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创新语文综合提高卷(七)(总分:120分时间:90分钟整洁分5分)班级姓名成绩亲爱的同学;六年的小学语文学习已告一段落;你的语文知识增加多少;你的语文能力提高多少?来;看看你的学习成果吧!相信自己;仔细审题;深入思考;用心体验;你会考出好成绩的!(一)思考与运用(48分)一、辨析选择.(每题2分;共20分)1.《新华字典》中;“筷”、“狂”两个字都在第260页;根据音序排列规律;推断出“宽”、“款”、“筐”三个字所在的页码.它们分别在( )页.A.258、259、261 B.260、260、260 C. 260、261、261 D.259、260、2612.根据语境依次填写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服药不当;往往会引起不良 . (2)孟夫子就是《孔乙己》中的孔乙己的. (3)老舍成功的了骆驼祥子这个典型形象.(4)他多次到三峡一带;研究那里的地形地貌.A. 反映原形刻画考察B. 反应原形刻划考查C. 反应原型刻画考察D. 反映原型刻划考查3.结合语境;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A.为了满足人们健康的需要;厂家纷纷推出了绿色食品.(指绿色的蔬菜果品)B.为将物资及时送到灾区;政府开辟了绿色通道.(指方便快捷的途径、优惠政策等)C.教育厅要求各高校实行阳光招生.(指公开、公平、公正的招生)D.“明星学院”吸引了不少阳光少年.(指活泼、富有生气的少年)4.下面的4个句子;意思相同的一组是().(1)王平不知道老师是在批评他.(2)王平知道老师不是在批评他.(3)老师不是在批评他;王平不是不知道.(4)老师是在批评他;王平是知道的.A.(1)(2)B.(3)(4)C.(2)(3)D.(1)(4)5.一个秋雨连绵的日子;安尼想观察一下晶莹透明的雨水里有些什么;他看了一眼显微镜下的小水滴后禁不住惊叫起来:“”……你认为最恰当的一句应是().A.别看小水滴那么清澈;原来里边有小虫子呀!B.小虫子那么多;而且都在动!C.小虫子!那么多小虫子都在动!D.我真没想到;小水滴里是有虫子的.6.“我们要学习文件”是有歧义的句子;接在它后面能消除歧义的一项是( ).A.请做好准备.B.请把电视机关上.C.小说不要带来.D.请你告诉小王.7.朗读、说话都要注意语句的语气;请选出语气最重的一句.( ).A.明天的会;你一定要参加. B.明天的会;你不去不好.C.明天的人;你非去不可. D.明天的会;你能不参加吗?8.一位总统候选人在竞选辩论中对他的对手说:“挣钱的办法有成千上万种;但只有一种是诚实的.”对手问:“哪一种?”他回答:“正好是您不知道的那一种.”他通过这些话讽刺了对手什么?().A.知识贫乏 B.不会挣钱 C.缺乏诚信 D.孤陋寡闻9.下列修辞手法运用与语境不符的一项是()A.向日葵花是骄傲的;快乐的;萝卜花却那样谦卑.B.不知道为什么;原来挺敞亮的店堂变得特别黑暗了;牌匾上的金字也都无精打采了. C.我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心情无比舒畅;几只蝴蝶在菜花地里欢快地飞舞;树枝上的小鸟彷徨流浪.D.常听一位老人说;每逢春秋两季;月圆的时候;你要是心细;有时会听见长城上发现很低很低的声音;像吟诗一样.老人说:这是长城在唱歌;唱的是古往今来的英雄好汉. 10.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A.王冕的诗句“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表面上写墨梅;实际上借花喻人;寄托着诗人的高尚节操.B.龚自珍的诗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实际上是劝皇上;希望他能下决心改革;打破常规起用有才能的人来振兴国家.C.王翰的诗句“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表现的是一种“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消极生活态度;基调悲凉;伤感.二、思考判断.(每题2分;共10分)11.“海燕出版社出版的《世界文学名著漫画本》解决了少年朋友在阅读世界文学名著中所遇到的难题.”这句话若缩句;应该是“出版社解决了难题”.()12.蔺相如对手下的人说:“秦王我都不怕;我会怕廉将军吗?”改成间接转述应该是;蔺相如对手下的人说:“秦王他都不怕;他更不会怕廉将军.”()13.“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点明了送别老朋友的地点、送别的时间和老朋友的去处.“西辞”是说孟自东往西而去. ()14.王维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说的是:我孤身一人客居他乡;现在中秋节到了;更加倍地思念亲人们. ()15.“爆竹声中一岁除”是王安石《元日》中的名句.意思是在鞭炮声里;一年又过去了.这里的“元日”;指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 ()三、积累填空.(每题2分;共18分)16.病句修改.(用正确的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1)李大夫总是耐心地指导她把病历写得完整、清晰、条理.(2)怎么?他到现在还没拿定主意是学历史或者学地理.17.请写出下列成语所用的修辞方法.胆大包天()如鱼得水()莺歌燕舞()口蜜腹剑()18.展开联想;按照例句;在空白处填上恰当的内容.童年是一个迷;混沌初开;稚嫩好奇;少年是一幅画;;;青年是一首诗;; .19.你知道下面的惯用语是什么吗?(1)把足智多谋的人喻为………………………().(2)把接待宾客的当地主人喻为………………().(3)把公堂台阶下受审的囚犯喻为……………().(4)把吝啬钱财、一毛不拔的人喻为…………().20.学校的花草池里有一块牌子;上边写着“禁止摘花踏草”;可是同学老师看了很不舒服;你能在不改变原意的基础上;把牌子上的警示语换一下;使大家变得乐意接受吗?试试看;把你的想法写下来.21.某空调的广告语仅用了三个字“净、劲、静”;请说明该广告词所包含的具体含义.22.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一个人就好像是一个分数;他的实际才能好比分子;而他对自己的估计好比分母;分母愈大则分数的值就愈小.” 请认真阅读这句话;写出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3.把下面这些动物和象征词连起来.春燕搏击风浪骆驼任劳任怨黄牛报春使者海鸥任重道远24.《人民日报》曾举办过征集“献给母亲的一句话”的活动;请欣赏下面两则获奖作品;并完成后面的两道题.“母亲是月台;儿子是那挂长长的列车.”“慈母手中那根为游子缝补衣衫的线;是世界上最长的线.”(1)上述两句话运用的修辞方法是和(2)请你也参与这项活动;为母亲献上一句话;并在括号里指出所用的修辞方法.()(二)理解与感悟(21分)一、古文欣赏.(每题2分;共6分)伤仲永<北宋>王安石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译文>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以种田为业.仲永长到五岁时;不曾见过书写工具;忽然哭着要这些东西.父亲对此感到惊异;从邻近人家借来给他;他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自己题上自己的名字.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作为内容;传送给全乡的秀才观赏.从此有人指定事物叫他写诗;他能立刻完成;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作客;有人用钱财和礼物求仲永写诗.他的父亲认为那样有利可图;每天牵着方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我听说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间;跟随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见到方仲永;他已经十二三岁了.叫他写诗;已经不能与从前听说的相称了.再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又到舅舅家;问起方仲永的情况;舅舅说:“他才能完全消失;和普通人一样了.”孟母三迁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子也.”遂行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衒(xuàn)卖之事;母曰:“此又非所以处吾子也.”复徙居学宫之旁;孟子乃嬉为设俎豆揖让进退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吾子矣.”遂居焉.<译文>孟子年少时;家住在坟墓的附近.孟子经常喜欢在坟墓之间嬉游玩耍.孟母见此情景;就觉得这个地方不适合居住;于是就带着孟子搬迁到市场附近居住下来.可是;孟子又玩闹着学商人买卖的事情.孟母又觉得此处也不适合孟子居住;于是又搬迁到书院旁边住下来.此时;孟子便模仿儒生学作礼仪之事.孟母认为;这正是孟子所适宜居住的地方;于是就定居下来了.25.“孟母三迁”这则故事广为流传;它可用一成语来说理;这个成语是.26.你从“孟母三迁”这则故事中得到什么启示?请作简要回答.27.仲永的父亲和孟子的母亲的教育方法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请对此谈谈你的看法.二、现代文阅读.(每题3分;共15分)一次;仪山禅师洗澡.水太热了点;仪山让弟子打来冷水;倒进澡盆.听师傅说;水的温度已经刚好;看见桶里还剩有冷水;做弟子的就随手倒掉了.正在澡盆里的师傅眼看弟子倒掉剩水;不禁语重心长地说:“世界的的任何东西;不管是大是小;是多是少;是贵是贱;都各有各的用处;不要随便就浪费了.你刚才随手倒掉的剩水;不就可以浇灌花草树木吗?这样水得其用;花草树木也眉开眼笑;一举两得;又何乐而不为呢?”弟子受师傅这么一指点;从此便心有所悟;取法号为:“滴水和尚.”28.给短文选择一个题目;用“√”标出.仪山禅师滴水和尚一举两得万物皆有所用29.这个故事的起因是:经过是:结果是:30.划出文中既是拟人句;又是反问句的句子.用“”标出.31.文中划线中的“一举两得”;“一举”指:.“两得”指:“何乐而不为”的意思是:.32.弟子心有“所悟”;他“悟”到了什么?().A.讲究节约;不要浪费一滴水.B.万物都有用处;不要随便浪费掉.C.要珍惜自己存在的价值.D.法号应该取为“滴水和尚”(三)创造与表达(36分)33.绿色;是生命的象征;是环保的代名词;是人类亘古不变的追求.伸出双手;欢迎“绿色之风”吧!你能设计出一个环保型的用品吗?请写出你的设计方案.(每题4分;共16分)设计方案(1)物品名称:(2)设计理念:(3)主要材料:(4)功能用途:34.请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成文.(20分)文题一:一个窗台上有了一朵花;这个屋里就有生气了;一棵树上开了一朵花;这棵树就成熟了;一条路上绽放了一朵花;这条路就有情趣了.一句关切的问候是一朵花;一个亲切的微笑是一朵花;一次碰撞后的忍让是一朵花;一次跌倒后的搀扶是一朵花;一次善意的批评是一朵花……生活中;你每天都有可能收到这样的“花”;也可能送给别人这样的“花”.请你以“花”为话题;写一篇文体不限;不少于400字的作文.文题二:朱熹诗云:“万紫千红总是春.”如果花儿不敢开出自己的特色;无力发出独有的芳香;那么;它还能立身于烂漫春光之中吗?你具有些什么特长?这些特长;曾经为你取得成功发挥过什么作用?或者为学校和班级争过光?甚至对社会对国家做出过贡献?请你就自己的特长;作一番自我展示.说说自己的长处;谈谈自己的感受.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要写出真实情感;不说假话;不少于400字.(四)探索与提升(10分)35.有一篇新闻的标题是《纯净水市场“李鬼”泛滥》.李鬼出自《》(书籍名);在这里指代.(2分)36.某剧院前贴出一张海报;上写“豹子头刊金印后;野猪林伏洒家前”.据此;可猜测这场戏与《水浒》中和两位英雄有关.(请填写人名) (2分)37.脑筋急转弯:冬天的体育课上;所有的男生都戴着帽子;所有的女生都戴着围巾.体育老师见了;很不高兴.于是;他规定以后上体育课;男生不准戴帽子;女生不准戴围巾.第二节的体育课;老师一看;帽子和围巾一件都没少戴;可是同学们却没有违反他的规定;为什么?(2分)38.一支部队驻扎在北极圈内.一个老兵说:“这儿根本不算冷.我在阿拉斯加呆过;那地方才冷呢!连炉子里的火都冻住了;怎么吹也吹不灭.”另一个老兵说:“这算什么!我呆过一个地方;讲话时;话一出口就冻住了;这样一来;我们只得把冰冻了的单词放在开水里融化;才能理解命令!”两个老兵采用的修辞方法都是.(2分)39.有人仿造杜牧《清明》而写了这么一首诗:清明时节沙纷纷;路上行人满面尘.借问青山何处有;学童遥指盆景中.这首诗对什么现象进行了辛辣的讽刺?().(2分)A.盆景泛滥 B.环境污染 C.学童顽皮 D.不讲卫生参考答案(一)思考与运用一、辨析选择.1.B 2.C 3.A 4.C 5.C 6.B 7.C 8.C 9.C 10.C二、思考判断.11.×12.×13.×14.×15.√三、积累填空.16.(1)在“条理”前加“有”. (2)将“或者”替换成“还是”17.夸张比喻拟人对比18.色彩绚丽;烂漫天真激情澎湃;乐观自信19.(1)智多星(2)东道主(3)阶下囚(4)铁公鸡20.(略)21.净:净化室内空气;劲:制热、制冷强劲;静:噪音很小;十分安静. 22.一个人自我评价越高;就越不容易做出成绩.对自己的才能要有恰如其分的估计. 23.春燕——报春使者骆驼——任重道远黄牛——任劳任怨海鸥——搏击风浪24.(1)比喻、夸张(2)(略)(二)理解与感悟一、古文欣赏.25.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26.这则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说明社会环境与一个人、特别是青少年的成长有直接的关系.孟子后来成为大学问家;与社会环境对他的熏陶感染有很大关系. 27.能够针对两人不同的教育方法发表自己的看法;言之成理;语句通顺者即可给分.二、现代文阅读.28.万物皆有所用29.起因:仪山禅师洗澡;因水太热;所以让弟子打来冷水;倒进澡盆. 经过:弟子将桶里的冷水顺手倒掉;师父语重心长地批评教育了他. 结果:弟子心有所悟;取法号为“滴水和尚”. 30.这样水得其用;花草树木也眉开眼笑;一举两得;又何乐而不为呢?31.用剩水浇灌花草树木水得其用;花草树木也眉开眼笑有什么不乐于去做的呢?表示愿意去做32.B(四)探索与提升35.水浒传假货36.林冲鲁智深37.男生戴围巾;女生戴帽子 38.夸张39.B 摘自:淡然的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