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食用菌项目合作计划书

食用菌项目合作计划书

食用菌项目合作计划书规划设计/投资方案/产业运营承诺书申请人郑重承诺如下:“食用菌项目”已按国家法律和政策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报告内容及附件资料准确、真实、有效,不存在虚假申请、分拆、重复申请获得其他财政资金支持的情况。

如有弄虚作假、隐瞒真实情况的行为,将愿意承担相关法律法规的处罚以及由此导致的所有后果。

公司法人代表签字:xxx实业发展公司(盖章)xxx年xx月xx日项目概要食用菌下游行业为餐饮业,居民收入和餐饮业增长是需求端的有力支撑。

食用菌产品主要通过经销商销往酒楼、饭店和食堂,以及通过农贸市场或超市销往千家万户,少部分经深加工后出售给终端消费者。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整体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在餐馆就餐的机会越来越多,我国餐饮业也得以迅速发展,营业额从2000年的528.5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4864亿元,增长了9倍。

我国工厂化产能在过去十年快速增长,短期下降不影响长期上升态势。

该食用菌项目计划总投资3881.01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3316.3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5.45%;流动资金564.6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4.55%。

达产年营业收入4569.00万元,总成本费用3512.43万元,税金及附加67.73万元,利润总额1056.57万元,利税总额1270.03万元,税后净利润792.43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477.60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27.22%,投资利税率32.72%,投资回报率20.42%,全部投资回收期6.40年,提供就业职位66个。

项目建设要符合国家“综合利用”的原则。

项目承办单位要充分利用国家对项目产品生产提供的各种有利条件,综合利用企业技术资源,充分发挥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优势、人力资源优势,区位发展优势以及配套辅助设施等有利条件,尽量降低项目建设成本,达到节省投资、缩短工期的目的。

报告主要内容:项目承担单位基本情况、项目技术工艺特点及优势、项目建设主要内容和规模、项目建设地点、工程方案、产品工艺路线与技术特点、设备选型、总平面布置与运输、环境保护、职业安全卫生、消防与节能、项目实施进度、项目投资与资金来源、财务评价等。

第一章项目承办单位基本情况一、公司概况公司自成立以来,坚持“品牌化、规模化、专业化”的发展道路。

以人为本,强调服务,一直秉承“追求客户最大满意度”的原则。

多年来公司坚持不懈推进战略转型和管理变革,实现了企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未来我司将继续以“客户第一,质量第一,信誉第一”为原则,在产品质量上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对客户以诚相待,互动双赢。

我们将不断超越自我,继续为广大客户提供功能齐全,质优价廉的产品和服务,打造一个让客户满意,对员工关爱,对社会负责的创新型企业形象!公司坚持诚信为本、铸就品牌,优质服务、赢得市场的经营理念,秉承以人为本,宾客至上服务理念,将一整套针对用户使用过程中完善的服务方案。

公司研发试验的核心技术团队来自知名的外企,具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公司还聘用多名外籍专家长期担任研发顾问。

公司依托集团公司整体优势、发展自身专业化咨询能力,以助力产业提高运营效率为使命,提供全方面的业务咨询服务。

公司建立完整的质量控制体系,贯穿于公司采购、研发、生产、仓储、销售等各环节,并制定了《产品开发控制程序》、《产品审核程序》、《产品检测控制程序》、等质量控制制度。

二、所属行业基本情况食用菌是指子实体硕大、可供食用的蕈菌(大型真菌),通称为蘑菇。

中国已知的食用菌有350多种,其中多属担子菌亚门。

食用菌在我国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蔬菜,并且我国地势广阔,野生的菌类是非常多的。

然后由于其营养价值,现在各种食用菌的人工规模种植面积都非常大。

我国的食用菌品种非常多,在我国各地都有食用菌的分布。

三、公司经济效益分析上一年度,xxx实业发展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24.94万元,同比增长13.47%(359.09万元)。

其中,主营业业务食用菌生产及销售收入为2847.42万元,占营业总收入的94.13%。

上年度主要经济指标根据初步统计测算,公司实现利润总额737.42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19.35万元,增长率19.31%;实现净利润553.06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80.10万元,增长率16.94%。

上年度主要经济指标第二章项目技术工艺特点及优势一、技术方案(一)技术方案选用方向1、对于生产技术方案的选用,遵循“自动控制、安全可靠、运行稳定、节省投资、综合利用资源”的原则,选用当前较先进的集散型控制系统,由计算机统一控制整个生产线的各项工艺参数,使产品质量稳定在高水平上,同时可降低物料的消耗。

严格按行业规范要求组织生产经营活动,有效控制产品质量,为广大顾客提供优质的产品和良好的服务。

2、遵循“高起点、优质量、专业化、经济规模”的建设原则。

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和高效率专用设备,使用高质量的原辅材料,稳定和提高产品质量,制造高附加值的产品,不断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3、在工艺设备的配置上,依据节能的原则,选用新型节能型设备,根据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原则,优先选用环境保护型设备,满足项目所制订的产品方案要求,优选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生产、试验及配套等设备,充分显现龙头企业专业化水平,选择高效、合理的生产和物流方式。

4、生产工艺设计要满足规模化生产要求,注重生产工艺的总体设计,工艺布局采用最佳物流模式,最有效的仓储模式,最短的物流过程,最便捷的物资流向。

5、根据该项目的产品方案,所选用的工艺流程能够满足产品制造的要求,同时,加强员工技术培训,严格质量管理,按照工艺流程技术要求进行操作,提高产品合格率,努力追求产品的“零缺陷”,以关键生产工序为质量控制点,确保该项目产品质量。

6、在项目建设和实施过程中,认真贯彻执行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的“三同时”原则,注重环境保护、职业安全卫生、消防及节能等法律法规和各项措施的贯彻落实。

(三)工艺技术方案选用原则1、在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生产过程中,应全面实施清洁生产,尽可能降低总的物耗、水耗和能源消费,通过物料替代、工艺革新、减少有毒有害物质的使用和排放,在建筑材料、能源使用、产品和服务过程中,鼓励利用可再生资源和可重复利用资源。

2、遵循“高起点、优质量、专业化、经济规模”的建设原则,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和高效率专用设备,使用高质量的原辅材料,稳定和提高产品质量,制造高附加值的产品,不断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四)工艺技术方案要求1、对于生产技术方案的选用,遵循“自动控制、安全可靠、运行稳定、节省投资、综合利用资源”的原则,选用当前较先进的集散型控制系统,控制整个生产线的各项工艺参数,使产品质量稳定在高水平上,同时可降低物料的消耗;严格按照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行业规范要求组织生产经营活动,有效控制产品质量,为广大顾客提供优质的产品和良好的服务。

2、建立完善柔性生产模式;本期工程项目产品具有客户需求多样化、产品个性差异化的特点,因此,产品规格品种多样,单批生产数量较小,多品种、小批量的制造特点直接影响生产效率、生产成本及交付周期;益而益(集团)有限公司将建设先进的柔性制造生产线,并将柔性制造技术广泛应用到产品制造各个环节,可以在照顾到客户个性化要求的同时不牺牲生产规模优势和质量控制水平,同时,降低故障率、提高性价比,使产品性能和质量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二、项目工艺技术设计方案(一)技术来源及先进性说明项目技术来源为公司的自有技术,该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二)项目技术优势分析本期工程项目采用国内先进的技术,该技术具有资金占用少、生产效率高、资源消耗低、劳动强度小的特点,其技术特性属于技术密集型,该技术具备以下优势:1、技术含量和自动化水平较高,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在产品质量水平上相对其他生产技术性能费用比优越,结构合理、占地面积小、功能齐全、运行费用低、使用寿命长;在工艺水平上该技术能够保证产品质量高稳定性、提高资源利用率和节能降耗水平;根据初步测算,利用该技术生产产品,可提高原料利用率和用电效率,在装备水平上,该技术使用的设备自动控制程度和性能可靠性相对较高。

2、本期工程项目采用的技术与国内资源条件适应,具有良好的技术适应性;该技术工艺路线可以适应国内主要原材料特性,技术工艺路线简洁,有利于流程控制和设备操作,工艺技术已经被国内生产实践检验,证明技术成熟,技术支援条件良好,具有较强的可靠性。

3、技术设备投资和产品生产成本低,具有较强的经济合理性;本期工程项目采用本技术方案建设其主要设备多数可按通用标准在国内采购。

4、节能设施先进并可进行多规格产品转换,项目运行成本较低,应变市场能力很强。

第三章背景及必要性一、食用菌项目背景分析我国工厂化产能在过去十年快速增长,短期下降不影响长期上升态势。

80年代我国从欧洲引入生产线,开始了大陆地区食用菌工厂化的栽培,但产量一直处于较低水平。

近十年,随着国内经济繁荣和居民收入水平快速提高,工厂化产能快速增长:2006至2015年工厂化产量从8万吨增长到184万吨,规模增长23倍,年复合增长率约41.68%。

2014年开始工厂化产量出现下降,这与我国当前经济形势和短期内工厂化产能过度释放有关,工厂化生产替代传统生产是大趋势,短期下降不影响长期增长态势。

我国工厂化比例增长较快,但仍处于较低水平,其量级受工厂化品种较为单一、市场容量相对有限的制约。

2006年我国工厂化食用菌产量仅占0.54%,2015年增长至5.29%。

与行业成熟国家市场相比,我国工厂化比例仍处于较低水平,但这一比例的增长目前一定程度上受到适宜工厂化生产的食用菌品种有限这一因素的制约。

2015年,我国工厂化日产量前三的品种分别是金针菇(2391吨)、杏鲍菇(2106吨)和双孢菇(439吨),其他菇类如海鲜菇、白玉蟹味菇的品种日产量也超过了180吨。

这三个品种消费量分别排第4、第7和第5,三者相加的总和仍低于排名第一的香菇。

而香菇由于成本收益比过低等原因,在现阶段不适合工厂化种植。

市场容量的相对有限在短期内制约着行业整体工厂化比例的提高。

以香菇为例,其工厂化进程受到专用菌种、工艺流程以及设备制造三大核心要素的限制。

但对工厂化技术已经成熟的品种而言,农户产品由于存在产量受季节影响较大、技术落后、质量较差、销售半径有限等缺点,这些品种的工厂化比率将进一步提高,并有可能达到日韩等国的高工厂化比率。

目前工厂化技术最成熟的产品是金针菇,工厂化比例达到33%(2015年),大幅领先于行业整体水平;其次是杏鲍菇,工厂化比例高达70%,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我国农户生产占主流的产品通常是不易工厂化的品种,这些品种投入产出比较低,投资效益较差。

根据日本的经验,物价上涨和劳动力成本增加将增加农户生产成本,具备技术优势的企业通过大规模生产在单位成本和质量上均优于农户,农户产品占比将继续降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