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积极有效的情绪管理
◆学会自我平衡情绪
不要期望值过高,过分苛求自己 学会妥协和放弃 学会自我安慰 运用合理情绪理论自我调节情绪
合理情绪理论的应用步骤
⑴分别列出引发不良情绪的事件和认识 ⑵找出对不良事件认识上的非理性观念
⑶通过对非理性观念的认识和纠正,找出合理 的观念
⑷建立合理的信念,达到情绪的改变
第1组
第3 组
猜词游戏 (你来表演,我来猜)
第2组
第4 组
第六章
积极有效的情绪管理
每个人都会生气的, 这并不难。 但要能适时适所, 以恰当的方式 对恰当的对象, 恰如其分 这 难。
——亚里士多德
本讲内容:
一、情绪及其对大学生的影响 二、大学生常见的情绪困扰 三、大学生情绪的自我管理
(一)情绪的概念
(一)焦虑 (二)抑郁
(三)冷漠
(四)愤怒
(一)焦虑
适应焦虑 考试焦虑 身体过分关注焦虑 选择焦虑
(二)抑郁
压抑、苦闷 负面自我评价,无价值、无意义,悲观失 望 缺乏兴趣、依赖性强 反应退钝、活动水平下降 回避交往 体验不到快乐、自卑、自责、自罪 身体反应(失眠、食欲下降、言语动作迟 缓、乏力、面色灰暗、哭泣、叹息等)自 杀倾向
情绪调节的ABCDE技术
A----------B----------C----------D---------E 刺激事件 认知 情绪反应 辩论 新的情绪行为
问题情境 A 不合理观 念B
当众发言 我一定要表现得很好,否则会被人笑话的
情绪/行为 反应C
紧张、焦虑、浑身发抖,无法集中注意力
如果我没表现好,结果真的有那么糟糕吗?别人会整天无 事可干,天天评论我吗? 我想表现好,就一定能表现得好吗?有些结果怎样并不完 全由我控制。 我为什么非要表现那么好呢?难道敢于尝试不是一种勇气 吗? 别人上来难道就一定比我强吗? 如果我继续坚持这个信念,我会更焦虑,而且会更糟。 你想紧张就紧张吧,你想脸红就使劲红吧,爱怎样怎样吧
1、情绪 情绪是指人们在心理活动过 程中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体验。 (1)情绪有其生理基础 (2)情绪是一种内心感受和体验 (3)情绪的表现形式: 面部表情
声音表情
(二)情绪的类型
◆七情说: 喜、怒、哀、惧、爱、恶、欲等 7 种。 ◆按发展分类 基本情绪:与生理需要相联系的内心体验。 社会情绪:与社会需要相联系的内心体验。 ◆情绪三维理论:两极性、相似性、强弱性 愉 快 —— 不 愉快 兴 奋 —— 抑 制
◆情绪状态 根据情绪发生的强度、持续性、 紧张度可为三种状态: A.心境:是指比较微弱、持久地影响人 整个精神活动的情绪状态。具有弥散性的 特点。“忧者见之而忧,喜者见之而喜” 就是心境的表现。有消极和积极之分。
B.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短暂的、有爆发 性的情绪状态,如狂喜、愤怒、绝望等都属 于这种情绪状态。在激情状态下,人的理解 力、自制力等都有可能降低。激情也有积极 和消极之分。 C.应激:是在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下所引 起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在人们遇到突 如其来的紧急事故时就会出现应激状态。 如地震、火灾等。
(三)冷漠
感觉贫乏、缺少热情、情感和激情
(四)愤怒
愤怒会使人感到紧张、压抑甚至狂 躁的感觉。
三、大学生情绪的自我管理
(一)健康情绪的标准 (二)大学生情绪的自我管理 ◆敏锐觉知情绪 ◆善于控制情绪 ◆学会排解负面情绪 ◆学会自我平衡情绪
(一)健康情绪的标准
适度的欲望 有清醒的理智 平和、稳定、愉悦和接纳自己 对人类有深刻、诚挚的感情 富于哲理、善意的幽默感 丰富、深刻的自我情感体验
反驳不合 理观念 D
处理问题 的态度 E
◆善于控制情绪
1、克服冲动 延迟满足 能正确地识别自己的情绪 正确地说出自己的感受 2、克服怒气 倾听/宽容 认清怒意 学会换位思考 给别人找一个理由 从一数到十 以不攻击对方的方式将不满地表达出来
◆学会排解负面情绪
善于及时调整自己的不良心态。 其中包括能够保持一个正确客观的理 性认知;善于采用多种方式及时宣泄 自己的情绪;在遇到生活中的挫折时 能够积极的自我暗示;或使自己的情 感升华。
(二)情绪发生的机制及其功能
1、情绪发生的机制 什么左右着我们的情绪? 情绪与情境 情绪与需要 情绪与认知 情绪与行为
2、情绪的功能
自我保护的功能
人际沟通的功能 信息传递的功能
(三)情绪对大学生的影响
影响身心健康 影响学习 影响人际关系 影响潜能发挥和成功发展
二、大学生常见的情绪困扰
◆敏锐觉知情绪
所谓情绪的觉知,就是一种对 自己正在发生的情绪,具备一种敏锐度, 了解各种感受的前因后果。一个有觉知的 人,才能适时对自己的情绪作正确的反应, 进而给情绪一个转化的出口。应做到以下 几个方面:
1.了解自己的个性Hale Waihona Puke 征 2.了解自身成长经历及早期经验
3.了解自己的情绪年龄
情绪年龄(emotional age),是人 的情绪发展水平的一种衡量标志。 决定人的情绪年龄水平有两点: 一是看其情绪反应符合什么年龄段 的认知和逻辑水平,二是看其用什 么方式来表现和调节自身的情绪状 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