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历史必修一第二十七课

历史必修一第二十七课


正确认识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1.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并不能说明社会主义失败, 只是表明苏联模式失败,社会主义遭受重大挫折。 2.历史从来都是在曲折中前进的,挫折是暂时的, 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还 不够成熟,大部分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基础薄弱,社 会主义经济建设缺乏经验,加之西方资本主义实力 敌视、遏制乃至颠覆社会主义国家。这些因素使社 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 3.实践证明,社会主义需要通过不断的改革来逐步 改善。社会主义各国应走符合本国实际的道路,不 能拘泥于一种模式。
D
9.理论界通常称当前世界正处在新旧格局交替的过渡时期。这一 “交替”主要是指( ) A.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B.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C.由民族冲突向地区性冲突发展
D.由于是形态的对立到政治军事对抗 10.欧盟是( )
A.欧洲地区的非政府国际组织 B.欧洲地区的政治经济一体化组织
C.世界最大的政府间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2.表现 (1)欧盟:1993年,欧洲联盟 正式成立,国际地位提高。 (2)日本:极力争取联合国安理会 常任理事国 席位。 (3)俄罗斯:
①取代 苏联 在联合国的地位,军事力量与美国匹敌。
②国内经济不断好转,国际地位有了很大改善。
(4)中国: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反对
霸权主义 。
3.特点
7.下列关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暂时呈现“一超多强”局面; ②总趋势是多极化不断加强; ③多极化格局已经最终形成; ④目前存在美、欧、日、俄、中五个主要力量中心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8.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 A.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推行错误路线和政策 B.西方“和平演变”政策 C.民族矛盾尖锐 D.苏联体制僵化成为生产力发展障碍
二、和平与动荡并存
1.原因
(1)“冷战”结束后,国际关系中出现新的矛盾冲突。
(2)美国试图独霸全球,插手别国事务和 地区争端。
2.表现
(1)科索沃战争:
①背景:1999年,南联盟内部发生 科索沃危机 。 ②旗号: 人权 高于主权。 ③特点:北约是在未经联合国 安理会 授权的情况下 对主权国家发动的战争。 (2)国际恐怖主义:美国“9·11”事件。
——江泽民
当前国际局势的基本特点:
和平与动荡并存;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流。
单元小结:二战后国际格局的演变
美苏
对峙 世界形势紧张动荡
两极格局
多极化 趋势出现
苏联 解体
一超多强 多极化趋势加强
和平与动荡并存 总体走向缓和
1.东欧剧变的实质是 A各国放弃了社会主义旗号 C各国共产党丧失了政权
( D
5.东欧剧变的最主要教训 A A.社会主义道路与本国实际相结合 B.要进行改革开放,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C.要时时警惕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D.要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为指导 6.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根源在于 A.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导致两极格局结束 B.美国成为惟一的超级大国 C.多个国家联盟力量中心的存在 D.欧洲联盟的成立
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1.东欧剧变 (1)原因:东欧国家各种矛盾长期积累。 社会制度 发生根本性变化。 (2)实质:执政党丧失政权, (3)事例:
①1989年, 波兰 是第一个发生剧变的东欧国家。
②1990年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两德统一。
2.苏联解体 (1)过程: ①1990年,苏共中央全会决定放弃党在国家中的领导地 位,实行 多党制 。 ②1991年底,11个苏联加盟共和国宣布成立 独立国家联 合体。 (2)影响:苏联不复存在,两极格局 瓦解。

总结苏联东欧剧变的经验教训
(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从本国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 遍原理同本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建 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2)建设社会主义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努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
( 3 )社会主义国家必须不断深化改革,以解放生产力。同时, 在改革中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 指导地位不动摇。 (4)必须重视国内民族问题,正确处理民族关系。 (5)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搞霸权主义,反对强权政 治。 (6)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以保障经济建设;要搞 好执政党的自身建设,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7)必须不断提高我们的综合国力,以适应国际竞争的形势。
D.世界最大的国家政治组织
11.当前世界政治格局处于“一超多强”向多极化发展的过渡阶 段,对其正确的表述是
①“一超”指美国是唯一的超级大国 ②“多强”指世界上还有 其他几个力量中心 ③多极化格局形成是一个缓慢的演变过程 ④“一超多强”的局面标志着美国单独主宰世界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④

B执政党向反对派妥协 D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2.苏联发生剧变和解体的直接原因是 ( B )
A.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积弊 B.戈尔巴乔夫背离社会主义的政治改革 C.各加盟共和国日益严重的分离倾向 D.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平演变”策略的影响
3.关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的东欧剧变,下列表述与事 实不符的是 A.剧变前东欧各国面临严重经济困难 B.执政党丧失政权但社会制度未发生根本性变化 C.德国结束了近半个世界的分裂局面 D.波兰是最早发生剧变的国家 4.东欧剧变最主要的原因是 A.帝国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 B.苏联历史和现实的影响 C.自身经济发展缓慢,改革成效不大 D.民主法制受破坏,党和政府脱离群众
12.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进行轰炸;2001年,美国 在我国近海频繁进行空中侦察;2003年,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 这些事件充分说明( )
A.美国是当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 B.美国坚持门户开放政策 C.美国坚持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D.美国奉行政治经济全球化政策
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的轰炸持续78天
1999年5月8日, 中国驻南大使馆被袭击。
[探究升华] “9·11”事件反映了当今国际形势怎样的突出特点? 提示:和平与动荡并存,国际恐怖主义呈泛滥趋势,
对世界和平和地区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三、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1.原因 (1)“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2)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极力构筑 单极世界 。 (3)其他国家主张推进多极化进程。
呈现“ 一超多强 ”的局面,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
4.评价 多极化仍然只是一个 发展趋势 ,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将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2000—2002年 国民生产总值
120000 100000 80000 60000 40000 20000 0 美国 欧盟 日本 中国 俄国 亿美元
“现在,旧的世界格 局已经打破,新的格 局尚未形成,世界处 于新旧格局交替的动 荡时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