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课堂预设实录课前播放《坐上火车去拉萨》歌曲,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情感基础。

导入新课:课前我们听了一首好听的歌曲,沉浸在优美旋律的同时,我们每个人都为祖国铁路事业的蓬勃发展而深感自豪!铁路,将全国各地的人们联系在了一起。

而我——也是乘坐着风驰电掣的动车,仅用了两个小时,就从“京津门户,九达天衢”的德州,来到“国际风筝之都”潍坊和大家相见。

火车,与我们每个人发生了越来越多的联系。

怎样才能更好地保证火车快捷、高效、舒适、安全的运行,从而更好的为人类造福呢?就让我们围绕着这一话题,一起走进本节课探讨的内容:《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一、环节之一:整体、部分的含义在探讨如何使火车更加高效、快捷、安全运行前,我们先来了解火车的发展历史以及发生在火车身上的小故事。

一起来看一段视频资料。

在视频中,我们可以提炼出如下观点:1、火车发展经历了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和动车等阶段。

2、2011年7月23日,发展在温州的动车追尾事故,据初步调查,其原因之一就是火车上的一个部件——通信设备因雷击出现了故障。

请大家自主探究以下几个问题:1、火车发展全过程与各阶段相比,何为整体?何为部分?(注意关键词:全过程、各阶段)2、通信设备作为火车局部,一旦出现问题,却影响了火车运行的全局。

该部件与火车相比,何为整体?何为部分?(注意关键词局部、全局)3、一列火车由包括通信设备在内的许多部件组成。

这说明部分在数量上表现为什么?整体在数量上表现为什么?(关键词:一、多)4、由上述分析中,你能概括出整体和部分的含义吗?请同学们短暂思考。

师:哪位同学愿意谈一谈对第一个问题的认识?生:火车发展全过程是整体,发展的各阶段是部分。

师:那这就说明,从时间角度而言,整体就是指什么?部分又是指什么?生:整体是全过程,部分是各阶段。

师:哪位同学再来谈谈对第二个问题的认识?生:通信设备是部分,火车是整体。

师:你注意两个关键词了吗?这两个关键词是什么?生:局部、全局。

师:那这就说明那个,从空间的角度看,整体就是指什么?部分又是指什么?生:整体是全局,部分是局部。

师:哪位同学愿意再来谈谈对第三个问题的认识?老师提示一下,要抓住两个关键词:一列的“一”、许多的“多”。

生:整体在数量上表现为“一”,部分在数量上表现为“多”。

师:哪位同学在上述三名同学的分析中,简练概括一下什么是整体?什么是部分?生: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从数量上看,它是“一”。

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数量上看,它是“多”。

师:通过同学们的分析,我们得出了整体和部分的第一个区别。

(展示知识点)二、环节之二:整体和部分地位、作用、功能的不同及联系整体和部分的含义是不同的。

那么,整体和部分在地位、作用和功能上,又有什么区别呢?我们继续探讨。

很多同学在童年和少年时代就喜欢动画片《托马斯的小火车》,小火车快乐地唱着歌翻山越岭的场景,至今令我们难忘。

可是啊,有一天托马斯小火车和它的小伙伴——车轮发生了激烈的争吵,一起来看看……展示大屏幕。

托马斯说:“只有我才能运送客人和货物,所以你们得服从我!”车轮不愿意了,就反驳说:“没有我和其他的弟兄们,就没有你火车!”托马斯还在自我标榜说:“我若生病,你的功能也受影响;而且没有我,你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车轮当然不服气了,说:“关键时候,我也起决定作用,我若罢工,你会咋样?!”整体和部分到底谁更重要呢?你支持谁的观点?集体的力量是巨大的,我们的探讨也需要同学们的合作。

所以,我们来划分一下学习小组。

每两排前后座的四名同学为一个学习小组。

坐在教室走廊北侧的所有同学为一大组,你们作为甲方,支持托马斯的观点。

坐着教室走廊南侧的所有同学为一大组,你们作为乙方,支持车轮的思想。

讨论的过程中,注意以下两个要求:1、要结合教材相应段落和语句,体会托马斯和车轮每句话的合理性,做到知己知彼,才能在讨论中获得优势。

2、在认真思考两者观点合理性给我们想问题、做事情带来的启发(即方法论意义)。

同学们明确要求了吗?好,我们的讨论现在开始,讨论时间为两分钟。

(两分钟后)讨论即将开始。

请大家首先明确:“你到底站在谁的立场上,为谁说话?”,所以请大家在讨论的过程中,坚守住自己一方的立场,同时找到对方观点的片面之处和问题所在。

争论场上是对手,争论场下是朋友。

讨论结束后,我们当然可以相互接受对方观点的合理之处。

现在我们的讨论开始。

首先有请甲组同学发言。

哪位同学愿意来谈一谈?①“只有我才能运送客人和货物”表明(整体具有部分没有的功能)。

分析:火车作为整体能够运送客人和货物,作为部分的车轮是不可能实现这一功能的,这表明整体具有部分没有的功能。

佐证:一架钢琴能奏出优美的乐曲,但单独一根琴键是不可能的。

②“所以你们得服从我!”表明(整体居于主导和统帅的作用)。

分析:车轮是为火车服务的,可见整体处于主导和统帅的地位;与此同时,车轮作为部分当然要服务和服从于整体,处于被支配的地位。

佐证: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

③“我要是生病了,你的功能也会受到影响呀!”表明(整体功能影响部分功能。

)。

分析:火车作为整体出了问题,那车轮也只好等待车修好以后才能工作。

可见整体功能影响部分功能。

佐证:国破家亡、国盛家昌④“而且没有我,你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表明(部分不能离开整体,离开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

分析:没有了火车,车轮也知道闲置,也就不能成其为部分了。

当然,当部分离开整体,它仍具有其他意义上存在的价值,但毕竟不是原来意义上的部分了。

佐证:手不能离开身体正方同学有力地证明了整体的重要性。

反方同学有没有不同意见?哪位同学愿意来谈一谈?①“没有我和其他的弟兄们,就没有你火车!”表明(整体是由部分组成的,整体离不开部分。

)。

分析:没有火车的各个部件,就不可能有火车存在,可见整体离不开部分。

佐证:水是由氧和氢两种成分组成的,离开了其中一个成分,水就不存在。

②“关键时候,我也起决定作用,我若罢工,你会咋样?!”表明(部分功能影响整体功能,关键的部分对整体起决定作用。

)。

分析:如果车轮罢工,火车会怎么样?(不能运行)如果火车的飞驰的时候,车轮突然罢工,火车会怎样?(出现事故)。

可见部分功能影响整体功能,关键的部分对整体起决定作用。

佐证:一着不慎满盘皆输、木桶理论生:师:从同学们的分析中,可见,整体离不开部分,部分也离不开整体,请大家一起告诉我:整体和部分是相互()、密不()的。

注:相互依赖、密不可分。

同时啊,大家还需要注意:整体和部分的身份是一成不变的吗?哪位同学举个例子来说明。

生:比如每位同学相对于班级来说,都是部分。

但相对于我们的手、脚等器官来说,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整体。

师:非常好。

可见,当条件和范围发生变化时,整体和部分的身份也可能发生变化。

好,经过辩论,两组的同学们达成了共识,两者对很重要。

那么,既然整体如此重要,给我们想问题、办事情有何启发呢?请反方的同学来回答。

生: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

注意:如学生提到:“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则提示学生:同学们总结的非常好,但整体功能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吗?这个知识点,我们稍后探究并揭晓答案。

教师概括学生观念,适时展示大屏幕上的知识点。

继续探讨:既然部分也如此重要,那这给我们想问题、办事情有何启发呢?请反方的同学来回答。

生:要重视部分,搞好局部,推动整体发展。

教师概括学生观念,适时展示大屏幕上的知识点。

教师总结:我们要既要立足整体,也要重视局部,做到统筹兼顾,才能更好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在近来发生的温州特大动车追尾事故中,正是由于雷击损坏了控制设备和通信设备,才酿成了大祸。

此时,关键的部分对整体起到了决定作用。

当然,铁路系统的某些部门工作中的疏忽,没有做到统筹兼顾,也是引发事故的原意之一。

这个教训深刻地告诉我们必须正确处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三、环节三:对系统论的探讨正如,刚才分析的,整体和部分的身份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

相对于整个铁路系统,则每一列动车就成了其中一个部分了。

有关专家指出,我们应该把铁路系统作为一个大的系统,而把运行在铁路线上的每列火车,都看做其中的一个要素,处理好整体和部分、系统和要素的关系。

专家提到了两个概念:系统和要素。

从一定意义上讲,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系统与要素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关系的典型表现形式。

那么,系统和要素是怎样的一种典型表现形式呢?这种典型表现形式是怎样能保证我们铁路的高效、快捷、舒适、安全呢?我们来看一段视频资料。

播放视频《性命攸关的列车运行图》。

观点提炼列车运行图就是一个系统,每列火车则是要素。

列车运行图保证了数以万计的火车像太空里的行星,按照各自的轨道,互不干扰,有序运行,从而做到优化配置,最大程度的发挥运力,完成营运目标。

指导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1、从《列车运行图》的重要性中,请体会系统的三个特点。

并思考才能实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效果?2、这对我们想问题、做事情有什么启发?请举例说明。

学生讨论2分钟之后:哪位同学愿意谈谈对第一个问题的认识?生:系统的基本特点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师:《列车运行图》的编制不从整体考虑,可以吗?——可见,系统具有什么特点?生:“整体性”的特点。

师:各列车不听指挥,各自为战,无序运行,可以吗?——可见,系统具有什么特点?生:“有序性”的特点。

师:通过《列车运行图》的编制和执行,“从而做到优化配置,最大程度的发挥运力,完成营运目标”,这体现了系统性的什么特点?——可见,系统具有什么特点?生:“内部结构优化”的特点。

适时展示大屏幕上的知识点。

继续讨论第二个问题。

发生在山东的列车相撞事故告诉我们,并不是每次整体功能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那么,如果每列火车都遵循了系统的那三个特点,会发生山东境内的那次撞车事故吗?哪位同学愿意来谈谈?生:只有遵循系统的三个特点,才能避免撞车。

实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例如:田忌赛马的故事,就是遵循了系统的三个特点,才取得了胜利。

师:哦,也就是说,无论是火车运行,还是田忌赛马,都说明只有从整体出发,遵循有序性,并注意内部结构的优化,才能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效果。

也即是1+1>2。

哪位同学愿意总结一下,系统的特征原理的方法论意义?生预设一:(59页最后一自然段)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学会综合思维的方法。

师:哪具体讲,就是要求我们着眼什么?遵循什么?注重什么?生预设二:(59页第一自然段)……师:很好。

这位同学说,要着眼整体性,遵循有序性、注重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从而达到1+1》2的效果。

另外,还需要我们掌握一种怎样的思维方式呢?生:用综合思维的方式来认识事物。

非常好。

系统三个特征原理,要求我们坚持如下方法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