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师小学语文四上第二单元《古诗二首—鸟鸣涧》课文解读

北师小学语文四上第二单元《古诗二首—鸟鸣涧》课文解读

课文解读
王维是唐代著名山水田园诗人。

涧:两山之间流水的沟。

这首五言绝句是王维题友人皇甫岳《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中的第一首,描写春夜山间异常寂静的景象。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人声都已闲寂了,细碎的桂花轻轻地落着,夜静得好像整个山全是空空的。

闲:闲静,也可理解为人内心的安闲。

桂花:桂树的花,花瓣细小。

花落,尤其在夜间,并不容易察觉。

诗人以桂花落来烘托春山夜间的寂静,近似夸张,但又生动巧妙地表现出春日山中之夜的静谧(mì)和空寂。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月亮从东边的山头出来,惊醒了山林中的鸟儿,不时发出一声声的鸣叫回荡在春日的山涧中。

惊:惊动,惊扰。

时鸣:偶尔、不时地鸣叫。

诗句写山间月夜的静,也是写山月的亮,亮得如同早晨的太阳已爬上了东边的山头,使得在山林中酣睡的鸟儿醒来后,误以为是天亮了。

小诗构思精巧,以花落、月出、鸟鸣等动的景物,映衬了春山的空寂、春涧的幽静。

“静”是全诗的魂,花静,山静,夜静,月静,人静,而鸟鸣和涧响则更衬托了静。

这首诗的精妙之处在于“动”“静”对比,把人带入优美深邃的想象之中。

花落,月出,鸟鸣,都是动的,作者用的是以动衬静的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