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测量1、小明想要测量田径场的长度,他应该选用的测量工具是()A、毫米刻度尺B、米尺C、游标卡尺D、卷尺2、如图用厚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其中操作正确的是()A B C D3、如下图所示,物体的长度分别是()A、3.1cm,5.7cmB、3.10cm,5.72cmC、3.0cm,1.7cmD、3.09cm,1.73cm4、下面是用分度值是1mm的刻度尺去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4次记录,其中记录正确的是()A、12.3cmB、12.3C、12.32cmD、123.10mm5、下列选项是长度的测量,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一位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dmB、一支未用过的2B铅笔的长度约为15mmC、普通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D、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cm6、关于测量物理量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消除误差B、精挑细选的测量仪器可以避免误差C、只要测量方法正确,就不会出现误差D、质量测量就不可避免出现误差7、王小可同学测得一平板电脑长度的五次记录分别是19.58cm、19.56cm、19.57cm、19.58cm、19.66cm,最后的测量结果应记为()A、19.5725cmB、19.57cmC、19.58cmD、19.59cm8、如图所示,用细线将石块放入装有适量水的量筒中,石块能浸没在水中。
石块放入前后量筒中的液面如图所示,则石块的体积为cm3。
9、在用量筒测量水的体积时,小明仰视读数得到的结果为80mL,则量筒内水的实际体积()A、大于80mLB、小于80mLC、等于80mLD、无法确定2、机械运动1、八年级同学们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体育测试。
你认为下列成绩记录符合实际的是()A、立定跳远成绩为5mB、掷实心铅球成绩为6.5mC、女子800m成绩是40sD、男子1000m跑成绩为50s2、如图所示,木块的长度为cm。
3、下列几种情况,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蚂蚁缓慢爬行B、流星陨落C、冰块熔化D、雪花飞舞4、我国已成功实现三次载人航天飞行,在飞船发射升空阶段航天员被固定在座舱内。
选取下面哪个物体作为参照物时,航天员在此阶段是静止的()A、飞船的座舱B、天空中的云朵C、地面上的发射架D、太平洋上跟踪监测的测量船s 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5、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t()A、经过4秒,两车相距10米B、经过6秒,两车相距10米C、通过40米的路程,甲用时比乙少2秒D、通过60米的路程,甲用时比乙少2秒6、某酒店建有观光电梯,乘客在竖直上下的过程中便可欣赏到美丽的景色。
在这一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电梯内的某一乘客为参照物,其他乘客是运动B、以电梯为参照物,所有乘客都是运动的C、以地面为参照物,乘客是运动的D、以路上行驶的汽车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7、自古长江三峡雄奇险秀,滔滔江水奔腾直下。
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在脍炙人口的《三峡》名篇中写道:“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文中所描绘的平均速度约为()A、5km/hB、50km/hC、100km/hD、500km/h8、如图为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若频闪照相机每隔0.2s闪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小球从A点到F点做的是运动(选填“匀速直线”或“变速直线”)。
小球从B点到F点运动的路程是cm,平均速度是m/s。
10、一座平直的跨海大桥全长1.6km,桥头立着如图所示的两个标志牌。
如果一辆小轿车匀速行驶通过该桥用了0.05h的时间。
(1)请通过计算说明这辆小轿车是否超速?(2)若这辆小轿车以最大限速值匀速行驶通过该桥,则这辆小轿车通过该桥所用时间为多少min?3、声现象1、下列关于声音的产生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物体振动停止后,还会发出很弱的声音C、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D、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我国“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在太空飞行期间,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在地面组织指挥和测控系统的协同配合下,顺利完成了空间出舱活动和一系列空间科学试验。
宇航员在飞船舱外工作时,他们之间的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讯设备才能进行,而在飞船内却可以直接对话,其原因是()A、太空中噪声太大B、太空是真空,不能传声C、用通讯设备对话更方便D、声音只能在地面附近传播3、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实验时,将正在发声的音叉去接触一个悬挂着的泡沫塑料球。
如图所示,看到泡沫塑料球被多次弹开。
这样做的目的是()A、使音叉尽快停止振动B、使振动放大利于观察C、使振动延迟D、使声波多次反射4、昆虫飞行时,翅膀要振动,如蝴蝶每秒2~4次,蜜蜂每秒300~400次,当它们都从你身后飞过时,凭听觉()A、能感到蝴蝶飞过B、能感到蜜蜂飞过C、都能能感到它们飞过D、都不能能感到它们飞过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源离我们越近,振幅越大,响度就越大B、鼓面每秒振动的次数越多,音调就越高,响度也越大C、棒击鼓面的力越大,鼓面振幅越大,音调越高,响度也越大D、声源离我们越远,振幅越大,响度就越小6、下列属于利用声波传递能量的性质的事例是()A、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B、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确诊C、比赛场上发令员的枪声D、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大雨的到来7、甲同学把耳朵贴在一很长的有水的铁管的一端,乙同学在长铁管的另一端敲一下这根铁管,则甲同学听到的声音情况是()A、响了一下,声音是从铁管传来的B、响了两下,先听到从空气传来的声音C、响了两下,先听到从铁管传来的声音D、响了三下,先听到从铁管传来的声音8、通常人们会从噪声的产生、传播及接收三个环节控制噪声,下列属于在产生环节控制噪声的是()A、临街的房屋安装隔音玻璃B、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C、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戴耳罩D、在公路两侧设置屏障墙9、下课后,教室内的小明听到小红唱歌。
小红唱歌的声音是小红声带产生的,小红的歌声主要是通过传播到小明耳中的,小明是根据(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听出是小红声音的。
10、声呐被称为潜艇的耳目,它发出声波的频率大约为10~30KHz。
若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 发出的声波在10s内被潜艇B反射回来,并让潜艇A收到,则潜艇A与B相距多远?(已知声波在海水中的速度是1500m/s)4、温度即物态变化1、(多选)使用温度计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要估测待测液体的温度B、要看清它的量程C、分度值一眼就能看出来,不必弄清D、温度计一定能测出温度2、下列关于体温计用法正确的是()A、直接放置在口腔或腋下测量B、测量前须拿住体温计上部向下甩几下C、测体温前无须先用酒精消毒D、读数时不可以离开人体读数3、水银温度计中封闭一定量的水银,在用这种温度计测量温度的过程中,水银发生热胀冷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计中水银的状态不变B、温度计是水银体积不变C、温度计中水银的高度不变D、温度计中水银的温度不变4、如图所示是温度计的一部分,它的读数是()A、16℃B、4℃C、-4℃D、-16℃5、如图是对冰加热时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可知()A、BC段是一个放热过程B、冰的熔点是0℃C、CD段该物质处于气态D、DE段表示冰的熔化过程6、关于液体蒸发和沸腾的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蒸发和沸腾都能在任何温度下发生B、蒸发能在任何温度下发生,而沸腾只能在一定温度下发生C、蒸发和沸腾都属于液化现象D、蒸发和沸腾都要放出热量7、玻璃在200℃时开始熔化,温度升到300℃时还没有熔化完,由此可知玻璃()A、质量太大B、是晶体C、是非晶体D、难熔化8、下列描述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A、春天,花坛里冰雪消融B、夏天,草地上露珠晶莹C、秋天,操场上清霜涂抹D、冬天,树枝上雾凇洁白9、小云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水的沸腾。
(1)组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的顺序(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
实验室有水银温度计(-20℃~120℃)酒精温度计(-80℃~60℃)、体温计、寒暑表等不同种类的温度计,本实验应选用的温度计是;(2)实验中,小云观察到水在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不同,如图甲、乙所示。
表示沸腾前气泡上升情况的是图;水沸腾时,烧杯中不停地冒出“白气”,这些“白气”实际上是(选填“小冰晶”、“小水滴”或“水蒸气”);(3)实验完毕,小云撤去酒精灯后发现水继续沸腾了一段时间,原因是。
5、光的直线传播和反射1、下列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A、洁白的雪B、璀璨的宝石C、昏暗的烛焰D、明亮的镜子2、在下列现象或情景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A、影子的形成B、用放大镜看自己的指纹C、平面镜中所成的像D、观看水中的游鱼3、下列关于“影”的形成,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在阳光照射下的阴影B、皮影戏中的“手影”C、立竿见“影”D、岸边树木在河中的“倒影”4、如图,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小孔a处,它成像在距小孔b的半透明纸上,且a大于b。
则半透明纸上的像是()A、倒立、放大的虚像B、正立、缩小的虚像C、倒立、缩小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实像5、夜晚,当汽车灯发出的光照射到自行车尾灯上时,司机看到的反射光,就能及时避让,下图中有关自行车尾灯的光路图正确的是()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漫反射也遵循反射定律B、光线垂直照射在平面镜,入射角是90°C、平面镜能够成虚像,像和物体大小相等D、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的夹角为120°,则入射角为60°7、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它的独特魅力给课堂教学增添了生机和活力,同学们发现多媒体教室的投影银幕是用粗糙的白布做成,于是对这一问题进行讨论,有如下说法,其中正确的是()(1)全班同学都能看到画面是因为光投射到投影银幕上发生了镜面反射;(2)全班同学都能看到画面是因为光投射到投影银幕上发生了漫反射;(3)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4)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A、(1)(3)B、(2)(4)C、(1)(4)D、(2)(3)8、在阳光下“立竿见影”的现象能够表明。
已知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为45°,杆高2.5m,则杆在地面的影长是m,如果将杆远离太阳的方向移动2m,则杆影的长度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9、如图所示,MM’为平面镜,AO为入射光线,ON为法线,入射角∠AON等于60°。
已知∠NOB等于30°,∠NOC等于45°,∠NOD等于60°。
则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将沿着方向射出。
(选填“OB”、“OC”或“OD”)10、如图是人民广场上的中国结造型,我们能从不同的方向看见它,是由于发生了光的(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的缘故;造成的太阳与水平地面成30°角,经地面反射后,反射角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从早晨到中午,反射角将(填“增大”、“不变”或“减小”)。