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测试题(选自湖南091011学考)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测试题(选自湖南091011学考)

必修3测试题(选自09、10、11学考)一、选择题1.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它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A.血浆 B.组织液 C.淋巴 D.细胞内液2.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A.体液调节 B.神经调节C.免疫调节 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3.人体内,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特点是() A.单向 B.双向 C.单向或双向 D.不能确定4.右图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示意图,①代表的激素名称是()A.促甲状腺激素B.胰岛素C.胰高血糖素D.性激素5.人类特有的言语区位于()A.下丘脑 B.脑干C.小脑 D.大脑皮层6.有关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错误的是()7.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的细胞主要是()A.红细胞 B.淋巴细胞 C.肌肉细胞 D.血小板8.为使未成熟的香蕉尽快成熟,可用下列哪种植物激素处理()A.赤霉素 B.细胞分裂素 C.脱落酸 D.乙烯9.下列哪项不.是种群的数量特征() A.种群密度 B.出生率和死亡率C.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D.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10.能正确反映理想条件下种群增长的曲线是()11.在生态系统中,碳元素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循环的主要形式是()A.二氧化碳 B.碳酸盐 C.碳酸 D.葡萄糖12.森林中的鸟类有垂直分层现象,这主要与下列哪一因素有关() A.光照强度 B.温度 C.食物种类 D.湿度13.光裸岩地上的群落演替过程中,最先出现的是()A.地衣阶段 B.苔藓阶段C.草本阶段 D.灌木阶段和森林阶段14.孔雀开屏属于哪类信息()A.物理信息 B.化学信息 C.行为信息 D.营养信息15.下列哪项不.属于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A.减少人均耕地 B.增加燃料需求 C.减弱温室效应 D.破坏生态环境16.为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下列措施不.正确的是()A.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应该适度 B.要控制对生态系统的干扰程度C.掠夺性开发生态资源,发展经济 D.人工建造“生态屏障”17.芦苇是一种重要的造纸原料,这是利用了生物多样性的() A.间接价值 B.直接价值 C.潜在价值 D.不能确定18.人体内环境不包括A.淋巴 B.组织液 C.血浆 D.细胞内液19.某生物兴趣小组用五点取样的方法,调查学校周围一片草地上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下表是所获得的一组数据,据此可估算出该片草地上蒲公英的种群密度是A.3株/m2 B.4.2株/m2 C.5株/m2 D.6株/m220.糖尿病在现代社会中的发病率越来越高。

糖尿病的治疗必须以饮食控制、运动治疗为前提,在此基础上,可以适当使用下列哪种激素治疗A.胰岛素 B.胰高血糖素 C.性激素 D.生长激素21.与激素调节相比,高等动物神经调节的速度A.较快 B.较慢 C.相等 D.不确定22.下列不属于免疫细胞的是A.吞噬细胞 B.T细胞C.B细胞 D.精子23.下列哪种状况下,胚芽鞘将向光弯曲生长24.下图是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某种植物插条生根的实验结果,其中能反映出促进生根效果最好的是25.下列哪种物质不是植物激素A.纤维素 B.细胞分裂素 C.生长素 D.赤霉素26.下列有关人体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A.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B.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C.稳态遭到破坏时,可导致疾病发生D.稳态是指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绝对不变27.下图表示种群年龄组成的三种类型,其中属于增长型的是A.甲和乙 B.甲 C.乙 D.丙28.能正确反映自然界资源、空间等有限条件下种群增长的曲线是29.大多数生物群落在空间上有垂直分层现象,称为群落的垂直结构。

引起森林群落中植物垂直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是A.温度 B.光照 C.湿度 D.土壤pH 30.下列不属于生态演替的是A.人们在地震后的废墟上重建家园 B.湖泊因泥沙淤积而成沼泽长出植物C.弃耕的农田逐渐长出杂草 D.过量砍伐的森林重新长出林木31.狗以尿液标记自己的领地。

尿液传递的信息属于A.物理信息 B.化学信息 C.行为信息 D.电子信息32.以下生态系统中,自我调节能力最强的是A.荒漠生态系统 B.森林生态系统 C.苔原生态系统 D.农田生态系统33.下列哪项不是人口过度增长所造成的影响A.粮食匮乏 B.能源紧缺 C.人均耕地面积减少D.地震频发34.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

在对待地球家园的问题上,科学的态度是A.自然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B.人类不能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只能保护自然资源C.先发展经济,后治理环境D.正确处理人与资源和环境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35.不属于生物多样性内容的是A.基因多样性 B.元素多样性 C.物种多样性D.生态系统多样性36.下图是某同学建构的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

图中方框内应该是A.内环境B.大脑C.脊髓D.肌肉37.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无限的B.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网络C.维持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D.维持稳态需要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38.神经纤维受刺激时,下列哪项能表示受刺激部位(箭头处)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变化39.醉酒驾驶是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饮酒过量的人常常表现为走路不稳,动作失衡,与此密切相关的结构是A.小脑B.心脏C.肺D.肾40.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的作用时间A.短暂B.比较长C.一样长D.不确定41.下列组织细胞中,属于免疫细胞的是A.红细胞B.神经细胞 C.肌肉细胞D.效应T细胞42.某果农给果树误喷了一种植物激素,结果造成树叶大量脱落。

他喷洒的激素最可能是A.赤霉素B.乙烯C.脱落酸D.细胞分裂素43.如右图所示,一段时间后,小麦胚芽鞘将A.停止生长B.直立生长C.弯向光源(小孔)生长 D.背向光源(小孔)生长44.下列哪项不属于种群的数量特征A.种群密度B.物种丰富度C.迁入率和迁出率D.年龄组成45.棉农适时摘除棉花的顶芽,解除顶端优势以提高产量。

顶端优势主要是下列哪种植物激素作用的结果A.乙烯B.生长素C.细胞分裂素D.脱落酸46.右下图是生态学家高斯在一次大草履虫培养实验中绘制的种群增长曲线。

由图可知,该次实验中草履虫种群的环境容纳量(K值)为A.100个B.200个C.250个D.375个47.某森林中栖息着多种鸟类,它们栖息在不同层次。

这种现象主要与下列哪一因素有关A.光照强度 B.食物种类C.温度D.人类活动48.在裸岩的群落演替过程中,若条件适宜,最终能演替到的阶段是A.地衣阶段 B.苔藓阶段 C.灌木阶段 D.森林阶段49.生物防治中,人们常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有害动物,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

信息素属于 A.物理信息 B.行为信息 C.化学信息 D.遗传信息50.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理解,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能保持相对稳定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B.森林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很强,可抵抗任何干扰C.北极苔原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很低D.不同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不同51.我国是人口大国,在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影响的表述中,错误的是A.淡水资源短缺B.环境污染治理成本增加C.人均耕地面积减少D.促进人与环境和谐发展52.土地荒漠化是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之一。

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是A.植被破坏 B.地震C.拦河建坝 D.大量排放CO2二、非选择题53.(8分)运用所学生长素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1942年,人们从高等植物中分离出生长素,并确认它的化学成分是。

A.乙酸B.乙醇C.吲哚乙酸D.乙烯(2)研究表明,在胚芽鞘、芽、幼叶和幼根中,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端运输到形态学端,即只能单方向运输,称为极性运输。

(3)扦插时,保留有芽的枝条比较容易生根成活,这主要是由于芽能产生____________。

(4)右图为科学家研究不同浓度生长素对植物不同器官的作用所得到的结果。

请据图分析回答:①对于根、芽、茎等不同器官来说,生长素促进生长的最适浓度是否相同?。

②对同一器官来说,生长素的作用表现出两重性。

即生长素浓度较低时生长;浓度过高则生长,甚至杀死植物。

③园林工人为使灌木围成的绿篱长得茂密、整齐,需要对绿篱定期修剪,其目的是解除____________优势。

54. (8分)下图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生态系统中,草属于 ,兔属于 。

A .生产者B .消费者C .分解者(2)该食物网中有 条食物链,鼠属于第 营养级。

(3)鹰和兔的种间关系是 (A .捕食 B .竞争)。

(4)该食物网的各种生物中含有能量最多的是 。

该生态系统所需要的能量最终来自 能。

(5)根据科学研究的结果,能量从草传递到兔和鼠的过程中,传递效率大约是 。

A .50%B .100%C .10%~20%D .055.(8分)下面是关于生态系统结构的概念图。

请将选项A 、B 、C 、D 选填到合适方框中,完善概念图。

A .分解者B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C .绿色植物D .动物56. (8分)下图甲表示反射弧的基本结构,图乙是图甲中①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

(2)图甲所示的反射弧由感受器、 、神经中枢、传出神经、 五个部分组成。

(3)在神经纤维上,兴奋是以 (声、电)信号的形式传导的。

未受刺激时,神经纤维细胞膜内外两侧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受到刺激后,细胞膜内外两侧电位变化草鼠蛇鹰兔成,因而与邻近未兴奋部位间形成了电位差,使兴奋向前传导。

(4)兴奋在不同的神经元之间是通过图乙所示的来传递的,该结构由突触前膜、②所示的及突触后膜三部分组成。

此处传递兴奋的物质是(神经递质、无机盐)。

57.(8分)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图中草属于,食虫鸟属于。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2)该生态系统中,昆虫与食虫鸟之间的种间关系是。

A.竞争 B.捕食 C.共生(3).图中的成分构成的食物链是。

A.食虫鸟→昆虫→草B.草→昆虫→食虫鸟C.草→食虫鸟→昆虫(4)若食虫鸟大量死亡,则昆虫的数量变化趋势是。

A.先增加后减少B.一直增加C.一直减少(5)草通过作用固定的太阳能,一部分在自身的作用中以热能形式散失;另一部分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储存在有机物中。

(6)科学家研究的结果表明,能量从草流向昆虫再流向食虫鸟的过程中,流动的特点是 (递减、递增、不变)。

58.(8分)下图是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示意图,图中的TRH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请据图回答:(1)图中①表示的激素是 (促甲状腺激素、胰高血糖素),2代表的腺体是。

(2)垂体分泌的激素通过 (血液、消化液)运输到腺体2,调节该腺体的分泌活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