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总公司岳麓大道K1+600——K3+040南北辅道边坡支护工程专项施工方案湖南省建四公司2012年07月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总公司岳麓大道K1+600——K3+040南北辅道边坡支护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编写审核:审批湖南省建四公司2012年7月25日目录一、工程概况 (1)二、编制依据 (1)三、施工方案 (2)3.1 施工部署 (2)3.2 施工准备 (4)3.3 主要施工方法、工艺及流程 (5)3.3.1 锚杆施工工艺及技术要点 (5)3.3.2 三维网喷播植草护坡施工工艺及技术要点 (7)3.3.3 网格梁及基础梁施工工艺及技术要点 (8)3.3.4 土钉墙施工工艺及技术要点 (10)3.3.5 泄水孔的安装 (13)四、施工进度计划 (14)4. 1 工期总目标 (14)4.2 进度计划 (14)五保证质量措施 (14)5.1 质量目标 (14)5.2 各分项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14)5.2.1 测量 (14)5.2.2 锚杆、土钉 (15)5.2.3 砼喷射 (15)六保证安全措施 (15)6.1 安全目标 (15)6.2 安全管理措施 (16)6.3 安全技术措施 (16)七主要材料、构件用量计划 (18)岳麓大道K1+600——K3+040南北辅道边坡支护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拟建岳麓大道K1+600——K3+040南北辅道边坡位于长沙市岳麓大道两侧,由于建设辅道建设需要,对两侧山体切方,形成多个高边坡。
我项目部受湖南省建四公司委托,对其中3个边坡进行支护施工,该3个边坡分别位于岳麓大道K2+200北辅道附近北侧(1#边坡)、K2+420北辅道附近北侧(2#边坡)及K2+650南辅道附近南侧(3#边坡)。
边坡支护总段长约400m,支护面积约6000㎡。
本边坡工程为永久性支护,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10年。
二、编制依据1、长沙市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岳麓大道西延线(三环-黄桥大道)辅道道路工程施工图》;2、选用规范1)、《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4)、《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6)、《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7)、《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98)8)、《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J220-2002)9)、《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10)、适用于本工程的国家其它现行规范、规程等。
三、施工方案3.1 施工部署3.1.1 施工目标施工部署原则:项目实行目标管理,利用先进技术,精心组织,精心施工,优质、高速、低耗完成本工程。
质量目标:保证工程验收合格。
工期目标:确保 100 天完工安全生产目标:杜绝重大伤亡死亡设备隐患火灾事故,把各种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文明施工目标:执行现场目标化管理,创一流文明施工现场。
服务目标:与各方密切配合,为施工创造条件,使业主满意。
3.1.2 工程范围及工程量本边坡支护工程共涉及3个边坡,分别为岳麓大道K2+200北辅道附近北侧(1#边坡)、K2+420北辅道附近北侧(2#边坡)及K2+650南辅道附近南侧(3#边坡),支护形式为锚杆网格梁支护,土钉喷锚支护及三维网喷播植草防护,主要工程量如下:K2+200北辅道附近北侧(1#边坡)锚杆(2Φ22):约4000m网格梁(300×300):约2300m基础梁(500×1000):约150m三维网喷播植草防护:约2000㎡土钉(1Φ22):约1000m喷射混凝土(厚100mm):约800㎡K2+420北辅道附近北侧(2#边坡)锚杆(2Φ22):约4700m网格梁(300×300):约2600m基础梁(500×1000):约180m三维网喷播植草防护:约2300㎡土钉(1Φ22):约1300m喷射混凝土(厚100mm):约900㎡K2+650南辅道附近南侧(3#边坡)锚杆(2Φ22):约2000m网格梁(300×300):约1000m基础梁(500×1000):约80m三维网喷播植草防护:约1000㎡土钉(1Φ22):约900m喷射混凝土(厚100mm):约700㎡3.1.3 总体方案根据工程范围、工程量及现场实际情况,拟计划3个边坡按序施工,每个边坡施工安排总体分三阶段进行,安排如下:第一阶段:主要完成前期准备工作以及搭设施工平台。
第二阶段:按逆作法从上至小,分级施工土钉及锚杆,带锚杆、土钉达到强度,检验合格后进入下一施工阶段。
第三阶段:锚杆支护面铺设三维土工网后施工格构梁及基础梁,同时土钉支护面喷射混凝土。
3.2 施工准备3.2.1 技术准备在接到施工图纸后,技术、施工人员,认真熟悉图纸,技术部门负责组织好图纸会审,发现问题及时提出,在开工前办好工程恰商,同时确定好各工序的做法、材料规格,为加工定货创造条件。
3.2.2 现场准备3.2.2.1 规划现场布置方案,设置设备、物资器材、临时设施等。
3.2.2.2 抓好施工现场的水、电布置与接通工作,搭好生产、生活设施,做好排水明沟,落实生产技术准备工作。
3.2.2.3 现场供电从甲方指定的配电柜电度表后分出电缆,在每个边坡场地分别布置1个主配电柜,然后从主柜后搭接到各临时用电点分配电柜。
然后从分配电柜接入用电设备。
总用电容量:根据施工工艺流程,锚杆、土钉施工同步进行时为最大用电量,各用电设备额定功率如下:3.2.3生产设施规划土钉、锚孔成孔设备:采用长沙探矿机械厂生产的ZGF-100气动潜孔钻机及GY-100专业锚杆钻机施工。
3.2.4 钢筋加工本工程钢筋的制作成型均在各边坡坡底拟建辅道场地的钢筋加工棚内进行,钢筋加工棚内布置电焊机、切断机等钢筋加工设备,并做好钢筋防腐工作.3.2.5 办公生活设施规划由于本工程工期紧、施工人员人数众多且时间集中,施工场地有限,故办公室及民工宿舍均采用在场地附近租住民房。
3.2.6 施工协调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确保施工顺利进行,服从公安、城管、环卫等政府部门的安排,认真处理好与周边单位、居民的关系,减少外来干扰,把主要精力投入施工,决不能因外界矛盾而影响施工,及时协调各班组之间可能出现的矛盾,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3.3 主要施工方法、工艺及流程由于本边坡支护工程涉及3个边坡,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拟按先后顺序分别进行该3个边坡的支护施工,施工顺序为2#边坡——3#边坡——1#边坡,各边坡施工内容、工艺流程基本一致,分别为:锚杆、格构梁及基础梁、三维网、土钉墙。
3.3.1 锚杆施工工艺及技术要点1、施工工艺流程测量放线→搭设施工平台→锚杆定位→设备就位→造孔→锚杆制作安装→锚杆注浆→候凝→锚杆验收试验。
2、技术要点2.1 造孔造孔是锚固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如果造孔质量差,会直接影响锚杆的安装和水泥浆的灌注质量,进而影响到锚杆锚固力,使锚杆达不到设计要求,因此,成孔必须严格按设计和施工规范施工。
1)施工前,技术人员必须按照进场钻机的数量,下达施工任务。
2)设备的选择采用ZGF-100气动潜孔锤钻机成孔,钻孔直径φ160。
3)设备就位及安装调试根据测量人员给定的钻孔位置及锚杆的倾角进行钻机就位,开钻前还需对钻机安装进行复测检查,以确保安装、就位准确。
4 )钻进参数转速、钻压等钻进参数根据地层情况不同确定。
5)偏差要求①锚杆孔定位偏差≤20mm;②锚杆孔偏斜度≤5%;③钻孔深度超过锚杆设计长度≥500mm;④沉渣清理,保证孔内沉渣合符要求,锚杆孔畅通;2.2 锚杆的制作与安放锚杆的制作:严格按设计及相关规范制作,按设计图设置对中支架,杆体材料必须经过严格的质量检验、校直、除锈。
钢筋的焊接严格按设计及相关规范制作。
并按照设计要求焊接对中支架,锚杆的安装:严格按设计及相关规范安装,同时遵守以下规定:1)按设计要求采购锚杆,钢筋进入制作场地后,进行外观检查,钢材无锈蚀、损伤等,并按要求取样进行有关实验合格后,经监理工程师同意方可用于锚杆加工。
2)锚杆下料长度取设计锚杆长度加1.0m,下料前对锚固段进行除锈工作。
3)锚杆预留空口长度>1.0米,用于锚杆的试验及与网格梁的连接。
2.3 注浆锚杆安装完毕经现场工程师检查确认后即可进行注浆,否则需要进行处理,直到满足要求,锚杆注浆材料选用PO32.5纯水泥浆,水泥浆标号为M25,施工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配合比制备浆液,并根据实际情况在浆液中添加速凝剂。
锚杆一次灌浆成形,灌浆压力>0.8MPa,连续缓慢灌注浆液,当灌浆量大于理论吸浆量,回浆量比重不小于进浆量,且稳定10min,孔内不再吸浆,即进、排浆量一致,且孔口留出水泥浆,注浆结束。
2.4 锚杆质量控制1)锚杆孔径允许误差±2mm,2)钻孔深度超过设计锚杆长度不小于500mm,钻孔完成后利用空压机将孔内渣土运出孔外,保证钻孔通畅,3)安放锚杆要保证锚杆孔壁有不少于2cm的注浆厚度,锚杆安放要平直,位于锚孔中央。
4)锚固段注浆,水泥选用PO.32.5普通硅酸盐水泥,搅拌水泥浆应均匀,使用时不得有沉淀。
5)严格控制加水量和水灰比,水灰比按设计要求控制在0.45-0.50。
6)锚杆达到强度,并进行锚杆验收试验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工序。
3.3.2 三维网喷播植草护坡施工工艺及技术要点三维网喷播植草护坡应在锚杆施工完成后进行,并与网格梁交替施工。
1、施工工艺流程坡面整平→铺设三维网→施工网格梁→喷播→覆盖→造孔→养护。
2、技术要点2.1 坡面整平将边坡上杂石碎物清理干净,将低洼处回填夯实平整,确保坡面平顺。
2.2 铺设三维网⑴铺设: 将三维植被网沿坡面由上至下铺于坡面上,网与坡面之间保持平顺结合。
⑵预埋: 三维网铺于坡顶时需延伸50cm,埋于土中并压实。
⑶锚固: 将三维网自下而上用φ8的U型钢筋将三维网固定,U型钢筋长约47cm,宽约8mm,U型钢筋间距约1.5~2.5m,中间用8﹟U型铁钉或竹钉进行辅助固定。
⑷覆土: 三维植被网铺设完毕,将泥土均匀覆盖于三维植被网上,将网包覆盖住,直至不出现空包,确保三维植被网上泥土厚度不小于70mm。
然后将肥料、生长素、粘固剂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施洒于表层。
(肥料拟采用配比为氮:磷:钾=15:15:15或氮:磷:钾=10:8:7的复合肥及含N有机质,肥量约为30~50g/㎡。
)2.3.喷播覆土回填完毕,进行液压喷播,即将草籽(按每平方25克左右喷播)和促使其生长的附着剂、木纤维、肥料、生长素、保湿剂及水按一定比例混合搅拌,形成均匀混合液,通过液压喷播机均匀喷洒于坡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