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浙教科学九年级上册第二章知识点归纳及测试题

浙教科学九年级上册第二章知识点归纳及测试题

第二章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知识点一、物质的分类方法:(一)根据纯净物的物理性质不同。

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溶解性等,对纯净物进行分类。

(二)根据纯净物的化学性质不同,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等,对纯净物进行分类。

(三)根据纯净物的组成、用途的不同,可将纯净物进行分类。

二、常见物质的分类:(一)、物质可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

1.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2.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

3.纯净物和混合物判断的依据:物质是否由一种物质组成。

(绝对纯净的物质是没有的)(二)、纯净物根据元素组成不同,可分为单质和化合物两大类。

1.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如氧气、氮气、铁、硫等。

注意: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

1.1单质按性质不同分金属和非金属:金属如铁,铜、镁等;非金属如:氧气、碳、硫等。

注意:金属的导电性强弱顺序为:银>铜>铝>铁。

2.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如水、硫酸、烧碱、食盐等。

化合物可分为: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

2.1有机化合物:含碳的化合物,简称有机物。

注意:a.有机化合物一定含有碳元素.但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化合物,例如CO、CO2、H2CO3、Na2CO3等碳酸盐就属于无机化合物。

b.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CH4)。

2.2无机化合物: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

但包括CO、CO2、H2CO3、Na2CO3等碳酸盐。

(三)、无机化合物可分为:氧化物、酸、碱和盐。

1.1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二元一氧”。

氧化物可分为:氧化物按元素组成分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如CuO、Fe2O3、CaO、MgO等。

非金属氧化物如CO、CO2、H2O、SO2等。

1.2酸: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1.3碱:电解质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1.4盐:由金属(或铵根)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三、物质转化的规律:(一)、非金属单质与其化合物的转化(1)非金属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相应的化合物,如:点燃点燃∆S + O2 ==== SO2 C + O2 ==== CO2 C + 2S === CS2(2)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可以跟水反应生成对应的酸,如:CO2+H2O == H2CO3 SO2+H2O == H2SO3 SO3+H2O == H2SO4(二)、金属单质与其化合物的转化(1)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反应,生成相应的盐或金属氧化物。

如:∆∆点燃Fe + S === FeS 2Fe + 3Cl2 ==== 2FeCl3 3Fe + 2O2==== Fe3O4(2)某些金属氧化物和水反应可以生成相应的碱。

如:CaO + H2O === Ca(OH)2 Na2O + H2O === 2NaOH K2O + H2O === 2KOH(三)、金属的冶炼1.金属冶炼主要是指将金属氧化物转化为金属的过程。

在金属氧化物中加入还原剂,夺取金属氧化物中的氧,从而使其还原成全属单质。

2.可以作还原剂的物质主要有碳、一氧化碳和氢气。

(1)、木炭和氧化铜粉末在高温下的反应:∆C + 2CuO === 2Cu + CO2实验现象:黑色固体逐渐变为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从孔雀石中冶炼铜:①孔雀石(或铜锈)的主要成分为碱式碳酸铜,为绿色粉末。

∆②孔雀石加热: Cu2(OH)2CO3 === 2CuO + H2O + CO2∆③氢气还原氧化铜: H2 + CuO === Cu + H2O现象:黑色粉末状固体逐渐变为红色,试管口有水珠生成。

操作注意事项:实验开始时需先通一会氢气,再加热氧化铜,防止氢气与空气混合加热时试管爆裂;实验停止后,要继续通人氢气,直到试管冷却为止,防止灼热的铜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氧化铜。

高温(3)、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Fe2O3 ===== 2Fe + 3CO2操作注意事项:实验最好在通风橱中进行。

实验时应该先通—会一氧化碳,以排除试管中的空气,防止一氧化碳与空气混合加热时引起爆炸。

多余的一氧化碳不能直接排到空气中,应对着火焰烧掉。

3.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夺取的反应,叫做还原反应;能从氧化物中夺取氧的能力叫做还原性,具有还原性的物质可作还原剂。

如碳、一氧化碳和氢气等。

重要提示: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中容易出现的典型错误:(a)试管口高于试管底。

应使试管口略低于试管底,防止反应生成的水倒流。

(b)试管口加了胶塞。

试管口不能加胶塞,否则气体排不出,容易造成试管炸裂。

(c)导管略伸入试管口。

应使导管贴试管上壁伸入试管底部。

4.有关纯度问题的汁算(1)根据混合物质量及其纯度,计算纯净物质量:纯净物质量 = 混合物质量× 纯度(2)根据纯净物的质量,求出其中组成元素的质量分数。

组成元素的质量分数 = 某组成元素的质量÷纯净物的质量(3)求工业产品中的含杂质的物质的质量(即混合物质量)混合物质量 = 纯净物质量÷纯度(四)、化合物之间的转化1.鸡蛋外壳与稀盐酸的反应:CaCO3 + 2HCl ===CaCl2 + H2O + CO2现象:一会下沉,一会又浮上来,不断地上下沉浮。

物质转化的规律(1)金属金属氧化物碱盐。

如Ca CaO Ca(OH)2 CaCO3、(2)非金属非金属氧化物酸盐。

如C CO2 H2CO3 Na2 CO3、燃烧(3)金属 + 非金属无氧酸盐。

如2Na + Cl2 === 2NaCl(4)金属氧化物 + 非金属氧化物含氧酸盐。

如Na2O + CO2 === Na2CO3(5)酸 + 碱盐 + 水。

如HCl + NaOH === NaCl + H2O(6)盐 + 盐新盐 + 新盐。

如NaCl + AgNO3 === AgCl + NaNO3(7)金属氧化物 + 酸盐 + 水。

如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8)非金属氧化物 + 碱盐 + 水。

如SO2 + 2NaOH === Na2SO3 + H2O(9)金属 + 盐新全属 + 新盐。

如Fe + CuSO4 === Cu + FeSO4(10)金属 + 酸盐 + 氢气。

如Fe +2HCl === FeCl2 + H21. 盐跟金属的反应,要求参加反应的盐必须是可溶的,由于盐跟金属的反应一般都在水溶液中进行,因此一些非常活泼能够跟水发生反应的金属(如钾、钙、钠等)也不符合要求。

2. 盐与盐的反应、盐与碱的反应除必须满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生成物中有气体,水或沉淀)外,其反应物必须都可溶。

四、常见的材料(一)、常见的材料:金属材料(合金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以及有机合成材料。

1.合金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非金属)熔合在一起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大多数的金属材料实际是合金,钢是最常见、应用较广的一种合金。

(1)铁锈蚀条件:铁与氧气和水等物质相互作用。

(2)防止铁生锈的方法:①使铁制品隔绝空气或隔绝水,保持铁制品表面干燥和洁净或在铁制品表面涂一层保护膜。

如刷油漆,涂油、电镀、烤蓝等。

②改变铁的组成、结构,制成合金钢,如不锈钢。

2.常见的三大无机非金属材料为水泥、玻璃和陶瓷。

2.1 水泥:晋通水泥是由石灰石与黏土混在一起在炉中煅烧成熟料后加石膏磨细而成。

2.2 玻璃:普通玻璃是将石英和石灰石等经过配料、熔化、成型、退火等工序制成的。

2.3 陶瓷:用天然的硅酸盐和其他矿物原料制成,具有耐水、耐酸碱和绝缘性好等优点。

2.4 红色玻璃中加了氧化亚铜(Cu2O),在蓝色玻璃中加的是氧化钴(Co2O3)。

3.三大有机合成材料为合成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

五、材料的发展:1.根据人类在不同时期的材料发展情况,可将人类的历史分为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铜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新材料时代。

2.新型材料是指那些新出现或正在发展中的、具有优异特性和功能并能满足技术进步所需要的材料,如光电子材料、超导材料、纳米材料等。

信息材料、先进复合材料、超级陶瓷材料、新型金属材料、新型高分子第二章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综合检测班级姓名学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列下物质中,后者包含前者的是………………………………………………………()A、纯净物、单质B、纯净物、化合物C、金属氧化物、化合物D、氧化物、金属氧化物2、气体M是由H2、CO、CO2、HCl四种气体混合而成,将M依次通过①氢氧化钠溶液;②灼热的氧化铜;③足量的浓硫酸(每步反应中气体均反应完全),最后还有气体导出。

则M中一定含有…………………………………………………………………………()A、H2B、COC、CO2D、HCl3、铁片在下图所示的四支试管中,最容易生锈的是……………………………………()4、为了防止铁制品表面生锈,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保持铁制品表面干燥与清洁B、涂上油或喷上一层油漆C、镀上一层其它金属D、提高铁的质量分数5、钢铁制品在高温下经氧化,可生成一层致密牢固的氧化膜,保护着内部钢铁不再锈蚀,即工业上常说的“发蓝”、“发黑”。

这层氧化膜是………………………………………()A、Fe3O4、B、Fe2O3C、FeOD、Fe(OH)36、铺设京九铁路所用的合金钢是………………………………………………………()A、不锈钢B、锰钢C、硅钢D、钨钢7、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金属材料,大多数属于合金B、铜呈紫红色,在潮湿的空气中它会生锈C、铁属于黑色金属,所以纯铁是黑色的D、水银是金属,在常温下呈液态8、继“食盐加碘”之后,我国又将启动“酱油加铁”,其意义在于………………()①补充人体需要的铁元素②预防缺铁性贫血③改善酱油的味道增加黑色素④减少厨房污染物,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②④9、将一定量的铁片分别投入下列溶液中,溶液质量减少的是…………………………()A.稀盐酸B.硫酸亚铁C.硫酸铜D.硫酸镁10、制造飞翼船时,采用了大量的铝合金材料,其原因是…………………………()(A)铝合金材料密度小(B)铝合金材料强度大(C)铝合金材料有料强的搞氧腐蚀能力(D)以上都是11、常用作食品包装的是……………………………………………………………()(A)聚氯化烯(B)聚苯乙烯(C)酚醛树脂(D)聚乙烯12、“绿色化学工艺”是预防污染的基本手段,其理想状态是反应物里的原子全部转化到欲制取的产物中,对环境实现零排放。

下列反应类型中,一定属于“绿色化学工艺”的是…………………………………………………………………………()(A)分解反应(B)化合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13、世界卫生组织已把铝确定为食品污染源之一,加以控制使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