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病例对照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


3/4
有 0/4
合计
7/8 21/32 3/8 1/32
平均 26.1 29.3
Χ2
自由度为 1①
0.53
4.52
P
0.50
(不显著②)
(不显著)
<0.05
OR
5.7
8.0
s 注 ① 用 Pike 与 Morrow 的配对对照Χ2 检验公式。 ② 配对 t 检验, x =1.7 岁
以往流产史
病例 对照
用公式求:
p1=(2×0.2)/(1-0.2+2×0.2)=0.333
q0=1-0.2=0.8
q1=1-0.3333=0.6667
p =(0.2+0.3333)/2=0.2667
q =1-0.2667=0.7333
Zα=1.96,Zβ=1.282
代入公式
(1.96 2×0.2667×0.733+1.282 0.2×0.8+0.3333×0.6667)2 N = ──────────────────────────
描述性分析
1、描术研究对象的一般特征:研究对象 人数及各种特征的构成、如性别、年龄、 职业、疾病类型的分布等. 2、均衡性检验:比较两组某些基本特征 是否相似或齐同. 目的是检验病例组与对 照组是否有可比性。
研究步骤
❖ Herbst对阴道腺癌危险因素进行探索
❖ 7例病人加上另一个医院的1例阴道腺 癌患者作为病例组
❖ 每个病人配4个对照,共32个对照 ❖ 用标准调查表对病例、对照与她们的母
亲进行了调查研究,经统计学处理后的 主要结果见表
研究结果
表 阴道腺癌病例与对照的母亲主要暴露因素的比较
母亲年龄 病
❖ 医院住院或门诊的病例
对照的选择
要求 ➢ 候选对象必须来自产生病例的总体,即来自同一 人群; ➢ 未患此病的人(可以是其它疾病);对照一旦发 生所研究的疾病便成为病例组的研究对象 ➢ 不能有共同危险因素的疾病病人; ➢ 除研究因素外其它条件一致;
来源

❖ ❖
研究的总体人群或抽样人群中具有代表性的 非病例 医院中患有其他疾病的病人 亲属、邻居、同事、同学等
提出假设
根据以往疾病分布研究或现况调 查结果并结合文献,提出病因假设
明确研究目的,选择适宜的对照形式
原则
➢ 广泛探索病因,采用不匹配或频数匹配 ➢ 罕见病采用个体匹配 ➢ 1:R的匹配法,R值不宜超过4
形式
➢ 成组比较法 ➢ 匹配法
病例与对照的选择
进行病例对照研究时,病例组与对照组的正 确选择是该研究成败的关键。
有 1/4 有 1/4 否 1/4 有 0/4 否 1/4 有 0/4 有 1/4 有 0/4 6/8 5/32
7.16 <0.01
10.5
此次怀孕时使 用过雌激素
病例 对照
有 0/4 有 0/4 有 0/4 有 0/4 否 0/4 有 0/4 有 0/4 有 0/4 7/8 0/32
23.22 <0.00001
基本原则
➢ 代表性 病例能代表总体的病例 对照能代表产生病例的总体人群或源人群
➢ 可比性 两组主要特征方面无明显差异
病例的选择
要求
❖ 诊断可靠,尽量使用金标准 ❖ 病例内外部特征的限制
内部━━患病部位、病理类型。 外部━━年龄、性别、种族。
➢ 病例类型的选择
新发、现患、死亡。
病例的选择
来源
❖ 总体人群中的全部病例或者随机样本人群中 的全部病例
2、为什么匹配
提高研究效率, 表现为每个研究对象 提供的信息量增加。
控制混杂因素的作用,当然分层分析 也可以控制混杂因素
3、怎样匹配
频数匹配(frequency matching):匹配的 因素在对照组和病例组所占的比例一致,即 是匹配因素的分布相同。它是整体的匹配。 比如某项研究中按性别匹配,病例组男女各 半,则对照组也应如此。 个体匹配(pair matching):以病例和对照 的个体为单位进行匹配。有1:1,1:2, 1:3,……1:R匹配。
➢ 两者的区别主要是匹配的单位不同。
➢ 关于何时运用频数匹配和个体匹配,应 主要根据研究目的,所需样本量,匹配 因素的性质,研究现场实际情况综合考 虑。
➢ 研究罕见病,病例少,多用个体匹配。
➢ 按照年龄,匹配,多考虑用频数匹配。
➢ 按照特定混杂因素多用个体匹配。
注意以上只是惯常的思维,并不绝对。具 体情况具体分析。
中的女儿以后发生阴道腺癌的危险性增加
病例对照研究的类型
(一)病例与对照不匹配 (二)病例与对照匹配
(一)病例与对照不匹配
又称成组比较法,按与病例组可比的 原则,选择一定数量的对照。
(二)病例与对照匹配
1、什么是匹配
匹配(matching)或称配比:要求对照在某
些因素或特征上与病例保持一致。
匹配:是一种常用的选择对照的方法。
对照(无病者)
时间
某人群
暴露 有 无
合计
病例对照研究资料整理表
病例组 a c
a+c
对照组 b d
b+d
合计 a+b c+d a+b+c+d
OR:(a/c)/(b/d)=ad/bc
病例对照研究的用途
病例对照研究主要用于研究病因未明或 多因素疾病的病因,或称危险因素。
( 年轻女性阴道腺癌与母亲妊娠期服用乙烯雌酚的关系)
0.005
2.576
2.807
0.010
2.326
2.576
0.020
2.058
2.326
0.025
1.960
2.242
0.050
1.645
1.960
0.100
1.282
1.645
0.200
0.842
1.282
───────────────────────────────
例如在一次吸烟与肺癌关系的研究中,估计对照组有 20%吸烟史,OR值约为2,要求α=0.05,β=0.1,求 样本大小N?
➢ 匹配因素必须选择那些明确(clearly) 能引起混杂作用的因子。
➢ 年龄,性别,常被用于匹配。
匹配的比例
个体匹配时,以M代表对照的个数, 研究效率=M/(M+1)。一般来讲,比例 M越大,统计效率越高。但比例数与效 率的提高不成比例,两者的关系见表。
所以对照和病例的比例以不超过4为 宜。
对照/病例比例与效率关系
病例对照研究
郑全庆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研室
分析性研究 (analytical epidemiology )
病例对照研究(case-control study)和 队列研究(cohort study)均属于分析性 的研究 。
病例对照研究是分析流行病学研究方 法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的研究类型之一, 是验证病因假说的重要工具,是一种由 果及因的回顾性研究方式。
病例对照研究基本原理
以确诊的患有某种特定疾病的病人作为 病例,以不患有该病但具有可比性的个 体作为对照,通过询问、实验室检查或 复查病史,搜集既往各种可能的危险因 素暴露史、测量并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 各因素的暴露比例,经统计学检验该因 素与疾病之间是否存在统计学关联。从 而达到探索和检验疾病病因假说的目的。
基本原理
评估偏倚
统计学检验
特特定定疾 病疾的病病 病人人
探索和 检验病 因假说
统计学 关联
病因推断

收集 数据
可比


未不患患该 病有的该人

病例和对照的选择
特点
❖ 是一种回顾性研究 ❖ 是一种从“果”到“因”的研
究 ❖ 设有对照组
病例对照研究设计
暴露 非暴露
调查方向
病例(有病者)
暴露 非暴露
样本大小的估计
1、有关的影响因素: (1)、研究因素在对照组中的暴露率; (2)、估计该因素引起相对危险度; (3)、希望达到的精确度; (4)、希望达到的检验把握度; (5)、是单侧还是双侧检验;
2、估计的方法: 样本只是一个估计值,过大、过小都
不好。
(一)有关参数
❖ 病例组的暴露率(P1 )和对照组暴露(P0 ) ❖ 优势比(odds ratio, OR)
❖ α值 ❖ 把握度1-β
(二)方法 ❖ 查表法 ❖ 公式法:
计算应用下列公式:
非匹配设计的样本量计算
n (z
2 pq z p0q0 p1q1 )2 ( p1 p0 )2
p1 p0OR /[1 p0 (OR 1)]
, Zα与 Zβ 分别为与α及β值对应的标准正态分布分位数 p0与p1分
设α=0.05;β=0.1, 对照组暴露比例为p0=0.3,
估计的OR=2;则p=2/3、m=90;
p1=0.46; p0=0.3 M=186
研究因素的确定和资料的收集 (一)研究因素的确定
1、变量的选定 2、变量的标准 3、变量的测量 4、变量的可靠性
(二)资料来源与收集
1、资料来源 2、调查的含义及实施时遵循的原则 3、调查表
对照/病例 理论上可获得信息量(%) 净增信息量(%)
1
50
50
2
67
17
3
75
8
4
80
5
5
83
3
4、匹配中的问题
匹配的比例(个体匹配) 匹配过头
匹配过头
把不必要的项目列入匹配会造成匹配过头。 ➢ 增加了选择对照的难度,降低了研究效率。 ➢ 使病例与对照尽量一致,就可能徒然丢失
信息。
为防止匹配过头:
所以,匹配并非一定要用。 但为了特定的目的如提高研究效率和控 制混杂因素作用则需要匹配。 一般除年龄、性别或已知的、明确的混 杂因子之外,对于其他因素是否引入匹配须 持慎重态度,以防止匹配过度及徒增费用和 难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