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食用菌栽培项目计划书样本

食用菌栽培项目计划书样本

食用菌栽培项目筹划书项目名称:食用菌栽培项目宗旨:通过项目实行,充分运用我村山林资源丰富优势,合理开发运用林木资源,出规模,出效益,带动更多老百姓运用资源优势走共同富裕道路,增进我村经济、生态和社会协调发展。

项目建设地点:从江县雍里乡敖里村项目负责人:黄影项目实行人:黄影项目规模:木耳20余亩、香菇15余亩、林芝15余亩、平菇10余亩。

建设菌种哺育基地一种(占地面积300余平方米)。

投资概算:食用菌栽培投资总体可分三大类,即固定设施设备投资、辅料投资、劳工投资。

详细投资状况如下一、固定设施设备投资如下:1、温室大棚投资:遮阳网900㎡,市场价2400元;塑料薄膜900㎡,市场价1800元;大棚建设预测投入劳工80个,市场价4000元。

其她辅助建材投入预测3000元。

小计11200元。

2、机械设备投资:22匹马力柴油机1台4000元,8匹马力柴油机1台1500元;木料粉碎机1台1800元,半自动装袋机1台2500元,半自动扎口机2台4500元,蒸汽灭菌锅炉2台4800元,接种箱4台4000元。

小计23100元。

二、辅料投资:菌种5000公斤,5元/公斤,计25000元;麸皮10000公斤,1.6元/公斤,计16000元;食用菌专用石膏粉10000公斤,1.6元/公斤,计16000元;塑料装料袋5000 0只,市场价5000元;消毒液等其她辅料约10000元。

小计7元。

三、劳工投资:本项目规划劳工投资以本人和家人投入为主,某些专业技术环节和生产管理劳工需求紧张环节聘请暂时工,预测聘请暂时工400个劳动日,按50元/个计算,预测投入0元。

综合上述规划,本项目至投资126300元,约合13万元。

其中先行投入启动资金2万元,还需后继资金投入11万元。

资金筹措方式:自筹+她筹实行年限:开始,完毕。

项目效益:栽培食用菌5万袋,由于基本设施投入较大,纯收益按3元/袋计算可获利3万元;预测纯收益可按4元/袋计算,栽培2万袋,纯收益按4元、袋计算,可收益8万元;栽培2万袋,预测物价上涨因素投资增长5000元,收益与持平,达到8万元。

三年共计投资11万元,总收益19万元。

发展目的:,通过项目实行第一年,全面掌握核心栽培技术,获得一定经济效益,起到辐射带动作用,带动周边群众规模化发展,增进带动村民积极创业致富。

项目可行性: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农业产业构造调节政策,符合房县青峰镇实际,有助于增进地方经济发展,加快区域脱贫致富步伐。

项目建设具备较好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项目可行。

项目实行背景应县是山西省第一农林业大县,全县既有林业用地632万平方米,菌类适生栎木资源极为丰富,面积达186万亩,年生长量达15万平方米以上。

应县耳菇栽培历史悠久,产品质量上乘,特别是老式栓皮栎生产椴木黑木耳,正在兴建鄂西北农副产品交易中心,逐渐将应县建成鄂、陕、川、渝、豫。

晋食用菌集放中心。

我县已发展食用菌栽培近年,已产生经济效益,产品供不应求。

当前应县以自身地理优势,积极招商引资,发挥生态优势,引进加工罐头食用菌及其她深加工项目。

它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城29公里,交通便利、市场集中、山林土地资源丰富,农业人口占总人口98%以上,年人均纯收入3250元,社会发育限度低,经济落后。

突出体现为:一是地理环境复杂,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二是农业基本设施脆弱,农业经济效益低;三是农业产业构造单一,主导产业尚未形成。

项目实行将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构造战略性调节,提高农业原则化水平,发挥高寒山区资源优势,增长农民收入,辐射带动本村及周边村群众规模化生产,加快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加快推动“一村一品”建设步伐,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因而,只要咱们注意因地制宜,加强科学管理,食用菌开发前景十分辽阔,可以把它建成为我村支柱产业,对优化我村经济构造,发挥资源优势,增长农民收入,都将起到积极作用,对全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将起着十分重要意义。

项目实行有利条件(一)自然条件适当。

应县地处山区腹地,跨东经109°29′至111°16′,北纬31°3 0′至33°16′。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降水量850㎜,平均气温15.2℃,年日照总时数1655至1958小时,无霜期244—255天。

受海拔高度、坡向等地形地貌因素影响,本县气候复杂多样。

素有“高一丈、不同样”,“阴阳坡、差得多”之说,山地小气候多样性,为各种经营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适当食用菌生长环境。

(二)有食用菌栽培历史和经验。

我村近几年已有许多栽培大户,浮现了许多成功创业致富典型,已经具备栽培食用菌习惯和经验,只要采用当代栽培技术,加强科学管理,食用菌栽培就能成功,经济效益将也许实现。

(三)具备一定技术力量和管理队伍。

可以在县林业局、农业局技术人员指引下栽培食用菌,可对食用菌栽培及产品开发进行技术指引。

并可保证林业站、农技站技术人员经常进一步实地进行食用菌栽培技术指引。

我村为壮大发展食用菌产业,还专门从河南西峡引进食用菌专业技术人才3名,在我镇从事生产技术指引。

(四)市场前景辽阔。

随着国内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居民收入水平越来越高,对食品需求日益提高。

人们对绿色食品如低糖、低脂肪、高蛋白食品消费需求日益旺盛,此类食品营业额始终保持较强增长势头。

食用菌是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强身健体抱负食品,也是咱们人类三大食物之一,同步它还具备很高药用价值,是人民公认高营养保健食品。

食用菌生产既可变废为宝,又可综合开发运用,具备十分明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食用菌产品不但行销于国内各大市场,并且还畅销于国际。

食用菌已经到了发展黄金时期。

由于食用菌栽培技术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在解决劳动就业方面有着非常重要作用,而当前解决劳动就业问题是各级政府为民谋利重要体现和政策取向。

食用菌产业是增长农民收入一种重要行业,在国内工业化、城乡化和农业当代化方面发挥着重要做用,因此国家在税收政策、产业政策等方面予以了大力倾斜。

在市场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都市化步伐加快,大量农村人口逐渐都市化,原有都市人口消费能力逐渐增强,由于人口众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在“民以食为天”、“绿色健康饮食”文化背景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食用菌生产消费市场。

(五)交通条件好。

它距县城29公里,距市城区150余公里,并有过境在建高速三年内将建成通车,连接十房高速,初步形成了内外运送交通网。

届时可通过谷竹、十房、汉十高速以及209省道将食用菌运销省内外。

因而,对增进食用菌经营提供了较好交通条件。

,我在生命科学学院中学会了诸多知识。

项目已经初具规模,基本掌握核心技术,预测究竟就可收益3万元。

当前重要问题就是资金后劲局限性,但愿获得资金支持,壮大实力,规模发展。

食用菌种植技术——段木黑木耳栽培技术一、菌种选取。

段木黑木耳优良菌种应具备:菌丝活力旺盛,有特别抗杂能力及适应性,易出耳,易展片,片大,肉厚,高产,色泽褐黑。

我公司选育森耳1号和黑单9号,除具备以上特性外,还分别具备森源1号菊花型,朵大色黑,开片好,生长快,耳根小,早熟高产。

黑单9号,单片型,朵大,不流耳,无耳根,适半高山栽培,是当前出口抱负品种。

二、耳场选取。

黑木耳属中温型菌类,耳场宜选在背风向阳、温暖、湿润、水源以便且排水良好沙壤缓坡地,长有草皮荒地较为抱负。

耳场选好后须在冬季清除耳场内及周边枯枝落叶并烧除干净。

三、耳木准备。

普通阔叶树都能生长黑木耳,但以栎树为最佳,选取5-树龄,耳木直径在5-12cm幼树,其树皮为灰白色,裂口内呈红色(耳农称“白皮红口子”),土质肥沃阳坡地生长树,其木耳产量高、质量好。

耳木砍伐以元月中旬至2月下旬(三九至五九)为宜,砍树后半月左右剃枝,剃枝时离主干1cm左右砍光砍平(俗称铜钱疤,有利出耳),不能砍破砍伤树皮。

剃枝后即集中到耳场附近,按1m或1﹒2m长度断筒,边断筒边堆码成井字形架晒,架晒时间依照耳木粗细和气候状况普通40-50天左右即可。

架晒原则为:两头木质变黄,有明显“鸡爪”丝裂,使木质细胞充分失去活性。

对于砍杆较晚,可以在耳木上先钻孔再晒干燥,但打孔后晒耳木须防止雨水淋湿,生长杂菌。

四、耳木点种。

黑木耳点种季节普通在2月中旬后来至3月底,当气温稳定在5℃以上,同步耳木自砍树起经40-50天左右时,即可开始点种。

应尽量提早点种以减少杂菌污染。

点种时若耳木过于干燥时,应提前一至两天淋足水,但要让表皮水份吹干,达到内湿外干规定后即开始点种,这样黑木耳菌丝成活快,生长也快。

同步也可选取雨后天晴时抓紧点种。

耳木点种切忌在雨天和太阳直射下进行,太阳过大时应转到荫蔽处。

打孔时用Φ12-14mm 皮带冲,孔深要达到2﹒5cm,普通孔距5-7cm,行距4-6cm,行与行之间交叉打孔呈梅花形,点种密度应视耳木粗细,木质软硬,点种时间早迟来掌握,耳木较粗,较硬或点种时间过迟应恰当密点,反之则恰当稀点。

同步打孔时要尽量接近两端和剃枝留下铜钱疤处,一则少杂菌浸染,二则可多余耳。

要达到密植深种,缩短生长时间,提高单产量。

黑木耳菌种成熟见光后即能不久长出耳芽,故点种时应去掉表面一层耳芽和老菌皮,好菌种木屑应呈淡黄色,香味浓,紧实有弹性,凡菌体萎缩、发软有黄水是老化菌种不能用。

若菌种过于干燥可用冷开水少量浸湿。

点种时要注意将菌种掰成小块填入孔内,菌种填满无空隙稍凹一点为准。

不能把菌种弄很碎,更不能填过紧过死。

树皮盖不能盖反,敲紧后与耳木表皮要平正。

不用树皮盖也可用优质石蜡、松香、猪油,按7﹕2﹕1比例加热混合均匀,稍冷后用刷子涂抹在接种口上。

五、上堆定植。

耳木点种好后要随后上堆。

一方面将耳场清扫干净,垫好枕木,将耳木堆码在枕木上,堆高一米,堆长不限。

若点种期间气温较低可顺码后用薄膜覆盖,若气温在15℃以上时须码成井架形后用树枝叶盖严。

上堆覆盖重要是保温保湿有助于菌丝萌发生长,尽快定植于耳木上。

为保证成活率高,成活快,上堆期间每7天左右须翻堆一次,翻堆时轻拿轻放以防孔盖脱落,并检查菌种成活状况。

普通第一次不能浇大水,的确干燥可用喷雾器轻喷。

后来可逐次增长喷水量以保证菌种成活良好并生长旺盛即可,也不可过湿,特别注意孔穴内不能积水,每次喷水后待表面稍干爽后才干覆盖。

用薄膜覆盖晴天中午气温高要注意掀开四周敞风1-2小时。

上堆定植时间普通在20天左右,点种早,气温低,普通须25-30天,点种迟,气温在1 5℃以上时15天即可。

总之应经常检查,只要菌种成活就应散堆,时间不能过长,过长容易长杂菌。

六、散堆排场。

耳木点种上堆达到定植规定后,不需要遮荫养菌,遮荫养菌会影响出耳速度和产量,采用平放曝晒养菌。

以使耳木充分吸取地潮、雨露、阳光和新鲜空气,促使菌丝在耳木中迅速蔓延生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