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品检验规程—、总则:1、本规程规定了对生产中卫生纸、纸巾纸最终产品的检验程序;2、质检员在检查时,必须严格按本规程规定程序进行检验;3、后加工车间最终产品的检验,包括:产品外观、产品的数量、码放、制造标识、内容物是否与包装箱相符等指标;4、对于数量不符、码放颠倒、制造标识不清以及内容物与包装不符等现象,质检员应根据问题的轻重、数量的多少,做出相应的处理,同时通知有关人员;5、被判定为不合格的产品,须放在不合格品区,并明确标识,任何人不经允许,不准动用;6、对最终产品的检验方法为抽检,有关产品的抽检方法及数量,照检验规程中的相关规定执行;7、质检员应作好对产品的抽检记录,并妥善保存,以备查阅。
二、抽样方案三、卫生卷纸、纸巾纸检验项目与规程:1、定量检验规程:1.1检验标准:卫生纸14~22g士1g ;纸巾纸16g士1g1.2检验频次:随机检验、注意原纸定量的变化,发现质量问题立即调整。
1.3检验仪器:实验用切纸刀或专用裁样器、天平。
1.4 检验方法:GB/T451.2(1)沿纸幅纵向折叠成1层,然后沿横向切取0.01平方米。
(2)用天平称取试样质量M,结果M*100 ,最终结果以几次试样的平均值为结果。
2、横向吸液高度的检验规程2.1检验标准:不低于30mm2.2仪器与试剂:克列姆试验仪,标尺长度为200毫米,标尺分度值为1毫米,秒表可读至1S,蒸馏水2.3 检验方法:GB/T461.1-2002(1)试样按GB/450采取,将采取的试样切成宽15士0.5伽,长250伽的试样条,纵横向分别为五条。
(2)将试样条平放在玻璃板上,在距一端205毫米划一条与长度方向垂直的直线,如果采用其他浸液深度,则此线距端点距离应相应延长。
然后将试样夹在夹纸器上,使横线与标尺的200毫米刻度对齐。
(3)夹好试样后放下夹纸器的横梁,使纸条垂直插入23士1度的液体中5 毫米,同时开动秒表计时,从而测定出液面沿试样上升一定距离所需时间或定时间内液面上的高度,本规程采用mm /100s计算。
(4)如果液体上升时润湿线倾斜或弯曲,应按平均高度读取结果。
(5)如果试样被弯曲,则可在试样下端悬挂一小夹子,所选用夹子的质量能保证试样垂直插入液体中,而不至于在试样湿润时将他拉长或拉断。
3、抗张指数、伸长率检验规程:3.1检验标准:抗张指数不小于2.0N.m/g;伸长率30-55mm3.2检验仪器:抗张强度试验仪。
3.3 检验方法:GB/T12914-1991(1)取样:按GB/450规定,在距边缘15毫米以内一次切取足够数量的试样,以保证纵横向各有10个有效的数据,试样不允许有任何纸病。
试样两个边应是平直的,其平行度在0.1毫米内,试样宽度为15毫米,试样长度为250毫米。
(2)测试:检验测量机构和记录装置的零位及前后水平,调整上下夹子的距离,将试样夹在夹子内,防止用手接触夹子间的试样面积,试样上施加约98mN 予张力,使试样垂直的夹在夹子内,开始测定,到试样断裂为止,记录抗张强度显示数值,记录断裂时的伸长,每个方向至少测定2条。
(3)结果计算:分别计算每条试样的纵横向平均值,最终结果以各条试样的平均值为结果。
(4)抗张指数则等于读取的抗张强度的数值除以检测试样的定量4、柔软度纵横向平均检验规程:4.1检验标准:柔软度纵横向平均w 250mN4.2要求:狭缝宽5mm4.3仪器:柔软度仪。
4.4测定方法:GB/T8942(1)将采取的纸样折叠成双层,切成100*100毫米见方的试片,分别标明纵横向,各向的尺寸偏差为士0.5毫米。
(2)调整好仪器零点,将试样置于仪器试验台上,并尽可能的使之对称于狭缝,按仪器操作步骤操作,待板状侧头走完全程后,从显示器上读取测量值,然后进行下一个试样的纵横向柔软度,(规定测10片试样)试样的平均数作为最终测试结果。
5、洞眼检验规程5.1检验标准:2mm-5mm< 20 个 > 1.0 mn-2.0 mn K 10 个>2.0mm不许有5.2检验方法:根据GB/T20810-2006中洞眼的测定(1)取单层纸样于眼前迎光观测,按标准规定数取各范围内的洞眼个数,单层、双层、或多层试样每层均测,半透明眼(洞眼间有纤维连接)不予记数。
(2)每份样品测试不少于0.5平米,然后换算成每平方米的洞眼数,计算结果取整数。
6、中包装的检验规程6.1检验标准:中包装热合封口要整齐、结实不许有破损,中包装要打生产日期6.2检验方法:质检员要对待入库的产品进行巡检,用肉眼查看包装物热合封口是否整齐、结实,不许有破损、烫破或烫不牢。
7、偏斜度的检验规程7.1检验标准:偏斜度w 士2mm7.2检验方法:GB/T451.1取纸卷中的两节纸,以其针孔线对折,用尺子量取两节纸边端的差距,偏差不得超过士2 mm。
8卫生卷纸菌落总数的检验规程8.1检验标准:细菌菌落总数w 200CFU/g8.2仪器:天平、超净化工作台、恒温箱、剪刀、移液管、平皿8.3检验方法:GB15979(1)在超净化工作台上,拆开卫生纸的外包装,用无菌刀沿轴横向切开数刀,用无菌剪刀去掉外层的5层,并各剪去30 m宽的两边,取中间的样品,用同样的方法剪成5 mx5 m左右的方块,放在已消毒的天平上,称取试样10克,倒入盛有100ml无菌的生理盐水的锥形瓶中,充分摇动10min 至悬浮液不再含有纤维团块,制成1:10的悬浮液。
(2)取制成的悬浮液上层的清夜3ml分别接种于3个培养皿中,然后在每个培养皿中倒入冷却至45oC的培养基15—20ml,立即摇动各培养皿使纤维分散,以达到培养基与纤维均匀分布,以便准确计算菌落数。
(3)接种后的培养皿,水平的放在超净化工作台上,使其凝固,然后颠倒过来放入保温箱中,在37 士1oC条件下保温培养24小时。
(4)检查有菌落生长的培养皿,可将培养皿背面划成几等分用肉眼观察,并用10—15倍的放大镜复查,看有无遗漏,记下菌落数量和稀释度,如果全部菌落计数为10个,那么菌落总数就是100个。
9、横向抗张指数的检验(适用于纸巾纸):1.1检验标准:>2.0Nm/g1.2检验方法:GB/T453(1)横向切取宽15mm,长约250mm的试样10个。
(2)调解仪器的各部件,使夹距控制在100mm。
(3)将试样夹在上夹头上,调节试样至平行,拧紧上夹头,取纸样于下夹头,用手往试样上施加98mN预张力,然后加紧下夹头,使试样垂直地夹在两夹子中间,即可进行测试。
读取断裂时的抗张强度的有效数字。
如纸条在夹头内部或距夹口10mm以内断裂时该数据丢弃不计。
(4)抗张指数则等于读取的抗张强度的数值除以检测试样的定量10.白度检验规程:10 .1检验标准:卫生纸(81%-85%);纸巾纸(8 0 %—9 0 %)10.2检验方法:GB/T797410.3仪器:反射光度计(白度计)10.4试样的制备:(1)样品需要保持平整,不皱不折,避免日光照射,防止温度波动以及其他有害影响。
手模会影响纸样的化学、物理、光学、纸表面及其他特性。
(3)从成品卷纸上取不低于2 0层的卫生纸,其总厚度应达到发射因数不再随试片层数的增加而提高的程度。
10.5测定方法:(1)用标准黑筒和工作标准白板校准仪器。
(2)从试样叠上取下保护层,测试最上面一层试样的R457反射因数Rf 值,读数精确至0.1%,取下最上面一层试样放在纸叠底部。
然后用同样方法重复测试另一面。
10.6结果:根据需要求出正反面Rf平均值,作为该试样的白度值R457精确至0.1%。
11、水分检验规程:11.1检验标准:(7 % -10 %)11.2检验方法:GB/T46211.3仪器:(1)天平:感量0.01g、干燥器(2)烘箱:温度可控制在105±2° C11.4测定方法:(1)每隔8小时随机抽取卫生纸样不低于10g装入塑料袋内密封好,到检验室后立即取出称重,置于105± 2° C的烘箱中烘干,当烘干结束后立即移入干燥器中,冷却30分钟称重,重复上述操作,直至两次称量相差不大于原试样重的0.1 %时,即可认为达到恒重。
(3)结果计算:水分X= (m-m1) /m*100%注:m—试样烘干前的质量gm1—试样烘干后的质量g o12、尘埃度检验规程:12.1检验标准:0.2mm1.0mm< 50 > 1.0 mm-2.0 mm?v2 个>2.0 mrf不应有12.2检验方法:GB/T1541尘埃度定义:每平方米的纸和纸板上,以具有一定面积的的尘埃的个数表示或以每平方米面积的纸或纸板上尘埃的等值面积表示。
12.3仪器:尘埃度扫描仪。
.3取样:取成品层试样长250mm宽按成品层取2份。
12.4检测步骤:(1)打开扫描仪盖将一份试样放在文稿台左上角上,合上盖子,打开Autospec 系统,单击建立新建文件,测量模板选择新闻纸反射400Dpl,输入测试名称卫生纸,确定、开始预览、扫描、统计扫描尘埃面积mm2。
(2)然后用同样的方法测试试试样另一面,累计两面尘埃的面积总数,按上述步骤测定另一份试样。
12.5结果计算:计算出每一份试样正反面每组尘埃的面积,将2份试样合算,然后换算成每平方米的试样上尘埃的面积,计算结果取整数。
13、纵向湿抗张强度的检验规程:(适用于纸巾纸)13.1检验标准:》10.02.2仪器:烘箱。
13.2检验方法:GB/T465.2(1)调解仪器的各部件,使夹距控制在100mm。
(2)按纵向切样试样测试前放在80士1oC的烘箱中烘30min,,热处理后的纸条双手持其两端,只使中间部分浸水,润湿后立即取出,用滤纸吸除表面多余的水分,马上测试,可双层或多层(视压花层数)测试,然后换算成单层测试值取10个有效测定值,以湿抗张强度的平均值表示结果。
四、包装重量抽检成品的包装重量应符合《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附表2。
检验员每批在生产线随机均匀抽检6袋,若每袋重量均符合要求,可视为批合格,否则,应自两倍量继续抽检,若仍不合格,应返工重新秤重,直至合格。
五、检验记录1、实施检验的检验员应认真填写检验分析报告,报告中所填数据应真实可信。
2、检验员根据检验结果做出检验结论,并记录于检验报告中。
3、检验报告必须有检验员的签字方可生效。
4、检验分析报告由生产技术部负责保存,保存期为三年。
六、检验结论的处置1、检验员应做好检验记录,填写检验分析报告。
2、检验结论为合格(品)批时,检验员在检验分析报告上签字。
3、检验结论为不合格(品)批时,执行《不合格品控制程序》:a)检验员应记录不合格(品)批现象,对不合格品进行统计,必要时, 报告技术人员分析产生原因,采取纠正措施。
b)对不合格品,品管部通知生产调度安排车间进行返工,并对返工后的成品进行复检附表1:成品检测原始记录附表2:允许短缺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