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简笔画,是通过目识、心记、手写等活动,提取客观形象最典型、最突出的主要特点,以平面化、程式化的形式和简洁大方的笔法,表现出既有概括性又有可识性和示意性的绘画。
为了让艺术融入生活,融入思维,融入灵魂,活在当下。
为了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三道中心小学校积极贯彻新课程理念,以提高学生素质为本,在校本开发、课程设置、课题研究等方面,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特色——“线艺世界勾勒生活”,深化学校教育内涵。
我校研发“线艺世界勾勒生活”校本课程,编制校本教材,开设”简笔画“校本课程短课,从低年级至高年级,每年级段都有不同的绘画内容——图形、静物、水果、植物、动物、人物,由浅显到深入,由简单到复杂。
从每日午休画一图,到家庭作业创一幅;从“小艺术家竞赛”到画作展览,校园里时时洋溢着艺术的气息。
“桃李无言,下自成蹊”,“线艺世界”特色教育,孕育着学生艺术的心灵,发掘了学生艺术的天赋。
本教材有如下特点:一、增强了学生的美育。
在国家规定美术课程外,形成校本特色美术教育,不仅帮助学生认识现实,认识历史,同时可以发展他们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还能调剂他们的生活,提高学习效果。
在美育中要求整齐清洁,美化环境,也有利于健康。
二、强化了学生的绘画技能。
本书编写以"素质教育"为依据,注重绘画能力的培养。
淡化理论,强化实践,充分体现可操作性强的特点。
将绘画创作能力训练作为全书的主线,每一节以绘画练习为中心,并附有大量的图画训练,以达到提高学生绘画能力的目的。
三、突出了时代风格与现实色彩。
本书力争以新时代的图画、贴近童趣的图画来吸引学生,但又同时具有生活作画的知识部分,使作画的知识充分体现了浓厚的时代气息并能切实地为学生今后的能力开发服务。
四、遵循了因材施教的原则。
本书既有针对优等生的训练,又兼顾了学困生的培养。
本书在示意图方面有一些难度较高的图片用来开发优等生的天赋,也有完成特色教育的简单示意图——静物简笔,做到了分层教育的目的。
五、实践了“不陵节而教之谓孙”。
本书充分体现了循序渐进的原则,由先学习线条的应用,到静物的画法,接着画各种风景,然后配文字,最后形成章节画。
充分重视了学生由浅入深的绘画技能的培养。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三道中心小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大力支持与帮助,再次一并致谢。
由于时间紧,加之研究能力和编书水平有限,书中缺点与疏漏在所难免,恳请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以便适时再作进一步修订,使之完善。
编者目录第一章景物简笔画的认识第一节构图之水平线的运用 (3)第二节构图的形式 (6)第三节取景 (9)第四节轻重均衡 (11)第五节立意 (12)第六节透视问题 (14)第七节景物简笔画的概括与归纳 (16)第八节简笔画画面的层次 (18)第九节景物简笔画的造型与步骤 (21)第二章景物简笔画的分类画法与形态第一节水,波,浪的表现形态 (23)第二节石,山的形态与画法 (25)第三节树的表现形态与画法 (30)第四节建筑物的画法与表现形态 (32)第三章各类简笔画的表现形式第一节树木类 (35)第二节山水类 (38)第三节山石类 (41)第四节屋舍类 (43)第五节亭台类 (45)第六节楼房类 (46)第一章学习内容与目标内容:本章设置的九节学习内容。
分别是构图,取景,立意,均衡等静物简笔画的基本技巧与思路。
构图就是将画面中要表现的内容合理的确定位置,有美好的视觉感受。
一幅画中要表现的内容往往很多,这时画面的布局就应有主次之分、远近之别。
所谓轻重均衡是指画面上所表现的物象在有主次的同时,还要有虚实关系,立意,是指画中所要表现的主题与意境。
同时透视问题是景物简笔画技巧中的重要部分,要注意视平线所在的位置及相应物体的透视关系,注意近大远小的变化。
目标:学习了这些内容,学生对景物简笔画会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并对简笔画的技巧,绘画思路有了一定的程度的改变和提高。
希望能让学生对景物简笔画有理可依。
有技可寻。
按照一定的方式,来进行简笔画的创作。
第一章景物简笔画的认识第一节构图之水平线的运用构图:构图就是将画面中要表现的内容合理的确定位置,有美好的视觉感受。
如果位置布局不合理,则会杂乱无序,表现不出美得效果地平线:地平线是静物画中天地相交的一条水平线。
在画中,地平线的上方代表天空下方代表地面,所以这条线的位置就显得非常重要。
在画面中大致可以有三个位置。
一是地平线在画面的中间,二是地平线在画面的中间偏上,三是地平线在画面的中间偏下。
一般情况下,不采用地平线在画面中间的位置,因为这个位置太居中,画面太呆板。
地平线在画面中偏上或偏下是常采用的位置,但要注意使用的目的,需要表现大地面,采用地平线偏上的位置,需要表现大天空,用地平线偏下的位置。
地平线在画面的中间偏下地平线在画面的中间地平线在画面的中间偏下▲地平线的位置低,表现大面积的天空。
▲地平线的位置高,画面是以地面的景物为主。
思考:如果想表现海上的风景,用那种水平线最为合适?1.观察以上图片:水平线的位置属于所学的那种位置?2.选择你喜欢的图片画一画。
第二节构图的形式-构图是风景简笔画成败的第一个因素,是表达绘画意境和主题的基本手段之一。
在构图上需要进行组合、裁剪、取舍、搬家等,夸大某一些部分,削弱或去掉另一部分。
-画面中,形与线的组织、均衡与节奏都要认真考虑。
构图的形式主要有三种:三角形构图法。
三角形给人以稳定、平静、完整的感觉,是最常见的构图形式。
十字构图多以地平线为横线,以实景及倒影构成十字形。
它在视觉上有严肃、静穆的感觉,在风景画中常用。
“之”字形构图法。
运用“之”字形方法组织画面,能把画面是点推向深度空间,增加画面容量。
另外,还有“U”字形构图法、辐射形构图法等,特点各异,不再赘述。
u型构图法观察图片:看他用了什么构图法?讨论:我们熟知的景物中,那些可以用三角形构图法?哪些可以用十字形构图法?共同交流第三节取景一幅画中要表现的内容往往很多,这时画面的布局就应有主次之分、远近之别。
主体物要突出,放在画面的中间是视觉感比较重要的位置,其他次要的物象可做点缀,放在主体的周围. (如图中的城堡与云,主体是城堡放在中间)取景时要从立意出发,运用构图规律,勾画出适合表现一定情调、境界的画面,来确定画面的主题。
风景简笔画,在于通过风景表现情调,归纳、概括是风景简笔画的重要特点。
美妙的自然景物往往不是十分完美地配置在一起的。
1.取景时,视野要开阔,视线要对景物进行选择。
2.取景时视线要做前后、左右、上下移动,寻找能突出主题的景点,大胆舍去有碍主题的景物3.或采用景物搬移法,将左右、前后的景物做相应的调动安排。
4.如图所示:下图是一张景物图,但是作者大胆的对景物做出了选择,以风车为主体,舍去了天上的云,树枝,向日葵等静物,将前后的树与风车做了位置的设置,突出了图片的主题对比图第四节轻重均衡所谓轻重均衡是指画面上所表现的物象在有主次的同时,还要有虚实关系,以上两幅图片构图在物象上的形与量过于对称,统一就是说,物象的安排要有疏密和轻重之分,使画面均衡。
但不能以形的对称和量的相同来求其对称和平衡,不然画面则会显得呆板,不灵活,没有动感。
构图在物象上的形与量过于分散,不统一第五节立意所谓立意,是指画中所要表现的主题与意境。
景物简笔画中所表现的内容很多,有的是以房屋为主题、有的是以树木、花草为主,不同的主题,所表现出来的效果就不同。
所以要画好景物简笔画,在画之前一定要确定立意。
好的立意要鲜明,构思桥面,艺术感染力强如上图是以建筑为主题,则主要刻画建筑部分,其他则去繁就简,一笔带过,利用构图的技巧合理搭配。
让图片的主题层次明显。
如图所示:明显的可以看出图片主要表现的就是图中的建筑,左侧的树木则一笔带过,简单勾勒。
想要突出树木,想要表现树木就以树木为主,其他的景物则简化或者省略。
左图则是以山为主题,所以以山为主,山中的船只一笔带过,起到点缀的作用。
这张图片则是省略了太多元素,只留下了主题景物,画面就显得单调了。
拓展:观察以下图片,看看图片的主题是什么?练习:选择一张图片,画一画第六节透视问题透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首先要注意视平线所在的位置及相应物体的透视关系,注意近大远小的变化。
画面上视平线的安排是构图的中心问题,视平线的高低决定着是采用平视、俯视还是仰视的构图视向。
远景、中景或近景的安排都由视平线的位置而定。
l)视平线的画法。
当眼睛向前平视时,视平线是一条与画者眼睛等高的水平线。
如在海面上向前平视时,便可看到水平线(海平面的最远处的一条线)和视平线重合。
视平线在画面上代表极远的位置,画一条横线定为视平线,便可分出天和地或水的分界线,然后再画其他的景物。
(2)物象应近大远小。
同样大的物体因远近的位置不同,会在视觉上产生近大远小的透视变化。
作画时,要求画面中的景、物符合近大远小的透视原理。
3)物象应近长远短。
与视平线平行的同样长短的物体,因远近的位置不同,在视觉上感觉愈来愈短,但始终与视平线保持平行关系。
(4)物象应近稀远密。
因远近的位置不同,距离相等的物体在视觉上感觉愈远愈密。
(5)要知道作为远景、中景、近景的题材及如何处理。
视平线以上近高远低第七节景物简笔画的概括与归纳1.景物的概括,就是把复杂的景物概括出基本形。
如大槐树由于他枝繁叶茂,我们就把他概括为圆形的基本符号。
杉树的外形近似三角形,我们就把它概括为三角形的基本符号进行描绘。
2.画法归纳(1)用线表现的画法并在符号上抓住纸条的特征粗线画近景,细线画远景。
(2)用团块表现的画法。
三角形的基本符号表示山峰,团块表示山脉。
大小团块进行组合(3)用点线面结合表示的画法点线面的组合:用曲线形成的面表现树冠,用直线表示地面。
树干用直线表现,树叶用曲线表现,小鸟为点。
第八节简笔画画面的层次大自然辽阔、复杂、多变,可入画的内容广泛、丰富、多样。
整体地观察和作画是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要根据构图和立意,来体现画面的层次。
也就是说要根据画面景物的分布的不同来分不同的层次,基础的分为远景,中景,近景。
根据透视的运用来区分远,中,近所体现的内容构图时,跟句图画的立意,着重体现的部分要按照层次来重点刻画,如,主题在近景部分,则要把近景部分描绘的具体形象,中远景部分则稍做勾勒,起到点缀作用即可画面景物的高低,大小,宽窄要有对比要根据实物景物的大小,高低,宽窄比例进行刻画,不可都按照统一标准。
大小,高低,宽窄的对比会使得画面有层次,主题更分明。
画面里的同一种景物由于远近距离不同应该画出近大远小,近长远短的透视变化第九节景物简笔画的造型与步骤大自然辽阔、复杂、多变,可入画的内容广泛、丰富、多样。
整体地观察和作画是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作画时既要考虑取景、构图、形体结构、各部分比例和透视关系,又要抓关键,突出重点,并由简到繁、由易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