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聚乙烯(PE)是五大合成树脂之一

聚乙烯(PE)是五大合成树脂之一

品种·LLDPELLDPE走势展望聚乙烯(PE)是五大合成树脂之一,是我国合成树脂中产能最大、进口量最多的品种。

目前,我国已是世界上最大的聚乙烯进口国和第二大消费国。

聚乙烯主要分为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1)、低密度聚乙烯(LDPE2)、高密度聚乙烯(HDPE3)三大类。

LLDPE的主要应用领域是农膜、包装膜、电线电缆、管材、涂层制品等。

从LLDPE/LDPE消费结构看,薄膜仍是消费的最大品种,消费量为485万吨,占LLDPE/LDPE总消费量的77.5%,其中包装膜313万吨,占总消费量的50%;农膜134.5万吨,占消费总量的22.5%;特殊包装膜37.6万吨,占消费总量的6%。

其次为注塑制品,消费量为55.7万吨,占消费总量的8.9%。

其后依次为涂层制品、管材和电线电缆,消费量分别为31.3万吨、18.8万吨和15.7万吨,分别占总消费量的5%、3%和2.5%;其它消费量为18.8万吨,占总消费量的3%。

由于LLDPE的性能不断改善,其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未来市场对LLDPE的需求增速将大大高于LDPE和HDPE。

2008年,伴随着宏观经济冷热起伏,连塑跟随原油走势,先扬后抑。

多次封停板以及连续的快速上涨与下跌行情,使连塑无可争议地成为2008年国内期货市场的明星品种。

目前大连LLDPE市场已能较充分地发挥风险规避和价格发现两大功能,吸引了众多的现货企业关注。

同时,由于其价格波动活跃,越来越多1Line-Low-Density Polyethylene,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2Low-Density Polyethylene, 低密度聚乙烯3high-density polyethylene 高密度聚乙烯的投资者开始关注连塑投资机会。

展望2009年,无论是继续弱势盘整,还是在逆境中复苏,LLDPE未来之路都注定布满荆棘。

一、经济增长乏力与政府救市目前,全球金融危机余威尚存,实体经济依旧风雨飘摇,世界经济正逐渐步入后泡沫时代,需求不足的问题较为突出,制造业企业开工不足的现象也较为普遍。

面对突如其来的危机,各国政府应急救市,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主要包括:降息、直接向金融市场注入流动性、严禁卖空行为、注资、国有化或接管金融机构、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向新兴经济体和一些受危机影响严重的中小型经济体实行援助等。

虽然上述措施初步稳定了市场,艰难地调整着市场信心,但引起金融市场动荡的主要原因并未彻底消除由于救市资金的来源和偿还问题也存在着不确定性,救市措施本身也容易引起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动荡。

此外,金融机构的“去杠杆化”影响着企业融资和实体经济运行,金融体系的重构和监管也未有清晰的蓝图,未来市场信心仍然不足。

总之,G-3(美、欧、日)经济正在陷入“L型”衰退。

金融危机对中国的直接影响则相对较小。

中国保持着健康的财政状况,社会负债水平低。

人民币汇率也相对稳定,通胀压力较低,货币风险控制较好。

与欧美等国不同,中国金融体系的流动性充裕,而且,中国有地域金融危机的重要防火墙——对资本账户的有效控制。

但是,随着西方国家经济深度衰退,中国宏观经济面的坏消息逐渐显现,2009年经济增长率很可能在7%-8%之间。

中国经济需要以积极的政策措施应对“L型”衰退的外部环境,能否实现“V型”转折面临着巨大的结构调整风险,关键仍然在于政策选择。

有利的是,中国政府及时出台了一系列刺激经济政策,积极扩大内需,这使得中国经济有望在2009年下半年开始反弹,重现活力。

总之,因为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全球格局正在发生巨大变化,包括各国经济增长方式、金融发展模式、金融监管架构以及国际金融体系等都会重新定义。

从中长期来看,全球格局变化意味着新一轮经济周期的到来。

在这个过程中,世界各国企业、金融机构都将面临各种风险,但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转型机遇。

“L型”衰退并不意味着真正衰退,“V型”调整也可能面临巨大的风险,一切取决于政府在面对当下危机和未来所作出的政策选择。

笔者预计,资产泡沫破灭之后的“去杠杆化”浪潮、美欧消费支出增速放慢以及新兴国家工业生产增长率放慢都将使世界经济在今年上半年继续衰退,能否在下半年逐渐触底并在2010年开始有气无力的复苏则取决于政府救市力度以及市场信心重建的快慢。

二、油价周期调整与欧佩克减产图1 原油价格周期循环动态虽近期市场气氛似乎略有改变,但持续的经济忧虑抵消了地缘冲突、OPEC 减产以及经济刺激计划等因素带来的支撑,上周NYMEX油价在突破每桶50美元之后又重返40美元关口,未来油价上方压力依然十分沉重。

在实体经济低迷的背景下,09年原油需求增速料将下降甚至变为零增长。

而随着过去新增的原油开采投资在未来两年内逐步释放,全球闲置原油产能或将有所扩大,过去五年来紧张的原油供需关系将得到缓解,原油价格有可能进入低价均衡区域。

OPEC的限产举措或会给油价带来变数。

现今全球75.5%的原油储量归欧佩克所有,欧佩克成员国储量增速整体上也快于非欧佩克国家。

在这种背景下,欧佩克有组织的减产或增产计划就会对油价产生影响。

据EIA在08年底的报告显示,OPEC在2009年第一季度期间预计将执行其每日420万桶减产计划的60-70%。

随后执行力度或将下降,因部分主要依靠石油出口收入的OPEC成员国有可能开始提高产油量,OPEC总体执行的减产水准将仅为计划减产的一半左右。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油价越低则减产执行的力度就会越大,对于市场的支撑力量也就越大。

如若油价后期继续滑落,甚至跌破很多生产国的成本,那么减产将被严格执行,对于油价的支撑力度也会因此逐渐转强。

我们预计,2009年原油价格会先抑后稳。

受经济形势持续恶化、市场恐慌等因素影响,国际油价有望在09年初再创新低,而后在30美元/桶左右企稳;09年后期油价将在40-70美元/桶的区间运行,甚至会缓慢回升,当然,这是基于经济能够在同期触底的乐观性预测。

我们认为,因市场监管力度的加强,市场投机将受到抑制,09年油价总体波动幅度将小于08年,50-60美元/桶或是2009年原油价格波动的中枢。

同时,我们不可否认,类似飓风和地缘冲突等突发因素以及OPEC连续减产给油价带来的影响仍然不可忽视。

总体来看,09年国际油价复苏有望,但辉煌难现,奥巴马上台后的美国能源政策将倾向于代表中产阶级的利益,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打压油价。

作为下游产品,石脑油、乙烯价格走势理当以原油为导向,LLDPE生产成本很难出现大幅攀升。

三、需求不振与季节性支撑图2 2006-2008年塑料制品月度出口量值数据来源:中国海关总署全球经济不景气使得LLDPE总体需求将难以得到有效提振。

以国内塑料制品出口为例,伴随全球经济增速下滑、人民币升值、技术性贸易壁垒不断出现以及贸易摩擦或将加剧,国内塑料制品出口或将继续走弱。

2008年1-11月国内塑料制品累计出口6667372吨,比去年同期减少4.6%。

作为农业大国,09年国内农膜需求同样难逃经济低迷带来的影响。

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2009年农膜使用量或能得到提振;因有国家调控支撑,类似小麦、玉米之类的粮食价格也将保持相对稳定,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稳定地膜需求;但经济作物价格一般却只能跟随市场连续下滑,这将对地膜需求产生明显抑制。

当然,下游需求的淡旺季也在影响着LLDPE的价格走势。

下游工厂的生产条件对开工率的影响,直接关联着对LLDPE的需求量,例如夏季工厂限电导致的下游开工率不足,往往会减少LLDPE的实际需求;下游制品销售也会影响对LLDPE的需求,以农用薄膜为例,农膜产销具有明显的淡旺季,这主要是由各类农产品生产的周期所决定的,这时农膜经销商的具体采购时间也会对农膜的生产产生影响,一般2-3月份以及8-9月份是其两个产销旺季,这时市场对LLDPE 需求往往比较旺盛。

如果仅看当前,由于农历年关已近,下游工厂开工率逐渐降低,需求不容乐观。

因塑料制品行业不景气,企业节前备货的需求也非常有限,对于是否入市采购仍存犹豫。

LLDPE下游山东、江苏、河南和河北的地膜机组,目前开机率多在30%以下,河南农膜厂开机率也仅为20%-40%。

四、产能过剩与厂家限产保价从全球角度来看,聚乙烯总体呈现供大于求状态:近几年世界PE需求增速为4%-5%,产能增速为5%-6%。

2007年世界聚乙烯产能7812万吨/年,需求6586万吨,开工率为86%左右。

未来十年世界聚乙烯扩能将明显加速,其中LLDPE/HDPE 年均增速将达到7.7%,LDPE为4.3%,HDPE为3.7%;同期世界聚乙烯需求也将保持稳定增长,其中LLDPE的年均增速为6.7%,LDPE为1.6%,HDPE为5.1%。

总体来看,产能增速持续大于需求增速,将使全球LLDPE供需面愈显宽松。

从国内角度来看,尽管2007-2008年国内新增产能较少(只有独山子计划),但整体产能仍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到2010年国内PE产能将从2007年的731.5万吨增加到1700万吨左右;有专家预测称,2010年我国LLDPE产能将达到585.3万吨/年,而2006年时,国内LLDPE产能仅为246.3万吨/年。

国内产能的扩张能够降低进口依存度,但也会增加市场供给,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对价格会形成一定压力。

当然,我们不应忽视国内石化企业联手限产给LLDPE价格带来的支撑。

利用其垄断地位,自08年11月份开始,在限制进口料通关的配合下,限产策略扭转了LLDPE库存不断上升的状态,并让社会货源稀少成为事实,国内石化企业得以不断上调LLDPE出厂价。

如果石化企业09年继续执行限产措施,价格上调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因此,石化企业限产举措能持续到何时仍然是左右市场的重要因素,石化企业产品库存以及装置的检修和切换状态始终值得我们密切注意。

但是,近几年,我国LLDPE对外依存度一直大体稳定在40%,国内石化企业的限产保价策略始终面临着来自国际特别是中东地区产能的挑战。

凭借其原料优势,中东地区一般通过裂解天然气中的乙烷来生产乙烯,其收率高,生产成本较低。

目前,国际LLDPE美元市场报价已经连续几周稳定在850美元/吨左右,中东一主要供应商报价LLDPE在840-850美元/吨。

到港后LLDPE折合成国内成本大约在7000元/吨,价差利润的存在对国内现货价格形成上档压力。

五、石化市场景气周期理论对未来LLDPE价格走势的预期图3 石化行业周期循环动态产能增加的波动性和需求增加的连续性造成阶段性供需失衡,并形成了石化周期。

具体来看,供小于求打破了市场原有的供需平衡,引起行情上扬。

在原料相对平稳的情况下,生产商利润逐步增加。

当生产收益达到或者超过再投资收益线时,大量的新建扩建项目开工。

伴随越来越多的装置投产,市场供应增多,供大于求的局面导致行情下跌,生产商利润减少,石化产品收益在成本线左右挣扎,石化企业无力进行新的投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