溶液中各微粒的浓度关系错误的是A .C(Na +)=c(CH 3COO -)+c (CH 3COOH)B .c(Na +)>c(CH 3COO -)>c(OH -)>c(H +)C .c(Na +)>c(CH 3CO -)>c(H +)>c(OH -)D .c(Na +)+c(H +)=c(CH 3COO -)+c(OH -)15.在盐类水解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盐的电离平衡被破坏B .就是发生了中和反应C .水的电离平衡不发生改变D .水的电离平衡发生移动16. 常温下,将一定浓度的氨水和盐酸混合后,溶液中的C( NH 4+)=C( Cl —),则该溶液的PHA.等于7B.大于7C.小于7D.不能确定17.反应 4NH 3+5O 2 4NO+6H 2O 在550℃的5L 密闭容器中进行,0.5min 后,NO 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3mol ,则此反应的平均速率可表示为A. V(O 2)=0.01mol.L -1.s -1B. V(NO)=0.008mol.L -1.s -1C. V(H 2O)=0.006mol.L -1.s -1D. V(NH 3)=0.002mol.L -1.s -118.反应C (s )+H 2O (g ) CO (g )+ H 2(g )在一可变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条件的改变对其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的A .增加CO 的物质的量B .保持压强不变,充入N 2使容器体积变大C .保持体积不变,充入N 2使体系压强增大D .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19.将AlCl 3溶液加热蒸干灼烧充分,最终得到的固体物质是A .AlCl 3 B. Al (OH )3 C. Al 2O 3 D. Al (OH )3 和Al 2O 320.对于反应mA(g)+nB(g) pC(g)+qD(g) 满足下列图象,根据图象判断四种关系正确的是(t表示时间,T 表示温度)A.m+n>p+q,正反应吸热B. m+n<p+q, 正反应放热C% A 的转化率 50kpa 70kpaC.m+n>p+q,正反应放热D. m+n<p+q, 正反应吸热21. 室温时,M(OH)2(s)M 2+(aq)+2OH -(aq),K SP =a , c (M 2+)=b mol·L -1时,溶液的pH等于 A .)lg(21a b B .)lg(21b a C .14+)lg(21b a D .14+)lg(21ab 22.下列推断合理的是A.明矾[KAl (SO 4)2·12H 2O]在水中能形成Al (OH )3胶体,可用作净水剂B.金刚石是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不可能与氧气发生反应C.浓H 2SO 4虽然有强氧化性,但不能与Cu 发生剧烈反应D.将SO 2通入品红溶液,溶液褪色后加热恢复原色;将SO 2通入溴水,溴水褪色后加热也能恢复原色23. 在化学实验室进行下列实验操作时,其记录的数据正确的是A .用托盘天平称取8.84g 食盐B .用250mL 的容量瓶配制220mL 、0.1mol/L 的NaOH 溶液C .用量筒量取12.12mL 的盐酸D .用0.120mol/L 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 溶液,消耗盐酸21.40mL.第II 卷(共54分)24.(14分)A 、J 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两种金属,这两种金属和NaOH 溶液组成原电池,A 作负极;F 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各物质有以下的转化关系(部分产物及条件略去)。

请回答以下问题:(1)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M的化学式为(2)A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写出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含A元素的某盐X常做净水剂,X做焰色反应时,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呈紫色。

X的水溶液与NaHCO3溶液混合,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5)相同条件下,等物质的量浓度的C溶液与CH3COONa溶液中,C的阴离子与CH3COO-浓度的大小关系:前者_______后者(用“>”、“<”或“=”表示)。

(6)常温时pH=12的C溶液中,溶质的阳离子与溶质的阴离子浓度之差为___________(写出计算式即可)25.(14分)世界各国对冰川融化和全球变暖,使得对如何降低大气中CO2的含量及有效地开发利用碳资源的研究显得更加紧迫。

下面是运用化学反应原理的相关知识研究碳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近年来,我国储氢纳米碳管研究取得重大进展,用电弧法合成的碳纳米管中常伴有大量碳纳米颗粒(杂质),这种碳纳米颗粒可用氧化气化法提纯,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2K2Cr2O7+X →3CO2↑+ 2K2SO4 + 2Cr2(SO4)3+8H2O上述化学方程式中X的计量数和化学式是_______如反应中产生了经过干燥的标准状况下气体67.2L,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

(2)甲醇是一种新型燃料,甲醇燃料电池已经从实验室走向工业化生产。

工业上一般以CO和H2为原料合成甲醇,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g)+ 2H 2(g)CH3OH(g)△H1=-116 kJ·mol-1①下列措施中有利于增大该反应的反应速率的是_______;A .随时将CH 3OH 与反应混合物分离B .降低反应温度C .增大体系压强D .使用高效催化剂 ②已知:(g)CO )g (O 21CO(g)22=+ △H 2=-283 kJ·mol -1O(g)H (g)O 21(g)H 222=+ △H 3=-242 kJ·mol -1则表示1mol 气态甲醇完全燃烧生成CO 2和水蒸气时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③在容积为1L 的恒容容器中,分别研究在230℃、250℃和270℃三种温度下合成甲醇的规律。

右图是上述三种温度下不同的H 2和CO 的起始组成比(起始时CO 的物质的量均为1mol )与CO 平衡转化率的关系。

请回答:ⅰ)在上述三种温度中,曲线Z 对应的温度是ⅱ)利用图中a 点对应的数据,计算出曲线Z 在对应温度下CO (g )+ 2H 2(g ) CH 3OH (g )的平衡常数K = 。

(3)CO 2在自然界循环时可与CaCO 3反应,CaCO 3是一种难溶物质,其Ksp=2.8×10-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