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声环境影响评价
83~86 82
摩托车
84
轮式拖拉机(<45kW)
86
–环境噪声标准(城市区域): Leq[dB(A)]
适用区域
昼间 夜间
特殊住宅区
45 35
居民、文教区
50 40
一类混合区
55 45
二类混合区 商业中心区
60 50
工业集中区
65 55
交通干线道路两侧 70 55
第二节 环境噪声影响评价
一、环境噪声现状调查 1、环境噪声现状调查的目的 (1)使评价工作者掌握评价范围内的噪声现状; (2)向决策管理部门提供评价范围内的噪声现状,
r
r0
Lp —— 距离基准声源 r 米处的声压级,dB(A); L0 —— 离声源距离 r0 米处的声压级, dB(A) ; α—— 衰减系数, dB(A) /m;
r —— 预测点距声源的距离,m;
r0 —— 声源基准距离,m。
2、基准预测点噪声级叠加公式
Lp总
10 lg
Leq
10
lg
1 T
T
10
0
LA
(
t
)
/
10
dt
式中,T——取样时间; LA(t)=声音的瞬时A声级
(9) 统计噪声级:峰值,L10;中值,L50;背景值,L90。
一些声源的噪声级(A)值和对人的影响
→干扰语言通讯
对人的 影响
安
全
长期影 响尚无 定论
长期接 触听觉 受损,聋
听觉较快 受损,耳聋
(2) 声强:与声波传播方向垂直的单位面积、单位时 间内通过的声能量,用I表示,W/m2。
(3) 声功率:声源在单位时间内向外辐射出的总声能, W。
(4) 声压级:声压的比值(声压与基准声压之比)。
LP
10lg
P2 P02
20Lg P P0
式中,P0——基准声压,为2×10-5Pa。
(5) 声强级:声源声强与基准声强的对数比。
(1)噪声随传播距离的衰减
➢点声源衰减值:
L1
10 lg
1
4r 2
r——点声源至受声点的距离,m。
➢线声源衰减值:
L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0 lg
1
2rl
l——线声源长度,m。
(2)噪声被空气吸收的衰减
L2 0r
式中,α0——空气吸声系数; r——声波传播距离,m。 当r<200m时,近似为零。
3、环境噪声现状调查方法
环境噪声现状调查主要采用收集资料法、现场 调查和测量法。在评价过程中,应根据噪声评价工 作等级相应的要求确定是采用收集资料法还是现场 调查和测量法,或是两种方法相结合。
二、环境噪声影响预测模式
1、噪声源至某一预测点的传播计算公式
Lp
L0
20 lg
r r0
相应的空气传播衰减常数 =0.004 dB(A)/m。
按上述给定条件,分别计算出厂区各边界处的 噪声值并与相应标准比较(评价标准昼间:65 dB(A) ,夜间55 dB(A) )。
背景值 昼:62 夜:50
④
背景值 昼:61 夜:50
②
120 100
40
A 65dB(A)
60
50 B
68dB(A)
(3)墙壁屏障效应
总隔声量
TL
LP1
LP2
10lg( 1 4
S) A
噪声衰减值:
L3
TL
10lg( 1 4
S) A
式中,LP1——室内混响噪声级; LP2——室外1m处的噪声级; S——墙壁的阻挡面积; A——受声室内吸声量。
三、噪声的控制标准及噪声控制
噪声控制标准(随地区和时间的不同而异, 具体 分三类):
以便与项目建设后的噪声影响程度进行比较; (3)调查出噪声敏感目标和保护目标、人口分布; (4)为噪声预测和评价提供资料。
2、环境噪声现状调查的内容
(1) 评价范围内现有噪声源种类、数量及相应的噪声 级;
(2) 评价范围内现有噪声敏感目标、噪声功能区划分 情况;
(3) 评价范围内各噪声功能区的环境噪声现状、各功 能区环境噪声超标情况、边界噪声超标以及受噪声 影响人口分布。
35.22 dB(A)
LpA LpB 10lg 103.458 103.522 37.9 dB(A)
计算结果
评价
标准
预测 预测值 位置 dB(A)
dB(A)
背景值 dB(A) 昼夜
对数叠加 值dB(A) 占标准百分比%
昼夜 昼
夜
东侧 厂界 37.9 60 51 60.00 51.20 92.35% 93.1%
100
90 180
背景值 昼:60 夜:51
①
③
背景值 昼:63 夜:52
计算:以①点为例
LpB
L0
20 lg
r r0
r
r0
68 - 20lg 90 - 0.00490 - 2
2
34.58 dB(A)
LpA
65 - 20lg
60 2
- 0.00460 - 2
昼间 西侧 65 厂界
40.3
61
50 61.00 50.4 93.9% 91.6%
夜间 南侧 55 厂界
34.2
63
52 63.01 52.22 97.0% 94.9%
北侧 厂界
35.7
62
50 62.02 50.31 95.47% 91.5%
三、典型工程项目环境噪声影响评价
1、工矿企业环境噪声影响评价
很静 安静 一般 吵闹 很吵 难受 痛苦
噪声级值 dB(A)
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2、噪声的衰减
➢声在大气中传播产生几何发散、反射、衍 射、折射等现象,并在传播过程中引起衰 减。噪声从声源传播到受声点,因受传播 距离、空气吸收、阻挡物的反射与屏障等 影响,会使其衰减。为了保证噪声影响预 测和评价的准确性,必须考虑各种因素引 起的衰减值。
✓厂界噪声水平调查:点阵法——测距50~110m(中小项目) 或100~300m(大型项目)
✓生活居住区噪声水平调查:网格法——250×250m,测点位 于网格中心
(4) 环境噪声影响预测
预测模式:
LPn
LWi
TL
10
lg(
Q
4rn2i
)
M
rni 100
式中,LPn——第n个受声点的声级,dBA; LWi——第i个噪声源的声功率级,dBA; TL——厂房围护结构的隔声量,dBA; rni——第i个噪声源到第n个受声点的距离,m; Q——声源指向性因数; M——声波在大气中的衰减值,dB(A)/100m。 (5) 环境噪声影响评价
(1) 评价区范围:以本界区为标准,外延至100~300m。
(2) 基础资料收集:工程概况、噪声源学数据、自然环境条件
(3) 噪声现状水平调查
✓现有车间的噪声现状调查:85dBA以上的噪声源分析
✓厂区噪声水平调查:点阵法——10~50m划正方网格,网格 交点即为测点,测量时间8~12时、14~18时、22~6时。
听力保护标准: 目前大多数国家定为90 (85) dB(A), 能保护80%(90%)的人。若平均听力 损失超过25dB(A), 称为噪声性耳聋
–机动车辆噪声标准(城市噪声中交通占70%):
车辆种类
载重汽车(3.5~15t) 轻型越野车
执行标准(1985) dB(A) 84~89 84
公共汽车(4~11t) 小轿车
第七章 环境噪声影响评价
第一节 环境噪声概述
一、噪声的定义和特性
•噪声(noise)—一般指人不需要的、使人厌烦的、对 生活和生产有妨碍的声音。 不单取决于声音的物理性质, 还与人的生活状态有关。 作为感觉公害, 分为: 过响声(飞机), 妨碍声(不大, 但 影响正常生活), 不愉快声(刹车)及无影响声。
LI
10 lg
I I0
式中,I0——基准声强,为10-12W/m2 (6) 声功率级:声源声功率与基准声功率的对数比。
Lw 10 lg W W0
式中,LW——声功率级(dB); W——声功率(W); W0——基准声功率,为10-12W。
(7) A声级:“A计数网络”测得的噪声值。 (8) 等效连续A声级:用能量平均的方法以A声级表示该段时 间内的噪声大小(等效声级)dB(A)。
噪声的特性 ➢无污染物, 不留毒害; 不积累, 不持久 ➢具有声音的一切声学特性和规律
噪声的三要素:声源、介质和接受器 声源: ➢点声源、线声源和面声源
➢机械噪声、空气动力性噪声和电磁性噪声
➢稳态噪声和非稳态噪声
二、环境噪声的评价基础
1、噪声的物理量 (1) 声压 •瞬时声压:某瞬时媒质中内部压强受到声波作用 后的改变量,即单位面积的压力变化,N/m2。 •有效声压:瞬时声压的均方根值,即通常所说声 压,用P 表示。
2、铁路、公路噪声环境影响评价 (1) 评价区范围:线路两侧200m (2) 环境现状调查 (3) 评价参数:等效连续A声级 (4) 铁路噪声影响预测方法 ✓比例预测法 ✓模式预测法 (5) 公路噪声影响预测方法 (6) 预测报告内容
四、噪声防治对策:
1、从声源上降低噪音 ➢改进机械设计 ➢改革工艺和操作方法 ➢维持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2、在噪声传播途径上降低噪声 ➢采用“闹静分开”和“合理布局”的设计原则 ➢利用自然地形降低噪声 ➢合理布局敏感区中建筑物功能和合理调整建筑物平面布局 ➢采取声学控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