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泛微项目-ecology系统日常维护手册

泛微项目-ecology系统日常维护手册

泛微项目新OA系统日常维护方案SUBMITED BY WEAVER上海泛微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霄云路36号国航大厦1606邮政编码:200127文档版本历史变更序号日期版本文件变更申请编号变更说明修改人1 2014-1-6 V1.0 无新文件周晓明目录一、前言 (4)1.1编写目的 (4)1.2相关工具介绍 (4)二、系统安装 (5)2.1 数据库安装部署 (5)2.2 应用系统安装部署 (5)三、服务启动 (7)3.1 数据库服务启动 (7)3.2 应用服务启动 (8)3.3 手机版启动 (9)四、系统备份、还原 (10)4.1 数据库备份 (10)4.2 应用程序备份 (10)4.3 数据库还原 (11)4.4 应用程序还原 (11)五、系统升级 (12)5.1 系统升级说明 (12)5.2 系统升级流程 (12)六、系统问题排查 (13)6.1 数据库问题排查 (13)6.2 应用服务器问题排查 (13)6.3 手机服务器问题排查 (14)一、前言1.1编写目的本文的目的,是为了指导系统维护人员进行新OA系统的日常维护操作。

以保障新OA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出现问题后的应急处理。

1.2相关工具介绍1、SSH连接工具:本文所附连接工具,是用来远程访问linux内核的各种操作系统的工具。

可以对linux服务器进行命令行的命令执行以及文件的上传下载和编辑等操作。

非必须使用工具,在系统维护时,也可以使用其他的远程工具代替。

2、PL/SQL Developer连接工具:PL/SQL Developer是一个集成开发环境,专门面向Oracle数据库存储程序单元的开发工具。

如今,有越来越多的商业逻辑和应用逻辑转向了Oracle Server,因此,PL/SQL编程也成了整个开发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非必须使用工具,在系统维护时,也可以使用其他的工具代替。

二、系统安装2.1 数据库安装部署首先通过SSH工具,连接到数据库服务器。

连接信息如下:连接地址:172.16.101.24连接用户:root连接端口:22数据库服务器需要运维人员在安装数据库后,创建好实例以及用户名即可。

在创建时,需要有以下注意事项:1、数据库实例的字符集不能使用UTF-8字符集2、数据库版本如高于10G,则需要用system用户执行以下命令,改变数据库参数,否则会初始化失败:alter system set "_allow_level_without_connect_by" = true;commit;2.2 应用系统安装部署首先通过SSH工具,连接到应用服务器。

连接信息如下:连接地址:172.16.101.25连接用户:root连接端口:221、检查字符集设置运行locale命令,可以查看当前的字符集设置,如果不是中文字符集,那么需要修改字符集设置为中文字符集,否则创建数据库会失败。

不同的操作系统对中文字符集的表示方法不太一样,但基本上都是以zh为前缀,如zh、zh_CN、zh_CN.GBK、zh_CN.GB18060等等。

如果显示的字符集不是以zh开头,那么就需要把字符集修改为中文字符集。

修改之前首先要知道该操作系统中文字符集是怎样表示的,使用locale –a命令可以查看所有字符集,找到其中的中文字符集后记下来,然后修改LANG环境变量和LC_ALL环境变量值为该字符集。

2、上传文件上传ecology.tar、resin.tar、jdk1.6.tar文件到linux系统,本次使用目录为/usr/weaver 目录,需要事先在系统中创建好目录,之后执行解包操作,具体命令如下:解压ecology.tar:tar xvf ecology.tar解压resin.tar:tar xvf resin.tar解压jdk1.6.tar:tar xvf jdk1.6.tar解压完成后可以看到在/usr/weaver 目录下生成了resin , ecology 和jdk目录。

3、修改配置文件编辑/usr/weaver/resin/conf/resin.conf文件,修改ecology实际路径(有2处)。

分别是:1)、<java compiler="internal" compiler-args="" work-dir='/usr/weaver/ecology/jspwork'/>2)、<app-dir>/usr/weaver/ecology</app-dir>编辑/usr/weaver/resin/bin/httpd.sh文件,找到JA V A_HOME的位置,并把路径改为正确的jdk安装路径:JA V A_HOME=/usr/weaver/jdk编辑/usr/weaver/resin/bin/目录下的startresin.sh和stopresin.sh 文件,修改文件中httpd.sh的路径。

修改位置是:/usr/weaver/resin/bin/httpd.sh4、启动系统启动resin方法:进入路径,执行命令如下:cd /usr/weaver/resin/bin./startresin.sh停止resin方法:进入路径,执行命令如下:cd /usr/weaver/resin/bin./ stopresin.shresin 正常启动后,即可访问服务器IP,进入系统登入页,进行系统初始化设置以及创建数据库。

三、服务启动3.1 数据库服务启动首先通过SSH工具,连接到数据库服务器。

连接信息如下:连接地址:172.16.101.24连接用户:root连接端口:22输入完以上信息,点击连接按钮,并在出现的输入密码对话框中输入密码。

即连接进去数据库服务器。

之后在命令行界面依次执行以下命令:1、切换用户为oracle用户su - oracle2、登入sqlplussqlplus / nolog3、以sysdba身份进行连接conn / as sysdba4、启动数据库startup5、退出sqlplusquit6、启动监听服务lsnrctl start7、查看数据库监听状态命令lsnrctl status如果系统提示信息为:TNS-12541: TNS:no listener,则代表监听没有启动。

3.2 应用服务启动通过SSH工具,连接到应用服务器。

连接信息如下:连接地址:172.16.101.25连接用户:root连接端口:22输入完以上信息,点击连接按钮,并在出现的输入密码对话框中输入密码。

即连接进去数据库服务器。

之后在命令行界面依次执行以下命令:1、启动服务:cd /usr/weaver/ resin/bin./startresin.sh2、检查服务启动状态:查看resin进程是否存在命令如下:ps -ef|grep java3、检查数据库服务器间通讯:检查应用与数据库之间的通讯是否正常命令如下:telnet 172.16.101.24 1521如出现以下提示,则表示数据服务器的连接不通:telnet: connect to address 127.0.0.1: Connection refusedtelnet: Unable to connect to remote host: Connection refused如服务器端口连接不通,则需要检查数据库服务器是否正常启动,以及数据库的监听是否正常启动。

4、服务重启:当服务不能正常停止后,需要停止服务并重新执行启动服务。

强制杀掉进程的命令如下:Killall java3.3 手机版启动通过SSH工具,连接到应用服务器。

连接信息如下:连接地址:172.16.101.25连接用户:root连接端口:22输入完以上信息,点击连接按钮,并在出现的输入密码对话框中输入密码。

即连接进去数据库服务器。

之后在命令行界面依次执行以下命令:1、启动服务:cd /usr/weaver/ Emobile./start.sh2、检查服务启动状态:查看resin进程是否存在命令如下:ps -ef|grep java3、服务重启:当服务不能正常停止后,需要停止服务并重新执行启动服务。

强制杀掉进程的命令如下:Killall java四、系统备份、还原4.1 数据库备份首先通过SSH工具,连接到数据库服务器。

连接信息如下:连接地址:172.16.101.24连接用户:root连接端口:22系统采用ORACLE数据库作为数据的存储,备份时对数据库用户进行备份。

备份方式如下:1、远程登录数据库服务器端(172.16.101.24),切换为oracle用户:Su - oracle2、输入以下命令:expdp oauser/oauser dumpfile=文件名.dmp directory=bak执行以上命令后,系统开始进行数据的备份。

备份执行完后,系统会在对应的目录(/home/oracle/bak)下,产生以本次文件名备份生成的数据库备份文件以及备份日志文件。

4.2 应用程序备份通过SSH工具,连接到应用服务器。

连接信息如下:连接地址:172.16.21.225连接用户:root连接端口:22需要远程登录至应用服务器(172.16.101.25)端进行操作。

每周对所有文件目录进行备份,每天对文件目录进行备份。

每周备份命令如下:tar cvf ecology.tar ecologytar cvf jdk1.6.tar jdk1.6tar cvf resin.tar resin4.3 数据库还原首先通过SSH工具,连接到数据库服务器。

连接信息如下:连接地址:172.16.101.24连接用户:root连接端口:22在进行系统还原前,需要有一个导出的DMP备份文件,并存放至/home/oracle/bak 目录中。

并且在导入前需要清除当前用户中的数据,具体步骤如下:1、使用DBA登录SQLPLUS或者PLSQL,删除当前测试系统使用的数据库用户。

sqlplus system/haidilaoDROP USER btshtest CASCADE;Commit;2、待删除完用户后,执行以下命令,创建密码为’oauser’的同名用户,并使用原用户的表空间以及赋权。

CREATE USER oauser IDENTIFIED BY oauser;ALTER USER oauser DEFAULT TABLESPACE users;GRANT DBA TO oauser;commit;3、在命令行下(不能再sqlplus里),输入以下命令,进行数据导入:impdp oauser/oauser directory=bak dumpfile=文件名.dmp logfile=文件名.log REMAP_SCHEMA=oauser:oauser4.4 应用程序还原首先通过SSH工具,连接到应用服务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