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TCPIP协议概述
TCP/IP协议分析与实验
第1章 TCP/IP协议概述
1
第1章 TCP/IP协议概述
网络协议的定义
网络协议是为计算机网络中进行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 、标准或约定的集合。 在计算机网络中,要使通信双方有条不紊地交换数据, 就必须遵守双方事先约定好的规划或标准,即网络协议。
网络协议的地位如何?
2
第1章 TCP/IP协议概述
25
在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里已经学习过TCP/IP各层的具体功能。 链路层:也称作数据链路层或网络接口层,通常包括操作系统中的 设备驱动程序和计算机中对应的网络接口卡。它们一起处理与电缆 (或其他任何传输媒介)的物理接口细节。把链路层地址和网络层 地址联系起来的协议有ARP(地址解析协议)和RARP(逆地址解析 协议)。 网络层,有时也称作互联网层,处理分组在网络中的活动,例如分 组的选路。在TCP/IP协议族中,网络层协议包括IP协议(网际协议 ),ICMP协议(网际控制报文协议)以及IGMP协议(网际组管理协 议)。
标准创建委员会 →行动缓慢,照章办事
ISO(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国际标准化组织)
ITU-T( 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 -Telecommunication Standardization Sector,国际电联-电信标准部 ) ANSI( 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s Institute ,美国国家标准学会)
以太网 驱动程序
以太网协议
以太网 驱动程序
令牌环பைடு நூலகம் 驱动程序
令牌环协议
令牌环网 驱动程序
以太网 图 1-2 TCP/IP 协议的通信模型
令牌环
32
1.1 TCP/IP协议体系结构
在图1-2中,可以划分出端系统(End system)(两边的两台主机 )和中间系统(Intermediate system)(中间的路由器)。 应用层和运输层使用端到端(End -to-end)协议。 在图1-2中,只有端系统需要这两层协议。 但是,网络层提供的却是逐跳(Hop-by-hop)协议,两个端系统 和每个中间系统都要使用它。
实体、协议、接口与服务
(4)服务 服务是指某层实体实现的功能,在形式上由一组原语描述,供用户 和其他实体访问该服务时调用。 N层实体通过接口为N+1层提供服务,通过接口获取N-1层的服务 。 服务访问点(SAP)指下层对相邻上层提供服务的接口。
实体与服务访问点(SAP)关系示意图
服务及服务访问点关系示意图
网络协议的基本要素
(1)语法(what) 规定用户信息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格式和编码等,即怎么做。 (2)语义(how) 说明通信双方需要发出的是何种信息、完成的是何种动作及 做出的应答等,即做什么。 (3)时序(同步time) 详细说明事件实现的先后顺序、速度匹配和排序等。
3
第1章 TCP/IP协议概述
第n层PDU记为(n)-PDU,组成:用户数据信息(n)-UDI和
协议控制信息(n)-PCI。
SDU:指相邻层实体间传递的数据单元。它是一个供接口使用的用 户数据。
第n层与第n-1层传递的SDU记为(n)-SDU,在层间接口
处也可称为n-1层接口数据单元(n-1)-IDU。
接口数据单元IDU
实体、协议、接口与服务
(5)网络体系结构的数据传递
计算机网络中,两个通信实体在通信过程中,数据在上下各层传递
会发生变化,各对等层之间须遵循该对等层网络协议。
数据传递的单位称为数据单元,主要有以下三种:协议数据单元(
PDU)、服务数据单元(SDU)和接口数据单元(IDU)。
PDU和SDU
PDU:指某层对等实体之间通信时,该层协议所操纵的数据单元。
OSI的分层模型
面向用户
封装,根据寄 信方式处理 分类规则 邮编、地址 路径选择 海陆空? 运输方式 客车?货车? 物理介质
19
第1章 TCP/IP协议概述 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 TCP/IP起源于二十世纪60年代末美国的分组交换网络项目,随着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Internet的诞生而盛行,是今天计算机网络特别是 Internet的基础,也是计算机网络的事实工业标准。
27
1.1 TCP/IP协议体系结构
理解分层的概念对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工作原理和指导工程实践都 十分重要。 在学习网络协议工作原理时,要理解各层的划分、相应的功能及 各层之间的关系,特别要注意通过了解各层协议报文关键数据结构的 构成及其作用来掌握各层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进而真正掌握计算 机网络的工作原理,才能进一步在工程实践中利用协议工作机制去解 决实际问题。 例如:设置路由是网络层IP协议的任务,而查找MAC地址是链路层ARP 的工作,因而在网络层的广播和链路层的广播就具有不同的特点,网 络上结点对应的处理方法也就不同。
21
第1章 TCP/IP协议概述
今天的TCP/IP具有下列主要的特点:
开放的协议标准,可以免费使用,并且独立于特定的计算机硬件 与操作系统。 独立于特定的网络硬件,可以运行在局域网、广域网中,更适用 于互联网上。 统一的网络地址分配方案,使得整个TCP/IP设备在网中都具有唯 一的地址。 标准化的高层协议,可以提供多种可靠的用户服务。
33
1.1 TCP/IP协议体系结构
在这里端到端和逐跳的概念对协议的学习理解有特别的意义。 这个概念意味着: 应用层和传输层的协议主要关心的是通信的信源和信宿,也就是端 系统如何通信的问题 网络层和链路层的协议主要关心的是下一跳,也就是相邻的节点间 如何通信的问题。
34
1.1 TCP/IP协议体系结构
35
编址
1.1.2 物理地址、IP地址和端口 物理地址:标识通信节点,由节点所属LAN或WAN指定,在LAN或WAN 中唯一,也叫链路地址或硬件地址,例如00:05:5D:06:14:18 互联网上参与通信的每一个节点可能有不止一个网络接口,因此每 一个接口都有一个唯一的IP地址。例如202.115.12.34 同时,每一个节点上都可能运行着多个通信进程,因此通过端口号 来标识参与通信的进程。在计算机内部唯一。例如21,23,80 实际上,通信的主体总是进程,在互联网上唯一地标识出通信的实 体的方法就是:用IP地址来区分不同节点的不同接口,用端口号来 区分同一个节点上的不同进程。 要注意的是:一个节点可以有多个网络接口,因此就有多个IP地址。 所以IP地址标识的是接口。
20
第1章 TCP/IP协议概述
TCP/IP协议是一组开放式协议,可以进行任何组合间的通信, 能够满足长距离互联系统的要求,同时分组交换的方式使得网络中 只要存在有效路由,网络通信就是可以可靠进行的。 TCP/IP的开放是指对异构的系统是开放的,不同的厂家生产的 不同型号的各种计算机,它们运行完全不同的操作系统,使用不同 的网络硬件,TCP/IP协议族也能够允许它们互相进行通信。
30
1.1 TCP/IP协议体系结构
构造互连网最简单的方法是把两个或多个网络通过路由器进行连 接。
图1-2是一个包含两个网络的互连网:一个以太网和一个令牌环 网,通过一个路由器互相连接,应用层运行FTP协议,传输层使用TCP 协议。
31
FTP 协议 FTP 客户 FTP 服务器
TCP 协议 TCP 路由器 IP 协议 IP IP IP 协议 IP TCP
IEEE(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 ,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
EIA(Electronic Industries Association ,电子工业协会)
4
协议分层的基本原则
协议分层应考虑的问题:
分层应考虑层次的清晰程度与运行效率间的折中、层次数量的折中
14
OSI的分层模型
应用支持层 软件
{
{
15
网络支持层 软/硬件
OSI的分层模型
中间互连设备
对等实体
对等层
服务
接口
对等层协议
16
OSI的分层模型
每一层可以同时存在多个实体 每一层可以同时存在多个协议
17
OSI的分层模型
PDU
数据Data 数据段 Segment 分组Packet
帧Frame
18
。
层次越多,每层的定义就可能越清晰,其实现就可能越容易,但其
总体运行效率可能就越低。
网络协议分层的基本原则
(1)各层之间接口要清晰自然、易于理解,相互交 流尽可能少。 (2)各层功能的定义独立于具体实现的方法。 (3)保持下层对上层的独立性,单向使用下层提供 的服务。 (4)合理选择层数,使层次数足够多,每一层都易 于管理;同时,层数又不能过多,避免综合开销太 大。
IDU:指在同一系统的相邻两层实体的一次交互中,经过层间接口 的数据单元。
第n层向第n-1层传递的IDU记为(n-1)-IDU。 PDU在通过层间接口时需要添加必要的接口控制信息(
ICI),如说明通过接口的总字节数、是否需要加速传递 等。 一个PDU加上适当的ICI后就形成IDU,当IDU通过层间 接口后,去掉添加的ICI。
28
Internet结构
多个路由器互连物理网络 计算机与其中的物理网络相连
29
Internet结构
用户角度
单一的虚拟网络 无需了解网络内部结构
互联网角度
直接通过传输介质连接起来,虽然没 所有网络都是平等的 有连接任何的主机,但是这仍是一个 路由器每个接口连接的 物理网络,这种结构比较特殊,是一 都是网络 种点到点的网络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