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三上学期三校联考化学试题(答案解析)

高三上学期三校联考化学试题(答案解析)

【校级联考】天津市静海区【精品】高三上学期三校联考化学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密切相关。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苏打可用于生产玻璃,也可用来除去物品表面的油污B.过氧化钠可用于食品、羽毛和织物等的漂白C.医用酒精、次氯酸钠等消毒液均可以将病毒氧化而达到消毒的目的D.汽车尾气、工业排放、建筑扬尘、垃圾焚烧等都是造成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2.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A.SO2、SiO2、CO均为酸性氧化物B.稀豆浆、硅酸、氯化铁溶液均为胶体C.烧碱、冰醋酸、四氯化碳均为电解质D.福尔马林、水玻璃、氨水均为混合物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SiO2既能溶于NaOH溶液又能溶于氢氟酸,说明SiO2是两性氧化物B.将Cu片置于浓H2SO4中,无明显现象,说明Cu在冷的浓硫酸中被钝化C.“雷雨发庄稼”的实质是自然固氮D.自来水厂可用明矾对水进行杀菌消毒4.下列各组离子在常温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NaHS溶液中:SO42-、K+、Cl-、Cu2+B.在c(H+)/c(OH-)=1012的溶液中:NH4+、NO3-、K+、Cl-C.加入铝粉能放出H2的溶液中:Mg2+、NH4+、NO3-、Cl-D.通入大量CO2的溶液中:Na+、ClO-、CH3COO-、HCO3-5.向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不同的无色溶液进行如下操作,结论正确的是A.A B.B C.C D.D6.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下,pH=2的H2SO4溶液中含有的H+离子数目为0.01N AB.当H2O与Na2O2反应生成1 molO2时,转移的电子数目为4N AC.标准状况下,2.24 L CO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0.1N AD.1 L 0.1 mol·L-1 FeCl3溶液中含有的Fe3+离子数目为0.1N A7.用98%的浓H2SO4(密度为1.84g/cm3)配制1 mol/L的稀H2SO4 100 mL,配制过程中需用仪器的先后顺序是( )①100 mL量筒②10 mL量筒③50 mL烧杯④托盘天平⑤100 mL容量瓶⑥胶头滴管⑦玻璃棒A.①③⑤⑥⑦B.②③⑦⑤⑥C.②⑤⑦⑥①D.④③⑦⑤⑥8.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SO2、NO2都能与水反应,其反应原理不同B.N2与O2在放电条件下直接化合生成NO2C.常温下铁与浓硫酸、浓硝酸均不反应,可用铁槽车密封运送浓硫酸、浓硝酸D.CO、NO、NO2都是大气污染气体,在空气中都能稳定存在9.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氢氧化亚铁的生成B.比较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C.实验室制取少氨气D.检查装置气密性10.为了验证Fe3+的性质,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下图所示的一组实验,其中实验方案设计错误的是( )A.只有④B.只有③C.③和④均错误D.全部错误11.下列关于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过氧化钠放置在空气中,最终转变为白色粉末Na2CO3B.Ca(ClO)2溶液通入CO2,溶液变浑浊;再加入品红溶液,红色褪去C.打磨过的铝箔和未打磨的铝箔分别在空气中灼烧,两种铝箔均熔化但不滴落,说明氧化铝熔点比铝高D.在一定条件下,金属Na、Mg、Fe与水反应都生成H2和对应的碱12.已知酸性条件下有如下反应:2Cu+=Cu2++Cu↓。

由于反应温度不同,用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可能产生Cu或Cu2O,两者都是红色固体。

一同学对某次用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所得的红色固体产物作了验证,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记录如下:由此推出本次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的产物( )A .是CuB .是Cu 2OC .一定有Cu ,一定有Cu 2OD .一定有Cu 2O ,可能有Cu13.世界上60%的镁是从海水中提取的,其主要步骤如下:①把贝壳制成生石灰;②在海水中加入生石灰,过滤、洗涤沉淀物;③将沉淀物与盐酸反应,结晶、过滤;④在氯化氢热气流中加热晶体;⑤电解上述所得盐(熔融条件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向洗涤液中滴加氯化钙溶液可检验沉淀是否洗涤干净B .上述变化过程中包括了分解、化合、复分解、置换等四种反应类型C .步骤④在氯化氢热气流中加热晶体的目的是为了防止氯化镁水解D .步骤⑤也可以采用电解该盐水溶液的方法14.磁性氧化铁与过量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 3O 4+HNO 3(稀)―→Fe(NO 3)3+NO↑+H 2O(未配平)。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如果硝酸的量不足,则应该有Fe(NO 3)2生成B .上述反应配平后HNO 3的化学计量数为10C .23.2 g 磁性氧化铁完全溶解于稀硝酸中,转移0.1 mol 电子D .若有0.1 mol HNO 3被还原,则生成2.24 L NO 气体15.在某无色溶液中缓慢地滴入NaOH 溶液直至过量,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的NaOH 溶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由此确定,原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是:( )A .Mg 2+、Al 3+、Fe 2+B .H +、Mg 2+、Al 3+C .H+、Ba 2+、Al 3+ D .只有Mg 2+、Al 3+16.下列陈述Ⅰ、Ⅱ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A.A B.B C.C D.D17.下列由相关实验现象所推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分别充满HCl、NH3的烧瓶倒置于水中后液面均迅速上升,说明二者均易溶于水B.向溶液中滴加酸化的Ba(NO3)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该溶液中一定有SO42-C.Fe与稀HNO3、稀H2SO4反应均有气泡产生,说明Fe与两种酸均发生置换反应D.Cl2、SO2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说明二者均有氧化性18.下列实验设计能够达到目的的是( )A.A B.B C.C D.D19.甲、乙、丙、丁四种易溶于水的物质,分别由Ba2+、Mg2+、H+、OH-、Cl-、SO2-4、NH+4、HCO-3中不同阳离子和阴离子各一种组成,已知:①将甲溶液分别与其他三种物质的溶液混合均有白色沉淀生成;②0.1 mol·L-1 乙溶液中c(H+)=0.2 mol·L-1;③向丙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有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生成。

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甲溶液中含有Ba2+B.乙溶液中含有SO2-4C.丙溶液中含有Cl-D.丁溶液中含有Mg2+二、多选题20.如图,在注射器中加入少量Na2SO3晶体,并吸入少量浓硫酸(以不接触纸条为准)。

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B.品红试纸、蘸有KMnO4溶液的滤纸均褪色都能证明SO2的漂白性C.湿润的淀粉KI试纸未变蓝说明SO2的氧化性弱于I2D.NaOH溶液可用于除去实验中多余的SO2三、填空题21.下图是一些中学常见的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其中部分反应产物省略),其中A和B常温下都是气体,且水溶液都有漂白性;I是一种金属单质;F、M、N均为水的白色沉淀,其中M和N不溶于稀硝酸,C和D是两种常见的强酸。

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将A通入石灰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①→⑥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编号)(5)将NaOH溶液加入到E中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写出反应⑥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写出分别将A、B通入石蕊试液中的现象:A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

22.硼镁泥是一种工业废料,主要成分是MgO(占40%),还有CaO、MnO、Fe2O3、FeO、Al2O3、SiO2等杂质,以此为原料制取的硫酸镁可用于印染、造纸、医药等工业。

从硼镁泥中提取MgSO4·7H2O的流程如下:(1)实验中需用1mol/L的硫酸480mL,若用18.4mol/L的浓硫酸来配置,量取浓硫酸时需使用的量筒规格为(_______)。

A 10mLB 20mLC 50mLD 100mL(2)加入的NaClO可与Mn2+反应:Mn2++ClO-+H2O=MnO2↓+2H++Cl-还有一种离子也会被NaClO氧化,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滤渣中除含有氢氧化铁、氢氧化铝外还有_________。

(3)在“除钙”前需检验滤液中Fe3+是否被除尽,简述检验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硫酸镁、硫酸钙的溶解度如下表“除钙”是将;硫酸镁和硫酸钙混合溶液中的硫酸钙除去根据上表数据,采取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趁热过滤、_________、____________,便得到比较纯净的硫酸镁。

(5)实验中提供的硼镁泥共100g,得到的MgSO4·7H2O为172.2g,则MgSO4·7H2O的产率为__________________。

23.HNO2是一种弱酸,且不稳定,易分解生成NO和NO2;它能被常见的强氧化剂氧化;在酸性溶液中它也是一种氧化剂,如能把Fe2+氧化成Fe3+。

AgNO2是一种难溶于水、易溶于酸的化合物,试回答下列问题:(1)人体正常的血红蛋白含有Fe2+,若误食亚硝酸盐(如NaNO2),则导致血红蛋白中的Fe2+转化为Fe3+而中毒,服用维生素C可解毒。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亚硝酸盐被还原 B.维生素C是还原剂C.维生素C将Fe3+还原为Fe2+ D.亚硝酸盐是还原剂(2)某同学把新制的氯水加到NaNO2溶液中,观察到氯水褪色,同时生成NaNO3和HCl,请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Fe与过量稀硫酸反应可以制取FeSO4,若用反应所得的酸性溶液,将Fe2+转化为Fe3+,要求产物纯净,可选用的最佳试剂是________(填字母)。

a.Cl2 b.Fe c.H2O2 d.HNO3(4)FeSO4可用于制备高铁酸钾(K2FeO4),写出在碱性条件下用 FeSO4与NaClO反应制高铁酸钾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