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上半年经济运行分析会上的讲话同志们:这次全市经济运行情况分析调度会议,是经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召开的,是继四大班子扩大会统一全市思想、“效能XX”动员大会狠抓干部作风后,又一次重要的会议。
目的是总结上半年工作成绩,分析查找问题,研究对策措施,推动全年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刚才,发改、统计、国税、地税、财政等单位的负责同志就全市经济运行情况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就下步工作提出了比较好的建议,希望各单位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认真分析总结,完善工作举措,圆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总的看,我市上半年经济发展态势良好,无论是财政收入、GDP、固定资产投资、物价掌控都取得预期效果。
一是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全市财政收入提前两个月实现“十二五”第一年首季开门红、提前75天实现时间任务“双过半”,上半年累计完成39.5亿元,占计划的69.9%,同比增长31.59%;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7.4亿元,同比增长43.2%,继续稳居全省各县之首。
目前看,财政收入完成全年任务没有问题,关键是如何谋划好明年、后年的收入,如何涵养税源,支持企业发展,增强发展后劲。
“十一五”期间,我市制定出台了扶持“小巨人”企业发展等一系列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
上半年,纳税超亿元企业有9户,实现税收18亿元,占总收入的45.56%;纳税50万元以上企业共300户,实现税收34.06亿元,占总收入的86.21%;百万元以上纳税企业贡献占地税总量的78.4%。
大企业的支撑作用已经凸显,“小巨人”企业初步形成。
二是项目建设成果丰硕。
上半年,全市共有竣工及在建投资亿元以上项目89个,总投资499.4亿元,本年完成投资84.3亿元。
大项目较多,已经形成加速集聚之势。
碳纤维及原料生产、汇福国际健康中心、空港物流等12个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正在抓紧建设;汉能全球研发中心、百世佳联燕郊文化创意产业基地、有色金属新材料及装备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等9个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已获得第一批省重点和环首都绿色经济圈建设项目部分供地指标,年内即可开工建设;香港胜记仓物流基地、力宝集团燕郊创业园等4个投资百亿元以上项目“5.18”成功签约;中国新闻出版产业园区、华润集团科学城东区等5个投资百亿元以上项目正在积极洽谈。
在建项目进展顺利,拉动作用逐步显现。
全市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25个,总投资135.5亿元。
竣工亿元以上项目9个,同比增加4个,总投资17.5亿元。
投资重点日渐突出,项目结构趋于优化。
在89个亿元以上项目中,高新技术和服务业项目55个,占项目总数的64.9%;总投资256.7亿元,占项目总投资的51.9%。
申列省重点建设项目成果显著。
已成功申列省重点建设项目10个,总投资539.86亿元,新增建设用地指标3818亩。
三是园区经济实力提升。
依托环首都绿色经济圈“四区六基地”建设,我市四大园区全面加快建设步伐,整体实力不断提升。
燕郊高新区,财政收入28.26亿元,占全市的70%强。
3月28日隆重举行了燕郊高新区揭牌仪式和46个亿元以上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已有20多家企业全面开工。
重大项目土地拆迁工作实现突破,目前天大集团人才创业园、建投英基创业园等大项目进展顺利。
工业新区,成功获批省级工业聚集区,北京青鸟物流等7个亿元以上项目签约,项目总投资15.7亿元。
其中的华夏畜牧乳制品生产研发项目前景广阔,即将成为继通用磨坊后第二个具有品牌效应的项目。
一批前景好、见效快的中小项目步伐加快,上海大众4S店项目等8个项目规划设计方案评审完成。
福山新区,成功获批省级经济开发区,矿山综合治理工作不断深入,区内22家中标企业,有21家通过整改方案评审,有19家通过试生产验收。
非法粉石生产线全部拆除,无一恢复;75家制砂企业全部取缔,无一反弹;对盗挖盗采长期保持严打高压态势并得到有效遏制,矿山综合治理工作扎实推进,取得了明显成效。
四是“三农”工作强基富民。
上半年,全市用于“三农”工作的投入2.97亿元,增长2.6倍。
农业增产。
全市夏粮播面23万亩,总产量达9.2万吨,同比增加2.7%;单产399公斤,比上年增加6公斤。
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财政补助资金1519万元,着力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
农村发展。
已投资涉农工程4170余万元,农田打井180眼,建设高标准农田7万亩,中低产田改造7500亩,20个村街新民居和文明生态村建设扎实推进。
投入3370万元用于农村公路养路,投入4210万元建设农村道路107公里,年初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解决农民出行难问题明显改善。
农民受益。
各项惠农政策全面落实,拨付小麦保费补贴、石油价格补贴等各种补贴共计3835万元,发放粮食直补和综合直补4228.3万元、6.91万户。
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8211元,同比增长32%。
五是城市建设水平提高。
投资20多亿元,进行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各项工程均已启动,正在抓紧推进。
规划体系逐步健全。
市区完成《XX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等40余项专业规划编制工作。
燕郊高新区完成了北部科学城控规成果及南部健康城空间发展规划、燕郊总部经济园区等3个园区发展规划和5个专项规划编制。
工业新区完成《新农村规划设计方案》,福山新区完成120平方公里地勘测绘和《概念规划》编制上报工作。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东市区滨河路改造等3项工程进展顺利,贤人西街改造等工程已进入扫尾阶段。
九徐路、通用磨坊路、新开街西延等道路建设,进一步拉开工业新区发展框架。
福山新区启动5.64平方公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尚庄子进山路改建工程正在积极修建中,连接8家矿权、16个经营人的西岭和大小勺峪次干道修建工程正在前期准备。
西市区修补行宫大街等路面总里程150公里,燕灵路、102国道、潮白河大堤等绿化工程基本完工,提升了城市形象。
城镇面貌进一步改观。
特别是从3月份开始,在全市范围内大力开展了环境综合整治及绿道工程建设集中行动,102国道西出口、潮白河大堤、思菩兰路、燕顺路等重点区域、重点部位环境状况明显改善。
已清运垃圾3.23万立方米,拆除违章建筑2661平方米,拆除广告牌匾800个,新建围墙5592平方米,改造及粉刷围墙10.6万平方米,栽植各类乔木、灌木共30.7万株,综合环境大为改善。
这项工程要长期开展下去,要连续三年在东西市区、各镇大搞植树造林和园林绿化,见缝插绿、拆墙透绿。
要加强城区水系、街头游园、休闲广场和城区绿地的建设力度,努力打造园林式、生态型、宜居宜业宜游的新城市。
六是发展环境日益优化。
上半年,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416.01亿元,比年初增加30.2亿元;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430.78亿元,比年初增加31.73亿元;余额存贷比为103.6%,新增存贷比为105.1%。
人民银行率先在河北省县支行恢复发行业务。
安排涉企收费资金996万元为249户企业,向工商、质监等五部门购买“服务”;运用地方财源建设基金1539万元对重点纳税企业奖励,努力培植壮大财源;财政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基金为16家中小企业提供担保贷款1.04亿元。
七是发展成果全民共享。
今年以来,财政累计投入近10亿元,用于民生工程。
教育事业投入力度加大,教育支出累计完成5.16亿元,“首届中国农村教育论坛”在我市成功举办;高考连续16年在廊坊夺冠;投资2.77亿元建设廊坊燕京职技学院三期工程;投入2.1亿元新建、改造中小学及职业教育学校。
目前,我市的中小学校舍在全省乃至全国都跻身一流。
社会保障水平提高,财政足额落实社保对象支出2.66亿元(包括社会保险支出),保障了弱势群体和特殊群体的基本生活。
成立燕郊社会保障服务中心,提供近距离服务。
新增就业岗位5900余个。
投入31.2万元救助111户残疾人家庭。
发放城乡低保金1477万元,1.39万名城乡低保对象生活条件得到改善。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化,医疗卫生支出1.18亿元,同比增长1倍多。
新农合筹资人均标准由140元提高到230元,参合率为96.97%。
落实资金1550万元,保证镇级卫生院正常运转。
文化事业欣欣向荣,安排6300万元用于市文化中心建设,文化广场已于7月1日前正式对外开放;新增投入20万元,用于扶持我市100支群众文化队伍;投资130万元完成数字影院建设。
投资300万元的农村书屋工程正在公开招标中,前期省级配送的152个村的图书已到位。
总之,上半年,大家按照各自工作任务,团结协作、务实奋进,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果,为圆满完成全年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全市经济保持了健康平稳发展的良好态势。
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经济运行中的一些问题。
一、经济税源结构不合理,税收增长的稳定性有待提高。
尽管近年来我市在产业结构调整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新兴产业发展不足,税收收入增长缓慢,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及六大产业优而不大,未形成主导税源,主体税源仍然集中于房地产行业。
据统计,上半年房地产完成税收19.3亿元,占总收入比重达48.84%。
我们的产业结构、支撑点还不稳定。
二、工业投资力度虽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撑仍显不足。
工业投资不仅直接影响和决定工业经济的增长速度,而且直接影响和决定工业结构的形成及其发展变化,进而影响和决定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1-6月我市投资总量及增速完成情况较好,但投资分布仍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工业投资力度不尽人意。
在全市141.8亿元投资中,工业投资为43.2亿元,比一季度增加41.6亿元,占全部投资额的30.5%;房地产投资66.2亿元,占46.7%。
工业投资力度虽有所加大,但对实体经济支撑仍显薄弱,域内整体投资活力仍显不足。
三、土地制约进一步加剧,重点项目建设进展不平衡。
近几年国家土地政策一直较严而且省里给我市的年度土地利用计划指标远远不能满足项目占地需要。
2010年我市新增用地指标5434亩,今年上半年新增用地近4000亩,但从目前情况看,供地项目大部分未开工建设。
除了燕郊高新区和省重点项目之外,其余各镇区均缺少甚至没有土地指标,从而制约了我市项目全面开展。
总的看,我市项目建设进展缓慢。
今年全市竣工及在建亿元以上项目89个,上半年仅开工建设25个,除综合服务基地项目、环首都经济圈规划展馆项目、多线切割及石英坩埚生产项目、塔金属汽车部件生产项目等大项目进展较快外,其他项目,因为资金、土地、环评等因素,进展缓慢。
特别是物美集团物流园区项目、安邦保险后援服务中心项目、航天科普城等项目至今未能开工建设。
四、工业企业形势不容乐观,信贷结构整体尚需优化。
一是重点工业企业贡献率下降,对工业经济拉动力减弱。
上半年,10家规模以上工业重点企业实现产值92.7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为28.9%,所占份额比去年同期下降6.4个百分点。
二是国家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紧缩银根”政策使投融资难度不断加大,资金不足制约着企业的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