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邮政服务进入社区市场的思考与建议

邮政服务进入社区市场的思考与建议

邮政服务进入社区市场的思考与建议
摘要:文章从社区投递现状入手,对邮政参与社区服务市场进行探讨,分析了现有社区代投点现状及发展中存在问题,对邮政参与社区服务市场的的经营模式,客户选择,结算标准制定,监督检查体系建立及信报箱建设等工作提出了相应建议。

关键词:邮政投递;社区服务;经营模式
中图分类号:f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8-0-01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政府部门逐渐加大了基层社区建设工作力度,社区服务功能日益丰富完善,社区蕴藏着巨大的用邮需求。

如何使邮政服务进入社区市场成为当前一项紧迫的工作,这既是解决邮政末梢投递深度不够,弹性不足和服务水平不高等问题的有效途径,也是深化邮政服务市场,挖掘邮政市场潜力,搜集市场信息的平台。

近年来,西安局通过建设便民驿站、社区代投点等社区服务网点对邮政服务进入社区市场进行了有益尝试,结合该局社区服务网点现状,笔者对邮政服务进入社区市场的思考和建议如下。

一、社区市场开发意义
随着储蓄和速递物流专业化经营的深入发展,函件业务在邮务类业务中的核心地位日益突出,商函业务快速发展,报刊业务做为邮政的标志业务,报刊流转额连年增幅上涨,邮政投递能力日趋不足成为制约邮政发展的瓶颈。

如何在不增加人力资源成本的前提下,
提升投递服务能力,解决投递最后一公里问题,收投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邮政投递服务时间集中在八小时内,由于组织用户和社区用户在服务时间上的差异,使投递服务很难同时满足两种用户的需求。

小区进入难,电子防盗门的普遍安装,信报箱建设的缺失,造成社区妥投率较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投递服务质量。

为解决该问题,可通过建立社区代投服务点模式,有效合理配置投递作业时间,节约人力资源成本,提高投递时效和服务质量,有效拓展邮政服务市场。

二、社区投递现状
西安市主城区服务面积约1066平方公里,服务人口约646.23万,居民小区1128个,写字楼435处,家属院404处,三环内“城中村”292处,平房大院982个,市场126个,临街门面51130个,总户数约94万户(不含流动人口及临时住户数)。

社区投递过程中问题突出表现如下:
一是投递能力严重不足。

随着业务发展,投递业务种类增多,进口量增大,业务处理要求不断提高,时限要求紧,质量要求高,投递端人力设备投入未跟进,造成投递能力严重不足。

二是部分社区进入难,物业对投递工作不配合,给邮政进入社区投递带来不便,造成投递员劳动时间长,强度高,效率低,投诉多。

三是信报箱建设滞后,楼房电子防盗门的普遍安装,造成入户投递难。

影响社区用户普遍用邮,也造成社区投递困难。

部分可上楼投递小区,发生投递员投递过程中报刊邮件和投递车辆丢失情况。

基于以上原因,西安局从2010起大力发展发展社区代投服务点。

三、社区服务点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总体情况。

目前西安局利用外部资源进入社区服务市场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建设邮政便民驿站代投网点,二是建设社区代投网点。

截止2013年6月底,城区范围内便民驿站总数294个,其中设在老居民社区57个,市场区域19个,街道66个,城中村33个,中高档楼盘87个,校园网点20个,写字楼12个,邮政总计建设社区代投点和便民驿站代投点三十余家,代投业务种类为:报刊、函件、包件、小包及特快邮件。

实际运行过程中,一定范围内缓解了社区投递压力,但仍存在以下问题影响社区代投点的进一步发展。

(二)存在问题。

代投结算标准较低。

现行的代办费标准依据集团公司2002年下发文件,标准长期没有变化调整,和目前社会劳动力市场支村的代办酬金标准不相适应。

代投酬金兑付监管困难。

社区代投点由区域内邮政投递部按月上报代投业务量,酬金兑付由市局结算至投递部,再由投递部和代投点进行结算。

业务量的手工统计,投递部和代投点的费用直接交接,对代投酬金发放的管控带来困难。

代投点开发数量较少,未有效解缓投递压力。

便民驿站经营户因场地、人力有限,投递时间和经营时间有冲突,对代理投递邮政业务没有积极性。

同时,部分段道投递员对代投点报刊收订和投递工作心存顾虑,担心影响个人收投利益,造成社区代投点开发不足。

如何快速有效发展社区代投点,结合西安局便民驿站及社区代投点等社区服务网点开发现状,笔者对社区代投点建设工作提出如下发展建议。

四、社区代投点开发措施及建议
(一)社区代投点经营模式。

一是为确保邮件安全存放,便利投递,要求经营户在社区内或周边有固定服务场所。

二是代投点经办业务以收投报刊、代投函件、包件、特快,商务邮件为主。

三是代投点实施每日至少2个频次的混合投递模式,一次为早报投递,二次为效果投递。

四是依据结算标准按件进行结算,和用户签订代投合同,由市局按月将费用结算至经营户账户,有效手段完善结算监督机制。

(二)社区代投点客户选择。

为确保经营户投递能力,一是建议选择的社区代投点具有经营人员2人及以上;二是同有合作意向的公司合作,对部分小区投递业务实行外包;三是以房产中介、社区服务中心、便利店、物业为开发对象,因人手较多,其上班时间存在业务空档期可安排投递工作;四是从下岗职工或生活困难居民中选择代投户,优先考虑一层居民(或家里有门面房的居民)。

以上客户的选择可确保投递工时、也能有效合理分配人员,确保投递质量。

(三)合理制定结算标准。

科学测算、制定代投结算标准,按业务种类不同对代投邮件实施按件计酬,同时,为促进业务发展,对社区代投点收订报纸或杂志按流转额按相应比例进行结算,体现多
劳多得的分配原则,调动社区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四)建立分层监督检查体系。

为确保投递服务质量,制定代投点管理办法,加强收投人员业务培训,建立分层监督检查体系有效监控社区代投点投递服务质量。

区域内投递部负责社区代投点投递质量的日常监督指导,投递总公司专职检查人员负责每月走访用户、定期缮发征询意见函、平常函件试信卡等对社区代投部服务进行监控,市局视检部门定期对社区服务点投递工作进行抽查,通过分层监督检查体系,确保社区代投点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黄莺.邮政参与社区服务市场的研究[j].邮政研究,2003(02).
[2]张合明.解决投递难要充分发挥“两站”的作用[j].现代邮政,2013(0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