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参与式教师培训---作用与意义

参与式教师培训---作用与意义


更多地关注学生通过本学科课程 内容的学习在知识与技能、过程 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 的发展。
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区别(2)
教学大纲
课程标准
更多地关注教师的教学 既关注教师的教学、更关注
行为。
学生的学习。
内体刚现容性了的。原表则述性方、式规更定多性地、内了容指的导表性述、方启式 发更 性多 、地 弹体 性现 。
重于泰山,轻于鸿毛。16:59:4016:59: 4016:59Tuesday, November 24, 2020
不可麻痹大意,要防微杜渐。20.11.2420.11.2416:59:4016: 59:40November 24, 2020
加强自身建设,增强个人的休养。2020年11月24日 下午4时 59分20.11.2420.11.24
➢ 要求学生每一学年在所有学习领域都获得一 定学分,既防止学生过早偏“领域”,又避 免并学科目过多,奠定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
2.关于科目
• 各学习领域由若干科目组成,包括语文、
数学、外语(英语、日语、俄语等)、政 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个科目;
(2)基 础 性
强调掌握必需的经典知识及灵活运用的能 力;注重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旺盛 的求知欲、积极的探索精神、坚持真理的 态度;注重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高中课程内容既要进一步提升所有学生的 共同基础,同时更应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奠定不同基础。
6
选修I学分 选修II学分
国家为满足 学校根据当
学生的兴趣、 爱好和未来 发展的需要,
地社会、经 济、科技、
在共同必修 文化以及自
的基础上, 身条件开设,
各科课程标 供学生选择。
准设置若干
选修模块,
供学生选择。
➢ 每学年52周,其中教学时间40周,社会实践1 周,假期(包括寒暑假、节假日和农忙假)11 周。
• 新课程设置八个学习领域:
语言与文学 人文与社会 体育与健康 综合实践活动
数学 科学 技术 艺术
• 每一个领域由课程价值相近
的若干科目组成;
设置学习领域
➢ 更好地反映了现代科学综合化的趋势, 有利于在学习领域的视野下研制各科课程标 准,指导教师教学,防止陷入学科本位;
➢ 有利于整体规划课程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 素养,体现对高中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
让我们携起手来吧, 期待着明天的艳阳冉冉升起 ……
踏实,奋斗,坚持,专业,努力成就 未来。20.11.2420.11.24Tues day, November 24, 2020
弄虚作假要不得,踏实肯干第一名。16:59:4016:59: 4016:5911/24/2020 4:59:40 PM
安全象只弓,不拉它就松,要想保安 全,常 把弓弦 绷。20.11.2416:59:4016:59Nov-2024-Nov-20
案例:数 学
构建共同基础,提供发展平台; 提供多样化的课程,满足学生选择的需要; 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 注重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注重反映数学本质,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 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 建立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
3.关于“课程目标”
各科课程标准依据普通高中教育的性质, 并结合本学科的特点,确立了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 课程目标。把过程与方法作为课程目标的 自然组成部分是《标准》的突出特点。
• 总学分达到144方可毕业。
四.感受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 写、教学、评估和 考试命题的依据,
是国家管理和评价 教育质量的基础性 文件。
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区别(1)
教学大纲
课程标准
针对学科,规定了教学的具 针对学生,明确该学段学生应达 体内容、顺序及其要求。 到的基本要求。
更多地关注学生在学科的知 识、技能方面应该达到的要 求。
1.关于“课程性质”
各学科课程标准都力图从本学科 在高中课程中所具有的独特的教育价 值和不可替代性来描述本学科的课程 性质。
案例:音 乐
➢ 通过音乐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音乐的美 和蕴涵于其中的丰富情感,进而产生强烈的情 绪反应和情感体验;
➢ 通过丰富多样的音乐实践活动,激活学生的表 现和创作冲动,既有助于展现他们的个性和创 造才能,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共同参与的群体意 识和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
➢ 学习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国民族音乐,有 助于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文化;
➢ 学习丰富多彩的世界各民族音乐,拓展音乐文 化视野,有益于学生对不同文化的理解与尊重。
2.关于“课程的基本理念”
各学科课程标准中“课程的基本理念” 部分,试图从功能、内容、结构、教 与学、评价等几方面,根据各学科的 自身特点具体阐述改革的基本追求, 使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得到 具体落实。
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框架结构比较

前言 课程目标 内容标准
实施建议
程 标准
课程性质 课程基本理念 课程设计思路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分必修和选修(有案例)
教学建议 评价建议 教材编写建议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教 学大纲
教学目的
教学内容的确定和安排 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教学测试和评估
追求卓越,让自己更好,向上而生。2020年11月24日星期 二下午4时59分 40秒16:59:4020.11.24
严格把控质量关,让生产更加有保障 。2020年11月 下午4时 59分20.11.2416:59November 24, 2020
重规矩,严要求,少危险。2020年11月24日 星期二4时59分 40秒16:59:4024 November 2020
好的事情马上就会到来,一切都是最 好的安 排。下 午4时59分40秒 下午4时59分16:59:4020.11.24
每天都是美好的一天,新的一天开启 。20.11.2420.11.2416: 5916:59:4016: 59:40Nov-20
务实,奋斗,成就,成功。2020年11月24日 星期二4时59分 40秒T uesday, November 24, 2020
业发展的基本制度
问题:如何建立课程改革与教师成长的 相互促进机制?
六.新课程改革中的校本课程开发
1.校本课程开发的起点: 本校的实际与问题
2.校本课程开发的关键: 呈现的方式与特色
3.校本课程开发的展望: 开放的群体与校园
我们的共同追求:

使每一位学生成功!

使每一位教师成功!
➢ 使每一所学校成功!
➢ 教师成长的关键要素
• 学生时代的经验 • 在职培训 • 自身的教学经验与反思 • 和同事的日常交流 • 有组织的专业活动
1.目标 使研究成为每一位教师的职业特征 2.关键 问题来源于教师的日常教学过程 教师是教学研究的主体 目的在于解决教学实际问题
3. 核心要素
教师个体 教师同伴 专业人员
▪ 学生每学年应参加1周社会实践, 可获得2学分;三年内参加不少 于10个工作日的社区服务并持 有相关证明,可获得2学分;
学生毕业的学分要求
• 学生每学年在每个学习领域都必须修
得一定学分;
• 三年中获得116个必修学分(包括研
究性学习活动15学分,社区服务2学 分,社会实践6学分),并在选修Ⅱ 中至少获得6学分;
(3)选 择 性
为适应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满 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方案在保证 每个学生达到共同基础的前提下,各 学科分层次、分类别设计了多样的、 可供不同发展潜能学生选择的课程内 容,以满足学生对课程的不同需求。
5.各科目内容结构示例
必修 模块
物理 1
物理 2
系列3 系列2 系列1
选修 系列
➢ 每个模块通常为36学时,学生学习并通过考核, 可获得2学分(其中体育与健康、艺术、音乐、 美术原则上每个模块为18学时,相当于1学 分),学分由学校认定;
▪ 研究性学习活动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三年 共计15学分,每学年宜相对集中地安排课时。 设置研究性学习活动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 经济、科技和生活中的问题,通过自主探究、 亲身实践的过程综合地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 决问题,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 学素养。
语文
语语 语语 语
必修 文 文 文 文 文
1
2
3
4
5
文化论著研读
语言文字应用
诗小 新
选修 系列
歌说 闻 与与 与
散戏 传
文剧 记
物理B2 物理B1
物理C4 物理C3 物理C2 物理C1
物理A2 物理A1
物理D5 物理D4 物理D3 物理D2 物理D1
选修
必修 共同必

五.校本教研制度
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是我国教 育教学领域的基本制度
➢ 每一个模块都有对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 学习方式的要求与建议;
➢ 每个模块通常为36学时。
模块的设置
➢ 有利于解决学校科目设置相对稳定与 现代科学迅猛发展的矛盾;
➢ 有利于学校充分利用教师、场地、设 备等资源,提供丰富多样的课程,为 学校有特色的发展创造条件;
➢ 有利于学校灵活安排课程,学生自主 选择、及时调整课程,形成有个性的 课程修习计划。
• 技术、艺术是新增设的科目;
• 艺术与音乐、美术并行设置,供学校选用;
• 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开设多种外语。
3.关于模块
➢ 每一科目由若干模块组成;
➢ 模块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反映了学科内 在的逻辑联系;每一个模块都有明确的 教育目标,并围绕某一特定内容,整合 学生经验和相关内容,构成相对完整的 学习单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