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Ca-40
一、选择题
1.关于本次月考试卷用的纸张,下列性质属于其化学性质的是()
A.白色B.不溶于水C.可燃D.易撕碎
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洁净的食盐水B.冰水混合物C.净化后的空气D.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的剩余物
3.如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4.王羲之是我国宋朝的书法家,他的墨宝保存至今,极其珍贵.你认为他的书法能保存完好的原因是()A.因为王羲之的书法苍劲有力,不易褪色B.因为书法所用的纸质地优良,经久耐用
C.因为墨的主要成分是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D.因为现代科学技术发达,能够把古代书法还原本色5.下列各种符号只有微观意义而没有宏观意义的是()A.Cu B.CO C.3N D. N2
6.氢气是新型清洁能源,但难储运.研究发现,镧(音:lán)和镍(音:niè)的一种合金可用作储氢材料.镧(La)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原子序数为57,下列有关镧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57 B.该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7
C.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57 D.该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7
7.在消防知识中有一个词叫做“物理爆炸”,是指在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情况下发生的爆炸,下列各项描述中属于物理爆炸的是()
A.厨房中因煤气泄漏遇火而发生爆炸B.节日的烟花在空中爆炸
C.高压锅因排气孔堵塞而爆炸D.煤矿井中因遇到明火而发生瓦斯爆炸
8.香烟烟雾中含有CO、CO2等气体,这2种气体的共同点是()
A.都是无色B.都含有氧分子C.都能燃烧D.都有毒
9.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 B.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一定不变
C.当二氧化碳气体变成干冰时,二氧化碳分子间不存在间隔
D.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10.某物质在变化时有气体放出,这种变化是()
A.一定是物理变化B.一定是化学变化
C.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 D.既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
11.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O2B.H2O C. KMnO4D.Ca(HCO3)2
12.超临界流体是物质介于气态和液态之间的新状态,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超临界二氧化碳,它在化学工业上可取代氟利昂作溶剂等.下列有关超临界二氧化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超临界二氧化碳是合成的一种新物质B.超临界二氧化碳是由CO2分子构成的
C.超临界二氧化碳溶解某些物质后,二氧化碳可在常温常压下完全挥发
D.用超临界二氧化碳代替氟利昂,可减轻大量使用氟利昂对大气臭氧层造成的破坏
13.可以一次鉴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瓶气体的正确方法是()
A.分别加入适量石灰水B.分别滴入紫色石蕊试液
C.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瓶中D.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中
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细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B.催化剂的作用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C.不溶于水的气体只能用排水法收集D.混有一定量空气的氢气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15.黑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黑火药是用硝酸钾(KNO3)、炭粉和硫磺混合制成的,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黑火药反应后的生成物中不可能有的物质是()A.K2S B.H2O C. CO2 D.N2 16.国际互联网上报道“目前世界上约有20亿人患有缺铁性贫血”,这里的“铁”是指()A.四氧化三铁B.铁单质C.氧化铁D.铁元素
17.已知某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观察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所得信息正确的是(说明: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原子)()
A.图示中共有4种分子B.图示中的反应物没有单质
C.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D.该图示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18.在某化学反应2XY+Y2═2Z中,Z物质的化学式符合()
A.XY2B.X2Y C.X2Y2D.X3Y2
19.如图是实验室制备、收集、验满、验证性质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
.
20.蔗糖化学式为C 12H 22O 11.下列有关蔗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蔗糖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 B .蔗糖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是12:22:11
C .蔗糖分子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1:2:1
D .蔗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0
二、填空题
21.物质:①二氧化碳;②一氧化碳;③澄清石灰水;④高锰酸钾;⑤氮气.请按要求填写化学式:
(1)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 ; (2)用于检验二氧化碳: ;
(3)有毒气体: ; (4)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 (5)可用于制取氧气的紫红色固体 .
22.(3分)现代社会对能量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化学反应提供的能量已不能满足人类的需求,目前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其他新能源,请写出其中的三种: 、 、 .最清洁的燃料是 (填化学式).
23.(3分)用化学用语回答: (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 (2)三个带三个单位正电荷的铝离子 ;
(3)两个氢原子 ; (4)氧化铁中+3价的铁元素 ;
(5)在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x= ,y= .
24.(3分)水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
(1)下列净水方法中,通常用于除去水中难溶性杂质的是 ,净水程度最高的是 .
A .过滤;
B .煮沸;
C .蒸馏;
D .吸附
(2)自来水厂常用二氧化氯(ClO 2)消毒,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3)降低水硬度的反应:Ca(HCO 3)2
CaCO 3↓+H 2O+CO 2↑.该反应属于 反应.可用 区别
硬水和软水.
25.(3分)下列各项中①
原子数目;②分子数目;③原子种类;④物质的总质量;⑤分子的种类.在化学变化前后,肯定不会改变的是 ;肯定会改变的是 ;可能改变也可能不变的是 .(填写对应选项)
26.(3分)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请回答:
(1)量取8mL 稀硫酸,应选用 mL 的量筒. (2)实验室用烧瓶制取蒸馏水时,烧瓶的底部应垫放 .
(3)玻璃管插入带孔橡皮塞,先把玻璃管的一端 ,然后稍稍用力转动插入.
27.(3分)某校五楼寝室,学生熄灯就寝后,一同学违规点蜡烛看书,不小心引燃蚊帐,导致火灾.就此事件回答下列问题:
(1)从物质燃烧的条件看,蚊帐是.
(2)该同学慌忙打开房门,致使火势迅速扩大,其原因是.(3)同寝室同学惊醒后,一边拨打“l l 9”,一边采取了下列自救措施,其中正确的是(填序号).
A.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离B.跳楼逃生C.藏在桌子底下等待救援
(4)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喷水将大火扑灭,水灭火的原理是.
28.水是生命之源,“珍惜水、节约水、保护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
(1)下列“水”属于纯净物的是(填序号)A.蒸馏水B.河水C.自来水
(2)用如图甲装置进行电解水的实验,b中收集到的气体是.该实验说明水是由
组成的.
(3)云南水资源丰富,但分别不均.有些村民用地下水作为生活用水,人们常用检验地下水是硬水还是软水;生活中可用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某同学自制如图乙所示简易净水器,图中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
(4)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的多功能水处理剂.高铁酸钾受热时发生的反应为4K2FeO4
2R+4K2O+3O2↑,则R是(填化学式)
(5)请举一例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具体措施.
三、实验探究题
29.老师从实验桌上拿出两瓶常用的但标签已经模糊不清的试剂,分别是固体和液体,他取少量试剂在试管中混合,立即产生一种无色气体.同学们对此气体展开了一系列探究:
(1)猜想:小明认为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他写出产生此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类型是.
(2)他想制取该气体,发生装置将选取图中的(填序号,以下同),收集装置选取.
(3)用C装置收集某种气体时,如何判断气体已收集满:.
(4)我猜想此气体还可能是另一种气体,产生它的化学方程式是,收集装置可选取上图中的(填序号).
30.如图是实验室制取CO2并检验CO2化学性质的装置.试回答以下问题:
(1)A是CO2制取装置,长颈漏斗必须伸到液面以下的原因;
(2)B内装有澄清石灰水,观察到的现象是;
(3)C内装有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产生该现象的原因
;
(4)D中有两支高度不同的燃着的蜡烛,观察到的现象是,说明CO2密度比空气(填大或小)具有的性质.
四、计算题
31.某兴趣小组从我市一古建筑维修现场搜集了一些旧墙灰,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古建筑旧墙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他们称取了12.0g旧墙灰放入烧杯中,并加入足量稀盐酸(假设杂质不参与反应,不考虑H2O、HCl的逸出)。
反应开始时,烧杯及所盛物质的总质量为300.0g。
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①该小组因故没有记录反应时间为16min时的数据M,由表中数据推测,M=g。
②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总质量为(列出算式)。
③旧墙灰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