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教材)大象版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新教材)大象版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准备单元吹泡泡学科学教材分析:本课是小学生学习科学课的开始,也是引领学生走进科学探究的启蒙教育。

准确把握《课程标准》、理解课程目标和灵活使用教材,将对学生今后的科学学习产生深刻的影响。

“吹泡泡”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一种小游戏,它不仅是孩子们感兴趣的,在生活中可以尝试着做的,而且还蕴含着许多科学现象和科学原理。

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进人小学学习,对新的学习和生活充满了好奇,这是他们学习科学的动力。

同时由于他们年龄小,也存在好动、易兴奋、易疲劳,对棵难学习不适应,有意注意的时间比较短,观察能力有限等不利因素。

教学目标:⑴能通过浓分实践,找到吹出大泡泡的方法。

(2)知道科学探究的大致过程。

(3)能感受科学实脸的快乐,保持对事物的好奇心。

教学重点、难点:经历“吹出大泡泡”的探究过程.,教具、学具准备:小组材料:杯子、水、吸管、剪刀、肥皂、洗洁精、胶水、实验记录单。

教师材料:课件、泡泡水、吸管等。

教学过程:(1)导入。

师:这是小学阶段的第一节科学课。

让我们一起来推开科学课的大门,走进科学的世界。

现在我们做两个小约定(PPT出示):第一,规范;第二,安静。

桌子在科学课中叫实验桌,有明确的分区,在桌子中间从左到右画出一条横线,在横线的上半部分是器材区,专门摆放实验材料;横线的下半部分我们叫作实验区。

我们一起齐读口诀:“实验桌,摆整齐。

器材区,有顺序;实验区,要干净。

科学研究要安静。

”师:我们今天的科学课有一个主题,大家先来听一首儿歌,然后猜猜主题是什么。

(播放儿歌《泡泡不见了》)生:我们这节课的主题是吹泡泡。

师:说得真棒!今天我们就要在吹泡泡中学科学。

(板书主题)(2)研究泡泡的过程。

①布置任务。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小伙伴,这个小伙伴大家非常熟悉,它就是《超级飞侠》里的乐迪,它喜欢和一群小伙伴环游世界,给小朋友递送包裹并用科学的方法帮他们解决困难。

但今天,它自己遇上了无法解决的困难,要向大家求助呢!乐迪(播放录音):同学们,你们好!我是飞机机器人乐迪。

我们的星球遭受到敌人入侵,听说泡泡可以形成保护罩,保护我们的星球不受侵害。

只要每一位同学都按照老师要求在科学课上完成三个任务就能保护我们的星球。

同学们能帮帮我吗?②开展任务。

任务一:吹泡泡。

^师:我们现在进行第一个任务:吹池泡。

我们先认识材料:朔料杯里装的是洗洁精和水兑成的泡泡水.污外还有一根特制的吸管。

这根吸管其实是把两根吸管的一端用透明胶带粘在一起做成的,粘起來的那端是我们吹泡泡的地方。

(学生认识材料)师:在吹之前,老师有几点温馨提示:第一,在吹泡泡的时候注意吸管要略微向下,泡泡水对人体有害,不能让泡泡水流到嘴巴里。

第二,不能对着同伴吹。

第三,音乐响起实验开始;音乐停止时,希望同学们把材料放回原来的位置上,然后坐端正。

(音乐响起)师:现在把一个杯子从盒子中取出。

吹泡泡时,把吸管拿起来,蘸一下泡泡水,朝吸管吹一口气。

(学生练习吹泡泡,教师巡视)师(音乐停止):吹泡泡好玩吗?想再玩一次吗?生:想!师:这次老师有个要求,把泡泡吹出来以后,要认真观察泡泡有什么特点。

等会儿我们一起来交流。

(音乐响起。

学生吹泡泡,教师巡视)师(音乐停止):我们现在来交流一下,泡泡有什么特点?师:同学们都观察得很仔细,我们顺利完成了第一个任务。

任务二:吹一杯泡泡。

师:现在我们进行第二个任务,难度升级了。

我们要吹一杯泡泡,但乐迪说这杯泡泡是有要求的,我们一起来齐读要求:“轻吹一口气,牢记要慢吹,泡泡杯口停,吸管摆整齐。

”师:在这个要求中,我们要注意哪些地方?生1:泡泡到杯口停。

师:为了让泡泡在杯口停,我们吹的时候一定要慢慢吹。

现在我们来实验一遍,消同学们左手拿起杯子,右手拿起吸管,把吸管插入杯子中,眼晴看着杯子,一口气,慢慢吹。

(学生实验吹一杯泡泡,教师巡视)师:老师在巡视的过程中,发现有个别同学吹得和下面两幅图一样,我们来判断一下它们是否符合要求。

(PPT出示两杯泡泡图片,学生判断是否符合要求)师:同学们,我们再试一遍。

请你们从大盒子里取出第二杯泡泡水,注意,要想更好地控制泡泡停的位置,必须慢慢吹。

(学生实验吹一杯泡泡,教师巡视)师:现在有两杯泡泡,请同学们观察一下杯子里的泡泡有哪些变化。

生1:泡泡变成方形了。

生2:最底下的像蜘蛛网,上面的有大有小。

生3:—会儿泡泡变少了。

师:泡泡一会儿就变少了,你认为这样制造的泡泡保护罩可行吗?生:不行!很快就破了。

乐迪(播放录音):同学们,感谢你们制造出泡泡保护罩,但是泡泡很快就会消失,如何让泡泡保留更长时间呢?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同学们进行科学探究才能完成第三个任务。

有信心吗?任务三:探究如何使泡泡保留时间更长。

师:我们如何让泡泡保留更长时间的科学研究正式开始。

我们要分4步走。

第一步:猜想。

.师:乐迪告诉老师,在泡泡水里加入白糖,泡泡保留的时间可能会更长。

但老师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认为泡泡保留时间会变长的同学请举手。

认为泡泡保留时间会变短的同学请举手。

认为泡泡保留时间不变的请举手。

看来同学们对这个说法半信半疑哦,那我们就做实验看看吧。

为了让实验更加顺利,我们需要进行第二步,作一个计划。

第二步:计划。

师生齐读:“两杯泡泡水,一杯加白糖,两杯一起吹,静静看结果。

”师:为什么实验计划中是两杯泡泡水,不能只用一杯泡泡水呢?生:用两杯泡泡水方便一起观察。

师:她说到需要两个杯子一起观察。

一杯加白糖,一杯不加白糖,看哪个杯子里的泡泡保留时间更长。

用两杯泡泡水的目的是作比较。

同时,为了做到公平,要同时吹两杯泡泡水。

第三步:实验。

师:请同学们跟着老师的视频一起来操作。

(学生实验:打开盒子,把白糖全部倒入右手的杯子里,进行搅拌。

音乐响起,学生搅拌泡泡水里的白糖)师(音乐停止):停止搅拌,把提前制作好的吸管分开的一端分别插到两个杯子的底部,同时吹粘在一起的另一端。

注意两点:一是慢慢吹,二是泡泡到杯口时停止吹。

(学生实验同时吹两杯泡泡水,教师巡视并评价学生吹泡泡的情况)师:请静静地观察杯子中泡泡的变化。

看看哪杯泡泡保留的时间更长些。

生1:第一杯已经破完了,第二杯还是满满的。

生2:不加白糖的那杯泡泡比较少。

没有加人白糖的那杯保留的时间比较短。

第四步:结论。

师: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出示PPT)请同学们一起齐读:“在泡泡水里加入白糖,泡泡保留时间更长。

”3.评价任务乐迪(播放录音):我们的星球有了保护罩就再也不怕人侵,衷心感谢各位同学的帮助!师:今天,我们通过科学探究为乐迪解决了困难!(学生把材料放回原位)(3)反思过程。

师:老师为了感谢同学们,特意为你们带来了一段科学家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故事。

在这段视频中将会出现4个词语,请同学们认真观看并把它们记下来。

(学生观看视频)师:在这个视频中出现了4个词语,有同学记下来了吗?生:猜想、计划、实验、结论。

(教师出示PPT)师:非常棒!现在我们一起按顺序来说一遍:“猜想、计划、实验、结论。

”师:同学们发现了吗?我们探究如何让泡泡保留更长时间的探究过程和爱迪生发明电灯的过程是一致的。

今天你们都是小科学家,老师为你们骄傲!请为我们自己鼓掌。

(4)延伸。

师:我们除在课堂上进行科学探究以外,在课后我们的探究还可以继续......例如今天,我们是加了白糖到泡泡水里,看泡泡保留时间是否更长。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试着加入其他东西,来研究是不是让泡泡保留的时间更长。

我们还可以研究能不能让泡泡吹得更大。

(PPT出示一张大泡泡图)师:同学们可以猜测一下,你想在泡泡水里加入什么东西,泡泡会吹得更大。

师:她的想法非常好,胶水是我们常用的物品,其实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生2:我想加入油,让泡泡变得更大更滑更漂亮。

师:那请你回家试试看吧。

生3:加人洗洁精。

师:这是我们常用的日用品,你的想法很棒!生4:我想加人盐。

师:这个主意不错,课后可以试试看。

在泡泡水里可以加人的东西很多,包括我们生活中用到的沐浴露、洗手液等,都可以让泡泡产生变化。

我希望同学们在课后能用今天我们学会的方法进行实验。

(5)总结。

师:最后,老师送给大家一首科学课的拍手歌。

请大家跟着我一起朗诵。

师生齐读:“你拍一,我拍一,桌面干净又整齐。

你拍二,我拍二,作出猜想有根据。

你拍三,我拍三,制订计划要商量。

你拍四,我拍四,动手实验找事实。

你拍五,我拍五,要把结论说淸楚。

我们学习科学家,掌握本领建中华。

”第一单元“五官”兄弟1“五官”兄弟教学要点: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观察活动中学习用感官观察的方法了解人体感官的作用教学目标:(1)能识别眼、耳、鼻、舌、皮肤等器官,知道这些感觉器官的功能。

(2)通过观察会描述物体的轻重、薄厚、颜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状等特征。

(3)激发学生对常见物质的外在特征产生观察、探究的兴趣。

教学准备:(1)材料准备:积木拼搭的小人;一段自然或生活音效;几个软硬、粗糙、轻重不一的物体;几种气味不同的常见物体;四种不同味道的可尝物。

(2)活动场地:实验室或教室。

(3)学生分组:4~6人一个探究小组。

问题链:通过眼睛,我们看到了什么?这个小人是由哪些形状的积木拼成的?请把自己看到的信息描述出来。

我们通过眼睛可以看到物体的哪些信息?你们都听到了哪些声音?是通过什么器官感知到这些信息的?摸一摸,这些物体有什么不同?通过手,我们可以知道物体的哪些信息?教学过程:(1)导入语: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观察可是科学研究非常重要的方法:今天,我们将学习怎样观察物体。

(2)观察活动一:看一看,说一说。

教师出示积木拼搭的小人(也可以直接使用教材插图),让学生说一说看到了什么。

可以先说一说整体的图形是个木偶小人,然后再说说小人身体各部分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说出组成小人的积木的形状、颜色、大小等。

(3)观察活动二:听一听,猜一猜。

播放一段录音,让学生听录音说出自己听到的信息。

通过录音我们听到了哪些信息?刚才我们是运用什么器官来获取这些信息的?耳朵的功能是什么?(4)观察活动三:摸一摸,比一比。

摸—摸所提供的物体,说说它们有什么不同。

先摸一摸这些物体的表面,说一说有什么不同(粗糙程度不同);再用手压一压,看看有什么不同(软硬不同);把它们拿到手上掂一掂,感觉有什么不同(轻重不同)。

再摸一摸两杯水有什么不同(温度不同)?大家想一想,手帮助我们观察到哪些信息?⑸观察活动四:闻-闻,认-认。

蒙眼在小组同学的帮助下闻几种水果或常见的其他有气味的物体,进行辨别。

说一说鼻子的功能。

(6)观察活动五:尝一尝,辨一辨。

品尝老师准备的不同味道的食品,按照味道把它们分类。

说说舌头的功能。

(7)反思总结:我们都运用了哪些器官进行观察?分别观察到了哪些信息?表述规范:气味:鼻子闻到的是气味。

味道:舌头尝到的是味道。

应变参考:教学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准备材料。

例如,观察活动一可以换成其他可供描述的物体,如找两幅图片的异同,也可以跟学生玩“找茬”游戏说出眼睛能看到的信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