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武汉大学樱花导游词

武汉大学樱花导游词

武汉大学樱花导游词【篇一:武大樱花导游词】武大樱花导游词各位朋友,我们今天的主要行程就是要前往武汉大学欣赏樱花,那么在这之前我就先为大家介绍下武汉大学以及享有盛誉的武大樱花。

之前已经给大家提到过,武汉是一座依水而生,山水相间的城市。

在武汉许多自然风光和宗教圣地都依山傍水而建,而作为我们武汉当之无愧的最高学府,地处珞珈山下,东湖之畔,蕴育在山水之间,武汉大学无疑是世上最美的校园之一。

除开周身的风景之外,学校本身也是一处风景,这在中国并不多见,这首先是由一流的人物所决定的。

的樱花大道,我们已经可以看到树上的含苞点点了,再过十几天,这里不仅繁花似景,还会是游人如织。

因为武大现在已经在为市民踏春赏樱的好地方,现在武大校园内有早樱、垂枝樱、晚樱、红樱等三十多个品种。

每年三月末四月初,樱花大道旁银装素裹,落英缤纷,象如诗如画的梦幻世界。

大家可以看到右边的老房子,这个就是老斋舍,它是学生宿舍,我们可以看到宿舍门前仍有天字斋,地字斋的字样,当初它依狮子山而建,其天平地不平的建筑手法有曲径通幽之感,被誉为武汉的布达拉宫。

在日本人占领之后在道路两旁种了樱花之后便直接称呼为樱园了。

我们沿着这条路一直往前走右侧有座宋卿体育馆,这座体育馆的名字很有来历。

宋卿是民国总统黎元洪的字,1928年在天津去世之后,原本想葬在珞珈山,却未能如愿。

1935年,他的儿子把他原本准备筹建江汉大学的股份折合了10万大洋,捐给了武汉大学体育馆,这座体育馆采用了当时西方先进的建筑工艺,跨度30多米的三铰拱,正面看又是重檐三檐滴水,还采用了斗拱,武汉建于抗战前的体育馆目前就只有这座和昙华林的翟雅各健身会所了,是十分珍贵的建筑。

好了,武大最有名的地方大家已经看到了,接下来大家可以自由的走进旁边的樱花从中感受下樱花飘落的魅力,也可以多拍些照片,将这难得的美景记录下来。

【篇二:武汉大学樱花的导游词】关部门将这批树苗转送给武汉大学栽植。

这种樱树开的花为白色,花比较小。

(三)垂枝樱花日本人称为“八重樱”。

1983年日本朋友给武汉大学赠送100株现正处于生长期,花紧叶茂,绚丽多彩,先花后叶,花呈粉红色这种樱花在日本享有很高的盛誉.(四)早樱(植物名还未鉴定)1989年初,武汉大学从云南引进15株,栽植在武汉大学医院的毖道上.花色鲜红,先花后叶,花期比日本樱花早,又处于梅花壮要调谢时开放,更引人注目。

从其花色、花期上看,这种樱花方有发展前途. 武汉大学的樱花,从上述可以看出,已有10多个品种,但过些樱花的盛开期都很短暂,一般只有15天左右,而且花期也不一致。

如早樱,一般在每年3月上旬左右开花;日本樱花花期多右3月下旬至4月上旬;而重瓣樱花、垂枝樱花的花期一般在4月上旬左右。

由于花期不一致,在技术管理上极为讲究。

武汉大学栽植樱花原只是为了绿化校园,供武大师生观赏,提武大的一大景观,现在却起了很大变化,成了武汉市的重要景双之一。

每到樱花盛开的季节,武大校园里,中外游人络绎不绝,车水马龙,人山人海.据有人估计,每年到武大观赏樱花的中外游人近百万.在武汉人民心目中,武大似乎是观赏樱花的唯一风景区.中央电视台、湖北电视台等新闻单位对武大樱花也很关注,曾多次予以报导,加以赞赏.武汉市有关单位和中央有关部门还利用武大樱花盛开的时机在武大召开各种学术讨论会、经验交流会、体育比赛等活动,更增加了武大樱花盛开时期的热闹气氛。

武大樱花不仅供中外游人观赏,而且繁殖各种樱花品种供给各兄弟单位,美化环境。

1988年武大转让16株名贵品种垂枝樱花给中南财经大学,这些樱花树苗在财大落户生根后,深受该校师生的喜爱。

1991年武大又转让100多株10多个品种的樱花树苗给北京玉渊潭公园的樱花园,也受到了北京人民的称赞。

目前,武汉大学绿化委员会正在加紧各种品种樱花树苗的繁殖,除了满足校园的绿化外,将支援各校外单位美化环境之用。

我们坚信不久的将来,武汉大学的樱花树苗会在更多的地区生根开花。

樱花原产北半球温带喜马拉雅山地区,包括印度北部、中国长江流域、中国台湾省、朝鲜、日本。

以中国西南山区各类最为丰富,中国华北各地均有栽培。

抗日战争初期,武汉大学就有樱花。

据汤子炳(又名汤商皓,1934年毕业于武大经济系,后留学日本,1937年回武大任教。

抗日战争胜利后去台湾,在台北各大专院校任教,现定居美国)先生回忆,1937年日本发动野蛮的侵华战争之后,凶猛地向华中地区推进,武汉形势日渐紧张。

1938年4月,武汉大学迁往四川乐山,校长王星拱决定委派汤子炳等五人留汉守校。

10月,日军侵占武汉后,汤等避入汉口法租界,武汉大学遂成为日军侵华的中原司令部。

校园内驻有日军一联队干余人,联队部设在文学院。

文、理、工三个学院为日军中原司令部大批文职人员使用,教授宿舍为日本高级官员居住,餐厅〔现武大学生第一食堂)楼上楼下为日军野战医院。

日军侵占武汉大学后,汤子炳带着夫人(日本人)及留守人员前往校内与日军交涉,要求日军对武汉大学校园设施严加保护。

接见者为联队长忆酋荒原大佐(相当干中国的上校团长)。

他说,日军“对于无抵抗性之非军事设施,决无意破坏,尤其对此山明水秀之高级学府校园的一草一木,当善加爱护。

二过部队调动频繁,本人驻防时可留言:接防者照样注意,届时;等可再来探访。

1939年初,肠等得知路翻山日军换防,又一次“原班人员前往校区与日本当局交涉。

再次提出要求日军妥善保管校园的一切设施.这次接见者为一文职武官高桥少将。

因驻军刃少,校园已成为日本办理后物的机关,其态度较为和善。

高桥清示,“对此一较日本日光、箱根之风景优美的文化地区,当尽力以保护.”并说:“惟值此春光明媚,尚欠花木点缀,可自日本i来樱花栽植于此,以增情调。

”接着他又引汤等到文学院前,告龙他们将来准备栽植樱树之地段(即现在的樱园大道),以表示日栽植樱花的决心已定。

汤子炳对日军栽植樱树,“以增情调”的啥法并不满意,因为樱花是日本的国花,在武汉大学栽植它颇有少耀武功和长期占领之意,但又不敢公开反对,于是针锋相对地去出在栽植日本樱树时,“可同时栽植梅花”的建议。

高桥表面上之有反对汤的建议,只说:“樱苗易得,梅种难求,明年君等可来习赏樱,”实际上否定了汤的意见。

从汤先生的这段回忆中,我们下以推算出日本樱花最早在武汉天学栽植是1939年.世界三大櫻花園之一———東湖櫻花園,東湖櫻花園能同日本弘前櫻花園、美國華盛頓櫻花園并稱為世界三大櫻花園,首先是該園占地面積大至近200畝,其園林及建筑布局考究、精細、品位高。

定植的5000余株櫻花樹中品种多達20种,其中大部分是來自于日本的名貴品种。

其二,該園因地制宜,在造園手法上將中國園林風格和日本和式庭園風格有机地結合在了一起。

到過這里的中日園林專家和美學家無不給予很高的評价。

可見日本櫻花專家將該園點評為世界三大櫻花園之一是不為過的。

獨具特色的東湖櫻花園東湖櫻花園位居風景秀麗的磨山景區之中,优雅的中國園林与厚重的日本和式建筑合為一体,可謂風景中的精品。

如該園中標志性的建筑“五重塔”端庄精美;穿水而過的“紅橋”、怪石嶙峋的“溪流”、漂浮多彩的“湖中島”、气勢不凡的“鳥居”、怡然自得“鯉魚旗”等景點,都給游人以心曠神怡的美感。

該園面積大,地形起伏有致,定植櫻花成片,樹齡最長達40年,品种多,色彩艷麗,有燦若云霞的單瓣花,有雍榮華貴的重瓣花,其色調有粉紅、水紅、紫紅、白色等,還有其他地方很難看到的垂枝櫻花。

該園种植的櫻花,早、中、晚品种花期疊加,花期可達20余天,彌補了單期櫻花花期短的缺憾,賞花時間長。

東湖櫻花園一舉成名東湖櫻花園是從一九七八年開始興建的,時年日本前首相田中角榮為緬怀周恩來總理(時年周總理誕辰七十八周年),贈送給鄧穎超七十八株櫻花樹,鄧穎超將這七十八株櫻花种植地選在了武漢,种植在風景秀麗的東湖湖畔、磨山南麓。

一九九七年,武漢市政府邀請日本專家多次實地考察,選定在該處擴建東湖櫻花園。

一九九八年東湖風景區管理局与日本陸奧銀行共同投資1500万元建設該園,二一年三月擴建后的櫻花園開園迎賓。

該園的建設歷時近30年,但形成如此規模和特色則是近年來的事。

從該園擴建以來,經過中日專家的精心設計和辛勤培育(尤其是近年來,先后有20余批次的日本櫻花專家專程到該園進行技術指導和培育),使該園的櫻花樹得以茁壯成長,使得今年的東湖櫻花園“花如海、人如潮”。

武汉东湖磨山樱园位于梅园近旁的磨山南麓,占地150亩,有樱花树5000株。

园内种植的第一批樱花由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赠送给邓颖超,再由邓颖超转赠东湖。

现在的绝大部分樱花是中日双方1998年共同投资栽种的。

武汉东湖磨山樱园与日本青森县的弘前樱花园,美国的华盛顿州樱花园并称为世界三大樱花之都。

磨山樱花园以仿日本建筑的五重塔为中心,配以日本园林式的湖塘,小岛,溪流,虹桥,鸟居,斗门,甚至管理间和售票处也是设计精细的仿日建筑。

樱花开放期间,该园将定时播放日本民间小曲,并提供众多日本风味小吃。

整个景区体现出浓郁的东瀛风情。

走进武汉东湖磨山樱花园,依着青青的山坡,几千株樱花烂漫的盛开着,雪白一片。

微风吹来,花枝摇曳,落英缤纷。

木塔水影,波泛幽香,徐徐春风中,让人流连忘返。

据了解,始建于1979年的磨山樱花园,现有染井吉野、关山、大岛樱、垂枝樱等30余个品种。

全园采用日式庭院设计,颇具日本特色。

樱花园里,有一个叫七十八樱花亭的亭,有樱花78株,是为纪念1978年中日友好条约的签订。

【篇三:武汉大学导游词】武大本部一、武大大门武汉大学座落在风景迤逦的东湖之滨,珞珈山麓,占地面积5500余亩。

它的前身是1893年由湖广总督张之洞创办的自强学堂。

后来几经变迁,在1928年正式定名为国立武汉大学。

当时在2000年8月,武汉大学与武汉水利水电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湖北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成新的武汉大学,成为一所涵盖了文法理工农医等11大学科门类的新型综合性大学。

(去大门的路上说)作为武汉大学的“门面”,武大的校门牌坊可以说是兼大气与古韵与一体。

牌坊上用繁体从右到左写着“国立武汉大学”六个大字,在校门牌坊下的石碑上刻着武大的校训:“自强、弘毅、求是、拓新”,激励全校师生员工不断焕发精神,刻苦学习,严谨治学,开拓创新,奋发进取。

而在牌坊的背面,还刻着六个大字,概括了武大的基本学科分类,从右至左依次是“文、法、理、工、农、医”。

二、珞珈文化广场及物理学院这里就是目前国内高校里最大的绿化广场“珞珈广场”,这里好像武汉大学绿色的眼睛,也是文化和休闲活动的中心。

这里一年四季绿草如茵,天气晴朗的傍晚,经常有人在广场上放风筝,周末的晚上也有结伴而来跳交谊舞的老年人。

这边的是物理学院。

物理学院的大楼有别于其它学院大楼的是:顶楼天台上有一个旗杆,据说这是因为我们的物理学院是接受来访演讲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最多的学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