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案
【教材分析】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篇课文讲述的是一个感人的故事:大陆青年小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台湾同胞冒着生命危险,用爱心挽救了小钱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课文先后描写了同一时间海峡的两个不同场景:第一个场景是在杭州某医院的病床上,躺着生命垂危的小钱,他在静静地期待着那来自海峡彼岸的救命骨髓;第二个场景是在台湾花莲的慈济医院,李博士正在余震的危险中抽取台湾青年的骨髓。
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做着一次又一次的努力,直到青年的骨髓涓涓流出。
所有的这个切,为的是挽救海峡彼岸一个年仅18岁的生命。
两岸同胞相距虽远,心却是紧紧相连的。
这是一篇以情感为线索贯穿全文的课文,只有充分挖掘课文的情感因素,调动学生各方面的感官,走进课堂,走进课文,走进人物的内心深处,才能真正打动学生,领悟其内涵。
【学情分析】
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白血病”、“地震”、“骨髓移植”等都是比较陌生的概念,因理解不够,在学习的过程中难以真正地走入文本,难以真正走入人物内心。
所以,教学时应设置一些情景,辅以补充相关资料,引导学生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以使学生真正为人物的行为所感动,通过以读激情,以情促写,以写抒情,让语文水平的训练与情感感染共生。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理解骨髓移植对小钱的重要,台湾青年在余震中捐献骨髓的危险,以及李博士的奔波劳累,体会“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2、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感受人与人之间的美好的情感,体会台湾人民和大陆人民难以割舍的骨肉亲情。
3、指导学生掌握生字词。
4、有感情地读文。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骨髓移植对小钱的重要,台湾青年在余震中捐献骨髓的危险,以及李博士一心救人、奔波劳累,体会“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以读悟文合作探究当面练评
第一课时
【核心知识】
1、重点字词:台湾患病跨越海峡杭州凋零桂树移植台湾袭击空旷
暂停骨肉同胞血脉亲情(知识核心:台湾患病袭击空旷血脉亲情骨肉同胞)
2、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感受小钱的生命垂危,体会他对骨髓的期望。
(知识核
心:品读重点句。
)
【教学过程】
一、板题导入,引导质疑。
1、师板书课题: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2、学生跟着写,指导“峡”字的读音及写法
3、学生读课题,说说自己独体后脑海中辉产生什么疑问。
4、对学生的质疑有价值的归纳。
引导学生带着疑问读文。
二、明确学习目标
三、学习新知。
模块一:我是识字小能手
活动1、我是识字小能手----小组学习字词。
1、出示小组活动导航,明确小组活动目标。
2、教师巡视指导、督促、协助各小组认真展展开示活动。
3、抽查2-3个小组长汇报学习况,表彰最佳识字小能手。
活动2、我们是优秀学习小组------小组汇报,并提出质疑。
1、出示学习导航二,指导学生认真倾听,准确评价。
3、评选出最佳识字小组。
活动3、学习检测。
1、指名轮读:含苞凋零满怀着希望骨髓移植几经辗转海峡彼岸骨肉同胞血脉亲情
2、结合句子体会:凋零几经辗转
A、这个刚满18岁的年轻人,患了严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这朵生命之花绽放。
通过体会这句话的含义,了解小钱的生命垂危,生命之花的凋零。
B、如果没有亲缘关系,大约在十万人里才有可能找到一个有适合骨髓的人。
终于在台湾找到了这样的人。
抓住“十万、有可能、终于”来体会“几经辗转”
结合图片了解:海峡彼岸
结合《随堂检测》上的资料了解:骨髓移植
3、完成《随堂检测》1、2题。
模块二:我是阅读小能手。
活动1、出示学习导航三,小组合作学习。
活动2、小组交流学习情况,即时实行纠错指导。
模块三:我是写字小能手。
活动1、书空自测,找出困难字。
活动2、小组学习生字。
活动3、我是小小书法家。
认真完成《随堂检测》第2题
四、作业设计: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最感动自己的内容多读几遍。
2、了解关于地震的知识,为下一节课学习做准备。
3、认真抄写本文生词3遍,精彩词句一遍。
第二课时
【核心知识】
体会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
(知识核心:理解“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跨越生命的海峡桥》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填空:小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 )花朵, 唯有( ),才能使这朵生命之花绽放。
小钱是幸运的,( ),( )在台湾找到了这样的人。
二、明确学习目标。
三、学习新知。
模块一:品读感悟,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
活动1、通过环境描写与小钱状况的对比,感受小钱内心的期盼。
(引导学生体会生活的美好,小钱病情严重、对生命充满了渴望与期待。
) 活动2、朗读品味,体会感情。
活动3、师生交流:预设
A 、在这场灾难中,病床上的青年没有受伤,他的家人是否平安无事,当前还不清楚。
但是,他知道,在海峡的另一边,有一位青年正满怀着希望,期待着他的骨髓。
1、创设语境:就在昨天,一场里氏7.3级的大地震袭击了台湾地区。
此刻,大地仍在余震中摇晃。
在这场大地震中,一栋栋房屋倒塌、一座座桥梁断裂,人们流离失所,顿时哭嚎遍地。
很多人在一瞬间失去了家园、失去了亲人,甚至失去了生命。
建筑物几乎全部被摧毁,
整个城市变成了一片废墟。
一边是骨肉相连的家人,一边是生命垂危的同胞,这位台湾青年静静地躺在床上。
他不清楚:他只清楚:
2、在大地的余震中,在家人生死未卜的时刻,我们看到了台湾青年静静地躺着的人,看到了他()的心。
3、把自己的感受融入到句子中好好读读这句话。
B、针头向皮肤刺去,一阵突如其来的余震,使针头从肌肤里脱落,李博士不得不停止工作。
此时此刻,跑到空旷的地方才比较安全。
但是,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利用大地震动暂停的间隔,台湾青年的骨髓,终于从身躯里涓涓流出……
1、面临如此危险,李博士仍沉着地站着,他可能在想什么?(时间就是生命,尽快抽取骨髓送到杭州。
)
2、从这几句话里,我们看到了李博士,他是一个怎样的人?(不顾个人安危、一心救人)
3、请问你觉得句子中哪些词语体现了李博士的品质?(沉着,一次又一次)
4、台湾青年身体里涓涓流出的仅仅是骨髓吗?(是爱心,是对生命的尊重,是海峡两岸的血脉亲情)
5、把你的感受融入到文字中读一读这几句话。
C、骨髓的保存期只有24小时。
李博士带着刚抽取的骨髓,经过十几个小时的奔波,赶到杭州,和当地的医护人员一起连夜为小钱做了骨髓移植手术。
抓住“十几个小时、连夜”体悟李博士的辛苦
师总结:从带着生命的种子出发到骨髓移植手术完成,李博士经历了漫长、紧张、辛苦、扣人心弦的十几个小时。
是一心救人的高尚医德支撑着他走过了这异常艰辛的十几个小时,是对大陆同胞的爱支撑着他走过了这异常艰辛的十几个小时。
活动4、倾情表达。
模块二:理解“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升华情感。
小钱得救了。
两岸骨肉同胞用爱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也许,小钱和这位台湾青年永远不会见面,这并不重要,因为两岸同胞的心是连在一起的。
那血脉亲情,如同生命的火种,必将一代一代传下去。
活动1、你怎么理解“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活动2、把心中的感动融入朗读中读好这段话,读给小组其他同学听。
活动3、引读课题,激发情感:
活动4、再次情感升华。
组织诗朗诵。
活动5、完成《随堂检测》第8题。
四、作业设计
写话练笔,任选一题。
1、学习了课文,你想对文中的哪个人物说几句话,请写下来。
2、你读文后的感受是什么,有条理地表达出来。
板书设计
跨越生命的海峡桥
捐献骨髓
静静地躺爱心得救生命垂危
满怀希望血脉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