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乱弧菌检测的快速方法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烈性肠道传染病, 发病急、来势凶猛、传播快是该病的特点, 因而及早培养鉴定出霍乱弧菌对控制该病的流行和治疗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本文作者在1995年9 月~ 2000 年9 月期间, 对我科1 256 例急性腹泻患者粪便和呕吐物培养霍乱弧菌的方法进行改进, 大大缩短了阳性结果的报出时间, 现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1.1 标本来源1995 年9 月~ 2000 年9 月本院门诊及住院急性腹泻患者新鲜粪便样本1 042 份, 呕吐物214 份。
1.1.2 试剂所用培养基均购自杭州天和微生物制品厂, 霍乱弧菌单克隆抗体购自卫生部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
1.2 方法
用灭菌毛细吸管吸取1m l 患者米汤样粪便或直接将采便管棉拭子接种于10m l 1% 硷性蛋白胨水中, 置37℃培养箱作增菌培养。
快速方法为增菌2 小时后取表面生长物或菌膜转种普通琼脂平板, 6 小时后即可挑取可疑菌落进行鉴定。
另一方法为按常规方法增菌6~ 9 小时后转种于庆大霉素琼脂平板,均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鉴定。
2 结果
应用快速方法在10 小时内可报出阳性结果, 常规方法则20 小时报出阳性结果。
1 256 份标本中, 共检出15 例霍乱弧菌,均为小川型, 两种方法的阳性率均为1119% (15ö1 256) , 符合率100%。
3 讨论
霍乱是我国法定的甲类传染病, 国家要求在接诊24 小时内报出检验结果。
本文在急性腹泻患者粪便霍乱弧菌培养方面采用缩短增菌时间和转种普通琼脂平板的方法, 从传统的增菌6~ 9 小时再转种选择性培养基改为增菌2 小时后开始转种普通琼脂平板, 能使阳性结果在10 小时内发出报告, 比常规方法快10 小时, 对霍乱的诊断治疗均有重要的意义。
增菌2 小时即可转种是由于: (1) 霍乱患者急性期粪便和呕吐物中含有大量的堆乱弧菌, 增菌 2 小时后霍乱弧菌已被增殖数十倍, 此菌数已足以转种。
(2)
霍乱弧菌生长的最适PH 为712~ 714, 但它有耐硷性, 在PH818~ 910 的硷性蛋白胨水中生长良好, 而大多数细菌在此环境中生长受到抑制, 早期转种,即使用普通琼脂平板也能获得较纯的菌株。
(3) 随着霍乱弧菌的生长, 细菌的代谢产物使增菌液的PH 下降, 此时其它细菌亦开始生长。
增菌时间越长, 杂菌的数目也越多, 给下阶段的分离培养带来困难, 甚至造成潜漏检的可能。
霍乱弧菌对营养要求不高, 在普通琼脂平板上生长良好,且生长速度快。
从实验可知, 该菌在普通琼脂平板上长征4 小时后, 开始长出无色透明水样的菌苔, 6 小时后可出现单菌落,而在选择性培养基上生长速度较慢, 37℃培养10 小时, 菌落才达到1MM 左右。
本文介绍在急性腹泻患者粪便和呕吐物培养霍乱弧菌的方法中采用缩短增菌时间和先转种普通琼脂平板来缩短培养时间, 阳性标本用此法处理全部获得成功, 同时保留传统的培养方法, 在方法学上既可加快阳性结果的报出时间, 又保留传统的培养方法防止漏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