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萤石行业概况萤石又称氟石,是工业上氟元素的主要来源,是世界上二十几种重要的非金属矿物原料之一,许多国家都将萤石视为战略资源加以保护。
近年来,中国政府也出台了包括整顿采矿秩序,将萤石出口纳入配额管理等多项措施,来保护萤石资源。
(一)萤石的主要消费市场我国萤石矿产品主要有四大系列品种,即萤石块矿、萤(氟)石精矿、萤石粉矿和光学、雕刻萤石。
目前主要用于冶金、化工和建材三大行业,其次用于轻工、光学、雕刻和国防工业。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萤石的应用前景会越来越广阔。
图资料来源:中国萤石网(二)萤石的可采储量和基础储量目前世界已探明萤石矿物储量约5亿吨,中国萤石储量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南非、墨西哥(见表1)。
中国萤石矿品位一般在35%~40%;其中≥65%的富矿只有3000万吨,约占保有储量的23.8%;而≥80%的高品位富矿不到1000万吨。
(三)萤石矿床分布我国现已发现各类萤石矿床、矿点约874处。
湖南萤石矿最多,内蒙古、浙江次之,大中型矿床主要集中在湖南柿竹园、湖南桃林、内蒙古苏莫查干敖包和浙江湖山(见图2、表2)。
表12008年世界各国和地区萤石可采储量和基础储量资料来源:M INERAL COM M ODITY SUM M ARIES2009NA表示未统计图2中国萤石矿床分布图资料来源:中国萤石网表2中国主要萤石矿床统计表资料来源:河南省有色金属网(四)资源开采现状1.存在过度开采现象。
我国萤石基础储量仅为世界的1/4,可采储量仅为1/10,而产量却高达1/2,资源量和开采量不成比例。
中国萤石的行业情况及发展前景袁野(北京中安伟峰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北京100022)【摘要】目前,我国萤石的基础储量和产量居世界首位,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针对我国新的行业政策,详细了解我国萤石行业的状况是十分必要的。
文章结合中国萤石行业的发展情况,对未来的市场进行了预测展望。
【关键词】萤石行业;前景;市场;政策;储量【中图分类号】F42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2768(2010)02-0190-02【收稿日期】2009-02-12【作者简介】袁野(1984-),女,吉林长春人,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硕士,供职于北京中安伟峰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研究方向:中央银行、国际经济与贸易、行业分析和资本市场等。
骳髐髒2.萤石开采水平落后,资源浪费严重。
许多小矿只有人工分选,没有浮选,开采过程中资源浪费较多。
半(共)生的萤石矿开发利用率很低。
二、影响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一)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1.氟化工产业的迅速发展拉动萤石价格走高。
以萤石为原料的氟化工业是一门新兴的化学工业,其产品多达几千种,用途广,性能特殊,目前无可替代。
我国拥有丰富的萤石资源,发展氟化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伴随着国际氟化工业向我国的转移,我国氟化工行业增长迅速,年增长率超过15%,成为我国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
氟化工产业的迅速发展对萤石产生了巨大的需求量。
而根据目前的资源状况,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萤石产量将不会大幅度增长,供应与需求之间存在的巨大缺口,将拉动萤石价格的增长。
2.产业政策鼓励矿产资源勘探。
依据国土资源部《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08-2015),其中重点加强地质勘查行业管理,培育壮大商业性勘查市场主体,确立企业在商业性勘查中的主体地位,营造促进商业性矿产资源勘查的环境。
(二)影响行业发展的不利因素1.企业税赋增加。
依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金属矿、非金属矿采选产品增值税税率的通知》,自2009年1月1日起,金属矿采选产品、非金属矿采选产品增值税税率由13%恢复到17%。
仅此一项,生产企业的税赋(含增值税和地方附加税)增加约37元/吨。
2.政府控制萤石和氢氟酸出口。
自1999年起,我国开始采用萤石出口限额制度控制氟资源外流;2001年起大幅度削减萤石矿产的出口许可证配额;2005年5月1日起,国家取消了萤石的出口退税待遇,并另外征收13%的销项税;自2007年6月1日起,萤石的出口关税由原先的10%提高至15%。
2006年9月,取消氢氟酸产品出口退税;2007年对氢氟酸出口加征10%的暂定关税;2008年1月氢氟酸产品出口关税提高到15%;2009年1月,氢氟酸的出口暂定税率进一步提高至25%。
2009年7月,氢氟酸的出口暂定税率降至15%。
三、行业管理体制及主要政策(一)行业管理体制目前,萤石行业主要由国土资源部、国家发改委及各地发改委进行管理,其他政府部门包括环保、土地、安全保护、水土保持等部门实行专项管理。
(二)主要政策国土资源部2009年1月7日出台了《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08-2015),其中规定加强重要非金属矿产资源勘查,为化工和建材业发展奠定资源基础;重点开展磷、硫、钾盐、优质高岭土、菱镁矿、晶质石墨、优质叶蜡石、萤石、优质膨润土等矿产资源勘查。
国家有关优化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布局的规划主要如下:(1)西部地区加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力度,建设资源接续区,促进优势资源转化;(2)东北地区重点调整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结构,稳定规模,保障振兴,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3)中东部地区大力推进矿业结构优化升级,挖掘资源潜力,强化综合利用。
四、中国萤石的市场情况(一)中国萤石的供需分析与预测1.萤石的供需分析。
近年来,我国萤石消费量大幅增长。
2000年~2008年,我国萤石消费量年均增长9.8%,同期萤石生产量年均增长3.4%。
表32000年~2008年中国萤石供需平衡表单位:万吨资料来源:《我国萤石资源开发利用情况》,有机氟工业,2005第2期;中国化工信息网M INERAL COM MODITY SUM M ARIES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萤石的供需预测。
从目前全国萤石供需状况来看,萤石供求基本平衡,全国未来三年萤石供需情况及各行业对萤石的需求如表4、表5所示。
表4全国未来3年萤石供需情况统计表表5各行业对萤石的需求预测表资料来源:M INERAL COM M ODITY SUM M ARIES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二)中国萤石的价格分析与预测1.萤石价格分析。
我国萤石需求的长期增长和供应的长期紧张,决定了萤石的价格不断增长。
2001年~2007年,中国萤石精粉(CaF2≥95%)价格由320元/吨增长到900元/吨,年平均增长速度大约为18.80%;2008年萤石精粉价格均比2007年有所提高,如表6所示。
表62008年中国萤石价格统计表单位:元/吨资料来源:萤石周刊2.萤石价格预测。
2009年受经济危机影响,中国对萤石的需求增长会延后。
未来3年内,随着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的逐步增加,建材、钢铁、化工行业的升温,世界对氢氟酸需求的增加(年均10%),国外氟化工企业进入大陆就地利用资源还在增长,中国萤石的消费量将会稳步增加。
而国家对今后萤石矿山的开采开始采取一些保护性措施,对新发现的一些大型、特大型矿山都封存不开,同时对矿山的开采经营权采取公开竞拍卖的形式。
所以未来萤石生产量上升会十分缓慢,由此将导致萤石产品价格呈现缓步上升的走势。
表72009年~2011年中国萤石平均价格预测(不含运费)表单位:元/吨资料来源:中国化工技术交流网五、结论长期来看,由于受到经济复苏、行业政策、上海世博会、迪士尼乐园的建设等等有利因素的影响,建材、钢铁、化工行业逐渐升温,我国萤石供不应求,萤石价格将缓步增长。
因此,我国萤石行业投资前景十分乐观。
【参考文献】[1]叶先贤.萤石矿石的矿物组成及特性[R].武汉理工大学,2002.[2]陈早明,李立清.我国无机氟化工的现状及展望[J].江西化工,2007,(4):40-42.(下转第194页)骳髐體际操作过程中,各管理模式间并无分明的界限,这可视各省份不同情况而创新。
[11]表1管理体制选择综合评价分类标准(三)多样性的区域管理体制模式设想下面将结合各省份行业生产规模占全国份额、煤炭工业总产值占区域经济的比重、区域煤炭企业平均产量的具体情况,依据上节的模式选择标准,对各省份进行聚类并得出其相应的管理体制选择结果。
1.聚类方法。
设要将样品分为k类,先选择所有样品中相距最远的两个样品x il ,x i2为前两个聚点,即选择x il和x i2使:d(xil ,x i2)=di1=max{d ij}(1)然后选择第3个聚点,使得xi3与前两个聚点的距离最小者等于所有其余的与x il ,x i2的较小距离中最大的,用公式表示为:min{d(xi3,xir),r=1,2}=max{min[d(xj,x ir),r=1,2],j≠i1,i2}(2)然后按相同的原则选取x i4,依此下去,直至选定k个聚点x il ,x i2,…,x i4。
选取过程可以用递推公式,若已选了l个聚点,则第l+1个聚点选取的原则为:min{d(xil+1,x ir),r=1,2,…,l}=max{min[d(xj,x ir),r=1,2,…,l],j≠i1,…,ir}(3)2.区域聚类结果。
依据上述方法,对各区域从不同的角度选取3分类进行聚类可得到如表2所示的省份聚类结果。
表2区域三维聚类结果3.区域多样性管理模式。
依据表2的聚类结果,结合表1的管理体制选择标准,得到综合考虑各省份行业生产规模占全国份额、煤炭工业总产值占区域经济的比重、区域煤炭企业平均产量的具体情况后的煤炭行业管理体制。
表3区域煤炭行业管理体制选择当然,每种管理模式实际上是一个类,在每一个类中,各省份还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对行政干预的强度进行微调,从而衍生出各具特色的区域管理体制。
随着煤炭工业的发展,各区域的情况也会发生变化,仍可动态地应用上述方法,对管理机构作相应的改革,调整相应的管理权限。
四、结语本文从我国不同省份煤炭行业的差异性出发,综合考虑了各地区煤炭行业生产规模占全国份额、煤炭工业总产值占区域经济的比重、区域煤炭企业平均产量的具体情况,依据行政干预强度的不同,设计出行政主导式、行政分散式和企业主导式三类管理体制,并给出了具有操作性的选择方法,为煤炭行业管理体制创新提供了依据和标准。
【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8[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务院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2005.[3]胡文国,吴栋,李乐夫.我国煤炭行业管理体制研究[J].煤炭经济研究,2007,(6).[4]李鸿超,刘凌云.中国煤炭行业管理体制改革构想[J].中国煤炭,2007,(9).[5]岳福斌.煤炭管理体制创新研究报告[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6,(3).[6]刘耀东.我国煤炭工业的现状、问题及其调整对策[J].中国能源,2008,(11).[7]高峰.山西煤炭行业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完善[J].中国煤炭,2008,(10).[8]王和.改革我国煤炭资源使用和管理制度的思考[J].同煤科技,1995,(1).[9]赵燕.论我国煤炭资源管理体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6,(4).[10]煤炭产业集中度不断提升但仍有待提高[EB/OL].http://www./chemical/1_3_193441.html.[11]王新宇,张仲义,刘建生.软件企业技术创新战略选择三维模式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9,(9).(责任编辑:Z校对:W)(上接第191页)[3]徐立铨.我国非金属矿工业现状与展望[J].资源产业,2002,(3):16-18.[4]吴吟.我国非金属矿业的发展与展望[J].中国矿业,2002,11(2).[5]朱松耆.非金属矿业应对WTO浅议[J].中国建材,2002,7(1).[6]中国非金属矿业协会.我国非金属矿业现状和展望[J].中国建材,2002,7(2).[7]高德政,冯启明,周开灿.加强非金属矿产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研究[J].成都理工学院学报,2000,27(增刊).[8]冯安生,张克仁,彭万志.非金属矿产利用技术发展趋势分析[J].矿产综合利用,2000,21(1).(责任编辑:X校对:R )骳髐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