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光合作用一、名词解释1. 光合作用2. 光合强速率3. 原初反应4. 光合电子传递链5. PQ穿梭6. 同化力7. 光呼吸8. 荧光现象9. 磷光现象10. 光饱和点11. 光饱和现象12. 光补偿点13. 光能利用率14. 二氧化碳饱和点15. 二氧化碳补偿点16. 光合作用单位17. 作用中心色素18. 聚光色素19. 希尔反应20. 光合磷酸化21. 光系统22. 红降现象23. 双增益效应24. C3植物25. C4植物26. 量子产额27. 量子需要量28. 光合作用‘午睡’现象三、填空题1. 光合色素按照功能不同分类为和。
2. 光合作用的最终电子供体是,最终电子受体是。
3. 光合作用C3途径CO2的受体是,C4途径的CO2的受体是。
4. 光合作用单位由和两大部分构成。
5. PSI的原初电子供体是,原处电子受体是。
6. PSII的原初电子受体是,最终电子供体是。
7. 光合放氧蛋白质复合体又称为,有种存在状态。
8. C3植物的卡尔文循环在叶片的细胞中进行,C4植物的C3途径是在叶片的细胞中进行。
9. 在卡尔文循环中,每形成1摩尔六碳糖需要摩尔ATP,摩尔NADPH+H+。
10. 影响光合作用的外部因素有、、、和。
11. 光合作用的三大步聚包括、和。
12. 光合作用的色素有、和。
13. 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在叶绿体的中进行,而暗反应是在进行。
14. 叶绿素溶液在透射光下呈色,在反射光下呈色。
15. 光合作用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其中中被氧化的物质是,被还原的物质时是。
16. 类胡萝卜素吸收光谱最强吸收区在,它不仅可以吸收传递光能,还具有的作用。
17. 叶绿素吸收光谱有光区和光区两个最强吸收区。
18. 光合作用CO2同化过程包括、、三个大的步骤。
19.根据光合途径不同,可将植物分为、、三种类别。
20. 尔文循环按反应性质不同,可分为、、三个阶段。
21. 在光合作用中,合成淀粉的场所是,合成蔗糖的场所是。
22. 光合作用中被称为同化力的物质是和。
23. 卡尔文循环中的CO2的受体是,最初产物是,催化羧化反应的酶是。
24. 光呼吸中底物的形成和氧化分别在、和等三种细胞器中进行的。
25. 农作物中主要的C3植物有、、等。
26. 农作物中C4植物有、、等。
27. 光合磷酸化的途径有、和三种类型,占主导地位的途径是。
28.正常植物叶片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比值为,叶黄素和胡萝卜素分子比例为。
29. 在光合放氧反应中不可缺少的元素是和。
30. 原初反应是将能转变为能。
31. 量子产额的倒数称为,即光合作用中释放1分子氧和还原1分子二氧化碳所需吸收的。
32. 类囊体膜上主要含有、、、和等四类蛋白复合体。
33. 反应中心色素分子是一种特殊性质的分子,它不仅能捕获光能,还具有光化学活性,能将能转换成能。
34.根据释放一分子O2和同化一分子CO2,确定光合单位包含个色素分子;根据吸收一个光量子,光合单位应包含。
根据传递一个电子,光合单位应包含个色素分子数。
35. 叶绿体是由被膜、、和三部分组成。
36. 类囊体可分为类囊体和类囊体二类。
37. 当叶绿素卟啉环中的被H+所置换后,即形成褐色的去叶绿素,若再被Cu2+取代,就形成鲜绿的代叶绿素。
38. 叶绿体的ATP酶由两个蛋白复合体组成:一个是突出于膜表面的亲水性的;另一个是埋置于膜中的疏水性的,后者是转移的主要通道。
39. C4植物的光合细胞有细胞和细胞两类。
40. 当环境中CO2浓度增高,植物的光补偿点,当温度升高时,光补偿点。
41. 按非环式光合电子传递,每传递4个电子,分解分子H2O,释放1分子O2,需要吸收8个光量子,量子产额为。
二、选择题1. PSⅡ的中心色素分子是:A.叶绿素a680B.叶绿素b680C.叶绿素a700D.叶绿素b7002.叶绿素卟啉环的中心原子是A. CuB. FeC. MgD. Mn3. PSⅠ的中心色素分子是:A. P430B. P652C. P680D. P7004. RuBP羧化酶的活化剂是A. Cu2+B. Mg2+C. K+D. Mn2+5.测定叶绿素总量时,分光光度计选用的波长是A.663B.645C.430D.6526.光合作用中释放出的氧气来源于A.H2OB.CO2C.RuBPD.PGA7.高等植物光合作用的最终电受体是A.H2OB.RuBPC.NAD+D.NADP+8.光合作用的最终电子供体是A.H2OB.RuBPC.NAD+D.NADP+9. PSI的原初电子供体是A.H2OB.Fe-SC.NADP+D.PC10. PSI的原初电子受体是A.H2OB.PheoC.NADP+D.PC11. C4植物最初固定CO2的受体是A.PEPB.RuBPC.PGAD.OAA12. C3植物固定CO2的受体是A.PEPB.RuBPC.PGAD.OAA13. C3植物固定CO2的最初产物是A.PEPB.RuBPC.PGAD.OAA14.光合作用蔗糖合成的部位是A.叶绿体间质B.叶绿体类囊体C.细胞质D.线粒体15.维持植物生长的最低日照强度应该A.等于光补偿点B.大于光补偿点C.小于光补偿点D.与光补偿点无关16.在光合作用碳循环中,每生成一分子葡萄糖需要A.18分子ATP和12分NADPH2 C. 8分子ATP和12分NADPH2B. 12分子ATP和18分NADPH2 D. 12分子ATP和18分NADPH17.光呼吸的底物是A.乙醇酸B.甘氨酸C.葡萄糖D.RuBP18.一般而言,正常植物叶片的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的比值为A.2:1B.3:1C.1 :2D.1:319. C3植物叶绿素a/b为A.2:1B.3:1C.1 :2D.1:320.下列作物中属于C3植物的是A.玉米B.高粱C.小麦D.苋菜21.下列作物中属于C4植物的是A. 水稻B.小麦C.玉米D.凤梨22.具有CAM途径的植物气孔开闭的情况是A.昼开夜闭B.昼闭夜开C. 昼夜均开D.昼夜均闭23.在光合作用研究中,首先发现光合碳循环并获得诺贝尔奖的是A. R.HillB. M.Calvin和BensenC. KrebsD. F.Mitchell24.在光合作用中最先合成的三碳糖是A.磷酸甘油酸B.磷酸甘油醛C.磷酸甘油D.磷酸丙酮酸25.可以在夜间固定二氧化碳的植物是A.C3植物B.C4植物C.CAMD.以上答案都不对26. C4植物初次固定二氧化碳的酶是A.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B.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C.磷酸甘油激酶D.苹果酸脱氢酶27.从原叶绿酸脂转化为叶绿酸脂需要的条件是A.K+B.PO43-C.光照D.Fe2+28.通常每个光合单位包含的叶绿体色素分子数目为A.50--100B.150--200C.250--300D.350--40029.在光合链中含量最多的既可以传电子又可以传质子的物质是A. PCB.CytbC.CtyfD.PQ30.既可以形成ATP,也可以形成NADPH+H+的电子传递途径是A.非环式电子传递链B.环式电子传递链C.假环式电子传递链D.原初反应31.磷酸化过程中的偶联因子的亚基种类有A.4种B.6种C.8种D.12种32.在提取叶绿素时,研磨叶片时加入少许CaCO3,其目的是A.使研磨更充分B.加速叶绿素溶解C.使叶绿素a、b分离D.保护叶绿素33.普遍认为光合作用的量子需要量为A.4~6B.8~10C.10~12D.12~1434.通常光合速率最强的叶片是A.幼叶B.正在生长的叶片C.已充分生长的叶片D.老叶片35.要测定光合作用是否进行了光反应,最好是检查A.葡萄糖的生成B.ATP的生成C.CO2的吸收D.氧的释放36.作物在抽穗灌浆时,如剪去部分穗,其叶片的光合速率通常会A.适当增强B.一时减弱C.基本不变 D.变化无规律37.光合产物从叶绿体转移到细胞质中的形式是A.核酮糖B.葡萄糖 C.蔗糖D.磷酸丙糖38.光合链中的电子传递的分叉点的电子传递体是A.H2O B.PC C.Fd D.NADP+39.现在认为叶绿体ATP合酶含有的亚基种类有A.3种 B.6种 C.9种 D.12种40.叶绿素分子吸收光能后产生荧光的能量来自叶绿素分子的A.基态B.第一单线态C.第二单线态D.三线态41.光合作用反应中心色素分子的主要功能是A.吸收光能B.通过诱导共振传递光能C.利用光能进行光化学反应D.推动跨膜H+梯度的形成42.一般认为发现光合作用的学者是A.Van.Helmont B.Joseph Priestley C.F.F.Blackman D.M.Calvin43.光下叶绿体的类囊体内腔的pH值的变化是A.增高B.不便C.降低D.无规律性44. 一般C3植物的CO2饱和点为A.1~5μl·L-1B.20~50μl·L-1C.300~350μl·L-1D.1 000~1 500μl·L-145.一般C3植物的CO2补偿点为μl·L-1左右。
B.A.1~5 μl·L-1B.20~50μl·L-1C.300~350 μl·L-1D.1 000~1 50046.电子传递和光合磷酸化的结果是把A.光能吸收传递 B.光能转变为电能C.电能转变转变为变活跃的化学能D.活跃的化学能转变为稳定的化学能47. 光合作用中电子传递发生在A.叶绿体被膜上 B.类囊体膜上 C.叶绿体间质中 D.类囊体腔中48. 光合作用中光合磷酸化发生在A.叶绿体被膜上 B.类囊体膜上 C.叶绿体间质中 D.类囊体腔中49.光合作用放氧反应发生的氧气先出现在A.叶绿体被膜上 B.类囊体膜上 C.叶绿体间质中 D.类囊体腔中50.指出下列四组物质中,属于光合碳循环必需的是A.叶绿素、类胡萝卜素、CO2 B.CO2、NADPH2、ATPC.O2、H2O、ATP D.CO2、叶绿素、NADPH251. 1961年提出化学渗透学说的科学家是A.C.B.Van Niel B.Robert.Hill C.Peter Mitchell D.J.Priestley四、问答题1.简述光合作用的重要意义。
2.比较C3、C4植物光合生理特性的异同。
3.为什么说光在光合作用中起作主导作用?4.简述不同类型的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
5.为什么说光合作用是作物产量构成的最主要的因素。
6. 下图为光强-光合曲线,分别指出图中B、F两点,OA、AC和DE线段,CD曲线,以及AC斜率的含义?7.举出三种测定光合作用强度的方法,并简述其原理及优缺点。
8.试用化学渗透学说解释光合磷酸化的机理。
9.光对CO2同化有哪些调节作用?10.叶色深浅与光合作用有何关系?为什么?11.试分析产生光合作用“午睡”现象的可能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