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能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过程与方法
能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商的取值和单位的前后不一致性
难点
商的取值和单位的前后不一致性
教学准备
PPT
一、教学设计
为了落实教学目标,有效地突破重、难点,我设计了“复习旧知”、“动手操作,建构知识”、“巩固新知”、“课堂总结”,四个教学环节。
(一)、谈话导入二(1)班正在用小棒摆图形,用11根小棒摆出下面的
(二)、新授
(1)教学例1
①把6个磁块每两个摆一组,摆一摆学生用学具摆
你会用算式表示吗?6÷2=3(组)
②把7个磁块每两个摆一组,摆一摆学生用学具摆摆3组还剩一个
你会用算式表示吗?学生思考:讨论怎样表示还剩下1个。
小结:把剩下的1个叫作“余数” 7÷2=3(组)……1(个)
③比较这两个题,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学生分组讨论
相同:都是平均分,用除法计算
不同:第一题恰好分完,第二题还有剩余
引入课题:有余数的除法
④说一说:你是怎样理解余数的?学生结合例题说一说
小结:把物品平均分后剩余的部分,叫作余数
(2)教学例(2)用小棒摆正方形
①摆一个正方形要几根小棒?8根小棒可以摆几个正方形?
学生动手摆用算式表示:8÷4=2(个)
②9根小棒可以摆几个正方形?学生动手摆
你会用算式表示吗?9÷4=2(个)……1(根)
③10根可以摆几个正方形?11根呢?12根呢?
学生边摆边写算式,教师巡视
④交流:10÷4=2(个)……2(根)
11÷4=2(个)……3(根)
12÷4=3(个)
⑤引导观察:每道题的余数和除数有什么关系?你发现了什么?
余数都比除数小
(三)、巩固练习
(1)课本第60页“做一做”第1题学生先圈一圈,再填一填
(2)课本第60页“做一做”第2题
先按要求摆一摆,然后根据摆的结果填空
(3)课本第61页“做一做” 先摆一摆,再讨论
交流:用小棒摆五边形,可能会余下1根、2根、3根或4根
用小棒摆三角形,可能会余下1根或2根
(四)、课堂总结今天学到了什么?认为自己学得怎么样?
板书设计:认识有余数的除法
例1:把6个磁块每两个摆一组,摆一摆6÷2=3(组)
把7个磁块每两个摆一组,摆一摆7÷2=3(组)……1(个)
.
.
.
余数例2:用小棒摆正方形:8根小棒可以摆几个正方形?9根呢?10根呢?11根呢?12根呢?
8÷4=2(个)9÷4=2(个)……1(根)10÷4=2(个)……2(根)11÷4=2(个)……3(根)12÷4=3(个)
余数要比除数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