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五年级语文下册一课一练 第一单元1--4课 (含答案)部编版

五年级语文下册一课一练 第一单元1--4课 (含答案)部编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1--4课一课一练(含答案)1.古诗三首基础练习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满陂.(pōbēi) 寒漪.(yīqí)耘.田(yún gēng) 稚.子(zìzhì)玉磬.(qìn qìng) 供.耕织(ɡònɡɡōnɡ)二、读拼音,写词语。

chūn xiǎo gēng yún sāng yè bái zhòu()()()()三、给加点的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填字母)1.童孙未解供.耕织( ) 2.也傍.桑阴学种瓜( ) A.提供 B.从事 A.靠近 B.傍晚3.童孙未解..吹( )..供耕织( ) 4.短笛无腔信口A.不能解释 B.不懂 A.随口 B.口信四、判断。

对的打“√”,错的打“×”。

1.《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中的“兴”读“xìng”,该诗描写的是农村夏日生活中的一个场景。

()2.《稚子弄冰》是唐朝诗人李白写的,描写了儿童的天真可爱。

()3.“忽作玻璃碎地声”中的“玻璃”指一种天然玉石,也叫水玉,并不是现在的玻璃。

()4.《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稚子弄冰》《村晚》这三首诗都描写了儿童的形象。

()主题探究一、《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1.农家繁忙景象。

(1)诗中写的人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们分别在干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诗中______和______这一对反义词可以看出农民的辛劳。

2.孩童勤劳可爱“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的意思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稚子弄冰》1.(1)“稚子”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稚子弄冰的过程是:( )—( )—( )—( )—( )(3)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弄冰结局。

(1)“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A.夸张B.比喻C.拟人(2)你小时候玩过冰吗?你是怎样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村晚》1.《村晚》的作者是________朝的__________。

作者采用视觉和听觉相结合的方法描绘了一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

2.诗中第一、二、三句写的是( ),第四句写的是( )。

A.听觉B.视觉3.根据意思写诗句。

牧童横坐在牛背上回家,手拿短笛随口吹着不成调的曲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判断。

对的打“√”,错的打“×”。

(1)诗中两个“满”字生动地写出了茂盛而美丽的春草、柔美的青山倒映在澄澈的清水中,别有趣味。

( )(2)“山衔落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日落的景象,化静为动,形象生动。

( )(3)这首诗借描写优美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拓展提升一、主题积累把下列诗句补充完整。

1.儿童急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飞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儿童相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笑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蓬头稚子学垂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儿童散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忙趁东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延伸阅读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宋]范成大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①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②飞。

【注释】①麦花:荞麦花。

②蛱(jiá)蝶:蝴蝶。

1.解释词语。

稀:____________ 惟有:____________2.理解诗句,填空。

(1)诗中用梅子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初夏江南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

(2)读诗句,想象“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这两句诗描绘的画面,并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判断。

对的打“√”,错的打“×”。

(1)“麦花雪白菜花稀”的意思是荞麦花一片雪白,菜地里的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

( ) (2)白天很少见到行人的原因是夏日农事正忙,农民早出晚归。

( )4.我也积累了一些描写田园风光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百字练笔。

请展开合理的想象,把《稚子弄冰》改写成一篇小短文。

答案基础练习一、bēi yī yún zhì qìng ɡònɡ二、春晓耕耘桑叶白昼三、1.B 2.A 3.B 4.A 四、1.√2.× 3.√ 4.√主题探究一、1.(1)村庄儿女童孙(2)村庄儿女在耘田、绩麻。

童孙在学种瓜。

(3)昼夜2.小孩子不懂得耕田、织布之事,却也在靠近桑树荫的地方学着种瓜。

二、1.(1)幼小的孩子(2)脱晓冰穿彩丝当银钲敲晓冰碎晓冰(3)早晨,幼小的孩子从金属盆里把冰取出来,用彩色的丝线穿起来当银钲。

2.(1)B (2)略三、1.宋雷震优美的田园风光2.B A3.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4.(1)×(2)×(3)√拓展提升一、1. 追黄蝶菜花无处寻 2.不相识客从何处来3.侧坐莓苔草映身4.归来早放纸鸢二、1. 稀疏只有2.(1)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2)示例:白天长了,篱笆旁没有人经过,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3.(1)×(2)√4.示例:①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②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四、略2.祖父的园子基础练习一、读拼音,写词语。

chéng rèn mà zha suí yì()()()chú tou guàng jiē shuān zhù()()()二、选字组成词。

【樱鹦】 ( )桃 ( )鹉【拨拔】 ( )草 ( )弄【瞎割】收( ) ( )说三、给“票”字加上偏旁组成新字并填入句子中。

1.最( )亮的是大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

2.我拿着水( ),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一扬。

3.白云来了,一大团一大团的,从祖父的头上( )过。

4.我( )了一眼,漫不经心地说:“这不就是狗尾草吗?”四、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动词(不要重复)。

( )草 ( )花 ( )蜻蜓( )地 ( )黄瓜 ( )蚂蚱五、仿写句子。

1.蜜蜂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

________________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

________愿意__________就______________,愿意__________就____________。

主题探究一、五彩的园子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

这种蝴蝶小,不太好看。

好看的是大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

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

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停在上面一动不动了。

1.用曲线画出文段中表示颜色的词语(重复的只画一个)。

2.照样子写词语。

胖乎乎(ABB式):__________ __________3.画“____”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把_______比作__________。

4.这段话在描写蜻蜓和蚂蚱时侧重写它们的__________,而在描写蜜蜂时则侧重写它的________和________,各具特色,体现了作者观察的细致。

A.神态B.颜色C.动作D.外形二、自由快乐的园子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

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

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

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

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

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

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

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1.文段中画“____”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让我们感受到了园子里的动植物们过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生活。

仿照文段中画“____”的句子补充下面的句子。

____________,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借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植物,表现了园子里____________的生活。

3.文段中“愿意”一词多次出现,这体现出园子中的植物的共同特征是__________(A.自由B.无人管)。

拓展提升一、延伸阅读。

呼兰河传(节选)后园中有一棵玫瑰,一到五月就开花的,一直开到六月。

花朵和酱油碟那么大,开得很茂盛,满树都是。

因为花香,______(飞跑招)来了很多蜂子,嗡嗡地在玫瑰树那儿______(飞闹叫)着。

别的一切都玩厌了的时候,我就想起来去摘玫瑰花,摘了一大堆,把草帽脱下来用帽兜子盛着。

在摘那花的时候,有两种恐惧,一种是怕蜂子的刺刺人,另一种是怕玫瑰的刺刺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