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

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

为什么电炉丝热的发红, 而导线却几乎不发热?
猜想: 电流的热效应与哪些因素有关? ……
电阻、电流、通电时间
制定计划,进行试验:
1.提出问题:怎样判断产生的热量的多少? 要研究电热跟电阻的关系,还要控制什么不 变?电路应该怎样设计? 2.提出问题: 怎样探究电热跟电流的关系?应控制什么不 变?电路怎样设计?
柱上升稳定后再读,而且两只温度计同时 读. • 本实验应用的探究方法有控制变量法和 转换法.
焦耳 (1818-1889)
英国物理学家,一生致力于 实验研究。用近40年的时间 做400多次实验,研究热和 功的关系。根据所测量电流 通过电阻放出的热量,提出 了焦耳定律。
焦耳定律
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 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
公式: Q = I ² R t
焦耳定律 意义:热量 电流 电阻 时间
单位: J A Ω S
焦耳定律的理论推导
电流通过导体时,如果消耗电能全部转化为热,而没有 同时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那么,电流产生的热量Q就等于 消耗的电能W。
3.提出问题:怎样探究电热与通电时间的关系?
实验装置如下图
记录表格
序 电流 电阻(Ω) 号 (A) 1 0.2 R甲=10
2 0.2 R乙=5
3 0.4 R甲=10
4 0.2 R乙=5
通电时间 煤油温变 (min) 化(℃)
5
5
5
2.5
5
20
10
10
分析论证:
(1)比较1与2可知,在电流相同、通电时间相 同时,导体的电阻越大,产生的热量越多;
四、说教学设计
• 1.复习: • 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欧姆定
律,电功,电功率的内容和数学表达式.这一块 由学生代表领导学生展示完成.
(I=I1=I2,U=U1+U2,R=R1+R2
I=I1+I2,U=U1=U2,1/R=1/R1+1/R2,I=U/ R
• 设计意图:熟悉前面学过的内容;培养学生的 组织能力,语言能力 .
灯泡发光一段时间后,用手 触摸灯泡,有什么感觉?
微机的主机上都装有一台 电风扇,它起什么作用?
电流的热效应
导体中有电流通过的时候,导体要 发热,这种现象叫做电流的热效应。
利用电流做功将电能转化为内能的 装置,统称为电热器。
用电器在工作 时都会发热, 它们发热时有 什么规律?
电炉丝和导线通过的电流 相同。
• 现有知识水平:
• 学生们对生活中的热现象司空见惯, 不用刻意的观察,就已经有了一定 的生活经验。但是我带的两个班由 于女生多,他们对前面的欧姆定律,串 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电阻的特点时 有混淆,对电功.电功率的掌握一部分 学生还有欠缺.
二、说学情
• 能力水平:
• 通过一年多的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实验 探究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已经接 触过几种探究实验的方法,尤其是控制变 量法和转换法.但是由于我们两个班的女 生较多,所以他们的动手能力还有待进一 步提高. 不会用规范、科学的语言把所获 得的认识上升为科学概念表达出来 。应 用现有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还需 要进一步培养.
2.电流的热效应在物理中的规律表现为焦 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跟电流 的平方成正比,跟导体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 间成正比.
教材分析
二.电流的热效应在初中教材中的地位 电流的热效应是初中物理中继串并联电 路电流,电压,电阻的特点;欧姆定律后的 又一个基础规律.焦耳定律是电能和热能 转化的体现,本节在电学中是重要的概念 之一.学生学好这节知识是非常有必要的, 同时也是学生升入高中打好了结实的基 础
三、教学模式
• 这是一节实验课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时使用实 验法.讨论法.讲解法想结合的综合教学方法. 体现学生为主题的教学思想使用多媒体课件, 增加课堂的直观性和趣味性,提高教学效率. 在学法方面,采用资料搜集法,自主学习、 合作交流、 个人展示、等.培养学生的自主学 习、团结协作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另 外培养学生知识联系实际,注意观察的学习习 惯.
教学模式
• 学生实验过程 采用合作探究模式培养学 生合作意识.
• 实验结论由学生分析讨论得出体现课堂 以学生为主体原则.
• 焦耳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及变形由学生展 示以培养学生自信心为原则.
• 焦耳热的应用与预防由学生讨论得出培 养学生动手动脑的原则.
四、说教学设计
• 1.复习 (3分钟) 2.情景引入 (2分钟) 3.实验探究 (20分钟) 4.焦耳定律(5分钟) 5.电流热效应的应用与 控制(5分钟) • 6.课堂小结 • 7.检测训练(5分钟)
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 13.4电流的热效应 (说课)
安边中学 孙萍
2014.11
说课稿
教材分析
说资源开发
学情分析
说评价
电流的热效应 说教学模式
说板书 说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一.电流的热效应的内容
1.电流的热效应是:电流通过导体时,导体会 发热,这种现象叫做电流的热效应.它与电流 的磁效应,电流的化学效应一起构成电流的 三大效应.
(2)比较1与3可知,在导体电阻相同、通电时 间相同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产生的热 量越多。
(3)比较2与4可知,在导体电阻相同、电流相 同时,通电时间越长,产生的热量越多。
教学设计
• 注意事项: • 做实验时要选择两只完全相同的烧瓶所
装煤油的质量一定相同. • 读取温度计示数时一定要等温度计内液

教材分析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电流的热效应; 2、知道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
的热量和电流、电阻及通电 时间的定量关系; 3、掌握焦耳定律的内容及其 数学表达式;
教材分析教电阻、通过导体的电流和通电 时间的关系,培养学生设计实验、 分析现象、得出结论等科学探究能 力。 • 2、通过实验探究,进一步学习控制 变量法的科学研究方法。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培养 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 重点:知道电流通过导体所产生的热量与 哪些因素有关;会写焦耳定律的公式并会计 算电热。
• 难点:实验推导焦耳定律 。
二说学情
思维水平: 九年级7.8班的学生 主动积极,
思维灵活,有一定的生活经验, 经过一年多的物理学习,已掌握 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合作学习 的能力有较大提高。
二、说学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