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色彩分析
这部电影,分了几个小段,分别以黑,红,绿,橙,蓝,白来作为主色调。
第一段:开篇第一段,宫廷,建筑是黑色的,衣服是黑色的。
黑,表示死亡,沉重,压抑。
这就是秦国的宫廷。
这样的宫廷,让人惧怕,让人心沉重,有压力。
一代王朝的兴亡,是建立在无数的王朝战争上,是建立在无数鲜血流淌上,是建立在几代亡灵身上的……
第二段:是无名的讲述。
以黑灰为主的色调,配以悲凉与哀怨的古琴音,仿若在暗示人物的命运。
逃不开的黑色笼罩。
第三段:无名的讲述这一篇,通篇的红背景和红色的衣服。
其实整部电影,背景跟人物衣服都相协调。
衣服,是很简洁的,没有繁复的花纹,简简单单。
使整个画面很干净,而观众的注意力不会被转移。
黄色本来是温暖的颜色,然而在一大片胡杨林里,有着悲凉与沧桑,再加上隐隐的古琴音,充满了决绝与苦痛。
在蓝色为主的画面里,蓝色在色彩里是很冷的颜色,在这里,有坚决,有阻挡,有思考。
《英雄》中主要运用了黑色、红色、绿色、黄色四大色系。
在这几种主色调的对比中也产生了意义。
无名与长空之战后,画面迅即变成了红色的赵国弪城书馆。
这是一片红色的世界。
人物皆是红袍加身,书馆的布置也是红装饰,就连残剑要写八尺的剑字也需要用红色的朱砂。
常识看来,在红色迷离下的书院肯定不是好书院,红色光线下,人的眼睛很快就疲劳了,哪里还能练字?红色给人的心理反映所产生的抽象联想有“热情、革命、危险”“血和暴力”“让人感到恐惧和危险……”。
果不其然,随后危险就到,秦军血洗书院。
红色色调里的无名和残剑、飞雪之斗争,是归入无名的叙述里的。
红色的所指的是秦军的暴行。
通过红色和黑白色的对比,我们发现更重要的是红色的能指:由于秦军的暴行,重新激发了无名对秦王的仇恨感,无名是危险的和有暴力倾向的。
所以他在回忆弪城书院这情景时是带着个人强烈的主观情绪和主观色彩。
还有这红色,不仅只是表达了无名的情绪,也表达了导演对于杀戮的反感情绪,也暗合了观众对于血腥残杀的反感。
在这里张艺谋用全部的红色巧妙的表达了“血和暴力”,在满足观众视觉认同的同时,也避免了展示令人恶心的现实中的血淋淋的战争残象。
这种处理手法还是有些诗意味道的。
无名红色的回忆使观众感到恐惧和危险,在这里红色实际也参与了剧作,成为了推动情节发展的动力和风向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