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限时规范训练36语基+文言文+诗歌+名句含解析1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限时规范训练36语基+文言文+诗歌+名句含解析1

训练36 语基+文言文+诗歌+名句(时间:45分钟赋分:45分)一、基础知识(9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这两位进城打工的农民遭到保安人员的非法拘押和刑讯逼供,他们在被毒打后忍无可忍....,不得不承认偷了商场的物品。

②美国UIGO科研团队宣布,他们发现了来自13亿光年外的引力波,引力波与阿尔法射线、贝塔射线一样,无声无臭....,看不见,摸不着。

③根据犯罪嫌疑人的供述,警方顺藤摸瓜....寻找在幕后操纵的黑手,最终全面破获了这起产供销一条龙的制贩毒大案。

④西昌是攀西地区的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也是攀西资源综合开发的重点区域,不言而喻....,这里开发潜力巨大,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⑤供给侧改革是对过去30多年改革注重需求端的重大思路调整,绝非一项短期政策变化,而是一项长期经济改革,实践中不可能一挥而就....。

⑥春节刚过,医院号贩子又死灰复燃....,北大口腔医院、同仁医院、北京妇产医院等医院的号贩子准点“上班”了,而且明目张胆,不避保安。

A.①②⑤B.①③④C.②⑤⑥ D.③④⑥解析:选B。

无声无臭:形容人没有名声或事情没有消息,此处望文生义。

一挥而就:形容写字、写文章、画画快,此处不合语境。

死灰复燃:比喻已经停息的事物又重新活动起来,多用以指坏事,此处使用对象错误。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历史表明,尊重对手,平等待人,学会与自己意见不同的人对话,共同应对生活面临的挑战,是文明应有的内涵。

B.政府应从社会保障机制上下工夫,扶持和引导那些暂时不能自立的社会群体,让他们尽快摆脱对老人的生活依靠和经济依赖。

C.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把持公平正义的价值导向,以改革发展为出发点,在实干中把现代化建设蓝图逐步化为现实,赢得更加美好的未来。

D.只有领导干部具有了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政治信念,立志改革开放,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才能做出经得起人民和历史检验的实绩。

解析:选B。

A项成分残缺,应在“与自己意见不同的人对话”前加介词“同”。

C项搭配不当,应把“把持”改为“把握”。

D项语序不当,“领导干部”应放在“只有”前面。

3.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__①__色彩方面,__②__将计算机精简指令技术应用于VCD显示解码输出,__③__采用了32位中央处理器,__④__使电脑VCD__⑤__完全支持24位、16兆色真彩的多媒体软件。

__⑥__,有人认为这是软件开发的核心技术。

解析:选D区别:表时间,“从”表示时间的起点,“在”表示某一时间;表处所,“从”表示通过某地,“在”表示处于某地。

其他几组关联词语也是大同小异,“异”的角度、程度、范围、方面可能不同。

平时就要注意辨析,而且要积累,这样就能提高运用关联词语的能力。

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19分)张学颜,字.子愚,肥乡人。

登嘉靖三十二年进士。

辽抚.李秋免,大学士高拱欲用学颜,或疑之,拱曰:“张生卓荦倜傥,人未之识也,置诸盘错,利器当见。

”侍郎魏学曾后至,拱迎问曰:“辽抚谁可者?”学曾思良久,曰:“张学颜可。

”拱喜曰:“得之矣。

”遂以其名上,进右佥都御史,巡抚辽东。

辽镇边长二千余里,城寨一百二十所,三面邻敌。

官军七万二千,月给米一石,折银二钱五分,马则冬春给料,月折银一钱八分,即岁稔不足支数日。

自嘉靖戊午大饥,士马逃故者三分之二。

前抚王之诰、魏学曾相继绥辑,未复全盛之半。

继以荒旱,饿莩枕籍。

学颜首请振恤实军伍招流移治甲仗市战马信赏罚黜.懦将数人创平阳堡以通两河移游击于正安堡以卫镇城战守具悉就经画。

建州都督王杲①以索降人不得,入掠抚顺,守将贾汝翼诘责之。

杲益憾,约诸部为寇,副总兵赵完责汝翼启衅,学颜奏曰:“汝翼却杲馈遗,惩其违抗,实伸国威,苟缘此罢斥,是进退边将皆敌主之矣。

臣谓宜谕王杲送还俘掠,否则调兵剿杀,毋事姑息以蓄祸。

”赵完惧,馈金貂,学颜发之,诏逮完,而宣谕王杲如学颜策。

诸部闻大兵且出,悉窜匿山谷。

杲惧,十二月约海西王台送俘获就款,学颜因而抚之。

时张居正当国,以学颜精心计,深倚任之。

学颜撰会计录以勾稽出纳。

又奏列清丈条例,厘两京、山东、陕西勋戚庄田,清溢额、脱漏、诡借诸弊。

又通行天下,得官民屯牧湖陂八十余万顷。

民困赔累②者,以其赋抵之。

自正、嘉虚耗之后,至万历十年间,最称富庶,学颜有力焉。

学颜八疏乞休,许致仕去。

卒.于家。

(选自《明史·张学颜传》,有删改)【注】①王杲:明朝末期建州女真头领。

②赔累:赔钱亏累。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学颜首请振恤/实军伍/招流移/治甲仗/市战马/信赏罚/黜懦将数人创平阳堡/以通两河/移游击于正安堡以卫镇城/战守具悉就经画。

B.学颜首请振恤实军/伍招流移/治甲仗/市战马/信赏罚/黜懦将数人/创平阳堡以通两河/移游击于正安堡以卫镇城/战守具悉就经画。

C.学颜首请振恤实军/伍招流移/治甲仗/市战马/信赏罚/黜懦将数人创平阳堡/以通两河/移游击于正安堡以卫镇城/战守具悉就经画。

D.学颜首请振恤/实军伍/招流移/治甲仗/市战马/信赏罚/黜懦将数人/创平阳堡以通两河/移游击于正安堡以卫镇城/战守具悉就经画。

解析:选D。

可在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动词短语断句。

原文标点为“学颜首请振恤,实军伍,招流移,治甲仗,市战马,信赏罚。

黜懦将数人,创平阳堡以通两河,移游击于正安堡以卫镇城,战守具悉就经画”。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

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

B.“巡抚”:明初指京官巡察地方。

清代正式成为省级地方长官,地位略次于总督,别称“抚院”、“抚台”、“抚军”。

C.黜:指罢免官职,古代表示罢免官职的词还有夺、除、免、去、废等。

D.“卒”:专用于指大夫或相当于大夫及其以上的高级官员的死。

唐代以后则用作“死”的通称。

其它意为“死”的词还有崩、薨等。

解析:选C。

C项“除”指任命、授予官职,而不是“罢免官职”。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张学颜深得有关官员赏识。

大学士高拱推荐张学颜任辽地巡抚时,得到了其他官员的一致认可,于是高拱把张学颜的名字呈上去,升任右佥都御史,任辽东巡抚。

B.张学颜敢于治理,恪尽职守。

辽地边境线长,兵马耗费粮草很大,无法支撑,大饥荒使兵马损失惨重,张学颜采取多个措施,巩固边防。

C.张学颜正直敢言,忠于国家。

女真首领王杲想聚众作乱,张学颜上奏请朝廷不要姑息王杲,皇帝下令逮捕赵完,而发布命令给王杲,按照张学颜的计策办。

D.张学颜上奏测量土地的条例,治理庄田,清理各种弊端;对陷入困境的百姓给予关照。

明朝被认为最富裕的时期,他出过力。

解析:选A。

A项“得到了众官员的一致认可”错,原文“大学士高拱欲用学颜,或疑之”是说有人怀疑张学颜(的能力)。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张生卓荦倜傥,人未之识也,置诸盘错,利器当见。

(5分)译文:(2)汝翼却杲馈遗,惩其违抗,实伸国威,苟缘此罢斥,是进退边将皆敌主之矣。

(5分)译文:解析:这两句话翻译的重点是:“卓荦倜傥”,才能卓越、风流倜傥;“盘错”,错综复杂的局面;“利器”,比喻才能;“见”,通假字,表现出来。

“人未之识也”,宾语前置句。

“却”,拒绝;“伸”,伸张;“苟”,假使;“罢斥”,被贬官;“主”,掌管、主导。

答案:(1)张先生卓越出众,人们还没有了解他,把他放到复杂环境中,(他的)杰出的才能就会显露出来。

(2)贾汝翼拒绝王杲赠送礼品,惩罚王杲违抗命令,实在是伸张了国威,(贾汝翼)如果因为这个而被罢免,这是升降边将都由敌人主导了。

【参考译文】张学颜,字子愚,肥乡人。

考中嘉靖三十二年进士。

辽地巡抚李秋被免职,大学士高拱想用张学颜,有人怀疑张学颜(的能力),高拱说:“张先生卓越出众,人们还没有了解他,把他放到复杂环境中,(他的)杰出的才能就会显露出来。

”侍郎魏学曾稍后到达,高拱迎接并问:“谁可以担任辽地巡抚?”魏学曾思考很久,说:“张学颜可以。

”高拱高兴地说:“相契合了。

”于是把张学颜的名字呈上去,升任右佥都御史,任辽东巡抚。

辽东镇边界长二千多里,城寨有一百二十所,三面与敌人相邻。

官兵七万二千人,每月供给大米一石,折合银子二钱五分,马匹冬天、春天供给草料,每月折合银子一钱八分,即使年成好也不够维持几天。

从嘉靖戊午年大饥荒,三分之二的士兵、马匹逃走死亡。

前任巡抚王之诰、魏学曾相继安抚集聚,没有恢复全盛时期的一半。

接着由于饥荒、旱灾,饿死的人很多。

张学颜首先请求救济,充实军队,召回流亡迁徙的百姓,整修兵器,购买战马,严明赏罚。

罢免几个懦弱的将领,创建平阳堡来沟通两河,把游击巡逻之军迁移到正安堡来保卫镇城,进攻守卫的器械全部加以经营谋划。

建州都督王杲因为向投降的人索要财物而没有得到,就进入抚顺抢劫,守将贾汝翼指责他。

王杲更加恼怒了,约了各部落做强盗,副总兵赵完指责贾汝翼挑起事端,张学颜上奏说:“贾汝翼拒绝王杲赠送礼品,惩罚王杲违抗命令,实在是伸张了国威,(贾汝翼)如果因为这个而被罢免,这是升降边将都由敌人主导了。

我认为应该命令王杲送还俘虏掠夺去的人和物,否则调兵剿灭他,不要姑息而积下祸患。

”赵完害怕,赠送金貂给张学颜,张学颜揭发他,皇帝下令逮捕赵完,而发布命令给王杲,按照张学颜的计策办。

各部落听说大军将要出动,都逃窜藏匿在山谷。

王杲害怕,十二月约了海西王台送还俘虏、物资讲和,张学颜因此安抚他。

当时张居正掌握国政,认为张学颜精于心计,十分倚重信任他。

张学颜写了会计录用来查考核算出纳。

又上奏一条条详细地测量土地的条例,处理两京、山东、陕西功臣皇族的庄田,清理超额、脱漏、假借各种弊端。

又贯彻到全国,获得官民屯牧湖陂八十多万顷。

百姓穷困赔钱亏累的,用湖陂赋税来抵偿。

从正德、嘉靖耗费亏空以后,到万历十年,被认为最富裕,张学颜出过力。

张学颜八次上疏请求退休,朝廷允许他退休回去。

在家中去世。

三、诗歌鉴赏阅读下面的清诗,完成8~9题。

(11分)扬州访汪辰初钱澄初【注】关桥乍泊旋相访,问遍扬州识者疏。

市井草深寻巷入,江城花满闭门居。

僮惊客到饶蛮语,箧付儿收只汉书。

我过七旬君逾八,笑啼同是再生余。

【注】钱澄初:在明末曾从事抗清斗争,失败后归隐田园。

这首诗写诗人自家乡安徽桐城往扬州拜访当年的抗清战友汪辰初,此时汪辰初也过着隐居生活。

8.诗中“草”和“花”这两个意象有什么作用?(5分)答:解析:此题考查鉴赏景物形象的作用。

“草”要结合“市井草深寻巷入”,写荒芜居处和寂寥人生;“花”结合“江城花满闭门居”,反衬隐居之深。

昔日“歌吹是扬州”,今日“草花”满市井,可见昔盛今衰的沧桑之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