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孔子弟子颜回
5-9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 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译文】 孔子对子贡说:“你和颜回两个相比,谁更好一些呢?”子贡回答说:“ 我怎么敢和颜回相比呢?颜回他听到一件事就可以推知十件事;我
呢,知道一件事,只能推知两件事.”孔子说:“是不如他呀,我同意你说的,是不如他 【评析】
1孔子之大弟子颜回
颜回生平 颜回素以德行著称。严格按照孔子关于“仁”“礼”的要求,“敏于事 而慎于言”。故孔子常称赞颜回具有君子四德,即强于行义,弱于 受谏,怵于待禄,慎于治身。他终生所向往的就是出现一个“君臣 一心,上下和睦,丰衣足食,老少康健,四方咸服,天下安宁”的 无战争、无饥饿的理想社会。 公元前481年,颜回先孔子而去世,葬于鲁城东防山前。孔子对
1孔子之大弟子颜回
<论语> 而自己却只能是老师讲了一步,他只能知道两步而已.由此可见,子 贡是一个很坦诚也很谦虚的人. 知人者智,自知则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有自知之明的人既能 全面认识自己,又能很好地了解别人,这样的人才是有智慧的人.现 实生活中,人们总是很少注视自己,一双眼睛紧盯着别人,自以为自 己比别人都高明.实际上,以已之长比人之短,这样的做法是可悲的.
追加谥号:唐太宗尊之为“先师”,唐玄宗尊之为“兖公”,宋真宗加封为“兖 国公
,元文宗又尊为“兖国复圣公”.明嘉靖九年改称“复圣”。山东曲阜还有“复 圣庙”. 颜回跟随孔子周游列国,过匡地遇乱及在陈、蔡间遇险时,子路等人对孔子
的学说都 产生了怀疑,而颜回始终不渝,并解释道;“老师的理想很高,学问 很深,所以才不被一般世人所理解、采用,这正是他们的耻辱。”孔子听了很高 兴。
1孔子之大弟子颜回
<论语> 仁德是有境界的,树立志向是修养的第一步.孔子将立志分为树立个 人理想和树立社会理想两个方面,其个人理想是做一个道德高尚的 人;社会理想则是追求一个和谐的社会;并且他对弟子们关于志向的
培养也是十分重视. 子路的志向很豪迈,十分讲义气.颜回的志向很有仁者风,非常
谦逊,不愿意夸耀自己,四处宣扬自己的功劳.圣人在谈到自己的志向 时说,希望老年人无论在精神上和物质上都得到安顿,能够颐养天年;希望人与人 之间都能互相理解,互相信任,再没有欺诈,没有仇怨;希望社会能够关心下一代的 成长,永远爱护下一代.显然,圣人的志向是实现一个充满仁德,十分和谐的社会.
品德高尚的人总是能发现自己的缺点,看到别人的优点.我们应该懂得,赞扬别 人实际上就是肯定自己.做人既不能妄自菲薄,又不能狂妄自负.想要嬴得别人的 尊敬,首先要学会时时刻刻反省自己,学习别人的长处以弥补自己的不足.人贵在 有自知之明,勇敢地承认自己比不上别人,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1孔子之大弟子颜回
<论语>
5-26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原车马,衣 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
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译文】 颜渊,子路两人侍立在孔子身边.孔子说:“你们何不各自说说自己 的志向?”子路说:“愿意拿出自己的车马、衣服、皮袍,同我的朋 友共同使用,用坏了也不抱怨.”颜渊说:“我愿意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表白自 己的功劳。”子路向孔子说:“愿意听听您的志向。”孔子说:“(我的志向是 )让 年老的安心,让朋友们信任我,让年轻的子弟们得到关怀。” 【评析】 在这一章里,孔子及其弟子们自述志向,主要谈的还是个人道德修养及人为 处世的态度。孔子重视培养“仁”的道德情操,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和学生。 从
他的早逝感到极为悲痛,不禁哀叹说;“噫!天丧予!天丧予!” 颜回一生没有做过官,也没有留下传世之作,他的只言片语,收集在《论
语》等书中,其思想与孔子的思想基本是一致的。后世尊其为“复圣”。 颜回十三岁入孔门,用了大约六年的时间,其学业基本已成。东汉郎凯说:
昔颜子“十八,天下归仁”。十九岁向宋戴氏求婚,二十岁与戴氏完婚,二十一 岁
意见和问题的学生,希望学生在接受教育的时候,要开动脑筋,思考问题,对老 师所讲的问题应当有所发挥。所以,他认为不思考问题,不提不同意见的人,是 蠢人。
大勇若怯,大智若愚.自我修养贵在学习前人的知识理论,在独处的时候能深入 思考,默默去理解并能从中举一反三,这样的人是聪明的.
1孔子之大弟子颜回
<论语>
树立远大的理想是人生成功的起点,然而理想的实现离不开我们的艰苦付出. 面对现实生活,我们应脚踏实地地去努力,兢兢业业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这是 实现理想的必备条件.只有一步一步去打拼,才能一点一点向理想靠近.志向越高 就意味着我们要走的路越艰难,但是,只要我们坚定信念,在平凡的生活中默默耕 耘,总有一天会创造出不平凡的功绩.
(优选)孔子弟子颜回
1孔子之大弟子颜回
颜回生平 颜回(前521~前481年):颜氏,名回。春秋末鲁国都城人 (今山东宁阳鹤山人)。字子渊,亦颜渊, 孔子最得意弟子。《雍 也》说他“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为人谦逊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他异常尊重老师,对孔子无 事不从无言不悦。以德行著称,孔子称赞他“贤哉回也”,“回也, 其心三月不违仁”(《雍也》)。不幸早死。自汉代起,颜回被列 为七十二贤之首,有时祭孔时独以颜回配享。此后历代统治者不断
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之一.他勤于学习,而且肯独立思考,能做到闻一知十 ,推知全体,融汇贯通.所以,孔子对他大加赞扬.而且,希望他的其他弟子都能像颜 回那样,刻苦学习,举一反三,由此及彼,在学业上尽可能地事半功倍。
子贡是一个什么都讲的人,所以孔子在他面前也很随便.一天,孔子让子贡与颜 回做比较,问他们两人谁更聪明谁更强,子贡很谦虚地说自己比不上颜回.子贡认 为颜回学习刻苦,懂得举一反三,由此及彼,在学业上常常是事半功倍;
生子颜歆。
1孔子之大弟子颜回
<论语>
2-9: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 以发。回也,不愚。
【译文】 孔子说:“我整天给颜回讲学,他从来不提反对意见和疑问,像个 蠢人。等他退下之后,我考察他私下的言论,发现他对我所讲授的 内容有所发挥,可见颜回其实并不蠢。”
【评析】 这一章讲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他不满意那种“终日不违”,从来不提相 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